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季漢風雲錄》第17章 北征的準備
  沛國,譙縣。

  魯肅帶人在城門下迎接王翊,王翊下馬上前,魯肅笑道:“我就知道明公必定會讓子弼回來主持大事,此番子弼回來,想必將有動作?”

  王翊點了點頭,一邊進城,一邊道:“子敬所料不錯。明公率兵到雒陽護駕,天子深深忌憚明公在徐、豫二州的力量,任命明公為前將軍、假節平尚書事,開府儀比三司,讓明公留在朝中輔政,班在大將軍朱儁、太尉楊彪之右,明公耿介,自然便答應了。朝中諸公議,令曹、呂休兵止戈,如此,明公自然也就不好再對兗州用兵,我向明公進言,建議明公先圖河東、青州,準備和袁紹交鋒。經過商議,明公已經同意這個方略——明公與我們討論這個方略的時候,並未征求子敬的意見,還望子敬不要介懷。”

  魯肅笑道:“子弼有所不知,肅也曾向明公陳方略,建議取河東、青州,我還以為明公是聽了我的建議,才這般定計,還擔心子弼會介意呢!”

  王翊笑了笑,道:“子敬誠實人也。此番曹呂停戰,但曹操勢力遠強於呂布,所以明公下令,我軍在兗州諸郡佔據的城池,除了泰山郡,全部交給呂布軍,然後撤回出發前的駐地,等候命令。”

  魯肅點頭,道:“如此也好,我軍雖強,尚無力同時在兗州和青州駐兵。如今之計,先取河東、青州,既可抑製袁紹勢力的擴張,又能為進攻河北打開通路,此計甚好。既然這個方略已經得到明公認可,就應該乘著袁紹與公孫交戰、無暇南顧之時,盡快實行。子弼不妨直言,豫州需要做什麽?”

  王翊佩服魯肅的直爽與坦蕩,也不拐彎抹角,道:“我知道豫州既要為陳元龍轉運輜重,又要支援雒陽,負擔很重,但值此國難之時,便也不多客套。豫州各郡需要選郡兵一萬五千,配合主力精銳作戰,此外,還需輸送前線糧五十萬斛、草二十萬石其他物資,我會給子敬留一份清單。”

  魯肅掰著指頭算了算,道:“如此不難,子弼可以放心。”

  片刻已到州衙,在州衙吃了晚飯,王翊將清單交給魯肅,道:“本來應該多叨擾子敬幾日,但徐州事機未理,我這便要連夜趕回去,子敬不必遠送。”

  魯肅也不多留,出得城外,道:“天晚路難,子弼小心。”

  王翊笑道:“我輩生逢亂世,朝不保夕,死且不懼,何懼路難?倒是子敬理豫州諸事,繁瑣萬端,豫州一日不可無子敬,還請保重身體。”說完,躬身一拜,縱身上馬,飛馳而去,丁奉隨後率百余騎士跟上。

  ……

  徐州各城,離彭城最近的是蕭縣,這裡也是太史慈的駐地。

  “末將太史慈,迎接將軍,軍務在身,有失遠迎,還請恕罪!”王翊從蕭縣過,很想去見見太史慈,於是派人事先報知,太史慈於是率部在營門外迎接。

  王翊環顧太史慈部眾,但見行列嚴整,士卒精練,讚道:“子義真將軍也,即為將軍,當以軍務為重,迎來送往,非緊要之事,子義所為,堪為諸將表率。”便令士卒各歸本部。

  太史慈初到劉營,就被委任為振威校尉,部下有步騎二千二百人,比在劉繇部下的時候,待遇何止好了十倍,所以他也就分外感激這份知遇之恩。

  王翊到營中小坐片刻,問道:“子義這支人馬,調練得如何了?”

  太史慈答道:“末將接手這支部隊時間不長,不過這些將士本來就多是精銳,訓練有素,最多再有十日,

慈便能做到如臂使指,所擊莫不摧破。”  王翊點頭,讚許道:“子義勇略過人,能得眾心,我從不懷疑。今日是九月四日,最多十月,我們就要出兵北上,攻略青州,那個時候,就是子義用武之時。我會向明公上報,再給子義添兵八百人,湊齊三部銳卒,到時候子義可願為先鋒?”

