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探花為王》第465章 研究所
第四百六十五章研究所

蘇松道欽命總理大臣李文博,浦東技術專修學校校長李文博要回學校視察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就在學校的學生中傳開了,頓時,學校就像是是一滴水滴進了滾燙的油鍋之中,瞬間沸騰了起來。

學校從代行校長職務的副校長,到下面的庶務長、教務長,直到下面的各科學生,宿管員、廚房管理員等等,所有人都行動了起來,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校園內外,包括食堂、宿舍以及教學樓,圖書館等地方,裡裡外外,徹徹底底的清掃了一遍。

即便如此,代行校長職務的副校長兼國文教員陳文翰依然感覺有些不滿意,但也沒辦法做得再好了。總理大臣衙門派來傳達消息的通信員,也僅僅隻比李文博抵達的時間提前了不到一個時辰。

要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做好迎接工作,換成是誰,也不可能做得比陳文翰還要更好了。好在平時的時候,陳文翰就比較注重學校的形象,他首先是一個國文教員,然後才是浦東技術專修學校的代校長。

長時間的儒學修養,讓他比別人更加的注重學校的形象和學生的儀表規范,再加之有李文博當初開校時定下的浦東技術專修學校的各種教學章程,宿管章程,食衛章程,學生規范等各種各樣的管理章程的約束,所以學校的教學一直都很正規嚴格,環境衛生其實也不差,甚至還連續三個月在浦東新鎮基礎功能社區衛生評比活動中,獲得了第一名。

雖然陳文翰對那個什麽基礎功能社區的概念都還不是很明顯,第一次參加評選的單位也就浦東技術專修學校、浦東碼頭、碼頭商館區、居住區,還有就是總理大臣衙門及其附近的幾個局署辦公樓。在這些參與評比的單位之中,浦東技術專修學校也是打敗了總理大臣衙門和局署辦公樓,獲得第一的!

不管是從環境衛生還是學生統一著裝,和學生的儀表儀態,在外人看來,浦東技術專修學校已經做得無可挑剔了,但陳文翰還是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親自帶著庶務長、總務長和教務長將學校裡裡外外從頭到尾都仔細認真的檢查了一遍,然後才稍微放心了些。

浦東技術專修學校是在崇禎二年八月開始正式創立並招生的,當時是為了突擊解決李文博這個江浙閩廣沿海諸府靖邊巡閱欽差手上可用的人手短缺的問題,隻開設了一個突擊短期班,原本的計劃是隻招兩百人的,但最後報名入學的人數卻遠遠超過了李文博的預期,達到了一千人的龐大規模。

突擊短期班絕大多數的學生隻上了不到四個月的課,便因為遼東韃子入寇京畿,朱由檢下旨勤王而中斷,不得不提前畢業。

紡織專業和鐵器、木匠這些專業的技工人才,在畢業之後,直接就被各個工廠給瓜分一空,只有文秘專業的,被李文博直接留在了身邊,從事文職後勤、諜報、參謀等各項工作。

而化工專業的學生,則全部繼續留校,參加隨後開辦的第二屆短期突擊班的學習,算是延長了化工專業的學習時間。

第二屆的短期突擊班,招生的時候,就沒有再招化工專業的學生,其他專業的學生也嚴格控制了入學學生數量,最終控制在了五百人左右,其中有四百人倒是織工、鐵器、木匠專業的技工人才。

第二屆短期突擊班的學生,學習的時間也就比第一屆的稍微長了兩個月而已,從崇禎二年十二月入學,到崇禎三年六月份畢業,總共的學習時間也就七個月不到。

而從崇禎三年七月份開始正式報名招生,

八月初一正式開學,浦東技術專修學校招收了第一屆正式班的學生,名額六百,學製兩年。這一屆的學生,被稱之為浦東技術專修學校大明崇禎五年屆學生。如今已經是崇禎四年的六月中旬了,在過上十幾天,這一學期就結束了,然後就會是長達一個月的暑假休學。學生放假回家,而學校則正式開展第二屆正式班崇禎六年屆新生的招生工作,直到八月初一正式開學。

