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81海上升明》第61章 冊封朝鮮王
  雖不是明朝的藩屬國,但聽到前宗主國遣使過來,朝鮮王李焞還是以藩臣之禮接待了田川孫左衛門。

  田川孫左衛門絲毫不提朝鮮已是清朝藩屬國的事,直接宣布萬延皇帝聖旨:冊封朝鮮王李焞為韓王。

  聽到被升爵為親王的詔令,李焞卻沒有絲毫喜悅,猶豫著,既不敢拒絕,也不敢接受。

  田川孫左衛門笑道:“韓王殿下,以後您就是我大明皇族一員了。不接詔,是嫌爵位低了麽?”

  再往上就是大明皇帝了,田川孫左衛門是把李焞架上了是否僭越的烤架。李焞急忙道:“不不,臣豈敢。”

  身後黑壓壓跪倒一片的朝鮮大臣們小聲議論,既有歡欣鼓舞的,也有愁眉不展的。

  李焞已經聽閔維重的歸國使團詳細講述了廈門之戰的過程,這麽看來,前宗主國恢復了從前的實力,以後重奪江山也是可能的。但他也知道,閔維重是堅定的北伐派,自己嶽父這話裡有多少水分誰也不知。他有些後悔,當初應該送兩派人一起去明國,兼聽則明呀。

  田川孫左衛門又道:“閩王殿下聽聞明安郡主蘭心蕙質,十分仰慕,想向韓王殿下提親,娶明安郡主為側妃。”

  按說朱克臧和李焞都是親王爵位,娶李焞的妹妹當側妃還有些輕賤了,但世人皆知,明國實際掌權人是朱克臧,而萬延皇帝子嗣幼年夭折,只有兩個女兒,以後會不會仿照沙陀人朱邪赤心(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祖父)入嗣唐宗室鄭王房的前例入嗣萬延皇帝的魯王系很難說。

  如果朱克臧恢復了明室天下,眾望所歸,以入嗣身份繼承皇位也是可能的,那時候李焞的妹妹明安郡主就是貴妃,甚至日後還會出現一個朝鮮血統的大明皇帝。

  李焞想到此處,心馳神往,閔維重在他身邊悄聲道:“殿下,臣絕無誇大,明軍強盛不在洪武年之下,摧枯拉朽,七日之內就攻下了思明州和金門,銳不可當。”

  田川孫左衛門很有耐心的等待著。明朝來的官員都穿著常服,乍一看和朝鮮別無二致,但明人的革帶已改變了明末虛束的風氣,還原成了唐宋時期的實束打扮,看上去精乾而英武。朱克臧致力於恢復明初剛直樸素的風氣,從服飾上就進行了改革,除了特殊場合,穿衣打扮務求硬朗實用,他也極少穿著華麗的蟒服玉帶,一般都是簡樸的罩甲,圓領袍,直裰和革帶。

  李焞決心豁出面子講實話,為自己掙些時間和朝臣們商議。他叩首道:“朝鮮國小而力卑,已違心屈服於胡皇,為其藩屬。若受皇帝陛下冊封,則是背棄清廷,此雖臣畢生所願,但關系我國存亡,臣不敢倉促決策。請天使稍作休憩,容臣思索片刻。”

  田川孫左衛門眯著眼睛,似笑非笑道:“皇上自然知道殿下難處,因此才沒計較崇禎十六年朝鮮背主,與我朝交戰之罪,反而讚賞殿下祖父顯仁王不忘舊主,積極籌措北伐之舉。幸而朝鮮君主是顯仁王這樣的明君,若是昭顯世子繼位,恐怕綱常早已淪喪。朝鮮扛住清廷壓力,沒有刷還我朝避難移民,皇上感念於此,特賜親王之爵,以示嘉獎。”

  李焞聽到“昭顯世子”四字,冷汗涔涔,叩首道:“天使教誨,臣銘記於心。”

  “那就好。本官肚子也餓了,正想嘗嘗朝鮮美食,殿下可自斟酌。”

