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對兵事很長時間內曾經是外行,不過在撚軍之亂、中法、兵事洋務很多事件之後對於大面上的東西也不像過去那樣懵懂了。本來不想與光緒在這個話題上討論什麽,可考慮到自己也有可能終究是要把國家交給這樣一個人,多少還是決定提點教導一二。
“勇營叛亂,自曾文正公以來從未有過。自先帝以來也從來就未有過,這是一件大事。圍剿叛賊防止流竄這是張之洞應該知道的事。如果他裝不知道,那就說明湖廣反了,更是天下震動的大事。如果那黃安叛匪選擇起事後流竄、也就不用太過憂慮些什麽了。哀家憂慮的是:這一次變亂,如果處理不好,恐怕比那當年楊洪事危害更重。必須調動一切可能的力量把這種危害扼殺在萌芽中,必須要讓天下人看到:大清給予各個地方以厘金養兵的自由權,是為了在這三千年未有之多事之秋應對內外國敵的,不是為了讓某些人為了私心野心而方便的。”
“皇兒知道了。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應責成李鴻章率領淮軍主力迅速南下。。。”
慈禧沉默的看了光緒幾眼,像看一個完全不懂事的孩子一般。光緒見此話剛剛說道一般也就不再言語了,沉默片刻才說:“兒臣願聽教誨”
“淮軍主力是國之根本,不能有冒險太大,畢竟事情還沒有到當年鹹豐時那種地步。出動重兵圍剿卻也是應該的。出動誰,出多少,不是你我一句話的事。多少也要與李中堂商議才是。這些是為人之君應該基本要懂得的一件事。
“皇兒謹記。。。”
得到消息的時候慈禧就知道,李鴻章必然也早已得知像勇營造反這樣大的事情。這種非同小可的事情,他恐怕也早已從直隸總督署那裡趕到了京城,甚至頤和園不遠的地方。
正如慈禧所料想的那樣:李鴻章得知這件事情其實比慈禧還要更早一些,畢竟從春天開始,了解一些實情的李鴻章就對那個神秘莫測的黃安少年早有關注。因為十堰一戰,打的可不單純是什麽山匪。
黃安事變,李鴻章第一時間就召集統領盛軍的衛汝貴、統領大陸銘軍的劉盛休、統領武毅軍的葉志超等人連夜展開商議。
有些事情,盛軍內的相關人是對李鴻章立過軍令狀的。衛汝貴、葉志超等親信並不知情。雖然也都知道勇營造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但從心裡,對於李鴻章主張的出動幾十個營的主力、總共連同其他力量累計百營三萬大軍一般的興師動眾兵不以為然,不知道為什麽對兵事並不外行的中堂大人怎麽會對那個黃安成軍一年都不滿的年輕人,還聽說都是寫娃娃兵那樣的重視。
不過,如果自己主動提出來問這些事情,那就有些攬功的意思了,怎麽說都不太好聽,因此對於李鴻章的看法並沒有提出什麽異議。
慈禧在頤和園見到李鴻章之後聽到李鴻章的打算,也是感覺到有些震驚。在慈禧的印象裡,就算是以中法之時洋人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也根本不值得如此興師動眾。
“盛軍要出動五個營、毅軍五個營、銘軍五個營、老湘營四營,加上武毅軍等其他靠譜的營頭都已經快三十個營的主力了。這是國戰的規格啊!黃安勇營真的這麽。。。”
慈禧嗅到了一絲不安的味道,一下想要調動這麽多家底出去,這可不像李鴻章的作風。難不成一像還算靠譜的此人也有了什麽異心了不成?
“臣以為:不僅淮軍和湖廣練軍要出動,還要在抵達戰區之後以穩妥的戰策為上策,在達成對黃安叛軍的包圍之後進一步就地擴充至滿員的力量。以三萬主力的泰山壓頂之勢才可真正意義上的一舉把這個大清立國以來最為危險的隱患消除掉。。。”
“對張澤華此人可有什麽更靠譜些的消息了?”此時的慈禧更是有些直接的詢問道。
李鴻章當然知道不能把有關年春十堰之事的真相說出去,而是說道:“臣剛剛得到的消息,不僅黃安縣城失陷、李光久部之前為了拜訪學習的名義率領一營抵達了黃安,也在叛匪造反的時候及時得到了消息並與之交戰,結果是就在縣城的東門外不過半天的功夫就遭剛剛起事的圍攻失敗。 參戰的,只有張澤華手下最多幾百人、根本不是什麽已經起事的幾萬亂民。臣慚愧,那黃安叛軍現在看來,恐怕戰鬥力還要在淮軍的平均水準之上了。要對付這樣一股強敵,確保五則攻之、十則圍之,就需要以國戰之勢、水運之便最快速的防止事態的惡化了。。。”
慈禧聽到這話也是感覺到有些震驚:他不相信請了那麽多洋人來幫助訓練,又時常操練的淮軍各精銳連一個新冒不久的營頭的實力都沒有。
似乎是感覺到慈禧有些懷疑自己的居心了,李鴻章忽然說道:“我軍調動足夠的兵力以那泰山壓頂之勢剿敵、自不必太過擔心臨機決斷之事。各部統帥臨陣換將不祥,臣依舊在直隸處理諸多繁雜事、太后派遣他人負責坐鎮漢口臨機指揮也無不可。。。”
聽到李鴻章這樣說,慈禧的心也稍稍安了下來:“那就迅速調遣精兵強將,先由水路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匪區吧!聽說漢口那裡有了不少洋人與技師,還有不少軍火,海空重鎮可絕不容有失。”
就這樣,以淮軍主力二十多個營為核心連同湘軍萬余精銳為核心、連同東北和直隸一帶比較堪戰的練軍、湖廣等地累積五萬兵馬為主的大規模力量,正先後開始沿著水路和陸路大規模的調動起來。
面臨不少時間以來前所未由的勇營造反、清廷終究沒有像蘇區圍剿時期的蔣公、玄幻小說裡的反派一般連續多次派遣隻稍高於對手力量預想的兵力或手下去“送臉下鄉”,而是在起事剛剛不久首次出兵就“殺雞用牛刀”出動重兵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