崇禎五年屆的學生入學都一年了,這六百學生終於見到了他們的校長,蘇松道欽命總理大臣李文博。

上午快十點一刻的時候,李文博才在八個護衛的保護下,踏進了浦東技術專修學校的大門,隨後,護衛留在了大門口,和學校保衛處的保安人員一起將整個學校大門都嚴密地保護了起來,而李文博則隻帶了阿虎一人,快步朝站在大門院子後面政教樓門口迎接的陳文翰等人走了過去。

陳文翰帶著學校這個點沒有課的全部教職員工,在政教樓大門口迎接李文博。李文博還沒走到跟前,陳文翰便率先帶頭躬身拱手行禮說道:“文翰率浦東技術專修學校全體同仁恭迎總理大臣欽駕。”

“先生快快請起。”李文博急忙上前一步扶起陳文翰說道,接著又說道:“諸位同仁快快請起。大家不必拘禮,我是李文博,也是學校的一份子,大家也不要把我當成是什麽欽命總理大臣,就把我當成學校辦公室裡的同事就行,不用拘禮的。”

說著,李文博又拉著陳文翰說道:“陳先生,李某諸事繁多,早就想回學校來看一看,走一走,卻一直抽不開身,這些日子,辛苦先生了。”

“校長言重了,校長能夠給陳某這樣大一個舞台,讓陳某一展胸中抱負,陳某感激還來不及呢,又何談辛苦之說?”陳文翰急忙謙遜地說道,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校長你有所不知,陳某每天能夠看到這麽多莘莘學子,一點一點慢慢的成長進步,陳某這心中,就別提多開心了。”

“先生為國樹才,勞苦功高,請受李某一拜。”說著,李文博鞠躬朝陳文翰拜了下去。

陳文翰急忙扶起李文博,連連說道:“校長折煞老朽也,老朽愧不敢當,愧不敢當。”

寒暄了幾句,陳文翰就將李文博請進了政教樓,隨後又在政教樓的二樓會議室裡做了浦東技術專修學校的一年教學成果報告,以及浦東技術專修學校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報告。

“校長,學校準備在未來的三年時間內,在學校重新新建一所教學樓,兩所住宿樓,擴建食堂,使食堂現有面積擴大一倍以上。每年的招生名額,也從現在的每屆六百人,逐步擴大到一千人,招生對象從現有的兩府十三縣,輻射到整個南直隸地區,學校的現有面積也會擴大一半以上,操場以及校內道路,全部采用水泥混泥土硬化。”

陳文翰一邊說著,一邊將學校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報告遞到李文博面前,又說道:“此外,學校還打算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在蘇州府、松江府府城之內,設立兩所分校,就近招收學生入學。這是具體的規劃報告,請校長過目。”

李文博拿起陳文翰推到自己面前的發展規劃報告書,簡單的翻看了一下,然後便放到了一旁,說道:“規劃書先放我這吧,等我詳細研究一下之後,再做批複。”

說著,停頓了一下,李文博才又說道:“學校能夠把眼光放長遠,放到三年五年之後,這很好,我很欣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只要學校的管理層有這樣的眼光,我相信,學校以後一定會越辦越紅火,越來越興旺,而且也一定會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可以入學接受教育!”

“我知道,在外面有人說我李文博搞的這個學校,是Y穢之地,說什麽男女混居,有傷風化。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我們辦學的宗旨是什麽?”說到這裡,李文博停頓了一下,然後提高聲音說道:“我們辦學的宗旨,是為了讓更多的出身貧寒的學子可以有一個識文斷字,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算上前面兩屆短期突擊班,學校已經教授了三批學生,受業學子兩千兩百多人。

在這兩千兩百多名學子之中,有的已經獲得了朝廷的官身誥命,年紀輕輕便成為了朝廷的官員棟梁。還有的人也找到了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並且快速的成長為了工廠作坊的骨乾人才,是了管事領班,拿著讓人羨慕眼紅的薪酬。這些人的命運,難道不是因為我們學校而改變的嗎?”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知識改變命運,貧寒家境的學子,可以通過學校的培訓教育,而改變自身的境遇,成為朝廷棟梁,成為工廠作坊的骨乾人才,從而改善自身的家庭生活狀況,這難道不就是知識改變命運嗎?”

