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81海上升明》第53章 清廷議和3
  遠處,六艘戰列艦繞過小島,正爭先恐後朝終點衝過來。

  “孤願意和談,並非是抽不出兵力攻伐內地。若像你們那樣打仗,光複山河並非難事,我軍只要攻下南都,天下就會再度動蕩,你大清將永無寧日。既要與我們對戰,還要撲滅四處反抗的漢人,這一點,你們自己心裡清楚。先武王當年若不是書生意氣,講究個儀式感,給了南都守將管效忠三十日投降寬限期,讓你們得以調派兵力過來救援,我大明江山二十年前就恢復了。”

  國姓爺少年得志,文武全才,海戰無師自通,個人武力值也很高,曾在荷蘭人陣前秀飛馬騎射,但為人驕傲,且還有些儒生的迂腐氣息,飛龍騎臉的南京之戰最後居然輸了,實在讓人扼腕痛惜。

  “孤不是祖父,也不是晉王,打仗只有一個目標:攻下來守的住。大兵圍城,攻勢開始前未投降的,就一個殺字。拿百姓堵炮口,入城之後守軍全部誅殺,替百姓復仇便是。但奪了天下之後呢,還要用你們這群漢奸文人嗎?我皇明太祖高皇帝,當年得國,為了朝廷穩定運轉,只能重用元朝遺老,他們編纂元史,將紅巾軍稱為賊,高皇帝不忍,將其改為英俊之士。就因為要拉攏你們這幫子人,才要將蒙元皇帝納入歷代帝王廟,到嘉靖皇帝時才修正過來,以至於華夷之辨始終不明,這才讓韃子又一次得了天下。”

  曹璽曹寅兩人臉都綠了,卻一句都不能反駁。隻隱隱覺得,朱克臧此人性格倒是和滿洲人頗為相似,極為陰狠,和他斯斯文文的臉蛋實在非常不配。

  “你們這幫子漢奸文人,孤一個都不會用,包括孔家那群膝蓋比誰都軟投降比誰都快的敗類,孤一個都不會放過。他們一次次出賣夫子的臉來換取榮華富貴,孤定要讓世人看到,投降韃虜的衍聖公是個什麽下場,他在韃子治下過的有多好,孤就要讓他死的有多慘。”

  “你要殺衍聖公?”曹璽不可思議的叫了出來,“真是個瘋子。”

  “殺?”朱克臧陰鷙的笑著,“他們名頭那麽大,孤怎麽舍得動刀兵?”

  “你們還能逍遙一陣子,仗會打的很慢,培養帝國新文官需要時間。”朱克臧指著海灘上的百姓道:“看到了麽?這些為了漢人尊嚴挺到最後一刻的人才是帝國的脊梁,他們才有資格過上你們如今錦衣玉食的生活。帝國需要狗奴才,但不會讓狗奴才騎在人頭上。”

  曹家是內務府包衣,向來以能做皇家奴才為榮,但這個詞從朱克臧嘴裡說出來卻非常刺耳,曹寅喃喃道:“我不是狗奴才。”

  震天的炮聲將曹寅驚醒,他猛地回頭,看到一艘戰艦正集火轟擊停泊在洋面上的商船靶子。

  當戰列艦飛馳而過時,商船緩緩下沉。

  緊隨其後的戰列艦又是一輪炮轟,第二艘商船也開始下沉。

  曹璽看到此番情景,終於知道沿海各島嶼炮台是怎麽失守的。運動的戰艦居然能在飛馳而過的瞬間完全摧毀一艘大型商船,明軍炮兵實力令人吃驚,準頭比靜止炮台中的炮兵還要好。

  停泊在海上的六艘標靶商船全被摧毀,海灘上的百姓大飽眼福,自豪感油然而生。各小國小邦使臣更是震驚,特別是隱士之國朝鮮,不通外界多年,若不是前宗主國邀請,還不知這世上的火炮竟已厲害到如此程度,而宗主國的巨艦更是不能想象的龐大強勁。

