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587章 1元難有再複始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經歷了中平元年的太平道起事的黃巾大亂後,大漢國也開始了帝國新一年的展望。

 無論是皇帝劉宏,還是公卿百官,都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使的大漢的實力恢復到太平道起事之初,這樣,不管誰最後當權,都將享受到美好的勝利果實。然而,這一切注定不會那麽完美,與之相對的,是大漢國的局勢一直在日益惡化。

 大雪之後,春回大地,萬裡景色洋溢出盎然的生機,整個雒陽城中,也是一片和諧幸福的氣氛。

 正旦以後,伏泉明顯感覺這種氣氛少了,當然這不是民間的,而是朝堂和天下大勢的,因為又出現太多事情了。

 其一,乃是西北涼州叛賊也隨著天氣漸暖,有所異動,但具體如何,依舊不明。

 其二,卻是北方有所異動,冀州太平道黃巾蛾賊主力雖滅,可是其余孽未全部掃除,加上各地盜賊並起,複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郭大賢、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畦固、苦哂、羅市之徒,並起山谷間,不可勝數。

 其大聲者稱雷公,騎白馬者為張白騎,輕便者言飛燕,多髭者號於氐根,大眼者為大目,如此稱號,各有所因。

 而其軍隊人眾,大者二三萬,小者六七千,皆不可小覷。其等活動於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諸山谷,其所眾兵馬可至百萬有余,依靠太行山險峻山勢,來往自有,河北諸郡縣並被其害,朝廷不能討。伏泉知道,他們未來將會形成一個叫“黑山賊”的勢力,知道被大漢朝廷招安後,才會被稱為“黑山軍”。

 其三,便是除以上兩者大賊以外,天下還有並、幽、青、徐、荊、揚諸地小股蛾賊余孽及盜賊出沒,可謂是遍觀大漢十三州,除了司隸以外,皆有叛賊身影出沒。

 如同當初太平道黃巾蛾賊起事一樣,不過,稍稍不同的是,這些蛾賊除了黑山賊勢力太強以外,其余都非特別厲害,大漢朝廷也不需像剿滅太平道黃巾蛾賊一樣,而煩憂。

 對此,朝廷也有諸般對策,那就是挑選良吏良將,往各處平賊。其中,涼州不說,自然是伏泉,而黑山賊,則交給冀州牧皇甫嵩,畢竟出自其轄地之內,理應由他出兵,至於其他地方,也各有人選剿滅賊人,後來的漢末群雄倒是有不少人就是在這場委以重任的平亂裡,得到機會的。

 伏泉想到,歷史上若非韓遂、邊章勢大,後來更是入侵三輔,使得京師雒陽直面面臨叛軍兵鋒威脅,這才讓朝廷緊急召回了皇甫嵩,並且抽調了冀州不少兵馬,使得剩余的冀州兵馬,守城有余,但想要出兵剿滅黑山軍,那就變得難了。

 這一世,自己能不能平定涼州亂賊不問,只要自己不讓涼州叛軍入侵三輔,朝廷不調走皇甫嵩的話,恐怕黑山賊能不能繼續如歷史一樣,抗衡官軍,那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對於皇甫嵩,在兵事一道上,伏泉還是十分信服的,而且冀州現在的漢軍實力也不弱,再配上皇甫嵩的話,他可不信黑山賊那些人能是皇甫嵩對手,若是皇甫嵩能把這些黑山賊全部拉到塞外屯田的話,倒是能讓大漢一下子少一個心腹大患。

 一月末尾時,隨著朱率領荊州平定太平道的漢軍回雒陽,伏泉也是終於明白了劉宏和朝廷給自己準備的兵馬何在了,那就是朱所帶來的平定荊州太平道黃巾蛾賊的漢軍。

 知道是朱所部漢軍,伏泉卻是松了一口氣,畢竟這些兵馬歷經太平道黃巾大亂,也都是精兵無疑,而且這其中,還有伏泉的老熟人孫堅和他麾下的數千精兵。

 或許是歷史輪回,注定孫堅和曾經舉薦他的恩主朱有緣,前番在皇甫嵩、朱、伏泉尚在長社和波才對持時,他帶兵在兗州側翼與兗州黃巾蛾賊周旋,從而緩解豫州戰場的壓力後。

 及至波才受死,豫州太平道黃巾蛾賊平定,皇甫嵩、伏泉二人帶兵北上從兗州一路殺向冀州時,孫堅卻是被朝廷安排,和朱合兵,前往荊州,平定當時已經攻佔宛城荊州太平道黃巾蛾賊張曼成部。

