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北宋之血染青史》第35章 眾志成城
  劉惟伊不理寇準的感慨繼續說道,“幽雲十六州的確是我漢家祖宗之地,雖然不是失自我大宋之手,但我趙宋既然身為華夏正統,就一定要拿回來,而且必須要拿回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但不一定要靠刀兵,買不行?換不行?北朝雙手奉上不行?這裡就不細說了,反正諸位大人也看不見。”

  宰執樞密面面相覷,他們還真不敢說能看見這一天,畢竟盟約都簽了,總不能現在就打陛下的臉吧?

  向來以劉惟伊生父自居的丁謂腹誹不已,小王八蛋平時不尊老就算了,現在居然開始嫌棄我們活的太久?

  “靖康好好說話。”趙恆眉頭緊皺,他恐怕也看不到那天。

  劉惟伊這才發覺有所失言,一本正經的說道,“父不奪子功,請陛下平定夏蕃,將幽雲十六州留給太子立不世之勳。”

  王隨終於發現垂拱殿內的奸臣不是丁謂,而是初次見面就要強上他的劉惟伊。

  “下官再說說為什麽不是女真、高麗而是夏蕃。女真最近兩年對北朝太過恭敬,賀千齡節使都是宰相兼任,誰都不忍心下手,而且女真所居之地山多林深,剿而不滅。”

  “高麗乃極寒之地,最好的討伐時機就是夏秋,若不能建功冬春必須回撤,中間變數太大,自隋唐以來華夏正統在高麗跌倒的可不是一次兩次,而且耶律八哥和蕭排牙去年新敗於高麗,若是北朝皇帝親征再敗,恐怕東北再也無人願意上貢,所以只是派了郎君曷不呂去走走過場,北朝皇帝直屬兵馬一人未動,高麗國王低頭便算暫時了結。”

  “至於夏蕃那是真該死,寇首李德明真把自己當成皇帝了,他竟然將西域朝拜北朝皇帝的使團全部攔了下來,禮物他收下使臣全部驅逐回本國。”

  垂拱殿內,眾人默默點頭,寇準最為意動這可能是他翻盤的唯一機會。

  最為老成持重的還是馮拯,“就算知道北朝皇帝會伐夏,但是軍情如火,消息傳到東京城一來一去至少也得十天,怕就怕趕到宋夏邊境已經塵埃落定,進退兩難之下反而論為笑柄。”

  眾人又是紛紛點頭包括趙恆,顯然都覺得馮拯言之有禮,劉惟伊暗罵一群牆頭草風吹兩邊倒。

  “臣有辦法知道北朝皇帝究竟何時伐夏。”

  殿內重臣紛紛側目,真和北朝公主勾搭上了?

  趙恆又倒向劉惟伊,“什麽辦法?最好不要讓北朝子民有失臣節。”

  劉惟伊一臉坦蕩的說道,“臣常伴君旁,明白陛下的心意絕不會用間,還得勞煩國信司,臣每月會給遼國中京寫十來封信,大小節日都會送禮,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北朝開始集結糧草時,信路肯定會中斷,陛下再遣人監控兩地榷場的物質變動,例如北朝榷場藥材突然減少等等。”

  丁謂主動補充,“不止如此,北朝皇帝千齡節期間境內使者來往頻繁,不宜興刀兵之事,所以今年十月至明年三月可以排除。最佳時間點就是明年四月至明年十月,北朝若伐夏肯定會就近征集糧草,南京是最佳地點,屆時米面價格必然會上漲,我大宋在北朝發兵之前便可知其動向。”

  “丁大人高才。”

  “起居郎年少有為。”

  劉惟伊和丁謂相視一笑,惺惺相惜之心頓起。

  殿內其他重臣寇準以下皆是暗罵大小奸臣對上了眼,朝廷自此進入多事之秋。

  張知白長歎一聲勸道,“陛下,國朝十五年未興刀兵之事,還請陛下慎重。”

  趙恆還未還沒來得及開口,劉惟伊搶先回應,“張大人家的菜刀十五年不用還能是菜刀?年初夏蕃寇邊軍民死傷無數,張大人怎麽不去勸李德明慎重,難道夏使去拜訪過張大人?”

  張知白反唇相譏,“我大宋乃堂堂上國,豈能不教而誅?”

