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郭巨千戶所》六、鬥酒詩0篇(二)
  “你別打岔。”沈明臣聽了有些不高興了。他這人很隨性,做事情隨心所欲,興致來了,天王老子都阻遏不了。他聽出汪腳板的意思來了,他根本不給汪腳板面子,輕輕地推開了汪腳板的身子,不再去理會汪腳板。看樣子他的酒還沒喝夠,他的興致還意猶未盡。他轉過了臉去,慫恿著隨行的那兩個少年,說道:“你們要不要也來一首?”

  “嗯,好吧。恭敬不如從命。叔父,你聽好了,為兒在你面前獻醜了。”只見年長一點的那個少年放下了酒碗,吟誦起來,“海氣日蒸天,居人亦自憐。深春千嶂雨,瘠土一刀田。官稅無高下,農時浹歲年。乾戈今告罷,漸有幾家煙。”

  吟完,少年從容地補充道:“這首詩的題目,我也取好了,叫《望郭巨田家》吧。”

  “好詩!好個《望郭巨田家》!既寫了郭巨城的特點,應了景,又寫了百姓的困苦,寄托憫農愛農之情。不但應景,還能緊緊圍繞著憫農的主題,抒發感情。不錯,不錯。”沈明臣一邊點評,一邊晃頭晃腦地讚歎不已,最後,他在那少年的肩上重重地捶了一拳,說道,“肩吾,好樣的。”

  看著沈明臣他們酒興大發詩興正濃的樣子,汪腳板氣絕了。從早上開始,汪腳板被罰在護城河裡,大半天了,他雖然不太清楚千戶府現在的情況,但他是知道千戶府為了迎接沈先生化了一番心思的。按照千戶府的迎接儀程,千戶府等待沈明臣他們已經等了大半天了。

  而這正主兒――沈明臣卻還坐在郭巨城外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酒肆裡喝酒吟詩呢。

  汪腳板隻覺得一陣眩暈,他暈乎乎的向著一旁倒去。旁邊的沈明臣和兩少年都過來扶他了,但汪腳板身高馬大的,他們三人一下子沒扶住。他的身子直還往地上躺,最後,汪腳板滑倒在了地上。

  叫肩吾的那個少年俯下身來關切地問:“你生病了嗎?哪裡不舒服啊?”

  “我……”汪腳板本來想說他沒病的,但現在他不病也得病了。他對於沈明臣,雖然沈明臣是先生,但給汪腳板的第一印象並不怎樣,汪腳板想不出辦法讓沈明臣快點進城去,於是他就焦急了。他一急火攻心,就出了毛病。他的頭暈乎乎的。肩吾關心他,他很感激,但他不知該怎麽回答好。支吾了半天,也沒支吾出半句話來。這下子毛病還多了一樣,連說話也不利索了。

  他想起了他這一天的經歷,心中多少的鬱悶啊。各種的不順利,一樣一樣,接連不斷,都揭過去不說了。就說現在,他好端端的,怎會整出毛病來哪?就算有病,也都是被你們這群大老爺們給嚇出來的或者給逼出來的。就說沈先生過來當少千戶的塾師先生,千戶府拿他當貴客,準備了禮儀,準備了酒席,而他自己呢?說是說來應聘的,結果他們聞到酒香就喝酒去了,這還是應聘塾師的樣子嗎?應聘應到什麽地方去了?酒肆?酒肆是幹什麽的?喝酒?應聘重要還是喝酒重要?要喝酒,難道千戶府會沒有酒,非要在這酒肆裡喝嗎?而且這酒肆離千戶府僅一步之遙,再多走一步就到了千戶府,難道連這麽一步路都不想多走嗎?唉――,你們這幫大老爺,不可理喻!

  “我、心、口、痛!我、要、死、了。”汪腳板裝出一付很痛苦的樣子,一字一頓艱難地說道。

  果然,那些大老爺們醒悟過來了。汪明臣放下酒碗,大聲叫喊道:“快,快送進城去。救命要緊,人命關天啊。”

  連那個捧著酒甏狂飲的番僧,

也擠了過來,看到眾人七手八腳地在抬汪腳板,他也把酒甏一扔,過來幫忙了。他那碩大的身體一擠,擠掉了別人,他很輕松地把汪腳板摜到他的背上,帶頭衝出了小酒肆。  城門守卒早就得到過千戶府的指令,如果聽到沈明臣這個的名字,不許阻攔,必須讓他們盡快進城去。沈明臣一行人奔著,跑向西城門口。這一次,連番僧的待遇也不一樣了。他們來到城門口,沈明臣亮出了自己的身份。那兩守卒還是剛才攔阻番僧的那兩個守卒,聽到沈明臣的名字,立馬讓出道來,讓他們經過。他們明明看到番僧在裡面,可是看到番僧背上背著的汪腳板,如果攔阻番僧的話,連汪腳板也攔住了,所以很不好攔,他們隻能裝著沒看到,任由番僧背著汪腳板進了城。

