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本科生》第326章:無心插柳柳成蔭
張可望這一仗輸在沒有騎兵上。

 為什麽這樣說?

 如果換作是後金,他們該龍騎兵為騎兵用,在二百米的縱深以散兵陣衝鋒,川軍的射擊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只要後金能衝到陣前,雙方開始對戰,川軍的優勢立刻就被卸掉了一半兒的力。憑借著強悍的鬥志和頑強的戰力,八旗兵就能讓川軍損失加大。

 這樣的仗就算打贏了,也是慘勝。不劃算!

 再一步說,如果是後金預設戰場,川軍基本就沒有贏的可能了。而後金的機動力,恰好能讓他們有更多機會預設戰場。

 西軍在劍閣的守軍很快就被突破了,根本原因是西軍內部出現了叛徒。

 “全都是白眼狼,一群狼崽子啊!”

 張獻忠最近非常頹廢,精神萎靡不振,蒼老得不像話,頭髮灰白且枯燥,臉上的胡子也像茅草一般雜亂無章。

 長期靠按天發響的大西軍徹底失去了財政來源,只能在川北幾分府縣靠搶大戶維持著。

 搶劫難免會殺人,殺人自然會引起恐慌。大西上下都知道張獻忠沒錢了,日子不好過了,老婆們也都丟光了。

 “老萬歲,平東王從南面帶了不少錢糧來,還夠我們支撐一陣子的。”作為左丞相王兆齡的權利是很大的,尤其是現在沒有多少文官的情況下,他幾乎能左右張獻忠的思路。

 張可望退守遂寧,並且在退守的路上不斷地搶劫著大戶,最終送給了張獻忠大量的錢糧。相比較下,張定國佔著綿州,因為沒有多少大戶可搶,顯得有些無能。

 “你說的很對,我也覺得可望是一個靠的住的孩子。你看他和官軍在釣魚城打了幾個月,最後完好無損地保存了實力,功勞不小啊。”

 釣魚城一戰,張可望總共損失了一萬多人。而他在退回的路上就補充足了,不光兵力不減,反而還有所增加。

 “可是就算如此,咱們也撐不了多久了。老萬歲要早做打算才好,後金對我們的攻擊越來越頻繁了。”王兆齡催促著張獻忠早做決定,大西這樣人被南北夾擊的日子不好過,一天不如一天了。

 “那就再找一些大戶,補償我們的損失。”張獻忠無所謂道。

 “老萬歲,現在金山鋪周圍已經沒有大戶了。全都是一些qióng rén。沒什麽油水……”

 “反正我們已經在四川待不下去了,管他有沒有油水,先搶了再說。”

 到了這一步,張獻忠知道自己在四川是末路了,他南下不成只能北上,至於其他人,早已經不在乎了。

 “老萬歲,阿濟格送來的書信,該怎麽回復?”王兆齡腦袋裡飛快地轉著,這是一個讓他心動的退路。

 後金給過張獻忠一封勸降信,基本上看到了張獻忠的窘境,用詞極不客氣,大意是:你張獻忠以前乾的那麽多齷齪事,都是禍害大明的事;跟後金沒關系,我們可以既往不咎。

 現在你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能夠審時度勢,就早點歸順我後金,我可以保你平安無事,子孫太平。

 如果你張獻忠不識時務,到時候大軍一到,讓你粉身碎骨,悔之不及。

 {ps:詔書說:“張獻忠前此擾亂,皆明朝之事”,表示諒解,“張獻忠如審識天時,率眾來歸,自當優加擢敘,世世子孫,永享富貴”。並威脅說“倘遲延觀望,不早迎降,大軍既至,悔之無及”。}

