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季漢風雲錄》第2章 群賢至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劉備手下眾人的主要任務是清理簿籍、查點戶口、盤查賦稅。

  方今中原大亂,連年用兵,百姓流散轉徙不可勝數,戶籍數據早已與現存戶口數量嚴重不符。若是以此標準征調賦稅、徭役,必將給百姓造成極大負擔,這是不利於長遠發展的,但凡有識之士,無人不知這一點。

  出了這些常規的事務之外,劉備自己則還要兼管招募士兵、訓練軍隊、選拔軍官等事情,幾乎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忙得不可開交。

  很快,劉備就招募到了精壯三千人,編成三部,分別以泰山人張延、常山人夏侯博、汝南人陳到為軍司馬,直屬中軍。其中張延是關羽在青州收降之人,夏侯博乃趙雲同鄉,汝南陳到率部曲三百余人投奔劉備。陳到勇猛過人,膽氣雄烈,劉備以陳到部為親軍,護衛左右。陳到初至劉備麾下,便得到如此信任,感激涕零,誓以死報。

  經過一番小規模的擴軍,劉備部下的直屬各部兵力又擴大到五千多人,加上出屯外縣的關羽、張飛、徐盛,兵力已經過萬。每一天,劉備的實力都在飛快壯大。

  與之相比,王翊這個典農校尉工作量一點也不小。

  雖然升了一級,從典農都尉變成了典農校尉,但王翊所管的地盤卻沒有擴大太多,只有沛國北部的幾個縣。王翊跑遍了劉備實際控制下的幾個縣,與各縣令、長溝通,確定了各縣空置土地的大概面積,然後按照這個比例,將從流民安置到各縣。

  原先跟隨劉備到徐州來的青州流民約有七八千人,對劉備集團的認同最,所以自然應該得到妥善安置。除此之外,劉備到沛縣這段時間,王翊發榜招募流民屯墾,應者不可計數,榜文行遍各縣,半個多月的時間,應者十余萬。反正沛國北部的百姓都因為連續不斷的戰爭跑得差不多了,王翊也不管土地的原主會不會回來,大筆一揮,按照每個成年男子二十畝、女子十畝、未成年男子、老人五畝的標準分配空置的土地。

  這些流民與劉備從青州帶來的那些相比,就要困苦得多,大多數連果腹的糧食都不多,更不用說生產工具,除了一把鋤頭之外,幾乎一無所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幾乎什麽都缺。

  王翊隻好以劉備的名義寫信給陶謙求助,陶謙倒是很大方,送來許多打造好的犁頭、鋤頭、糧種等物。由於缺乏耕牛,王翊又寫信給陳登,向他借一千頭牛。

  陳登很快覆信,言道他自己也不富余,隻好打了個對折,送來了五百頭健牛,加上一百頭牛犢,說可以留下使用,不必歸還。陳登如此大方,王翊感激得不行。能夠這麽慷慨大方地幫助別人,果然是“元龍豪氣”。

  王翊令人從陳登送的五百頭耕牛之中挑選出沒有閹割過的健壯公牛五十頭,精心飼養,作為種牛,用於以後耕牛的繁殖配種。然後王翊又招募了一千人的耕田隊,把耕牛交給他們,分為十隊,讓他們趕著耕牛到各縣幫助屯田民犁田。這種幫助並不是免費的,王翊規定,耕牛隊在耕牛飼料之外,每畝收取兩升粟或三升麥的費用。這種生產方式,王翊名之曰“耕牛合作社”,若不如此,耕牛根本不夠用。

  當然,為了防止這些人過度使用牛力,王翊將所有的耕牛都作了記號,定期視察。不過現在牛少的時候還能這樣,等以後牛多了,就需要把這個工作交給手下來做了。

  在收成的征收上,劉備定的是每畝收取十分之一的租賦,

可以按當季價格用錢物衝抵。但若有余糧,也應該按照合理的價格優先賣給劉備,價格由王翊和屯田民代表根據市價,共同議定。王翊覺得這個比例還算可以,雖然不輕,但也不算特別重,也就沒有改動,寫成條文頒發到各縣。  為了維護好屯田的秩序,王翊在原本從青州來的流民之中又招募了五百人,用精良的裝備武裝起來。之所以招募從青州來的流民,便是因為這些人跟隨劉備比較早,能夠讓王翊放心。這些青州流民,因為來得最早,自然分到了最好的土地,即便因為參加軍隊,王翊也會雇人幫他們把地種好,所以這些人的忠誠度毋庸置疑。

  王翊在處理各縣報上來的爭端之余,就帶著自己的五百兵巡視各縣的屯田情況,指點一下農業生產,說來不過是深耕、除草、防霜凍、修溝洫、築陂塘等,不足為道。

  綜合起來說,現在王翊為了恢復生產,不得不暫時實行民屯制度,但是這樣的制度無論如何都說不上是好政策,所以一旦經濟狀況好轉,必然就需要加以改革。當然,那最起碼也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

  就在劉備等人招募軍隊、恢復生產的工作做得熱火朝天的這段時間,原先陳登和王翊舉薦的幾個人也先後回了消息。

  最先回復的是淮陰的步騭,他親自前來,表示願意為豫州效力。

  步騭,字子山,出身於淮陰大族步氏旁支,家境貧寒,卻能在艱苦的環境之下千方百計讀書。自幼艱難的環境,也讓步騭學會了審時度勢,放低姿態。歷史上他東渡江東避亂,去拜見當地的大族焦矯,焦矯以輕慢的禮節對待他,同行的衛旌憤恨不平,而步騭從容自若,不以為忤,可見其心性不凡。正是因此,當劉備派去的使者找到步騭,向他遞交了劉備的書信和禮物之後,步騭立刻就決定前來。

