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養生小餐廳》第604章:用實力說話
  也許是這老板聽到杜清和自認是廚師,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幸好杜清和不是來砸場子的,不然的話,潮汕人多團結你是不知道,一聲之下能呼來好幾十人的!這老板驚奇地說道:“這位小兄弟,你是乾廚房的?”
  杜清和樂了:“不敢不敢,我跟你是同行。”
  老板來了談興,問道:“那小兄弟是從哪裡來的?聽你們的口音,好像是化(hua)州那邊的人啊?”沒辦法,托一部超過3000集的超長電視連續劇,打破各種記錄的,粵省本地的一部《外來媳婦本地郎》的影響,一聽到潘州人的口音,都以為是化(hua)州人。
  “我們是潘州人。”
  陳正皺眉,他也知道,潘州有很多種方言,白話是佔大多數的,還有黎話,客家話,信(xin)宜話,涯話,最為搞笑的,就是化(hua)州話了。自帶喜感的口音,其實每一個潘州人都有,但是化(hua)州口音讓人很出戲。哪怕一個化(hua)州人一本正經地跟你談話,你都很想笑那種。
  這麽說吧,化(hua)州口音就好像是粵語裡的東北話,極其具有辨識度,且引人發笑。
  唯一不同的是,化(hua)州人知道自己的粵語不太標準;而東北人一直以為自己說的是純正普通話。
  老板恍然大悟:“對對對,我有一個朋友也潘州的。不過這位小兄弟是乾廚房的,怎麽會到榕城來?”
  “調研嘛……”
  杜清和半真半假地說道,“博采眾家之長,才能更進一步。”
  老板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杜清和,真的說瞎話都不打草稿。“那你說,我這筍粿怎麽樣?”
  杜清和又吃了幾口,快扒拉完了,才說道:“真要聽實話?”
  “反正你就大方說。”
  老板看似不在意,實際上同行相輕,他實在是不相信杜清和有啥本事。
  杜清和想了想,說道:“你這到筍粿,勝在材料新鮮,特別是竹筍,用的是鮮筍。豬肉,香菇,蝦米都還算質量不錯。給我評分的話,我最多也就給個七十五分,這還是預估了早上竹筍的新鮮度打分的。現在的這道筍粿,其實只有六十八分。”
  老板冷笑連連,說道:“那你說,怎麽才能滿分?”
  “從七十分到八十分容易,八十分到九十分很難,九十分再到一百分,全中國都沒幾個人達得到。”杜清和淡淡地說道,“你這到筍粿的問題,就是喧賓奪主了。本來,筍粿筍粿,真正的主角是粿條,可你的竹筍,也放得太多了點。
  從健康的角度說,竹筍這東西難以消化,實在不宜放得太多。
  還有,豬肉、香菇、蝦米什麽的,你都下得很足料,算是很良心的老板了。但恰恰是因為太足料了,把裸條本身的味道蓋過得太多。如果,你能把輔料減少一半,把竹筍減少三分之一,你的筍粿就能達到八十多分。”
  杜清和知道,這老板是做筍粿多年了,火候什麽的都是很好的。但他的缺點之一,就是太過於迷信輔料,把粿條的味道搶奪的風頭。想必很多食客吃完了他家的筍粿,都會評價說筍粿不錯,輔料很足。
  問題是,沒人會說他家的粿條好吃。
  事實上杜清和吃得出來,他家的粿條是純手工製作的,還是用石磨把粳米磨成粉漿的。這種製作工藝,已經被太多人摒棄了,因為費時費力,還不如用電磨。傾注了那麽多心血的粿條,卻得不到稱讚,反而是輔料被稱讚,這本身就已經是本末倒置了。
  老板一愣,他仔細想想,似乎真的如此。虧他一直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做的筍粿已經到了頂峰,不會有進步的空間了。
  但是,這老板還是有點不忿的,皺眉說道:“光說不練,誰都會。你要是做出一碗筍粿,比我做的好吃,你說什麽我都認了!”
  陳正卻拉住了杜清和,跟誰起衝突都不要和潮汕人起衝突,他們實在太團結了,更何況這是在他們的地頭,犯不著。這些事,認慫就行了,何必做意氣之爭?
  杜清和也知道潮汕人的團結,特別是在海外,潮汕人團結起來把生意做大的例子數不勝數。
  但是,杜清和一點都不怕,他就是要以德服人。於是,杜清和笑道:“好啊,不過,我不會做粿條。”
  “我給你做!”
  說完,這老板轉身進了透明櫥窗的廚房。明廚亮灶,這是所有地方都要求的。
  看著這老板把米漿放炊籠中炊熟,然後加開水揉至柔軟, 推成圓條形,捏成一小塊一小塊,再用面棍推成圓形粿皮。然後,這老板冷笑著對杜清和說道:“清吧,該不會是不會用菜刀切絲吧?”
  杜清和樂了,這是第一個質疑他刀功的人。於是,杜清和也不說話,打算用實力說話。
  平穩拿起菜刀,看到這,老板還露出一個輕蔑的笑意。
  但是,下一秒鍾,他的笑容逐漸凝固,到吃驚,再到麻木,眼珠子都沒怎麽眨眼過。
  因為,杜清和的刀功,簡直是匪夷所思。
  一片刀光劍影之中,銀光閃爍過後,就留下一堆大小尺寸近乎一樣的粿條絲和竹筍絲。
  刀功也就罷了,只見杜清和用菜刀這麽一撥拉,粿條就放置在了菜刀上。然後,下一秒鍾,杜清和已經打著了爐灶,放入了花生油,等油開了,再放入粿條和竹筍,翻炒了起來。顛杓,放輔料,放調料,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看得那老板目瞪口呆。
  沒辦法不目瞪口呆,這都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
  這老板根本不明白,為什麽豬肉是這樣切絲放下去的,為什麽蝦米要這麽早就放,還要用生粉勾芡。
  事實上,這根本不是傳統的筍粿。當然了,潮汕幾個地區的筍粿都不一樣,榕城的筍粿自成一脈。可再怎麽不同,也沒有這麽亂來的啊?偏生杜清和給人的感覺就是,筍粿就要這麽炒的。這老板好像明白了點什麽,但好像又什麽都沒明白,一時間不知道想些什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