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派人向朝廷上了舉薦劉備為豫州刺史的奏表之後,陶謙留下四千兵給劉備,便收軍回郯城去了。至於糧食,陶謙安排陳登轉運,畢竟陳登典農,心中有數。
臨別,陶謙將豫州之事盡托劉備,還將附近的豐縣、廣戚、杼秋一並交給劉備,申明除了敵軍來犯,劉備需要率軍助戰之外,豫州諸事,陶謙皆不乾預。
當然,劉備知道這只是陶謙讓他安心的話而已,實際上,豫州的事情,陶謙暫時也管不了。
劉備既為豫州刺史,便要著手加強對治下的控制。
由於暫時沒有大的軍事行動,劉備主力暫時駐軍在沛縣,又派人將此前留在郯城和武原的士兵、百姓帶到沛國,把他們安排在沛縣、杼秋、廣戚等地耕種。眼下想種冬麥是不大可能了,但是重新開墾舊地,趕上春耕還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在王翊的建議之下,劉備加關羽、張飛各為假中郎將(假,代理之意),讓他們在自己的本部之外,統帥陶謙送給的四千丹楊兵。丹楊兵雖然悍勇驕橫,但在關張這樣的絕世猛將面前依舊不夠看,憑著武勇和恩義,關張輕易就壓服了這群久在戰陣的老兵。
當王翊問他們秘訣時,張飛笑著道:“無他,能打而已。”王翊大笑,跟著能打的將軍,活下來建功立業的機會也大得多,如此,丹楊兵豈能不服?
很快,劉備又召集在沛縣的眾人,商議諸將的駐地。
王翊建議道:“豐、沛之地是當初高祖起事的根基,戶口眾多,守東方之樞機。目下宜使諸將分據城池,安民實兵。”
控制地方,若是隻采用撒胡椒面的方法,多少兵都不夠,而若是模仿大樹扎根的方式,從各地汲取營養充實主乾,那麽收益將遠遠大於成本。劉備對此頗有心得,唯有得民心,才能不斷壯大,否則再強盛的力量,也會逐漸衰退下去,就像袁術一樣。
於是劉備下令:設立沛北都尉府,以關羽為沛國北部都尉、守蕭縣令,讓他帶著部下士兵三千多人,糧食三萬斛,向南進軍,駐軍在蕭縣。臨別,劉備囑咐關羽道:“雲長此去,萬萬不可隻施展匹夫之勇,而要知曉智謀之略,軍民兼顧,盡量自給自足。”讓他治理民政,發展生產,任用人才,招兵買馬,作為南部的屏障。
又令張飛率軍三千人,駐軍廣戚,作為沛縣的後盾,形成掎角之勢。
又以徐盛為豐令,駐軍在豐。徐盛本領有步兵五百人,陶謙升他為軍司馬,給他增兵三百人,劉備又給他增兵二百人,湊足一千,撥給糧食一萬斛,並給他額外募兵的權限,讓他守衛豐縣,作為抵禦曹軍的前哨。
劉備本有六七千人,武原之戰損失一千多人,又得到徐盛部八百多人的補充,又得到陶謙增兵四千人,所以士兵總數接近萬人。現在派出了張飛、關羽兩軍和徐盛一部,只剩下兩千多人,無論如何不能再往外派兵。劉備於是令田豫為沛令,治理沛縣。
王翊在安民興農方面表現出突出的才能,又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因此劉備將他本來的典農都尉一職升格為典農校尉,負責安民理政,發展生產,不過劉備又劃撥糧食一萬斛給王翊使用,授予他招募士兵的權力。由此王翊依舊保留著募兵的權限,隨時可以招募士兵,員額上限是三千人。
當然,一萬斛糧食根本養不活三千士兵,王翊打算先在流民和本地平民中招募個五百人左右,用來維護屯田的秩序,至於打仗,王翊暫時不想管了,
怎麽樣吃飽飯才是要緊事。 把身邊的人都派出去後,劉備頓感身邊無人可用,於是找來王翊商議,道:“我今為豫州,按例當建置幕府,不知子弼可有人選?”