  太史慈奮然起身,道:“丈夫從軍,遇敵則先,臨陣不後,摧鋒破敵,此素為慈所願也!”

  王翊笑道:“那我就在彭城坐等將軍斬將立功!”

  “將軍在彭城?”太史慈訝然,在他認知之中,王翊無疑是劉備手下第一善用兵者。

  反正不用擔心太多,王翊也不隱瞞,道:“此次出兵,我坐鎮彭城,調運輜重、抽調援兵。臨敵指揮,交給關將軍。”

  太史慈了然。

  ……

  次日,王翊趕回彭城,召集徐州留守諸官議事。留守諸人,無非糜竺、孫乾,加上聞訊趕回的陳群、張紘,以及徐州諸曹從事如程秉、趙商、陳端、秦松等諸人。

  糜竺當先發言,道:“明公與子弼去雒陽的這段時間,孔北海數次發書前來,具言袁譚攻略北海甚急,請我等發兵救援。我等和諸將不得明公之令,不敢擅自行事。如今田楷數次被袁譚所破,已經退還幽州。袁譚所部步騎四萬余人,已經攻佔劇縣、都昌,孔北海退保朐縣、朱虛,危急萬分。”

  王翊道:“這正是明公派我回來的原因。我和魯子敬皆向明公建言,乘此冬閑之時,攻取青州,逐袁譚於河上。我自雒陽西還,於路巡視豫州諸郡,頗為安定,各郡百姓都能安居樂業。本來應該讓百姓休養生息,不應於此時用兵,但若不抓住時機,日後便會多費數倍之力,百姓受苦更多。明公讓我靈活把握出兵的時機,既然青州形勢危急,我等自然不可再遷延時日。”

  糜竺道:“去歲瘡痍,稍已恢復,徐州各郡,除彭城、東海、琅琊,俱都豐足,雖然需要供給陳元龍一部分軍糧,但陳元龍在揚州已有劉正禮、朱文淵相助,輜重可以自給,今歲輸往揚州的糧食便可以少一半。”

  王翊點了點頭。一個勢力大舉擴張的時候,恰恰也是比較虛弱的時候,因為吃下去的東西還沒有消化,反而是負擔,但並不能因為這個原因,便停止擴張,對青州用兵,有絕對的必要。

  陳群道:“青州各郡,除了北海,大都殘破不堪,我軍所到之處,無法籌集軍需,即便有孔文舉支援一部分糧食,補給也頗不容易,所以這一仗不可拖延太久。 ”

  王翊道:“長文所慮極是,所以我有意請長文坐鎮下邳,督廣陵、下邳、東海三郡糧事,為大軍征調軍食,長文願擔此任否?”

  陳群道:“子弼如此信任群,群自然責無旁貸。”

  王翊笑道:“有長文為我們調集軍需,前線的將士們就可以放心了。”

  眾人皆笑。

  王翊道:“明公會向朝廷上表,以孔北海領青州刺史,我們去了他的地頭,他總不好意思一毛不拔,但主要的補給,還是要從徐州、豫州輸轉,諸曹從事要做好準備,提前計劃好需要征調的車輛、民夫。”

  眾人應命。

  王翊於是起草命令,主要內容有:

  一、豫州各郡,征調士兵一萬五千人,民夫若乾,押送第一批糧食二十萬斛,並本部所需輜重,限九月二十五日抵達彭城聽用;

  二、徐州各郡,廣陵、下邳,各征調士兵三千人,東海、彭城,各征一千五百人,並本部所需輜重,限九月二十五日到彭城聽用;

  三、加關羽蕩寇將軍號,擔任主將,統攝本部並趙雲、太史慈、張延、章誑、徐勉、管平、趙謖、薛陵等部步騎二萬人,到開陽取齊;

  四、琅琊相臧霸加偏將軍號,率本部協同關羽作戰。

  記室迅速將命令擬成成文,備份留檔之後,派人發給對應的文武官將。王翊又去信關羽,具言太史慈之勇烈善戰,又是青州本地人,推薦他為先鋒大將。

  事情辦完,王翊將筆一丟,下令開飯。府中多有光棍者,也來蹭飯,倒是湊滿了一堂的席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