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延九年八月,禮部訓學司太學生離開承天府去各處赴任,同時帶去了明朝新的官吏品級俸祿以及爵位制度詳解,告知歸化國人,鼓勵他們為新朝出力。
其實明朝明面上的俸祿並不低,按照洪武二十五年的規定,從九品每月都有五石大米。根據嘉靖年間《長沙府志》的記載,上上等田每畝產稻米三石,上等田兩石五,中等田兩石,下等田一石。如此算來,若平均畝產量兩石,九品小吏一年的俸祿便抵得上農民耕種四十畝田地,因為還有十分之一的田賦稅。而官吏有賦役優免的特權,逢年過節有額外賞賜,退休還享有致仕俸祿。從帳面來看,明朝官吏的俸祿即使不多,但也不算少。
導致明朝官吏俸祿微薄貪腐嚴重的根本原因是折色。
所謂折色,便是將俸祿中的稻米折算為其他實物,此過程中,官吏的實際俸祿就極大降低了。祿米折為寶鈔,寶鈔不斷貶值;折為絹布,折價是市價的數倍甚至十倍;折為蘇木胡椒等奢侈品,不見得能賣出去。
海瑞清廉,身居高位,老母親過壽買兩斤豬肉都能成新聞,可見俸祿之低,當然,海瑞在全家省吃儉用的情況下還納了兩個妾也是導致他入不敷出的原因。但憑心而論,海瑞都做到右僉都禦史了,正常俸祿納兩個妾室就吃不飽飯,也是不太正常的。
清朝則選擇延續明朝的低俸制度,甚至比明朝更低,一品官歲俸銀一百八十兩,稻米一百八十石。而清朝中期的白銀購買力只有明朝中期的四分之一左右,一品大員的俸祿連明朝鄉間土財主都不如,因此官吏腐化更為迅速,雍正進行養廉銀改革也無力回天。
明帝國廢除了折色制度,改用金銀幣下發俸祿,把洪武二十五年的帳面俸祿變為了現實。
正一品月俸一百五十元,從一品月俸一百四十元,正二品月俸一百三十元......從七品月俸二十元,正八品月俸十元,從八品月俸七元,正九品月俸六元,從九品月俸五元。
養廉銀為歲俸銀的十倍,正一品就是一萬八千元,從九品也有六百元。
明太祖對貪腐深惡痛絕,將貪官扒皮示眾,但仍然不能遏製腐敗。當官吏收入太低時,他對風險的偏好就大,願意冒風險去獲得違規收益;當官吏收入較高時,他對風險的偏好就明顯降低,再配以嚴厲的監管,讓貪腐的成本翻上數倍,使官吏對風險更加望而卻步,從而選擇穩定的正常收益。
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既然正常工作能夠獲得不菲的收入,何必去虎口拔牙呢。
更可怕的是,在一個爛透了的環境中,海瑞這樣的清官是無法生存的,黑色的浪潮會讓所有人變成黑色。清官的勢力至少要能和貪官對抗,才有撥亂反正的機會,否則,只能墮落到底,即使是皇帝,也會被拖入旋渦中不得脫身,最後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著帝國沉淪。
而一個官吏若喪失了原則,就不會有下限。既然都是死,貪多貪少有區別嗎?貪多一些還能打點分潤上官保命呢。
除了俸祿,做出貢獻的官吏還能受封勳爵,勳爵也有年俸銀,加在一起不是個小數目,足夠富貴榮華一生了。明帝國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面子工程,承認並鼓勵世俗的欲望與虛榮,合法即是高尚,升官發財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理想。
文勳十二級:正一品左、右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正治上卿,從二品正治卿;正三品資治尹,從三品資治少尹;正四品讚治尹,
從四品讚治少尹;正五品修正尹,從五品修正庶尹;正六品協正尹,從六品協正庶尹。 武勳十二階:正一品左、右柱國,從一品柱國;正二品上護軍,從二品護軍;正三品上輕車都尉,從三品輕車都尉;正四品上騎都尉,從四品騎都尉;正五品驍騎尉,從五品飛騎尉;正六品雲騎尉,從六品武騎尉。
