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祭明》第28章 無可奈何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掌管國庫,身為戶部尚書的公孫慶國。他的話,讓朱勉陷入了沉思。

  開啟戰爭稅,可以說是一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措施,對於這種措施,朱勉是極為不讚同的。

  但,就算他心中不同意,然而太皇太后徐氏已經發話了,不聽能行嗎?更何況,這朝堂上的眾多大臣,是聽他這個十六歲沒有什麽成熟理政經驗的少年天子的,還是聽老謀深算,入宮三四十年的徐氏的?

  答案很明顯。

  一眾人聽著公孫慶國的話,也是陷入了沉默,但不出半刻鍾,便是有人走了出來。

  “皇上,國公爺,公孫大人,大明國的民變,自古有之。這一時刻是緊急時刻,開啟戰爭稅,相信百姓們能夠理解!”說話之人是曹攸,“若是大金國能夠退兵,可適當減免稅賦!這樣子一來,天下萬民,必然會臣服!”

  聽著曹攸的言語,朱勉心中不住的搖頭。百姓的力量無窮大,如果因為戰爭稅的緣故而發生民變繼而起義,最終會拖垮整個大明國的。

  試想一下,一邊是東北邊疆的戰爭,一邊是鎮壓民變的戰爭,兩場戰爭最需要的就是銀子。銀子哪裡來?自然是從老百姓身上搜刮而來的。越是需要銀子,就越容易搜刮百姓,直至最後,各地的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而起,此時起義就如同星星之火一般,可以燎原。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國還能生存下去嗎?所以,朱勉覺得開啟戰爭稅的這一個方法,太過冒險。

  一旦弄不好,就會陷入死循環,甚至是會把大明國逼到亡國境地。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朱勉掌握了實權,想要挽救大明,也是回天乏術,更不用說要去用大明國的繁榮昌盛,祭奠大明王朝了。

  此時此刻,朱勉方才覺得,這朝中的大臣,極少有人為天下萬民著想,他們想著的都是自己的權力能否更大點。

  唯有公孫慶國,勉勉強強的考慮著天下萬民,這讓朱勉心中稍微有些安慰。

  “昨日晚間散朝的時候,我們幾個輔政大臣,都商量過了。若是國庫真的拿不出軍餉來,也隻好這麽辦了。畢竟防禦東北,比之民變,才是重中之重!”

  慕容烈從自己的位置上站了出來,他向朱勉拱了拱手,繼續說道:“適才粗略計算過了,若是要調兵東北的話,需要一百萬兩白銀。這是該花的銀子,也是沒辦法!”

  對於軍餉的事情,朱勉不禁有些頭疼,他很清楚,這關乎著大明國與大金國之間的戰爭成敗。

  若是敗了,大金國很可能會橫掃東北邊境,直抵長城腳下;若是勝了,大明國也許能夠平平安安的過上幾年,但付出的代價,朱勉無法想象。

  大堂之上陷入了寂靜,整個氛圍變得落針可聞,就算是朱勉,也想不出什麽好的對策來。要麽按照徐氏昨晚說的那樣,實行戰爭稅,讓國庫出錢調兵,要麽就讓大金國打到長城之下,兩者對比,實在是太難抉擇了。

  “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方法嗎?今年的財政預算上,朕記得戶部帳上的銀子,還有上千萬兩啊!”

  朱勉有些不甘心,銀子到用時方恨少,他真的不明白,這大明國的國庫,怎麽到了關鍵時刻就哭窮了呢?

  的確,一百萬兩的軍餉不是個小數目,但對於大明國來說,地大物博,依靠稅收很容易就能夠獲得。

  “皇上,您忘了?五月份各處撥款賑災,兵部又是為東南沿海打造戰船,抵禦瀛洲島上的倭寇,

再接著黃河上下遊修築河堤,這些都花了上千萬兩白銀!實打實的銀兩,不白花!”  公孫慶國一臉的愁容,他是戶部尚書,國庫歸於他管,他很清楚國庫的銀子到底用到了什麽地方去。除了此前晉王朱桂貪汙挪用的銀子以外,幾乎都用在了各地的建設上。

  朱勉聞言,變得冷靜下來,旋即咬了咬牙道:“四位輔政大臣,朕看這戰爭稅的問題,可以開啟,但必須要減半,否則百姓們掏不出這筆銀子!民變太難收拾了,諸位大臣還是要換位思考下。”

  “臣昨晚已經擬好了旨意,早已經發布出去了!”

  唐浩此言一出,朱勉不由的一愣,便是道:“未經朕的玉璽加蓋大印,就這麽發出去了?”

  “皇上,恕老臣直言,祖製之上,緊急時刻,太皇太后的大印,具有和皇帝玉璽同等效力!”

  徐長恭說完, 便是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朱勉環視大堂之中的眾多大臣,唯有公孫慶國臉色憂愁,其余皆是神情恍惚。

  “朕明白了!今日起,這東北邊境的戰事,以及相關的兵馬錢糧的調動,不必跟朕說了,一切都交給您吧,國舅姥爺!”

  朱勉雖然心中不甘,但也無可奈何,他只能這麽做。言罷之後,朱勉與眾臣品了品茶,便是神色冷淡的看著徐長恭在大堂之上發布號令,進行調兵遣將。

  時至中午,一切方才結束,朱勉也出了徐國公府。他沒有回到重陽宮,而是去往了太廟宗祠。

  冷冷清清的太廟中,秋風吹拂,落葉紛紛,夾雜著些許的寒意,這讓朱勉瑟瑟發抖好一陣子。隨從的張生全已經回到了皇宮中,朱勉身邊只有孫世寧。

  “世寧,關上太廟的大門,朕想靜一靜!”

  “你守住大門,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微臣明白!”

  朱勉吩咐了幾句,便是步入了太廟大殿之中,大殿兩側,張貼著十數幅書畫,那都是大明國開國以來的的十數位皇帝的肖像畫。

  數了數,總共十六幅。

  其中最新的一幅,便是朱勉的生父朱檢的。

  每幅肖像畫下面,都建造著一塊石碑,上面書寫著這位皇帝的生平。

  大殿正中央,十六個靈牌,上書這各個皇帝的諡號。燭光搖曳,朱勉不禁有些迷茫。

  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有不甘,有憤怒,更多的是憂愁?

  難道,朕要走崇禎皇帝的路嗎?要吊死在這薊州城後的煤山上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