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關隴》第三十九章 臨晉侯(補五/二十二)
  巨鹿公府邸,裴浚棺木之前,裴憬披麻戴孝守著父親的棺木。

  父親正值中年,遠不到湮沒的時候。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遠遠超出他的意外。

  爺爺裴秀死於“寒食散”,據管家所講,父親臨死前也服用了“寒食散”,服用之後整個人開始在院內狂奔,變得暴躁不已,而後不斷哀嚎,等大夫前來診治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若是父子兩代人均死於“寒食散”,傳揚出去只怕裴家的名聲也不會好聽。所以父親身故之後,他向朝廷報了個“因病身故”的由頭,便開始舉辦喪禮。

  可是這幾日守在靈前,他突然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前來慰問的達官貴人,大多傾向於安慰二叔裴頠。要知道,如今躺在棺木之中的是自己的親爹啊!

  他在陶盆中放入一疊紙錢,撇著頭看了裴頠一眼。這個比自己還要小上數歲的二叔,卻是一臉平靜地跪在棺木左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周圍宗親傳來淒淒慘慘的哭聲,只有裴頠面無表情,這讓他愈發厭惡。

  河東裴氏自從高祖裴茂在漢末擔任尚書令以來,數代之間裴氏子孫枝繁葉茂。裴茂生五子,分別為潛、儁、徽、輯、綰,其中以長房與三房最為興盛。

  裴潛生裴秀,祖父裴秀作為“開國八公”之一,官拜司空,爵封巨鹿公。祖父過世後,裴家的族長自然而然地便落在父親身上,如今父親意外亡故,不但巨鹿公的爵位橫生枝節,即便連裴氏族長的位子也是陡生變故。

  首先是父親的爵位,自己作為長子,按照禮法本應由自己繼承,開始的時候他也是這樣認為的。然而在為父親守靈的幾天裡,他隱隱約約感覺到可能會出現意外的變故。

  誰讓二叔裴頠有個好娘呢?

  當初太原郭氏為了家族的安穩,將一女嫁於祖父為繼室,一女嫁於賈充為繼室。二叔雖然不是長子,然而卻是郭氏親生,朝堂上有太尉賈充的支持,比自己優勢大太多。因為按照關系而言,賈充也是二叔的親姨夫。

  如今平陽賈氏一門富貴,賈女一為齊王妃,一為太子妃。自己雖是長子,無奈父親在官場上並無建樹,若是不想想辦法,只怕這“巨鹿郡公”的爵位就要被二叔奪了去。

  至於裴氏家族的族長,無論是自己還是二叔,目前都還沒有出仕。再加上年齡又小,已經無法保住“族長”在自己這一支的流傳。

  相反,三房如今人才鼎盛,“族長”的人選最有可能落在叔祖裴黎身上。

  裴徽生黎、康、楷、綽,這幾位叔祖目前在官場上都混得風生水起。裴黎目前為遊擊將軍,乃是禁衛七軍之一,與驍騎將軍分領虎賁;裴康目前為太子左衛率而入衛東宮;裴楷則為侍中,成為當今陛下心腹;裴綽則為黃門郎,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他知道父親一向支持齊王,而三房則是支持太子上位。若非由於父親之前乃是族長,他甚至會懷疑,父親的亡故是三房暗中下的毒手。

  “族長”是守不住了,但是“巨鹿郡公”他一定要拿回來,那原本便是屬於他的東西。

  陶盆之中,裴憬麻木地扔著紙錢,瞬間便被火苗吞噬。哭喪聲中,裴家的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〇〇〇—————

  城西衣冠裡,這裡聚集的大多是名門望族,弘農楊氏的府邸便坐落於此處。

  大晉的名門望族雖然很多,但大多不過是新貴。溯流而上,

崛起不過三四代人之前罷了。若論家族持續之久遠,影響力之大,還要數弘農楊氏。  別的家族要麽在天才的子孫中崛起,要麽在時光的逆流中湮沒。只有弘農楊氏經歷種種變故立而不倒。

  楊氏出自晉公室羊舌氏,在晉六卿爭權奪利過程中,羊舌氏末代家主羊舌食我被殺,其子逃亡華陰。秦滅六國後,楊氏為秦國效力。秦末大亂,劉邦先入關中,楊氏投靠劉邦。

  楚漢之爭,項羽敗北,在烏江自殺。為爭奪項羽屍體,漢軍自相殘殺,最後屍體分為五人所得,而楊喜則得到了項羽的一條腿。

  項羽的這條腿,奠定了弘農楊氏數百年的榮華。因為楊喜正是楊氏的先祖,因誅殺項羽的功勞,被劉邦封為赤泉侯。

  楊喜曾孫楊敞為漢宣帝時期丞相,楊敞也是司馬遷的女婿。

  而到了後漢時期,大儒楊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下揚名,他本人更是被稱為“關西孔子”,最後成為朝廷三公之一,官拜太尉。

  自楊震以來,楊家“四世三公”,富貴至極。

  當另一個“四世三公”的家族“汝南袁氏”早已經在亂世洪流中化作灰飛的時候,弘農楊氏卻以另一種方式將影響力繼續保持了下來。

  那就是與皇族司馬氏聯姻。

  曹魏之世,出身寒門的曹操建霸府以攬天下,世家豪門成為防范的重點。當司馬懿開始韜光養晦的時候,楊修卻因為賣弄文采而被殺。

  所有人都以為楊修的被殺是因為處處與曹操作對,卻不知這不過是曹操打壓世家的由頭罷了。自楊修被殺後,弘農楊氏開始陷入低谷,整個曹魏之世,楊氏在朝堂上沒落無聞。

  所以為了能夠讓家族崛起,弘農楊氏選擇了倒向司馬氏。

  如今楊家家主乃是楊駿,大晉開國第一任皇后楊豔,便是楊駿大哥楊炳的女兒。楊豔為司馬炎生下三子三女,其中長子司馬軌早夭,剩下二人便是太子司馬衷與南陽王司馬柬。

  楊豔在泰始十年(274年)去世時,為了保住兒子司馬衷的太子之位,便推薦自己的堂妹進宮接替皇后,這便是大晉的第二任皇后楊芷。

  而楊芷,便是楊駿的親生女兒。

  對於弘農楊氏來說,保住司馬衷的太子之位,便是保住家族崛起的希望。弘農楊氏已經沉寂的太久了,若將來太子繼了位,弘農楊氏便是舅族。楊駿作為未來皇帝的外公,執掌朝政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老大楊炳早逝,楊駿作為老二便是楊家的家主。而老三楊珧與老四楊濟則是一文一武,共同為家族的崛起保駕護航。

  兄弟三人在中庭之中,目送謁者令梁深走出府門,不由一陣激動。

  方才梁深前來傳旨,封楊駿為車騎將軍、太子少傅、臨晉侯,食邑五千五百戶。

  太子太傅乃是齊王司馬攸,而“晉”乃是國號,一道詔書,皇帝的心思已經不言自明。

  楊濟看著二兄手中的詔書,不由欣喜道:“陛下立儲之心已定,太子之位無憂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