  李焞趕緊張羅起來,送走明朝使臣。

  昭顯世子原是被清軍擄走的人質,跟隨清軍經歷了松錦之戰等一系列戰役,

目睹了明朝的覆滅,參與了順治在天壇的登基儀式,1644年,多爾袞在紫禁城宣布護送昭顯世子歸國。此時的昭顯世子,已從親明派變成了親清派,引起朝鮮仁祖大王和朝中大臣不滿,歸國沒幾個月就被父親毒殺,妻子也被賜死,三個兒子被流放到濟州島,只有第三子存活下來,過了二十年才被赦免。昭顯世子甚至連葬禮規格和墓地規格都極低,仁祖大王對其厭惡之情可謂溢於言表毫不掩飾。  而仁祖大王之前的光海君,在位十五年,幾乎拔除了所有王位威脅,只因對明清采取中立外交的務實方式,就被所有朝臣包括親信李爾瞻疏遠,官員們故意抵觸他的命令,動不動就罷工,以至於光海君要他們辦事到了近乎哀乞的地步。有了這兩人的先例,朝鮮列王再也不敢有親清的舉動,唯恐被朝臣廢掉或是暗殺。

  顯仁王為北伐擴軍,被清朝看出了端倪,發生“六使詰責事件”,派遣六名敕使赴朝,一路打聽顯仁王“子女幾人”,聲稱將有“鎮定之事”,引起朝鮮王廷一片恐慌,隨後便為多爾袞強納朝鮮宗室女兩名。二女相貌極美,被稱為朝鮮絕代雙驕,令多爾袞縱欲求歡不止,沒過幾個月就翹辮子了。

  李焞雖對此事耿耿於懷,深覺恥辱,但也不敢反抗清廷。朝鮮的義理派大臣,忠孝仁義說起來頭頭是道,然而清廷敕使一來便紛紛辭官避禍,也有骨頭硬的,就是自殺殉節,真正能堪大用的幾乎沒有,都是一群迂腐書生。

  李焞詢問眾臣意見,果然又是一面倒的認為要重新回歸皇明的朝貢體系,畢竟仁川都護府外還停泊著明軍的巨艦,為了通風,一層甲板舷窗都開著,無數大炮探頭探腦若有若無的展示著它的強大力量。

  宋時烈道:“殿下,胡虜之運不過百年,自古以來便是如此,若我們此時拒絕明朝,日後他們怪罪下來,我國當如何自處?”

  朝鮮國運有數百年,不是因為他們政體穩定,而是每次有改朝換代的危機時,只要抱緊宗主國大腿就能免遭厄運,因此歷代朝鮮王都奉行“事大主義”。光海君在明清局勢尚不明朗時就拋棄“事大主義”,看似精明,實則令朝臣宗室恐慌,於是就被仁祖大王不費吹灰之力的反正了。

  宋時烈說的是“我國當如何自處”,實際暗示的是“到時殿下你的位子就坐不穩當了”。

  李焞年紀雖輕,卻是玩弄權術的好手,宋時烈一開口,他立刻會意,不過萬一得罪了清朝,而明軍又敗了的話,他的位子和性命也不會穩當,這就是他兩難的原因。

  李焞喃喃道:“寡人又何嘗不想奉回正朔, 但明軍真的能幫助我們抵禦清軍嗎?以區區數萬人奪取了明朝天下的清軍是何等可怕的對手啊。”

  閔維重道:“殿下,臣親眼所見,承天府軍屯田中無數清軍奴隸,頭髮還未長起來呢。”

  “軍屯田使用奴隸耕作?”

  “明國士兵不事生產,日日操練,專司戰事,因此十分驍勇善戰,幾乎都是精兵。明國以奴隸耕作軍屯田來解決軍糧,再以貿易稅來解決軍餉,所費頗多,雖只有十萬兵甲,但足堪百萬雄兵。”

  李焞聽到後面什麽“足堪百萬雄兵”,便更覺得是閔維重吹牛,清軍再厲害,吳三桂未開關前他幾萬兵馬還不是只能從蒙古繞道關內打個秋風,若沒有那麽多漢奸軍,單是硬碰硬,八旗怎麽會是明軍對手。

  李焞心裡還是更偏向清,但也不敢公開得罪明,免得淪為光海君和昭顯世子的下場。他心裡有了主意,一面接受明朝冊封,一面派人去向清廷通風報信,告知自己被脅迫之意。待明國使臣離開,清廷必遣人來,朝中義理派便會退避三舍,再和明朝劃清界限,那時這親清的鍋就輪不到自己背了。

  李焞派人去請田川孫左衛門,表示願意接受冊封,從此為明藩屬。剛接過親王服,王妃服,金印等等,便聽到田川孫左衛門念道:“大明皇帝詔令:征用仁川都護府之地,以為大明近衛軍水師軍港。”

  田川孫左衛門道:“韃虜若犯邊,我朝義不容辭,水師載兵,頃刻之間便可前往救援。韓王殿下盡可放心。”

  李焞張了張嘴,呆在殿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