勳位世襲三代,往上便是爵位。
公侯伯子男皆為超品,分為終身爵位,降等承襲爵位,世襲罔替爵位三等。
每等公侯伯爵位再細分為四級。
以世襲罔替南掌公為例,分為:一等開國輔運推誠世襲罔替南掌公,二等奉天靖難推誠世襲罔替南掌公,三等奉天翊運推誠世襲罔替南掌公,四等奉天翊衛推誠世襲罔替南掌公。
若是降等承襲爵位,則稱呼為“一等開國輔運推誠世襲南掌公”之類;若是終身爵位,則稱呼為“一等開國輔運推誠南掌公”之類。
如此,爵位就被細分為四十二級,加上勳位,大明勳爵便是五十四級制度。
除此之外,對於如何升勳爵也做了具體規定。
三等功可換一個武騎尉或協正庶尹,二等功可換一個雲騎尉或協正尹,一等功可換一個飛騎尉或修正庶尹。兩個三等功等同於二等功,兩個二等功等同於一等功。
以從五品飛騎尉為例,立一個三等功,便升為“飛騎尉兼武騎尉”,再立一個三等功,便升為“正五品驍騎尉”;若立下二等功,則直接升為“正五品驍騎尉”;若立下一等功,則直接升為“正四品上騎都尉”。
勳位歲俸銀以二十元打底,升一級漲二十,正一品的勳位俸祿就是二百四十元。
爵位歲俸銀以二百四十元打底,升一級漲五十,到一等世襲罔替公爵就是兩千三百四十元,與清朝一等公差不多。
為了避免明中期開始的宗室受封人數不斷增加,祿米成為朝廷沉重負擔的弊端,皇族宗室爵位也作了極大限制。
除了朝鮮韓王這種打算收編的世襲罔替王爵,以及朱克爽這種靠兄長再造明室之功而得到的世襲罔替王爵,其他如同宋朝一般,都是降等承襲,直至庶人。朱克壆承襲父親朱錦的延平郡王爵,就被降等成了鎮國將軍。宗室分為十等,無封地,無祿田,要承擔兵役,要納稅,可科舉出仕,可從事任何職業。
皇帝的嫡長子是太子,其他是親王;
親王的嫡長子是郡王,其他是鎮國將軍;
郡王的嫡長子是鎮國將軍,其他是輔國將軍;
鎮國將軍的嫡長子是輔國將軍,其他是奉國將軍;
輔國將軍的嫡長子是奉國將軍,其他是奉恩將軍;
奉國將軍的嫡長子是奉恩將軍,其他是鎮國中尉;
奉恩將軍的嫡長子是鎮國中尉,其他是輔國中尉;
鎮國中尉的嫡長子是輔國中尉,其他是奉國中尉;
輔國中尉的嫡長子是奉國中尉,其他是奉恩中尉;
奉國中尉的嫡長子是奉恩中尉,其他遷出皇籍,為庶民,日後只能升勳爵,不賜封宗室爵位。
即使最遠的旁支宗室子弟都可通過文治武功晉升爵位至世襲罔替的親王。
朱克臧將自己的次子朱碩過繼給遼王朱術桂繼承宗祧,並下教旨,民間流落的太祖子孫均可憑寶冊寶印賜爵入宗室,不過兩個月過去,也沒人敢前來認這皇親國戚。
宗室不設品級,但冠服鹵簿(儀仗)設品級。郡王以下,鎮國將軍冠服同一品,輔國將軍冠服同二品,奉國將軍冠服同三品,奉恩將軍冠服同四品,鎮國中尉冠服同五品。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奉恩中尉冠服皆同六品。
親王歲俸銀一萬元,郡王二千元,鎮國將軍一千元,輔國將軍八百元,奉國將軍六百元,奉恩將軍五百元,鎮國中尉四百元,輔國中尉三百元,奉國中尉二百元,奉恩中尉一百元。
宗室女性爵位: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祿二千元,婿曰駙馬都尉。
親王女曰郡主,祿八百元;郡王女曰縣主,祿六百元;鎮國將軍女曰郡君,祿四百元;輔國將軍女曰縣君,祿三百元;奉國將軍女曰鄉君,祿二百元;婿皆曰儀賓,其他無爵,出嫁時可賜爵。
朱克臧對自己的後代相當苛刻,降爵降的很快,下不封底,對女兒孫女之類則溫柔了不少。漢家王朝制度下,女子的待遇雖不及男子,但比清朝這種固倫公主俸銀隻到親王4%的還是正常不少。
明帝國不是朝不保夕的小國了,不再需要千金賞萬戶侯激勵士兵賣命,因此,獲得勳爵的難度比從前高了不少。
柳澤吉保的擔憂不無道理,中國從未出現過正常俸祿高達七萬石的職位或爵位。大國不需要千金市骨,大國是大部分人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