幕府,本是將軍出征時臨時組建的參議機構,後來成為常製,州郡大吏,皆有幕府。幕中官吏,稱為幕僚。東漢製,刺史幕府中有治中、別駕、簿曹、兵曹、部郡國諸從事,有假佐二三十人。
這個編制可謂相當龐大,而且東漢製,僚屬皆大吏自行辟除,朝廷不予乾預。也就是說,劉備要自行招募人才,組建自己的幕府。
王翊本想根據自己的認知,向劉備推舉人才,但又想到這段時間以來,己方決策多自己出,已經足以彰顯自己的能力,風頭不宜過甚,便道:“如今大事莫過於兵,故州府諸曹,明公當自署兵曹之事。至於其余諸曹史,陳元龍在江淮間令名素著,交遊極廣,何不問之?”
劉備撫掌道:“君言是也。”便令人去請陳登,此時陳登因為運糧前來,借故閑住,尚未離開。
片刻陳登到來,劉備下堂迎接,讓在上座,問道:“備至豫州,見一州動蕩,生民不安。備有心想要安定此州,但智術短淺,未獲人望,元龍有什麽可以教我的嗎?”
陳登坐定,從容道:“如今天下紛擾,諸侯並爭,百姓流徙,輾轉無安居之所。玄德公欲安定一方,當足食、足兵、定亂、除暴。足食則百姓歸附,足兵則人莫敢侵犯,定亂則人心所向,除暴則匡正當世。然而此種諸事,紛蕪繁雜,非一人、乃至數人之力可以行之,故玄德公當務之急,在於延攬當世人才,依高下而用之,然後賞功罰罪,則人思奮發,可以坐平天下矣!”
這話說來容易,然而身體力行,又何其艱難?
劉備誠懇請教道:“備向在北地,雖慕士風,實不知徐豫間英才。”
陳登笑道:“徐豫之間,文教興盛之所,經緯之士不可勝計,然陶恭祖憚而不用,否則曹操之輩,豈能數犯州郡!”
劉備道:“陶恭祖亦無能為耳,元龍可為我薦之。”
陳登道:“彭城張子布、廣陵張子綱,如何?”
劉備皺眉道:“此二君名望高重,恐非備所能延攬。願得其次者。”
陳登亦笑,道:“我亦度公難得此二人也。然抱英濟之才,而身在田野者,亦多矣。東城人魯肅魯子敬,魁偉有異才,兼資文武,智勇足備;潁川許人陳群陳長文,博論弘議,才識超邁,智計過人。此二人,玄德公若能得一,平定豫州易如反掌也。其余諸人,如海陵呂岱、海西徐宣、東陽陳矯、扶樂袁渙,此數君者,才能傑出,素有令名,亦足以治一州。”
劉備聽得連連點頭,道:“我當以禮聘之。”
陳登道:“陳矯與我交厚,我若為玄德公說之,他必然前來。徐宣與我相識,我若為公寫書勸他,想來亦非難事。其余諸人,則還須玄德公自己努力延請。”
劉備聞言大喜,說來他此時與陳登雖然可以算得上是意氣相投,但交情還算不上多麽深厚,陳登能夠幫到這個份上,已經極其難得。而陳登推薦的那幾個人才,雖然不見得能全部請來,但能請來幾個,也算是非常不錯了。何況經過這一番交往,他和陳登的關系更加緊密,如此一來,他在徐豫之間的地位就更為穩固。
劉備留陳登用飯,陳登亦不推辭。
飯後陳登告辭,臨別道:“陶恭祖以我為下邳相,兼領典農事,我若久留於此,恐他見疑,今日當還下邳矣。異日或得再見,公當用心留意徐州事,國家大事,惟公謀之。”
劉備送出城外二十裡方還,王翊歎道:“陳元龍亦有心之人也。”
回到城內,劉備召來簡雍,任命他為簿曹從事,與王翊搭檔,負責管理文書、版籍、財谷等物。簡雍才不過中人,但作這些事情還是能夠勝任的。這是劉備任命的第一個諸曹從事,以簡雍素來率性隨意的個性,也鄭重應命。
然後劉備仔細給之前陳登推薦的每一個人都寫了一封信,附上貴重的禮物,派出信使快馬送去,並囑咐他們一定要言辭謙恭,盡達劉備敬重、傾慕之意。其中尤以陳群最受重視,劉備甚至直接承諾,一旦他來,必受重用。
信使們也是劉備特意選出來的,達於事機,能說會道,又是心腹之人,值得信任。
陳登向劉備推薦了一些人才,但顯然劉備並沒有滿足於此,又問於王翊,道:“今治豫州,所困在於乏人。我欲在沛縣集市中起一座‘招賢館’,布告州郡,使有才者皆得自薦,然後我量才而用,以免懷才抱智之人無進身之階,如何?”