  剛一進入城門,就出現了五道岔路,幸虧汪腳板是裝病,腦子還清醒,能給他們指路,否則,他們這群外地人非迷路不可。

  這是郭巨所城專門的城防設計。這種不規則的叉口,路口、弄口到處都是。建城時故意設計成了這樣的,讓入侵的敵人無法判斷入城的路線,將敵人引入死路、絕路,以便甕中捉鱉。

  郭巨所城早在築城之初,就進行了全面的精心的防禦設計。所城的形狀南北長東西窄,以防禦性最變態的動物――烏龜為模仿對象,城的南端像一樣尖突出來,伸到海邊,連接著碼頭,溝通海陸交通;龜尾卻在北,通往三塔山。城中的地形,南北方向是兩頭高中間低,東西方向是西邊高東邊低。

  城牆總長有三、四裡,牆高一丈九尺,牆基寬一丈。所城辟有南、北、西三個普通城門及東門一個水門。南、北、西三個城門外面,設有護城河,設有吊橋。城門上有敵樓,有雉堞,還環以月城。三門之中,西門是外出赴寧波定海的主要進出口;北門通往三塔山,三塔山的山頂上有t望台和烽火台;南門靠海,是百姓上下海的通道。在城的東半部,城牆牢牢地圍住了一個大湖蕩,湖蕩成為了所城裡的主要內湖。在湖的正東方向,湖蕩有一個通海的進出口,在這通海口上,所城築了一道水門,把守著船隻的進出。與西、北、南三門差不多,水門上面也有敵樓也有雉堞。不一樣的是下面的門洞,水門門洞裡流淌著的是水。所城裡的戰船、哨船就停在這湖蕩裡,由水門上的兵衛看守保護著。

  所城內,人口眾多,房舍鱗次櫛比,但街道卻不寬,最寬的地方也僅僅能容納三匹馬並行通過。出於防守的考慮,街道的通行功能反而不太強調了。有些地方明顯是故意地收窄了街道的,好好的路突然之間就小了,本來能過三匹馬的,一下子隻能擠過一匹馬、二匹馬了。街道還曲折且多凹凸,街邊的建築一會兒凸出來,一會兒凹進去。沿街,穿堂、過橋東一根西一條,頻繁地出現。叉路千條百條,數不勝數,這些叉路有的曲徑通幽,有的卻死路絕徑。路邊埋設的機關陷阱也不少,讓人防不勝防,有時會很突兀地出現一個跨街暗堡,有時街的拐角處突然地會出現一把掃地側刀。整個所城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迷宮,同時也是一個如假包換的軍事陣地。

  別說是敵人,一般人冒冒失失地闖入郭巨千戶所,不死,也得嚇個半死。

  進了城,他們一行人蜂擁著往千戶府趕去。

  千戶府地處小城的心髒位置,與郭巨千戶所的首腦指揮機關――所公署比鄰而建。千戶府府宅的佔地面積很廣, 院落套著院落,大門連著大門,房舍眾多,人口集中。單是正庭的布局,就有前院、中院、後院、內院等四個院落五排正房,每一排正房一式一樣的五間二弄。每個院落除了正房外,還有左右兩邊的廂房,每處廂房各有三間一弄。這廂房中套著的弄堂是專門為了連接附院的。正庭的左右兩側就是附院,附院還不至一個二個,他們一個連著一個,主要是根據地形、根據居住的需要而建設的。附院一般都是供家仆家丁居住的。

  千戶府的整座建築,高大氣派,富麗堂皇,在郭巨城內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

  因為地處所城的中心地帶,這裡廣場空闊,人來人往,人流比較集中。所城裡的店鋪也湊著熱鬧,擠在了這廣場的周圍。老人們喜歡來廣場看看熱鬧,休閑憩息,垂髫的兒童結伴成群,嬉戲玩耍。也有一些軍丁或者余丁,他們趁著閑暇之機,舞刀弄槍,練習著各種戰法與武術。

  這會兒,廣場上正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喝采聲。就在靠近所公署的那個場地上,有一群軍士正在比試著力氣。一位看上去明顯帶有蒙古人血統的漢子赤著膀子,摩拳擦掌,做著比試的準備。他的手特別長,手長過膝,他那膀子也特別粗,遒勁有力。他的面前放著一個廢棄了的石碾球,足足有四百多斤重。只見他深吸了一口氣,彎下腰來,抱住了石碾的兩端。蹲著蓄勢了一會,調整了呼吸,那軍工憋足了氣,用力一挺,雙臂迅猛地一舉,把那個四百余斤的石碾高高地舉在了頭頂上。

  “好!”圍觀的眾人發出了一陣喝彩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