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月朝直播間》第17章 收集材料
  歲月無痕,轉眼過去了三個月。

  王正宇只在客棧住了一月,稍微熟悉了隴州的環境,並且勉強聽得懂語言後,就帶著林香另尋住處了。在他看來,客棧總不是安全之地,需要登記名字,而且隨時有雜役過來探查,他們這一大一小兩人,目標太明顯。

  隻不過那些雜役,在詢問過掌櫃之後,居然都離奇地走了,從未上客房挨間搜尋過。

  三個月來,林香的變化很大,原本有些黝黑的皮膚因為不怎麽再曬太陽,已經逐漸變白,精致細巧的五官也顯露出來,現在怎麽看都是個美人胚子。甚至成了直播時的一大風景,王正宇也隻有在他面前敢把手機肆無忌憚地拿出來。

  林香上鏡滿足了許多蘿莉控觀眾的心理需求,而且還是個古風蘿莉,這小丫頭一點都不知道她已經吸粉百萬了。

  他另外下榻的是隴州內一家不起眼的鐵匠鋪。經營的隻有一對父子,老鐵匠叫李大柱,兒子叫李長根。這名字怎麽聽都帶著濃濃的鄉村味。

  兩人以打鐵謀生,不過生意一直不是太好。一方面同一條街上有另一家打鐵鋪在競爭,一方面這對父子似乎都有個古怪癖好,就是總不按顧客的要求打造鐵器,總喜歡畫蛇添足,摻點自己的想法在裡頭。結果材料耗費得更多,客人卻拿不稱手,回頭率十不足一。

  因為兩人的生意差勁,鐵鋪生意已經要入不敷出,不介意掙點外快。如今已是亂世,這對父子也不懷疑王正宇跟林香是外地逃難的難民,更何況出手相當闊綽,一個月四百文錢,足足抵得上他們忙裡忙外半個月,樂得喜不自禁。

  王正宇雖然已經簽約,但距離他的首播,卻過了一個月時間。魚手在這方面非常大方,投了兩億用來前期造勢宣傳,廣告甚至打到了紐約。王正宇的名字也因此而被更多人熟知。

  這是營銷常用的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在首播當日能夠聚集最大的觀眾人數,將來也可以作為二次營銷的噱頭。但如此大筆花錢,看來也是魚手打算孤注一擲了。

  這也沒有辦法,如今的魚手在國內已經成了馬仔,縮在窩裡難以看到出頭之日,隻能把戰略重心轉移到國際市場。而王正宇本身的特殊性,就已經能在全世界製造出不少話題。

  一是中華古文明的魅力,一是平行時空的神秘,一是對王正宇個人的興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根本討論不完。

  果然,首播當日,最高峰時觀看人次達到5.5億,相當於全世界人口的十二分之一,波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王正宇自己都覺得蹊蹺,老外連話都聽不懂,是怎麽看得起勁的。

  的確,語言不通是個大難題,王正宇人氣下滑得很快,大部分人在好奇心得到滿足後,就沒再來看過了。兔國地區因為有張成偉的解說,留下了相當一部分觀眾,但直播一個月後,人氣便只剩下了幾千萬,而且還在持續下滑著。

  而且老外想要打賞異常麻煩,他們的移動支付市場近乎空白,必須用信用卡充值相應的點數才能進行打賞操作,兩億多的外國人的打賞總額還不到國內的三分之一。不過,魚手已經回了本,也就無所謂了。

  張成偉的解說的確是激情四射,個性十足,留下了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有不少觀眾表示,就是衝他的解說風格去的。否則這樣的無聊日常很難留住人。不過,一個人負責解說實在是壓力不小,他甚至在直播中表示過想創辦一個古漢語學校,

將來說不定能讓古漢語成為比英語還流行的國際語言。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正宇的顧問團隊也正式成立了。隻有三個人,歷史系學生謝婉芝,米國武器專家湯姆?克勞斯,荒野求生專家貝利?布萊恩。後面的兩人都會一口流利的中文。目前隻有這三人有權上麥。

  不是他不想組建更多人,隻是怕人多嘴雜,而且初期他的目的更著重於測試和磨合。

  歷史學者方面他原本是想請老學究唐自通的,唐自通也答應了,但臨近首播時謝婉芝卻殺了出來,一定要成為顧問團隊的一員。

  王正宇對此一直想要委婉拒絕,他知道謝婉芝還在考研,不想讓她分散精力。但實在沒有辦法,老婆大人的態度十分堅決,也隻能認栽了。

  轉眼在隴州內已經住了三月,王正宇直播民間日常的同時,也基本掌握了金陵雅言,日常溝通已經沒有問題了,隻是繁體字依然是只會看不會寫。好在這裡的文人,隻要稍微鑽研過行書的,基本也認識簡體字,看得懂他寫的什麽。

  三個月,在大致融入到這個社會當中後,王正宇打算做兩件事。其一,是了解李茂貞其人,其二,是著手製作一件熱武器。湯姆在分析了王正宇目前的實際情況後, 給出了王正宇容易製作出來,而且最具實用價值的武器:燧發式火槍。

  當然,火繩槍的材料更容易獲得,也更容易製造,但單兵輸出能力不大,一分鍾頂多發射三發子彈,有效射程也頂多一百多米,而且遇到雨天基本完蛋。

  他給出了經過改進的燧發槍圖紙和材料清單:油脂、麻布、鉛、鐵、黑火藥、木頭、燧石等等。

  這些材料想要獲取並不太困難,隻要有錢就行。鉛鐵很多地方都有在售,油脂和燧石雜貨鋪中有賣,木頭跟麻布更不同提。隻是黑火藥的來路卻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居然是在一家叫“回春堂”的藥鋪裡找到的,名叫“長生散”,主治風濕畏寒,價格還很便宜,二十文一錢,隻不過掌櫃囤貨不多,因為基本賣不出去。

  火藥難怪稱為藥,原來還有這由來。

  王正宇就找了個借口,說是祖傳風濕老病一直不好,想跟掌櫃大量訂購,並且放了十兩定金。有錢賺,掌櫃自然不會拒絕,馬上就進貨去了。

  不過,就算有湯姆的實時指導,根據唐末的鍛造水平,按照他的估計,王正宇想要製造出來,沒個年許時間,幾乎不可能。除非有個冶金高手幫忙,幫他省下製作精巧結構的時間。

  嗯…冶金高手?

  接下來的幾天王正宇一直瞅著李大柱父子倆人打量,把兩人看得心裡頭髮毛,甚至懷疑王正宇是不是有斷袖之癖。他們上哪王正宇都跟著,特別是在打鐵的時候。

  “賢下如此盯量,所為何故?”老漢李大柱終於忍不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