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季漢風雲錄》第16章 不利的大局
  “諸位”,王翊坐在西曲陽的公廨裡,召集了諸將商議最新的軍情,“如今我軍已經攻克陰陵、西曲陽二地,後顧之憂,唯有鍾離,有陳元龍圍鍾離,不足為慮。據梁、李二位太守報說,袁術在壽春閉門不出,他們數次打到壽春近郊,攻破了一些城外的據點,袁術也沒有出兵救援。根據斥候信報,袁術此前在九江和廬江各縣強征士兵,有三四萬人,盡皆聚集到壽春,也就是說,壽春周圍有兵七八萬人。即便新卒過半,余皆烏合之眾,若是憑借堅城固守,我軍也難以攻破。諸位有何見解?”

  關羽道:“依據目前的形勢,我軍的當務之急有二,一是請主公增兵一到二萬人,以增強我軍的兵力,便於分兵略地,一旦我軍攻佔了更多的縣城,那麽袁術征募的士兵就會發生動搖。軍心不穩,還談何與我軍對抗?二則是傳檄各縣,再次強調袁術的困境,讓淮南吏民,主動歸順,這樣既可以減少我軍作戰之辛勞,又能最大程度上保留淮南的元氣,可謂一舉兩得。”

  趙雲讚同道:“關將軍之言甚是,淮南之民,久受袁氏荼毒,窮困饑餓,無以複加。我軍到處,如果能夠賑濟百姓,發給衣食,恢復生產,那麽百姓一定能夠傾心擁護我們,那時再借助百姓的力量,就無往不利了。”

  張飛補充道:“要想分兵攻佔各縣,就必須得把袁術堵在壽春不敢出來,所以憑我們現在的兵力,未必足夠,還得請主公增兵。”

  簡雍補充道:“我軍也可就地征募士卒,只要衣食充足,有薪資俸祿,不愁無人應募。”

  王翊在腦子裡總結了一下眾人的觀點,道:“既然如此,我們作出以下幾步行動——其一,我軍留兩千人守西曲陽,主力渡過肥水,進軍到壽春南,與梁、李二位太守會師,準備包圍壽春;其二,憲和留在西曲陽,兼管西曲陽和當塗兩地輜重輸送和士兵征募兩事;其三,傳書陳公瑋,讓他動用之前的人脈,盡快擬定九江郡各縣的官吏人選,分別報給明公和我,然後斟酌任用,以求恢復九江郡的全部秩序;其四,傳書陳元龍,請他盡快攻克鍾離,然後南下,攻擊阜陵等地,最好能威脅歷陽,讓孫策不敢全力進軍江東;其五,傳書陸太守,請他盡快恢復廬江各縣,然後帶兵北上,一同圍攻袁術,力求除惡務盡;其六,向明公陳述孫策之害,請明公與驃騎將軍朱公商議,以朝廷的名義,征孫策為淮西郡太守,保留其兵權,孫策部將如程普、黃蓋、韓當、朱治等人,分別任命為淮西郡下屬各縣的令、長或郡府屬官。”

  眾人略作討論,其余皆無異議,唯獨征孫策為淮西太守一項,不能理解。

  王翊笑道:“我們若定淮南,九江必有重將守禦,而汝南、汝陰二郡太守亦熟知兵事,以孫策為淮西太守,三郡太守皆可以加以監視,孫策縱然想有什麽不軌舉動,也危害有限;不把孫策和他的部將們分開,正是為了表明基本的誠意。我現在擔心的,只不過是孫策看穿了我的計劃,抗命不來。”

  關羽追問道:“若是孫策不來?”

  王翊斬釘截鐵道:“若是不來,那麽自立之心昭然若揭,我們就可以借朱公的名義,出兵攻擊他。”

  簡雍擔心道:“朱公正直剛強,若是他覺得孫策的存在對朝廷有利,只怕不會同意我們攻擊孫策。”

  王翊扶額,問題就在這裡,他想了想,道:“就算朱公不同意,明公也有假節之權,一樣起兵攻他。至於朱公,

看能不能把他弄到洛陽去,就說天子必將東歸,讓他……請他治理雒陽,繕置宮室、城垣,嗯……就是這樣。”  於是照此執行——留管平率本部並新募之兵,一共二千人,守衛西曲陽,主力一共近四萬人,西渡肥水,進逼壽春;簡雍留守西曲陽,兼管當塗、西曲陽兩地的募兵、運輸事宜。至於文書,也盡快發出。

  王翊接著道:“眼下袁術守壽春不敢出,我們可以認為,淮南戰局,已經逆轉,關將軍建議傳檄各縣,我認為將會有很大作用,所以這件事,便交給關將軍來辦,如何?”