  朝鮮可說是受漢文明影響最大的國家,而且不限於士大夫階層,庶民也是如此。

明朝滅亡時,朝鮮許多士大夫絕食殉宗主國,後金征召的朝鮮炮兵對明軍放空炮,數次命令之下仍舊不改,被後金殺害,祖大壽還給立了個“五義士廟”。  明朝出使朝鮮的使節品秩不高(大多為宦官或者六七品的給事中、行人等,最好不過為五品翰林,永樂初年,曾派出一名三品的都指揮使,令朝鮮感激不盡),且入朝後借機搜刮橫加勒索;清朝則與此相反,出使朝鮮的大多為三品以上朝臣重臣,甚至有宗親藩王,而且全部為滿洲人,並且屢次要求朝鮮降低接待品格,嚴厲約束使臣不得搜刮勒索,有違者嚴肅懲處。乾隆對其更是優待,親自接見朝鮮使臣,賜宴給諸宗親大臣時還特令朝鮮使臣陪同。

  從朝鮮鹹鏡道被趕出來的滿洲人,出於自卑心理,對朝鮮極盡施恩德化之事,以求籠絡其心,取代明朝在其心中的崇高地位,但收效甚微。朝鮮歷代國王均在國內大力提倡尊王攘夷,尊周思明的思想,政治上表面臣服,文化上鄙夷清廷的格局從未被打破。

  朝鮮仁祖是清朝首位賜諡號的國王,但朝鮮卻拒絕將諡號寫上,隻書朝鮮所上徽號、廟號。由此,朝鮮太廟中出現如下情況:宣祖以前的國王牌位是十個字,仁祖以後的國王牌位則只有八個字。

  朝鮮科舉向來只有兩班貴族子弟能參加,但對明朝遺民卻格外優待,非但不征稅征兵,還特設忠良科,準許其參加考試入朝為官。

  只要不斷遷徙漢人過去,朝鮮就能變成穩固的漢土漢邦,是儒家文化圈諸國中同化難度最小的一個。

  朝鮮使臣分量頗重,仁顯王后父親,驪陽府院君閔維重。

  朱克臧吩咐沉匡國道:“請朝鮮使臣上來說話。”

  閔維重受寵若驚,上來高台主位前行拜禮,朱克臧笑道:“閔大人請起,賜座。”

  朱克臧一改往日明朝對朝鮮使臣的怠慢,對閔維重格外親切,說道:“聽聞閔大人是朝鮮國中大儒,孤之前不知,怠慢夫子了。”

  閔維重連忙道:“上國還記得鄙邦小國,下官榮幸之極,豈有怠慢之說。”

  曹璽喝道:“你的上國是我大清,皇上一向對朝鮮不薄,約為兄弟之邦,今日身在賊營,就忘了君臣名分,一味獻媚,你讀的什麽聖賢書?”

  閔維重瞟了曹璽一眼, 開始抖起了聖賢書,答道:“皇明上國也,清大國也,然而不謂上國者,何也?非中華也。我力屈而服彼,則大國也。大國能以力而屈之,非吾所初受命之天子也。今其賜賚之寵,蠲免之諭,在大國不過為恤小柔遠之政,則雖代蠲一貢,歲免一幣,是惠也非吾所謂恩也。”

  曹寅冷笑道:“咬文嚼字,腐儒也。”

  閔維重道:“皇明之於朝鮮,是父母之國,君上之國,有三大恩——太祖高皇帝賜國號朝鮮,乃大造之恩;神宗顯皇帝援朝抗倭,乃再造之恩;崇禎十年,毅宗烈皇帝內憂外患之際仍命登萊巡撫率兵援助朝鮮,乃宗主之恩。清有何恩於朝鮮?”

  “你此番言論,傳到皇上耳朵裡,他便知爾國陽奉陰違之本性,必發大兵來攻。”

  閔維重起身道:“那正好,我與夫子(朝鮮大儒宋時烈)一直主張北伐韃虜,朝中畏懼清廷者甚多,因此不能如願。若清國先動刀兵,倒是免卻無數唇舌。”

  朱克臧笑道:“閔大人果然剛烈,若清廷擅動刀兵,我朝自會相助朝鮮。”

  閔維重聽到朱克臧的保證,信心大增,拱手謝道:“朝鮮力卑,屈服於清國,但從未忘記皇明厚恩,至今仍用毅宗烈皇帝年號。”

  朝鮮知道後來的四帝一監國,但明朝沒有遣使過來頒布正朔,朝鮮隻得繼續沿用崇禎年號。

  朱克臧道:“皇上素知朝鮮忠貞,多次稱讚。閔大人回國,便有水師提督田川大人同去朝鮮,下改元詔。”

  “日本人?”

  “非也,是孤的叔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