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季漢風雲錄》第21章 會議
  雖然糜竺和陳登的信裡並沒有說參加這次會議的人都有誰,但是用腳指頭也能猜到,一貫和陳登、趙昱等人不和的曹豹、許耽等丹陽派是不會參加的。

  這次會議的結果,將決定劉備能不能得到徐州本地派的全力支持,順利地接過徐州。所以在王翊看來,這次會議至關重要。

  劉備隻帶了王翊、陳群、陳到三人,在糜竺等人派來的心腹的引導之下,很快在一個裝飾得非常華美的廳堂上見到了糜竺。這是糜竺在郯城的一座私宅,平時不曾用到,這次總算派上了用場。

  座中眾人,有糜竺兄弟、陳登父子、陳瑀、趙昱等人,這些都是徐州大族之中的主事之人。但還有一個人的到來,卻是王翊和劉備都沒有想到的,那個人就是孔融。

  “呵呵……”孔融微微笑道,“平原一別經年,風采更勝往昔啊!”

  孔融面色白皙、形貌俊偉,清雋之中帶有幾許硬朗之氣,是個風度翩翩的中年美男子。

  劉備對孔融很是尊敬,還禮道:“若非文舉公提攜,備無以至今日,請文舉公受備一拜!”劉備一邊說著,一邊行禮,孔融連忙上前扶起,道:“玄德不必多禮,此次隻論才具,虛名不足為道。”

  若非孔融的大力推崇,劉備還真不能在關東士林之中有這麽好的名聲,所以這一拜,倒也值得。

  陳群也很敬重地對孔融執晚輩之禮,倒是王翊,對孔融這樣的清談骨鯁名士並不感冒,但礙於劉備的面子,也虛情假意地說了一堆“久仰大名”之類的話。

  這才輪到陳登、糜竺上前,道:“這幾日治喪,辛苦玄德公了。”

  劉備其實並不覺得辛苦,但還是道:“陶府君仁人,能為陶府君身後事略盡綿薄之力,固所願也。可惜天不佑仁人,陶府君享年不永,使生民無所依靠。”

  眾人聞言,頗有悲傷之色。

  在這種情況之下,悲傷並不能解決問題,但卻是必要的。

  哀悼了逝去的陶謙片刻,眾人方各自落座,徐州原有眾人在左,劉備一行在右。

  遠道而來的孔融作為客人不便說話,還是糜竺當先開口,道:“如今陶公已薨,徐州無主。陶公臨去時,曾囑我等,言‘非劉使君不能安徐州也’,令我等迎使君為徐州牧。使君意下如何?”

  陳登也道:“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還請使君勿辭。”

  劉備自然想要徐州,而且眼下他也有足夠的實力接下徐州,但是他也並非沒有顧慮,道:“陶公隨去,二子現在,子承父業,自然之理也。”

  說來眾人在這裡討論徐州的歸屬,卻沒有陶謙的親屬在場,無疑是很不合理的。

  陳登點頭,道:“使君無須憂慮。”便讓人請公子商、公子應。

  陶商和陶應就在後堂,二子見了眾人,亦複為禮,方對劉備道:“如今關東大亂,互相攻伐,家族夷滅者不可勝計。我兄弟二人無才德,若領有徐州,不異於孩童懷抱稀世之珍行於鬧市,必自取其禍也,實不敢受。劉使君有英雄器略,實治亂之人,推賢德而歸之,當仁不讓,複何辭焉?況且家父遺命,我兄弟二人不敢違背。還望使君萬勿推辭!”

  陳壽評劉璋雲:據土亂世,負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見奪取,非不幸也。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句話雖不符合道德與公理,卻是對亂世爭衡的最真實寫照。

陶商與陶應若領有徐州,也會被人奪取,若是幸運,還能保全性命,若是不幸,則家族夷滅,這在當今並非少見。  陶謙二子如此有自知之明,倒也讓劉備不好再勸,道:“備非是不願領徐州,只是才能、兵力不足以保徐州無恙。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兵多將廣,何不迎為徐州之主,則無憂他人侵犯。”

  若是在不知道袁術是什麽貨色的情況之下,劉備可能還會真心說出這樣的話,畢竟袁術表面上的勢力還很龐大。但是現在而言,這話就是純粹的推托之詞,並不見得有什麽誠意。

  聽到劉備建議迎袁術來徐州,陳瑀立刻站了起來,道:“袁術目無君上,擅自佔據州郡,這樣的人,是禍亂的根源,應該竭盡全力掃除掉,如何能用朝廷的州郡,迎合這樣的逆臣呢?劉使君這樣的話,難道是忠臣應該說的嗎?”