  關羽好歹也是愛好學習,手不釋卷,辦這點事情還是沒問題的,他也很高興地答應下來。

  五月初五日,王翊全軍渡過肥水,袁術已經在城南五六裡的臨水的地方又築了一座方圓四五裡,牆高近二丈的南城,與壽春大城互為犄角,屯有士兵三萬余人,由陳蘭、雷緒駐守。南北二城之間,有甬道相通,也有士兵守衛,工事堅固,且有兩城同時支援,無法截斷。

  之前得到斥候信報的時候,王翊還沒有感覺到什麽問題,但真正看到了這兩座城的布局,王翊才感到頭疼。只要壽春南北二城的掎角之勢不破掉,就很難攻破壽春大城。

  一番商議之後,全軍再向南,在南城南面扎營,先攻南城。梁習、李通兩軍在西面立營,準備強行切斷甬道。

  北城中的袁術除了登城看了一眼外,什麽都沒乾

  五月初五是個特殊的日子,雖然這個年代還沒有什麽端午節的說法,但王翊總想找點事情做。祭祀先賢,總是很好的辦法——先賢們享受香火,王翊自己也可找機會休息休息,緩和一下一支緊繃著的神經。不過由於吃不準到底該祭祀誰,王翊索性在肥水邊把伍子胥、屈原、曹娥三位前人全都祭拜了一遍。這三位前人,各有擁躉,於是在祭祀的先後順序上,又扯了半天。王翊隻好一刀切,按照時間先後,先祭伍員,再祭三閭大夫,最後祭孝女曹娥。

  祭文自然全由袁徽捉刀,王翊朗讀。

  做完了這些表面工作,王翊就開始部署圍城——還是老一套的,掘壕塹,布鹿角,築高牆,進行圍困;然後製造更多的攻城器械,由於壽春周圍地勢過於地平,王翊又令人造了一輛高五丈多的巢車,專門用於窺視城中和城頭上的兵力調動、部署情況。另外,則是在開始不斷的心理攻勢——派人喊話、投放傳單,總之就是幾個內容——袁術快完蛋了,你們不要跟著他一條路走到黑;跟著袁術餓肚子,投降就吃飽飯;你們的家鄉已經被我們解放了,你們不當解放戰士就是匪軍;袁術不把人當人看,我們有人權。翻來覆去,雖然毫無新意,但也夠了。

  五月九日,劉備派的使者和援軍趕到,使者是諸葛瑾,領軍的是許褚和呂由。

  “拜見王刺史,明公派我等前來相助刺史,這是文書。”三人見過王翊,遞交了劉備親筆文書。

  王翊接過文書,望北一拜,方道:“有三位相助,平淮不複艱難了。”

  許褚、呂由皆笑。許褚做事嚴密,粗中有細,呂由是丹楊舊人,也要給個表現的機會,所以在這次是他們前來。

  諸葛瑾鄭重道:“在下此次過淮,還帶來了明公的升遷命令。”

  眾人聞言,紛紛端坐。

  諸葛瑾讀諭令道:“典農校尉、行豫州刺史王翊,去典農校尉、豫州刺史職,加征南中郎將,督淮揚諸軍事;蕩寇中郎將、沛南都尉關羽,去沛南都尉職,遷偏將軍、九江都尉;征虜中郎將張飛,遷偏將軍;汝南太守李通、汝陰太守梁習,加偏將軍;騎都尉趙雲,遷驍騎校尉;司馬魏延,臨陣有功,賞百金,益兵千人;其余有功者,著中郎王翊量功升賞,列名報征東將軍府。”

  王翊與眾人拜謝過,問道:“接任豫州刺史者,可是子敬?”

  諸葛瑾笑道:“子弼先生每料必中。”

  眾人之中,大約只有李通和梁習的實際權力沒有增加,但他們本就是一郡太守,加了一個偏將軍的職銜,可以多領一份俸祿,倒也不算一無所得。此外就是魏延,滿心以為自己憑借擊退袁術的功勞,能夠當上校尉,卻只是賞百金了事,不過好歹給他增兵一千人,也算安慰了一下他的不滿。

  管平在西曲陽,自然不知道這裡的事情,徐勉、薛陵和趙謖則怪王翊偏向魏延。王翊隻好向他們保證, 下一次有立功的機會,一定給他們,他們才滿意。

  士有立功之心,這是好事,王翊當然樂見。

  吃過飯,王翊問道:“西、北局勢如何?”

  諸葛瑾搖了搖頭,道:“不太樂觀。北面,臧霸、孫觀二位將軍打敗了薛悌、呂虔,又得張長史獻計,開明恩信,撫勸百姓,算是佔穩了泰山郡大部分;但呂布連戰皆不利——曹操先攻東平,呂布率兵往救,戰於壽張,呂布敗退;曹操又攻濟陰,濟陰太守吳資保定陶,呂布往救,又不利,退還山陽;曹操分兵收復各縣,主力已經進軍到巨野,因為缺糧,所以暫時沒有行動。呂布在明公的支持之下,獲得了大量糧草、兵器,正在重新整頓軍隊,恢復實力,預計能得到四五萬人,但根據府中諸人的估計,呂布依然沒有勝算。”

  王翊捏了捏眉心,思維又開始急速轉動起來。

  諸葛瑾繼續道:“這並非全部,在幽州,公孫瓚數為劉虞舊部攻擊。今年四月初,漁陽人鮮於輔、鮮於銀、齊周等人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合胡漢兵數萬人,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河,斬殺鄒丹以下四五千人,陷漁陽各縣。閻柔等人又與烏桓峭王、劉虞長子劉和及袁紹部將麹義合兵,共十余萬,大破公孫瓚於鮑丘,斬殺二萬余人。公孫瓚已退兵還易縣。在青州,袁紹長子袁譚率大將顏良、文醜等,共三萬余人,攻入齊國,田楷數戰不利,隻得求救於孔北海。長此下去,不須多久,袁紹就將盡有青州了。”

  王翊狠狠敲了下自己的腦袋,道:“明日急攻南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