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諸葛天下》第60章 精兵強將
  “阿亮,你年紀還小,又不曾習武,領兵征戰,非同兒戲,縱是為父親往,也不能斷定,一定順利,馬到成功。你若前去,要是有個萬一,那為父將如何面對列祖列宗,面對你的母親。此事萬萬不可。”

  諸葛珪聽到諸葛亮想代替領兵出征,前往討伐,大感驚訝,連連搖頭拒絕。

  “父親,母親身子不便,您留在泰山郡中,可以照顧母親。若父親堅持外出,則府中沒有可托付重任之人,難以運轉。反之,父親留在府內,可運籌為幄,居中調度。孩兒必定審時度勢,不會親自卷入戰場,最多便是在遠方指揮作戰,出謀劃策。戰場廝殺之事,便全權交給都尉薛悌和督軍高堂隆等人。”

  諸葛亮輕描淡寫地將領兵出征之後的打算,給諸葛珪仔細分析分析,確保生命安全,以消諸葛珪的擔心。末了,諸葛亮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又補充說道。

  “父親還請寬心。古有甘羅十二歲任宰相,孩兒雖年紀尚小,但得先祖傳夢親授,區區領兵出征之事,必定手到擒來。還請父親能夠允許。”

  見諸葛亮都搬出先祖諸葛豐了,諸葛珪也不得不同意諸葛亮的提議了。

  “好吧,你如此有信心,為父也不忍再打擊你,就讓你替為父出征討伐,阿亮,你要記住,勝負不重要,一定要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諸葛珪只能在內心中暗暗地為諸葛亮打氣,祈求先祖能護佑諸葛亮戰勝而歸,同時下定決心,要給諸葛亮做好所有的後勤供給,力保精兵強軍,戰力勇猛。

  “多謝父親。”諸葛亮對於戰場,實在是太熟悉了,對於領兵出征,並不感到興奮,反而對阻止了諸葛珪上戰場,感到竊喜。

  “阿亮,為父雖然答應了你,但為父必須要知道我泰山郡軍隊目前的情況,若是將弱兵少,為父寧願去向太守張舉大人請求恕罪,申請放棄此次討賊之行。”

  諸葛珪覺得既然不能親自前去,那便多了解一下,確認並無一點危險之後,才讓諸葛亮代替領兵,畢竟諸葛亮雖說是庶子,但諸葛珪的子女並不多。

  “父親,關於我泰山郡的軍隊戰將強弱,士兵多寡,縱是孩兒說了,恐怕父親也心存疑慮,何不招都尉薛悌和督軍高堂隆前來一問,當面對質,這樣父親也能真正地放下心來。”

  諸葛亮見諸葛珪羅嗦個不停,乾脆不再多勸,讓諸葛珪直接召見薛悌和高堂隆,古代軍人往上走的路並不寬,除了資歷,便是戰功了,相信此二人一聽到有仗可打,必定悍不畏死,勇於請命。

  “我兒此言有理,來人,去傳喚都尉薛悌和督軍高堂隆前來一見。”

  諸葛珪聽了諸葛亮的建議之後,轉念一想,對了,此次領兵出征關鍵在於此二人,也就附議了諸葛亮的說法。

  朝門外一喊,轉手一指,將命令給一直默默站著等候的下人,下人領了之後,一路小跑往府外而去,去請薛悌和高堂隆了。

  不久之後,薛悌和高堂隆便雙雙來到了諸葛府。

  “末將薛悌,參見郡丞大人,拜見主公。”

  “末將高堂隆,參見郡丞大人,拜見主公。”

  薛悌和高堂隆進門之後,朝諸葛珪行了一個軍禮,接著又朝諸葛亮行了下屬禮。

  “薛都尉,高督軍,快快免禮,來了諸葛府,就當是來自己家,不要有所拘束,請坐,請坐。”

  諸葛珪聽到此二人進門之後,竟然喊諸葛亮為主公,不由驚訝,

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這是好事,此二人拜諸葛亮為主,那麽此次領兵出征,便不會有二心,而是一心護主。  大漢的風氣還是相當淳樸,認主之後,除非實在是沒辦法,才會背叛。

  不知不覺,薛悌和高堂隆就給諸葛珪上了一層保險。

  “多謝大人。”薛悌和高堂隆知道諸葛珪是諸葛亮的父親,雖不知此次前來所為何事,不過應當要有的尊重,是必須的。二人也不多話,就在諸葛亮的下首而坐。

  “本官此次招二位將軍前來,乃是為了征討那巨鹿郡太平妖道張角一事,大漢天子降詔,朝廷各郡傳檄,相信二位將軍早有耳聞,今我郡丞府得太守張舉大人的看重,全權授命負責此次征討,不知二位將軍對此事怎麽看?”

  諸葛珪見此二人是諸葛亮的手下,也算是自家人,就不弄官場的那一套油嘴滑舌,而是直接詢問二人的看法,也好校驗二人是否真的有軍事才學。

  “朝廷有命,自當應征。郡丞府身負剿匪討賊重任,末將等自然效力,更何況主公還是郡丞大人之子, 末將等豈敢不赴湯滔火,萬死不辭。”

  薛悌笑了笑,插科打諢似的,故意表現得有些魯莽。身為都尉,級別比高堂隆高一級,不得不站出來回答,表表忠心。

  “敢問二位將軍,不知我泰山郡目前兵力人員如何?將士裝備如何?軍隊戰力又如何?”

  諸葛珪對都尉薛悌的回答感到滿意,但這不是他最想要了解的。薛悌和高堂隆臣服於諸葛亮,只是佔了人和,還得看看天時和地利是不是也準備好了。

  聽到問話,薛悌朝著高堂隆作了個眼神,示意該你來回答了。

  “回稟大人,我泰山各郡縣縣兵仍維持兵員在一千左右,前不久新招募的二千泰平軍,花費了大量的錢財,目前已全部配備每人一長刀一輕甲一軍馬,並按主公的要求對泰山周邊的小山賊進行圍剿,幾經戰鬥,已頗具戰力,不日可成精兵。至於對泰山青壯賊寇的收編,大概有三四千,全都掛靠在諸葛氏為佃奴,平時也由末將一並操練,不過尚無裝備。”

  督軍高堂隆如數家珍,將泰山郡軍隊的情況說給諸葛珪聽,同時也心存向一旁諸葛亮匯報的想法。軍旅的生活很苦,外出打仗更是凶險萬分,甚至有時候還得死人。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但這些都不重要,高堂隆最怕的是做了那麽多,卻沒人知道,卻沒人重視。如今不止是郡丞大人主動問起,加上主公諸葛亮就在身旁,高堂隆不由挺直了身板,鏗鏘有力地朗聲上報。

  諸葛亮朝著高堂隆笑了笑,點了點頭,以示鼓勵肯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