再次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我們儒家的傳統思想核心,講究仁者愛人,什麽是仁者愛人呢?有的人可能會說,讓家境貧寒的學子,也能有一個進學的機會,有一條上升的途徑,可以做官,可以出人頭地,這就是仁者愛人。”

“但是,我李文博卻覺得,只是讓家境貧寒的學子有一個可以進入學堂學習的機會,有一條升官上進之道,這還遠遠不夠!我們自家生的小孩,不是男丁,就是女孩兒,既然是仁者愛人,那我們為什麽就不能把女孩兒也一起仁者起來呢?”

說著,李文博又停頓了一下,然後又說道:“男丁女孩,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身體裡流著的,同樣是我們自己的血脈。儒家所言的仁者愛人,如果只是對家境貧寒的男丁而言,這樣的仁者愛人,豈不是太過於狹隘,太過於自私自利了麽?”

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水,李文博才又說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調和,萬物生長。如果我們仁者愛人,卻連陰陽調和的另外一半都不能仁愛到,那又怎麽算得上是真正仁者愛人?”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所以,不管外面有多少風言風語,不管辦學遇到多少困難阻礙,學校招收女子入學之事,我李文博絕不會妥協放棄,一定會堅持到底!我希望你們在座的各位,也能跟我李某一樣,做一個真正仁者愛人的真儒者!”

李文博在會議室裡的即興講話,隨後就被會議記錄員,記錄下來,並總結形成了一篇名為《什麽是仁者》的文章,第二天就送到了李文博的辦公室,隨後,李文博在文章下面親自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下令在總理大臣衙門、浦東技術專修學校、浦東碼頭區、碼頭商館區,以及正在修建的公共圖書館、人民體育場等各個顯眼的地方張貼了起來。

而李文博之所以要在學校裡,當著那麽多學校教職員工的面,表表這麽一通演說,是因為從去年崇禎五年屆學生入學招生開始,學校招收到的女子學生入學的數量就呈現直線銳減的勢頭。

這一方面的原因是學校之前都是從流民或者是失去了雙親的孤女中直接招收的女子學生,自然的就少了很多外在因素。能入學讀書,總好過被賣進青館姬院,成為供人玩樂的玩物來得強吧?

而從崇禎五年屆的學生招生的時候開始,能夠入學的流民子女和失去了雙親的孤女,數量就明顯減少了很多,只能動員當地的普通民戶家的女子入學。這樣一來,困難和阻力自然而然的就大了許多。

但這其實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卻是,有人在暗中散布謠言,說什麽男女同校,有礙風化,女子無才便是德之類的陳詞濫調,來暗中阻礙普通民戶家的女子入學。所以,李文博才會在學校發表那麽一通義正言辭的講話,還以署名文章的方式,將文章進行公示張貼。

而李文博在會議室即興發表了那一通演說後,才將陳文翰和庶務長、總務長、教務長,還有文定國教員和機械製造局設計院的徐乾他們單獨留了下來。

等大家都在會議室裡坐好了之後,李文博這才掃視了參會的眾人一眼,然後說道:“今天召集諸位前來,是有一件事想要跟大家商量一下‘’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才正式說道:“我準備吧設計院從機械製造局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的直屬於蘇松道欽命總理大臣衙門的局署,由徐乾院士出任設計院院長。”

說著,李文博又停頓了一下,然後說道:“此外,我還準備將浦東技術專修學校的名字改一改,改成浦東高等文理綜合大學,使之成為一所綜合性的大學堂,由陳文翰先生擔任大學堂的山長,本人隻任名譽校長,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總理,這個決定會不會太突然了些,學校完全還沒有做好準備。而且,這大學堂之名,會不會跟京師國子監太學有所衝突?”陳文翰有些擔心地說道。

“無妨,四書五經中尚且有一篇名為《大學》呢,更何況我們只是一所學堂而已,不管叫什麽名字,不都是教書育人的場所麽?”李文博擺了擺手說道,停頓了一下,又說道:“不僅僅是學校名字要改,而且專業分科我覺得也有必要改一改。”

“專業分科也要改?”陳文翰不由得楞了一下。

李文博輕輕地點了點頭,說道:“沒錯,我準備在改名後的浦東高等文理綜合大學裡,分設兩個學院,一個為文學院,另一個為理學院,實行文理分科教學。再在文理分科下面,進行專業科目劃分。”