 見到這樣的勸降書,別說是當過皇帝的張獻忠,就算是一個普通人聽了也會生氣,這哪裡是勸降信,這完全是最終通告。

 張獻忠對這種打臉的行為當然置之不理,而且從心裡上說,張獻忠更強硬。張獻忠打算把戰火燒起來,引後金南下和大明乾起來,這樣他好乘機北上,進關中。

 要跑路,得有錢糧,總不能空著肚子跑,這是張獻忠的經驗。所以,張獻忠新的軍令就是搶劫。

 不過,這一次張獻忠的命令產生了跟以往不同的後果。大西軍內的很多將領已經對未來產生懷疑了。

 這個心思很正常,人從窮走到富容易,可是要從富到窮就困難了。打了許多年的仗,終於當王的當王,封侯的封侯,好日子沒過幾天就又要回去當要飯的了,這事誰心裡都想不通。

 能想通的恐怕就張獻忠自己,反正他當啥都是領導。

 所以,大西軍有人接連投降了。

 這才有了張獻忠怒斥全大都是一群白眼狼。

 “給孤好好查,查出來的人都砍了,老子不要這群吃裡扒外的東西。”

 張獻忠的新一波肅清tú shā行動,對象變成了大西軍內部的將領了。這一下,整個軍隊裡幾乎是人人自危,為了保命而相互傾軋。

 其中,大西軍的劉進忠最害怕,因為他已經暗中正式投降了阿濟格了。

 劉進忠聽到張獻忠的命令後公開說了一句話:“這樣殺,早晚咱們都會被殺光的。咱們這些人的性命,不能這麽輕易地殺掉。”

 如果是普通人這樣說,可能沒什麽,無非就是鬧騷話而。但是作為一個有一定地位的人,他的每一句話都反應出心裡的意思。

 有人把劉進忠的話直接報給了張獻忠,張獻忠也不傻,他立刻就鎖定了劉進忠是叛徒。只有自己心裡害怕了,才會在乎會張獻忠要殺誰。

 “給老子把劉進忠那個雜碎抓起來砍了。”張獻忠凶狠地吼道。

 “老萬歲,您消消氣。事情到底還是沒查清楚嗎,要不要再先查一下?”王兆齡借機勸一下張獻忠。

 張獻忠楞了一下,點點頭。他覺得王兆齡說的也對,畢竟殺的人太多了,偶爾心慈手軟一下很正常。

 轉眼之間,王兆齡就把消息透給了劉進忠。劉進忠接到消息,連一分鍾都沒等,立刻北上保寧,帶著部下直接投降後金了。

 劉進忠的叛變,瞬間讓大西軍很被動,因為保寧被後金佔領,整個川北就等於全部陷落。張能奇直得領兵在川北打遊擊了。

 張獻忠確實沒有想到後金咄咄逼人到這種程度,比大明下手還毒。想當初大明招撫他也沒有這樣用詞,也沒怎麽逼他的。

 既然情況有了變化,大西軍就要有新的對策。為此,四月底大西軍開了一個作戰會議。張獻忠明確了北上陝西的進軍策略,同時把西軍分為四路,還是由四個義子帶領。

 而張獻忠自己這一路則在西充一帶,這裡靠近嘉陵江,又不在主乾道事,最主要的是離廣元又近。最方便快速北上。

 “老子最看不慣後金那些烏龜王八蛋們了。論講義氣,還是大míng xīn善。老子幾次投降人家都接納,最後都沒痛下殺手。

 所以,老子要打到陝西去,捅他烏龜王八蛋的腚眼去。這一次要狠狠地闖一闖,最好也打進京城,把後金那個小皇帝給攆走。

 要是老子死了,你們就跟著可望我兒繼續鬧。要是萬一被逼到絕路,你們要記住,就是投降大明也不能投降後金。

 大明快三百年江山,做人做事就是比後金大氣。老子說了這麽多掏心窩子的話,你們別當耳旁風。都聽清了嗎?”

 張獻忠半真半假地說著,然後眼神環視了一圈。四個義子中就張可望嘴上回答的最快。

 “義父說得都是金玉良言啊!”張可望嘴上說著,心裡卻不以為然。他想都陷入絕境了,自然是向逼自己的人投降咯。

 而張定國緊緊地皺著眉頭,張獻忠的話讓他知道了一條路:大西軍是可以向大明投降的。

 而張獻忠這一次,他實在是對後金產生了厭惡感,卻也不小心說了這些幾乎是遺囑性的話語。

 他的這句玩笑之語,卻對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誕生了一位載記史冊的民族英雄:李定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