 當時,荊州太平道南陽黃巾蛾賊首領張曼成起兵,自稱“神上使”,擁眾數萬,殺南陽郡太守褚貢,屯駐宛城百余日。

 之後,朝廷所任命的後任太守秦頡,率領兵馬,於戰場上擊斬張曼成。不過,黃巾蛾賊余孽又舉趙弘為渠帥,並且因為他們依舊佔據宛城和南陽郡不少地方,所裹挾拉攏的兵馬越來越多,達到十幾萬人,致使秦頡兵力單薄,不能對抗,上奏朝廷求援後,彼時豫州太平道已平,這才有朱和孫堅來荊州的救援。

 卻說朱、孫堅帶兵趕赴荊州後,與荊州刺史徐和秦頡二人合兵一處,共約一萬八千余人,進擊趙弘,人數雖少,但都是經過數番大戰的精銳,其中更有孫堅麾下的百戰精兵。

 這些都他在宋酆麾下時,從自己家鄉所帶,還有以前在京師、幽州征募的兵卒,步騎皆有,他們都是歷經平定許昭妖賊和征討鮮卑等大戰的精兵,戰力上而言卻是十分精悍的。

 從六月直到八月,漢軍在朱、孫堅、徐和秦頡的帶領下,圍困宛城,卻始終不能攻破宛城,剿滅蛾賊取勝。期間,因為耗時日久,所費錢糧無數,朱也和盧植、董卓一樣,被人上奏,要征召朱俊回京,另選良將征討荊州太平道。

 若非司空張溫一力上疏勸阻,在朝堂據理力爭道:““昔秦用白起,燕任樂毅,皆曠年歷載,乃能克敵。俊討潁川,以有攻效,引師南指,方略已設,臨軍易將,兵家有忌,宜假日月,責其成功。”

 此話可謂是對當時局勢的用兵良言,意思是當年秦用白起,燕任樂毅,都是曠年持久,耗費無數時間錢糧才能夠克敵的。現在朱討潁川,已經有所功效,率部南征,計劃已定,臨陣換將,這是兵家所忌的,應該給他時間,讓他成功。

 最終皇帝劉宏也考慮到臨陣換將的後果,畢竟冀州三度換將,大好形勢糜爛,誰都看得出來,因此依議。這事情後來傳到南陽,也是激怒了朱,他於是揮兵急攻宛城,殺死趙弘,可是依舊沒有攻破宛城。

 隨後,黃巾蛾賊又以韓忠為帥,仍然死守宛城,妄圖待冬天來臨,漢軍因錢糧耗費巨大,自行退兵。彼時局勢,依舊對漢軍不利,雖然漢軍殺死了趙弘,但黃巾蛾賊卻沒消滅多少,漢軍和蛾賊的兵力差距依舊懸殊,而黃巾蛾賊還是守城一方。

 朱最終因兵少不敵,籌謀一番,下令解散城圍,扎下營壘,築造土山。此舉實則另有目的,隨後每日,朱下令漢軍,面對宛城城內,鳴鼓呐喊,擺出進攻城西南的態勢。

 黃巾蛾賊此時也沒有什麽今天兵法韜略的戰將,自然不識得朱計策,只能全都趕赴應敵。朱卻打了個回馬槍,與孫堅一起,率領精兵五千,進攻東北,將士鼓勇,登城而入。

 期間,孫堅領兵進攻,他獨當一面,親冒矢石,率先登上城牆。其麾下部眾受此鼓勵,紛紛緊隨其後,與其一同進攻的朱見了,都不得不感歎孫堅乃江東猛虎,這一鼓作氣之下,果然攻下了宛城的外圍城廓。

 賊首韓忠見此,果斷麾下兵馬,退守小城,驚懼非常,最終更是請求投降,以求活,免除一死。

 是時,朱的司馬張超及徐、秦頡,因為想要快速解決戰鬥,不行再耗費時間,都願意答應韓忠的請求。不過朱卻不同意,他厲聲說道:“兵有形同而勢異者。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寇,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戰,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