  他知道,只有充分的嘗試,才能找到發揮自己才乾的機會。

  劉備與步騭交談,步騭言辭清朗,條理分明,識見過人,劉備深為他的才乾所折服,任命他為簿曹書佐,暫時輔助簡雍。雖然只是一個書佐,但人人皆知簡雍是劉備的好友心腹,所任極重,所以步騭自然樂於從命。

  步騭來後數日,陳矯和徐宣同時來信,信中但敘敬仰之情,言道:將及歲末,時少事多,正旦後數日,將來效力。劉備得信大喜,回信答謝,並使人送去元旦之禮。

  梁習的回復很簡單:願奉命,節後前來聽用。

  梁習本是陳國的功曹,一下子擢升為沛國的長史,算是大大上升了一步。當然,這並不是他答應前來的原因,他願意前來的原因,是劉備初一到任,便尋求人才,表現出了求賢若渴的態度。正是這種態度,讓他覺得劉備或許將大有可為。

  十二月十八日,海陵的呂岱拖家帶口前來。劉備授予他士兵二百人,任命他為杼秋長,元旦後上任。呂岱鄭重應命。

  呂岱之後,陳國扶樂人袁渙與弟袁徽前來拜訪,恰好時在歲末,劉備舉袁渙茂才,授治中從事,主持官吏的選任,依舊節後上任。袁渙推辭三次,見劉備態度甚為堅決,方才接受。劉備於是又以袁徽為門下書佐,待其有功,再行大用。

  數日之後,出使李通的使者回來,報說李通接受了汝南西部都尉的任命,並送上李通的回禮並書信。這一路使者路途最遠,最為辛苦,劉備嘉獎了使者,才令他下去休息。

  李通部下有兵數千人,若是出全力,可得兵萬余人,日後劉備向西平定汝南、潁川,如果得到李通的幫助,將易如反掌。

  二十八日,潁川的陳群派人送來消息,答應前來,但有一個條件——他要劉備給他別駕從事的職位。

  眾人聽了,皆不由得心中憤憤,這個陳群,如此狂妄。

  別駕從事,雖然品秩不算高,然而權力卻極大,乃是州中大吏,地位顯赫,刺史行部諸縣,則擔任奉引之事,諸事皆得預聞。巡行郡縣,則與刺史各乘一車,分庭抗禮,以示尊崇。

  陳群雖然有才,但開口便要擔任如此要職,著實讓人覺得過於自大了些。

  然而王翊卻知道,潁川陳氏家世顯赫,交遊廣泛,若能任用這樣一個人,將會給劉備帶來數不盡的好處。陳群祖父陳寔,字仲弓,擔任太丘長。陳寔學問高深,品德高尚,淡泊名利,成為天下士人楷模。陳寔病逝的時候,海內前往吊唁的有三萬多人。陳群之父陳紀曾任大鴻臚,叔父陳諶曾任司空掾,皆有高名。

  時人有問陳寔:“元方(陳紀)與季方(陳諶),德才孰與高下?”

  陳寔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指二人難分高下。陳紀與陳諶皆見禮於世,人皆敬之。陳寔、陳紀、陳諶父子三人,皆有清名,世稱三君。

  而陳群從小便表現出超凡的天賦,陳寔曾說:“廣大吾宗者,必此兒也。”

  事實上以陳群之才,擔任一個別駕從事,實在是綽綽有余。

  而劉備顯然也是這麽想的,他當即令人攜帶禮物, 前去征辟陳群為別駕從事。

  東城人魯肅,既沒有答應來,也沒有答應不來,隻說以後得空,一定前來拜訪。

  王翊與劉備皆釋然,若是大才如此容易便能得到,那麽這天下也太容易爭了。

  至於郭嘉,隱居鄉裡,劉備派去的使者找了許多日才找到。在使者奉上厚禮和劉備的書信之後,郭嘉並無表現出什麽高興與不高興,隻說鄉野之人,疏懶成性,體弱多病,力田求食,不過苟全性命而已,不能應召,若豫州前來,當掃榻以待。

  這便是拒絕的意思了,不過劉備也不在意。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若能三顧其家,不怕他不答應。

  唯有王翊對此不是很樂觀,郭嘉和曹操投緣是肯定的,只是眼下還沒有人向曹操引薦郭嘉,郭嘉也尚未顯名於諸侯,所以劉備還有一定的機會——但這個機會,實在是不大。

  不管如何,陳登和王翊推薦的幾個人,大都答應了劉備的邀請,這讓劉備十分高興,簡直可以說喜出望外,如此一來,可以過個好年了。

  元旦日前一天,劉備把庶務都交給王翊主持,自己帶了陳到等數十騎,前往郯城,與陶謙賀正旦日,上壽禮。

  臨行,王翊向劉備道:“曹操覬覦徐州之心不死,彭城要衝之地,若能善加經營,曹操將無能為也。然彭城先經戰亂,百姓皆空,明公當進言陶府君,用文武兼備之人,經營彭城,徠複流散,屯田積谷,不然曹軍再來,將長驅直入,東海難保。”

  劉備點頭道:“子弼見事長遠,我當與陶公言此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