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北宋之血染青史》第34章 遼欲伐夏
  天禧三年十月七日,宜入土為安。

  辰時末,皇后劉娥攜太子趙禎於東京南郊迎楊業骸骨入烈士陵園安葬。

  碧雲樓宣布歇業三日迎楊令公魂歸故裡,勾欄瓦舍紛紛效仿,東京城萬人空巷湧向南郊烈士陵園。

  皇親國戚、勳貴重臣、文武百官、禁軍廂兵、黎民百姓,不論男女紛紛扶老攜幼泣立於馬路兩邊迎英魂回家。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烈士陵園入口挽聯,趙恆親筆所書石刻而成。

  陵園內,太子趙禎撒下最後一捧黃土,在楊業墓前三叩首,隨後哭聲震天。

  三十三年過去,大宋君臣黎民並沒有遺忘楊業,只是將思念深深的埋藏在心中。

  趙恆立於垂拱殿外,視線仿佛能穿越數道城牆直視南郊烈士陵園,張景宗靜靜的侍立在身後。

  隱隱約約的哭聲傳來,趙恆忍不住歎氣,“三十三年了,民心所向啊!我大宋不知有多少將士葬身北地,我趙家虧欠他們太多,靖康說的沒錯,他們既然能為我大宋拋頭顱灑熱血,朕就應該讓他們身後無憂享有殊榮。”

  城外再如何喧鬧都和劉惟伊無關,那不是他的舞台,三天假期,他連內院都沒有出過,全心全意的陪伴妻妾,還奉上契丹女子五人侍候起居,秦甘藍挺著肚子說出眾女心聲,“只要北朝公主不進門,無所謂。”

  妻妾入睡後,劉惟伊才開始翻看這些日子的東京晨報,總結得失。

  東京城總算出現了一個有份量的報紙,瀘州馬仲方主辦的開封日報,禦史中丞馬亮的侄子,沒辦報之前在東京晨報做了一個多月的校對,離開時高薪挖走四個東京晨報的編輯創辦開封日報。

  真當老子死在遼國?劉惟伊惱怒之余卻也松了口氣,一家獨大本來就不是好事,這是江南人辦的報紙想必河南人不甘於落後,東京城熱鬧了。

  假期結束劉惟伊宴請章頻劉平范仲淹,一敘別情二謝上次援手之恩。

  曹瑾見禮之後退回後院留下四人暢飲。

  劉平開始放飛自我,“第一杯祝我遷殿中侍禦史,這才兩個月就完成章相公給我做的二十年規劃,未來可期。”

  章頻一臉不屑,“禦史台就你穿的寒酸去博陛下同情,有錢去勾欄瓦舍沒錢換靴子,本相奉勸你一句做人要走正道。”

  “更衣用的報紙都藏,這樣的正道我不走。”

  劉惟伊打趣道,“兩位大人這麽有精神氣,看來我從北朝帶回來的藥材用不上了。”

  章頻一臉沉痛,“別看士衡渾身毛多但是腎虛,需要好好補補。”

  范仲淹見他們沒完沒了插嘴說道,“靖康此次使遼有何感想?”

  三人這才進入正題聽劉惟伊娓娓道來,“身在北朝南京並無胡地之感,中京漢化程度不如南京但是都以習漢語為榮,北朝皇帝四季巡狩能維持遼國軍力鼎盛。整體來看北朝地廣人稀,若不是善待漢人守不住那麽大的國土。”

  范仲淹感歎道,“聽靖康這樣一說,假以時日北朝未必不能成為另外一個中國。”

  劉平不以為然,“那得看北朝皇帝能在位多久,做了二十幾年的兒皇帝還能順利親政,肯定能人之所不能,但他的子嗣就不一定了。”

  章頻點頭讚同,“北朝軍力鼎盛於國外有利,於國內就不一定是好事。北朝開國以來叛亂不斷,若不是蕭氏後族實力雄厚,北朝早已分崩離析。”

  范仲淹若有所思,“北朝梁王只有三歲,觀北朝歷代皇帝壽元,恐怕又是少年登基。”

  “唉,當皇帝的有幾個長命的,操勞過重於壽有損。”劉平自飲自歎。

  章頻怒道,“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劉惟伊示意無妨,“士衡嘴上是要加個把門的,以後多加注意小心禍從口出。”