  也不怪陳瑀火氣這樣大,他當初任揚州刺史,就是被袁術給趕走的。現在劉備竟然給袁術說好話,他自然不高興了。

  劉備自知語失,急忙謝罪。

  陳登也道:“袁公路驕矜豪奢,絕非能治平亂世之人,為什麽要把徐州托付給他?使君雄才大略,足以比擬古代的賢君。使君若是答應接手徐州,我們願意為使君募集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就像五伯那樣的功業;再下一等,也能割地守境,書功績於青史。如果使君不能聽從我等的勸告,那麽我們也不能聽從使君的話了。”

  孔融雖然經學傳家,但卻不是那種迂腐之人,言辭犀利,當即道:“袁公路豈是憂國忘家的人?他家雖然累世公卿,但現在都是塚中枯骨了,何足介意!當今之事,百姓歸心,上天賜予,使君若有意,唾手可得。俗語雲,天予不取,悔不可追!使君還有什麽可遲疑的呢?”

  趙昱道:“袁術貪殘而無道,曹操多疑而凶狠,袁紹善得人而不能用,在昱看來,都不是足以托付州郡的人,只有使君寬嚴有度,弘毅忠厚,堪為人主。希望使君不要因為愛惜羽毛,便棄徐州之人於不顧。”

  說起來若非陳登劉備等人聯合把笮融搞下台,趙昱說不定就要遭他毒手了。當時陶謙雖然痛恨笮融,但終究念及同鄉之情,只不過把他一擼到底,關在牢裡。現在陶謙不在了,暫時也沒有人有權力決定笮融的生死,所以依舊關著。

  陳珪是老一輩的人物,雖然不怎麽說話,但是分量還是很重的。所以當陳珪站起來的時候,眾人都靜了下來,很認真地聽著。陳珪並未多言,只是道:“術量狹而不能治州郡,不能為人主,隻可利用,不可信之。劉使君若一味推辭,那麽老夫也不敢請教,隻好回家讀書去了。”

  眾人又連番勸諫,劉備終於答應下來,道:“如此,備定不負諸位厚意。”

  於是以陳珪、陳瑀兩個老一輩人物為首,糜竺、陳登、趙昱、糜芳等人隨後,一齊拜見新任徐州牧劉備。陶謙去世之前,早已準備好推薦劉備繼任徐州牧的遺表,加上趙昱、陰德、劉馗、陳登等郡守、國相的奏疏,一並擇日送往長安。

  決定了徐州的歸屬,接下來,就該討論如何應付陶謙的那幾個丹楊同鄉了。

  討論這樣的事情,顯然有的人需要回避。孔融本來就對徐州內部的鬥爭不感興趣,他主要是來為劉備站台的,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告辭離去。

  孔融既然離去,也不須再顧忌什麽了。劉備直接問道:“以諸公高見,當如何行事?”

  陳登直接道:“丹楊兵驕橫不法,欺掠士民,人怨極重。以登愚見,可殺笮融,罷曹豹、許耽,其余軍吏,黜退不用,然後尋其罪狀,徐徐治之。”陳登正直而有智略,憂國忘家,對這些人自然是早看不順眼了。

  不過王翊卻有不同的看法:“元龍雖是好意,然而丹楊軍吏若罷退,必散在各處,反而為禍,難以剿除。不如遣之回鄉,使其據丹楊,助劉繇以抵禦袁術。則日後若下江南,亦有所用也;丹楊兵得回故鄉,必感使君之德,不複為亂。如何?”

  陳登的辦法更加正義,而王翊的辦法更講求實效,劉備一時難以決斷。

  還是陳登道:“子弼高見,登所不及。日後若能並吞江南,乃大業之基也,使君不必猶豫。”

  劉備於是決定下來,打算等到陶謙的葬禮結束之後,再找個機會,威逼利誘,趕走這群看自己不順眼、自己也看不順眼的丹陽兵,然後物盡其用。

  趕走這些丹楊兵,劉備心中也沒什麽可惜的,丹楊兵固然戰鬥力強悍,但是軍紀不好,又好勇鬥狠,驕橫難以管理,還是打發走比較好。等他們到了自己的故鄉,總不能再到處搶劫了吧?

  至於王翊,更不對丹楊兵感冒了。在他看來,士兵的戰鬥力主要取決於訓練、裝備、身體素質和鬥志四個方面,和士兵是不是好鬥基本沒有關系。甚至於恰恰相反,好鬥的士兵,往往對軍令的執行不夠徹底,袍澤之間還容易產生矛盾,更不利於作戰時互相配合。

  定下來趕走丹楊兵的方針,接下來就是討論一些具體的細節性問題。

  比如花多大成本讓他們開拔?如何防止他們搶一把就跑?該用什麽理由讓他們回家?如何聯絡劉繇,表示己方的善意?等等。

  這一些並不是簡單的問題,萬一丹楊兵暴走,那麽徐州就完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