  劉惟伊氣勢洶洶,“下官叫張大人一聲爹,大人的家產就是下官的?大人若是不肯給,下官殺你妻兒泄憤,請問大人準備怎麽教?”

  殿內沉重的氣氛一掃而空,樞密院四人笑的最開心,寇準笑的最矜持。

  趙恆嘴角抽動幾下強忍笑意,“靖康須向張卿陪不是,朕廣開言路就是想聽不同的意見,張卿這句話不論對錯,難能可貴的是他能站出來。”

  劉惟伊深揖行禮,“請張大人原諒下官年輕氣盛,說話太過直接。”

  張知白乾笑一聲並不作答,決定以後再也不接劉惟伊的話茬。

  “陛下可一定要記得張大人是堅決的反戰派,將來論功行賞時可不能算上他。”

  趙恆饒有興致的回應,“那將來論過行罰的時候,靖康可得認錯認罰。”

  劉惟伊並不掩飾臉上的興奮之情,“兩上國同一時間征戰同一蕃賊,這樣還能敗,活著也沒什麽意思,大家一起抹脖子好了。”

  “敗倒不至於,最為關鍵的是北朝皇帝到時會怎麽想又會怎麽做,畢竟我們是有心算無心。”寇準已經在想戰勝後會發生事。

  劉惟伊早已做好預判,毫不猶豫的說出來,“誰佔的城多,誰說話有理,佔城少的那方肯定會重新和夏蕃勾連在一起。”

  李迪笑道,“起居郎如此自信,計將安出?”

  “下官對行軍作戰一竅不通,就不學那趙括了,不過下官卻要代華夏商會向陛下買地。”

  “買地?”趙恆疑惑的看向劉惟伊,以前沒提過啊?

  “臣代表華夏商會向陛下購買石州、鹽州、夏州、銀州、韋州、洪州、靈州,七州可耕之地。”

  趙恆收斂臉上的笑意,“這七州還在夏蕃手裡,靖康就不怕竹籃打水一場空?就算靖康不怕那些股東也不怕?”

  “股東相信臣的判斷力,高風險才有高回報。”

  趙恆還在猶豫之中覺得這樣不太厚道。

  李士衡卻是有點著急想替趙恆答應,“臣覺得可以賣,陛下也不用擔心起居郎,他做事向來都是走一步看三步,從不吃虧。”

  趙恆一咬牙,“朕答應了,具體的士衡和靖康下去再談,議出結果後報給朕即可。”

  劉惟伊大喜過望,“臣謝陛下恩典。”

  重臣之中已有人蠢蠢欲動,既然趙恆允許又是一本萬利何樂而不為?

  垂拱殿朝議散去,政事堂樞密院商議具體的調兵方案並加快輪戰頻率,劉惟伊身為起居郎依然陪侍在趙恆左右。

  秋高氣爽,趙恆漫步在垂拱殿後花園內,劉惟伊張景宗隨侍身旁。

  “靖康真覺得明年若是開戰可盡複寧夏七州?”

  “若是北朝皇帝親征夏蕃,大宋未開戰便已立於不敗之地,陛下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花最小的代價花最大的勝利。”

  趙恆忍不住發出長歎,“攻城之戰十倍圍之,然後用人命去填,別無他法,哪裡有最小的代價?”

  劉惟伊斬釘截鐵的說道,“怎麽沒有?太祖太宗五次北伐的隨軍記錄中便有兩全其美之法!”

  入夜後的垂拱殿依舊燈火通明人流不息,堆積如山的書冊下方,數十個秘書省校書郎埋頭苦乾揮汗如雨,將隨軍記錄中的千言萬語簡化成寥寥數筆和一串冰冷的數字。

  辰時末,趙恆看著眼前厚厚的一本書冊陷入沉思,半晌之後才開口說道,“幾百本隨軍記錄兩個時辰後只剩下這一冊,空耗民脂民膏,積弊何其之深?”

  “陛下和娘娘日理萬機,不可能一字一句的看完每本記錄,所以才匯集成這一本歷年北伐詳冊,以數據為主更加直觀,若想知道詳情還是離不開隨軍記錄。”

  趙恆這才有所釋懷,“看過這本書冊真能平定夏蕃?”

  劉惟伊自信滿滿,“陛下和娘娘看過便知,數據背後就是我大宋來年平定夏蕃的必勝之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