停頓了一下,李文博又說道:“我現在的大致構想是文科分為國文、歷史、地理以及雜學四科,理科則分為數術、物理、化學、生物、商業以及技工六科,總共十科。然後在這十科之下,再進行更加詳細的專業劃分。

比如文學院雜學科下面,就可以開設諸子百家,評書曲藝等,再比如理學院技工科下面,就可以把現有的仿製、木器、鐵器、瓷器等專業轉隸過去。”

聽了李文博的話,陳文翰等人不由得全都楞在了那裡,過了好一會兒,陳文翰才又說道:“校長,如此一來,學校豈不是要增加更多的教職員工,興建更多的教學樓,也得招募更多的學生才行啊?”

李文博輕輕地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停了一下,又說道:“當然了,這只是我的一個大致的構想思路,就跟你剛才提出來的學校三年發展規劃,五年發展規劃是一樣的。不過你們可以按照我的思路,去設計一個學校發展改革的計劃書,交給我。我也會召集相關學者專家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研究,最終拿出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計劃書來。”

停頓了一下,喝了一口茶水,李文博才又說道:“而在文理學院之外,我打算先在學校設立一個研究所,主要跟從機械製造局獨*立出來的設計院,進行深度合作,專門研究製造設計院和學校學生設計出來的各種稀奇古怪的發明創造。”

“不管這個稀奇古怪的想法有多麽的荒謬可笑,有多麽的讓人貽笑大方,哪怕是有一天,有人跟我們說,他設計出了一種可以載人在天上飛的馬車。只要有人提出了這種想法,而研究所和設計院又有人覺得可以嘗試一下,便都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可行性研究創造,並申請研發經費。”

說著,李文博又停了下來,掃視了眾人一眼,問道:“大家以為如何?”

聽了李文博的話,一直沒有發言表態的文定國眼睛猛地一亮,也不顧及他現在在什麽場合,便大聲說道:“校長,你說的可是真的?”

“你就是文教員文先生吧?”李文博笑著朝文定國點了點頭說道:“我說的當然是真的了,而且我還打算讓你出任這個研究所的所長,專門從事機械開發研究,包括機械分解、修複,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膽量了?”

“有,當然有了。”文定國興奮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別人給我起的外號叫著文瘋子,我既然是瘋子,又有什麽不敢的,只要校長你敢把這個研究所交給我來帶,我就敢接手!”

“光是敢接手還不行,還得有實實在在的成績拿得出手才行。”李文博輕笑著說道,隨後,又從文件包裡取出了周庭玉和史祧駿設計的那三份設計圖,推到文定國身邊,笑著說道:“前期就把這上面的三樣東西弄出來吧。”

文定國楞了一下,拿起周胤民推過來的文件,翻看了一下,眼睛猛地一亮,抬起頭驚喜地望著李文博說道,“校長,你覺得這三樣東西真的能弄得出來?”

“沒試過怎麽知道行不行?研究所研究所,就是要用來搞研究的嘛。就像我剛才說的那樣,萬一有一天有人跑來跟我們說,他覺得人可以乘坐風鳶在天上飛,或者乘坐鑽天雷飛到月宮上去,我們看都沒看,試都沒試過,又如何就能夠判斷他說的就一定是假的,是行不通的呢?

沒有試驗就沒有發言權,不管多麽荒謬的想法,多麽荒唐不經的念頭,即便有人跟我們說,他要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我們總得試驗研究過了,並且想盡一切辦法發現都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後,才能夠放棄吧?”

聽了李文博的話,文定國先是沉默了一下,隨後便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嗯,校長,我明白了,您放心,我文瘋子向您保證,一定替您帶好這個研究院。不管多麽荒唐不經的奇思妙想,哪怕只有一絲一毫實現的可能,文某都一定替您研究出來!”

“不是替我研究出來,是替天下萬民研究出來,就像周庭玉同學設計的這個一字長蛇陣馬車,真要設計製造出了這麽一輛馬車,只要這麽一輛,不就可以運載成千上萬民眾了麽?那豈不是造福天下萬民的大功德一件?”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