據實而論,這是個有見地、也有實效的辦法,但現在的劉備還不能這樣做,王翊想了想,道:“此事尚未可行。方今天下,欲得賢才以成大事者眾,而能禮賢下士、傾心結交者少,此明公所以獨能出乎其上者也。然今明公羽翼未豐,而有禮賢下士之名,若招賢養士,賢名達於四方,則諸侯必患明公,明公亦不得安枕矣。翊以為,此事可待明公據有一州之地時,再行不遲。”
劉備想了很久,覺得王翊所說不無道理,若是他表現得太過出色,那麽四面的諸侯只怕都要睡不著覺,天天想著怎樣把他扼殺在萌芽狀態,這無疑不利於他的發展。現在的策略,應該是深根固本,韜光養晦,然後再圖有所作為。
但是缺乏人才作為自己的臂膀,也讓劉備很是苦惱,這個問題也不可不解決。
只會提出問題而不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下屬不是好下屬。
王翊笑了笑,道:“雖然如此,明公亦無須憂慮。本朝士風最盛,才能出眾者不可勝數。方今世風,能與賢士交遊之人,多半亦為賢能之輩。明公若能夠重待賢士,請他們互相推舉,如此,還會擔憂沒有人可用嗎?”
士人的關系網是很龐大的,在這個關系網中的多半也是差不多的人,他們互相舉薦之下,自然能夠招攬到大量的人才,雖然可能會帶來結黨得問題,但所謂“無黨無派,千奇百怪”,如果能夠處理得好,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王翊又道:“而且,陳元龍雖然名重天下,但也不能盡知世間人物。潁川陽翟人郭嘉,字奉孝,家世寒微,而有異才,計略不世出,堪可安天下,明公可親自造廬訪之;淮陰人步騭步子山,出身大族旁系,家境貧寒,而能折節向學,機變無端,才略傑出。明公若能以禮聘之,他豈會不來?陳國柘人梁習,字子虞,現為郡吏,德行高尚,而文武兼備,有肅齊萬裡之才,明公何不重用之?江夏平春人李通,字文達,起兵於郎陵,其人勇猛有軍略,卻無人能識其才,以至於埋沒於草野,明公若能遣使任命他為官,供給他糧食,與他合兵,那麽擊破豫州的黃巾余部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劉備聽了,喜出望外,道:“子弼真能知人也。”
於是當即派人攜帶禮物去聘請步騭,又征梁習為沛國長史,遣使任命李通為汝南西部都尉。此時乃初平四年冬十一月二十四日也。
王翊道:“郭奉孝有深通韜略,有不測之謀,明公何時往見之?”
劉備想了想,道:“今我等方至沛,諸事草創未定,可待元旦後,得便再去不遲。”
王翊又道:“陳王殿下與陳相駱駿,聚眾十余萬人,有兵數萬,撫民養士,糧谷豐足,兵精器利,遠近無人敢於侵犯,明公可以往見之,若能與陳王並力,豫州不難平也。”
這位陳王殿下,姓劉名寵,乃是漢孝明皇帝之玄孫,陳頃王劉崇之孫,陳孝王劉承之子,勇略過人,善用弓弩,百發百中。當初黃巾起義之時,諸王皆束手無策,狼狽逃亡,陳王劉寵有弓弩數千,召集士兵,屯於都亭,抵禦寇亂。後來會稽人駱駿為陳相,與劉寵同心合力,勵精圖治。彼時四海鼎沸,人民飽受饑寒之苦,只有陳國依舊富庶,人民安居樂業。
東漢末年,漢室宗親千千萬,真正有作為的卻不多,這位陳王就算得上一個。
劉備允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