  十月八日的東京晨報附贈特刊一份,三十萬份報紙剛上市便被搶購一空,因為特刊是北朝皇帝親筆所做的水墨畫。

  主版上方依舊是趙恆的一道詔令,大宋贈米萬石以資北朝南京路緩解旱災。

  主版下方是以(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為題的社論,詳細敘述楊業入土烈士陵園一事,文章仍是以畫龍點睛之筆作結束。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特刊是一幅耶律隆緒親筆所作的水墨畫,八月十五黑山腳下中秋之夜劉惟伊望月思鄉,落款是大遼齊天皇后祝南朝起居郎劉惟伊鵬程萬裡。

  特刊的背面是劉惟伊獻給耶律隆緒和蕭菩薩哥的詩詞。

  十月八日的晨報特刊在東京城內火的一塌糊塗。

  開封日報報館內,馬仲方看著堆積如山的報紙陷入沉思,從今天開始就要虧錢了?

  午後的垂拱殿吼聲不斷,趙恆特意招來政事堂和樞密院重臣還有三司使李士衡聽劉惟伊作述職報告,寇準拿著晨報特刊在手中揮舞,“堂堂起居郎拿著大宋的俸祿,厚顏無恥的去阿諛奉承北朝皇帝,還恬不知愧鬧的人盡皆知,你是要讓滿天下都知道北朝皇帝有意招你當駙馬?”

  劉惟伊暗罵江德明是個王八蛋養不熟,什麽話都往外說。

  劉惟伊根本不怕這沒牙的老虎,“這首詞本來是準備獻給陛下的,怕寇大人參下官諂媚奸邪,所以才獻給北朝皇帝。北朝皇帝每當談起陛下時都是一口一句南朝皇兄,歌頌他不就是在歌頌陛下?難不成獻給寇大人?”

  “你的詩詞本相無福消受!”

  “下官的確有意寫詩詞贈於寇大人,可找來找去都找不到寇大人哪裡值得歌頌。”

  樞密副使王隨初次見識劉惟伊的張狂替寇準打抱不平,“起居郎太過失禮,寇相德高望重,豈能如此相辱?”

  “下官那句話羞辱寇大人了?厚顏無恥?阿諛奉承?還是恬不知愧?王大人和寇大人各執軍政大權,縱有私交也當和而不同,豈可黨同伐異?”

  趙恆一陣頭痛拍案而起,“先把正事說完,朕賜宴諸位愛卿,吃飽喝足之後想吵多久吵多久。”

  劉惟伊這才將遼國之行事無巨細娓娓道來,一人講的出彩一群人聽的入神,最後一句遼國會在兩年內伐夏將一眾宰執樞密震醒。

  寇準拋去先前的芥蒂首先發問,“起居郎怎麽能斷定遼國一定會興兵?而且一定會伐夏不是高麗、女真甚至於是我大宋?”

  “下官首先回答寇大人最後一個問題,自太宗三路北伐失敗,我大宋便完全屬於守勢甚至於劣勢,才有陛下禦駕親征之事,下官說北朝是個強大的對手能和大宋平起平坐,這一點不知道哪一位大人能否認。”

  劉惟伊刻意停頓見無人反駁才繼續說道,“我大宋縱然三朝君明臣賢亦是拿北朝毫無辦法,強大必然有令人尊敬的地方。首先一點便是信,自澶淵之盟算起北朝這十五年來可有失約之事?北朝這些年來兩府分治諸位大人可曾看見成效?”

  曹利用臉有不悅,“我大宋不能取勝,北朝就敢言不敗?”

  劉惟伊撫手讚道,“曹大人問的好,我大宋是進攻不足固守有余,北朝是進攻有余固守不足,所以兩國之爭乃生死之戰。北朝皇帝只有一子年僅三歲,再無蕭太后也無韓德讓。反觀我大宋,陛下身體漸好,娘娘聖明賢惠,太子漸漸成年,諸位重臣皆是國之柱石,寇大人說北朝敢對我大宋興兵嗎?”

  寇準歎道,“確實是本相鑽了牛角尖,如今這個局面,北朝只會擔心我大宋有意收復幽雲十六州,那可是我漢家祖宗之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