 這話意思是說出兵有形同而實異的地方,當初在秦末的時候,百姓沒有穩定的君主,所以以賞附來勸降。現在海內一統,只有黃巾蛾賊造反,納降他們不能使人向善,討伐他們足以懲惡。現在如果接受他們的投降,那就滋長他們造反的意念,給他們有利就進戰,不利就乞降的想法,這是縱敵長寇的策略,不是良計。

 這一句話,可謂是直接讓三人無法反駁,無法,只能聽從朱調派。而朱說完以後,便下令漢軍急攻,但一連數日,都未能攻克。

 後來,朱登上土山,望黃巾余部形勢,然後對張超說道:“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不如徹圍,並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

 這話意思是朱知道為什麽不能把已經應該沒有反抗能力黃巾余孽平定了,因為他們把黃巾蛾賊四處圍困,使得蛾賊內部焦急,看不到逃生出路,又求降不得,想出來也出來不得,所以他們只能殊死戰鬥。而一支軍規,萬人一心之下,尚且無人可當,更好何況是小城之內,近十萬黃巾余孽呢!

 漢軍各部因為太想立功,完全忘了兵家的“圍三缺一”之法,到了此時,朱才明白強攻的害處太大,不如把包圍撤除,再集合部隊攻城一面,那麽賊人見到包圍已經解除了,就必定會出逃跑走。

 逃跑的時候,賊人心中想跑,必然不會再有戰信,兵心自然就散了,這是易於攻破小城內黃巾余孽的方法,也是殲滅他們的最佳機會。

 於是朱下令漢軍解圍,韓忠見圍解,果然引軍出戰,朱乘勢進擊,大破其軍,追擊十余裡,斬殺萬余級。韓忠等人隻好投降,不過秦頡卻不理,下令殺死韓忠。

 不過黃巾蛾賊狡猾,自韓忠帶兵逃跑時,尚有不少蛾賊不敢行動,因此小城之內,尚有大量黃巾蛾賊守城。他們見首領投降亦被殺,歐不能自安,又以孫夏為帥,還駐宛城。朱隨後進攻,孫夏敗走,朱率兵西鄂精山,兩軍大戰,漢軍擊殺數萬,黃巾蛾賊最終崩潰,除少數遁走外,其余或死或降。

 自此,才有朱挾平定豫州、荊州太平道大勝之功,振旅還京師雒陽。在交付兵權以後,被朝廷拜為光祿大夫,增邑五千戶,而其麾下兵馬,接受各自賞封後,全部歸伏泉調派。

 二月初,皇甫堅壽、張猛、賈詡三人相繼入京,與此同時還有伏泉提前安排的巴郡和冀州二處,他的舊部兵馬也相繼趕來。

 除此之外,尚有一支令伏泉意外的漢軍也跟著來到,他們就是在冀州的涼州諸軍,尤其以董卓舊部為主的騎兵。

 這些人其實本來並不在漢軍調派給伏泉麾下的序列,卻是皇甫嵩自己主動上書,以冀州靠近並、幽二州,騎兵甚多,不需要這麽多的涼州騎兵為由,全部由其子皇甫堅壽帶領,送到伏泉麾下。

 皇帝劉宏和朝中公卿百官雖然知道這是皇甫嵩裸的保護他兒子,還有想讓他兒子立功的方式,但終究還是答應。畢竟,論起在涼州作戰,還有誰比這些出身在涼州的邊地健兒合適呢?

 當然,在下令這些涼州兵劃歸伏泉序列時,朝廷自己人也是嚴格審查了一些兵將的來歷,終究,涼州軍中,如麴義這同樣被家族拋棄,或者家族現下和涼州叛軍不清不楚的人還是不少。

 只是,這些注定是徒勞的,皇甫嵩既然敢把這些涼州兵讓他兒子送給伏泉,自然是有所考慮的,早就提前把裡面那些不合適的人劃出來了,他們不是繼續在冀州隨皇甫嵩剿滅黑山賊,就是被調給麴義,準備去平定青州泰山群賊了。

 諸事已備,將至二月中,朝會上,皇帝劉宏詔平亂諸將入朝聽命,漢室即將出兵平涼州之亂。

 (天津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