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81海上升明》第97章 顛覆1
  “從今年八月開始,禮部訓學司的一千五百名太學生將赴日本,朝鮮,以及各省任教,推廣我朝正音。當初孤決定用羅馬文標識讀音,以便全國普及江淮官話,你們大多反對,稱其為胡化,蠻化。孤不能違逆眾意,只能先在軍隊推廣,效果極好,即使是雇傭兵,三年服役期滿,也都能講江淮官話。這些人退役後,因為通漢語,許多被聘為吏員,方便我朝管理各地。”

  鄭斌道:“殿下,當初臣反對羅馬文,也是因前車之鑒。自安史之亂起,中國失河朔三鎮六百年,失河西雍涼之地四百年,失遼東之地七百年。中國之人,漸染胡俗,日與之化,身其氏名,口其言語,家其倫類,忘其身之為華,十室而八九矣。後太祖高皇帝悉以胡俗變易中國之製,厭之,胡服胡語胡姓一切禁止,於是百有余年胡俗悉複中國之舊矣。那羅馬文,泰西人所創,以此教導百姓,豈不有違陳文正公漢化之舉,再行胡化?”

  朱克臧道:“羅馬文是表音文字,書寫簡單,學習傳播快,適合用以教授語言。漢字是表意文字,書寫複雜,因此向來只有士族之人習得。漢字有漢字的好,我們能讀懂兩三千年前的古文,而泰西人要讀懂數百年前的文字則極為艱難。但我朝也因此教化之力甚弱,統治安南上千年,最後只有上層被漢化,下層庶民仍然不服王化。鄭尚書通讀國史,不如回憶一下,遼國漢人何時被契丹化的?而契丹人又是何時才被漢化的?”

  鄭斌呐呐道:“遼國漢人......中期以後就......就契丹化了。《宋朝事實類苑》中記載,韓木巳作為遼使出使宋期間,“嫌朝服太長,步武縈足,複欲左衽”。可見契丹境內,北宋真宗景德年間,部分漢人已經習慣穿胡服。多次出使契丹的蘇文定公(蘇轍)在《出山》一詩中說:'漢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漸變存語言。'那時,遼國漢人已然契丹化,也就略強於'漢人盡作胡兒語'之唐河湟地。”

  “《唐律疏議》明文禁止漢人之間異輩婚,但據《耿延毅妻耶律氏墓志銘》所載,耿延的續娶夫人是原配夫人侄女。遼國漢人婚俗中還興'搶婚'。可見,僅在遼國時期,華北漢人衣著風俗俱已胡化。”

  朱克臧追問道:“那契丹人是何時漢化的呢?”

  鄭斌道:“契丹人雖久慕漢風,自詡彬彬不異於中華,然一直以本族髡發尚武為榮,南北各治以留存契丹風俗。後蒙元時期,契丹人,女真人,黨項羌人與漢人皆稱'北人',契丹人才湮沒漢人之中。”

  朱克臧笑道:“夫子們自詡王道正統,認為華夏文明至高無上,那怎麽漢人胡化比胡人漢化容易的多呢?朝鮮日本安南可有萬歷年之前的漢人存在?而我朝三百年可曾將境內的蒙古人色目人同化?國祚衰弱之時,他們不就趁機叛亂屠殺漢人了麽?多爾袞原本想廢除漢字,以滿文取代,只是剃發易服就遭遇極大抵抗才放棄狼子野心。”

  “興儒學,行中原法制就能讓蠻夷歸附?蠻夷喜歡的是花花江山,吃的喝的穿的玩的,而不是什麽儒學大道。朝鮮人說,自從向後金朝貢,除了常規貢品,多了一樣東西,柿子。最初只要幾百個,後來要幾萬個。為了滿足滿洲人的需求,朝鮮每年秋天在義州準備四萬個柿子,秋冬之際運到沈陽。後來又要梨子,說是祭祖,每年幾萬個梨子祭祖,也不怕把他們祖宗撐死。順治初期改為大宗進貢蜜橘。滿洲人為何要打我大明?窮怕了,餓怕了,嘴饞,想吃好的喝好的。吃飽喝足之後,他們也會把玩詩詞歌賦作為消遣,附庸風雅,在無恥文人眼裡,這就是漢皇了。”

  “羅馬文能讓蠻夷盡快學會漢語,會漢語的人才有機會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不會的人就老老實實為我朝勞碌,娶不起女人看不起病,過個幾代也就絕嗣了。語言是塑造族群認同的第一步,文字是第二步,前後有序,最終目的是改變其風俗和信仰。我們毀滅那些土人的歷史和書籍,禁止他們用自己的文字語言辦學,控制僧侶,失去了語言和文字,過個幾十年,族群就徹底滅絕消失。到時候,十六省如同兩廣,便是我漢家不可分割的天下。”

  “滿洲人自知文明低端,人口又少,無法完全同化漢人,於是旗民隔絕,以防自己被漢化,同時借儒家君臣之道愚弄百姓,這時,華夷之辨又在哪裡?擋住那些寡廉鮮恥投奔虜酋的士族了嗎?華夷之辨不明,士族爭相賣國,這禍根就是太祖高皇帝埋下的。”

  此言一出,內閣眾人面面相覷,汗如雨下。朱克臧已經入嗣魯王房,那麽明太祖就是他的祖宗,天底下豈有子孫妄議祖宗的道理。

  朱克臧瞟了一眼眾人,繼續說道:“一是一,二是二。太祖高皇帝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論功,至高至偉, 秦皇漢武莫能及。他證明了即使歷經三百年的忍氣吞聲,一百年的暗無天日,我漢人依然有勇氣和決心掙脫身上的枷鎖,奪回燕雲,奪回遼東,奪回雲貴,奪回安南,逐馬塞外,七下南洋,奪回上一個時代拚盡全力都拿不到的東西。他證明了我們不是經歷過一次失敗後就甘心為奴的劣等民族!四百年沉淪,蠻夷以為我漢人氣數已盡,視我漢人為賤種,太祖打了他們一個響亮的耳光!即使我們再潦倒,記住太祖的光輝,終能東山再起。”

  “但話說回來,太祖為免佞人效法,淡化起兵抗元之事,強調自己出身布衣,意指他未曾為元出仕,算不得元臣,因此也未以臣取君。'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如今韃子不也如出一轍,聲稱自己取天下於流賊之手。太祖困於君臣之義,不敢公開指責元取天下即是僭越,於中國人而言,便是亡國。相反,將忽必烈、木華黎、博爾忽、博爾術、赤老溫、伯顏供奉在歷代帝王廟,雖嘉靖年重申華夷之辨,將這些人扔了出去,但為時已晚。所謂正統,一是天命論,二是內華外夷的天下觀,而兩者之中,前者地位更高,大謬也!此乃我中原數次被夷狄入侵的根源!”

  “什麽是天命?天命就是既定事實,不為人力所變動。誰入主中原誰就是天子,這還要論什麽論?把成敗緣由全推給老天爺,可老天爺不是皇帝的爹麽?難不成這個爹戴綠帽子了,所以兒子換了?”

  沉匡國噗嗤一聲笑出來,座下眾人卻一臉緊張,殿內鴉雀無聲。朱克臧是在顛覆數千年來的儒家倫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