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662章 爾等尚為漢臣乎
喬瑁以為帳外喧嘩的聲音是袁遺所為,和在場其他人一樣,對袁遺想著能躲則躲,能避則避,畢竟他是汝南袁氏的門生故吏,對袁遺這個袁氏族人,他們還是得留些顏面的。

“袁伯業真不知好歹,吾等身為漢臣,豈可破虎牢關而入?”隨著喬瑁話落,當下便有一人,接著喬瑁的話,不失時機的譏諷起來。

“是極!是極!臣子豈能作此犯上之舉?”另有一人點頭附和著,而後頗有些懊悔道:“早知今日,當初便應學黃豫州,忠於國事,勤政於州署不出!”

眼見眾人推崇黃琬,喬瑁在心裡不由暗罵一聲老狐狸,什麽忠於貨事,勤政無暇出州郡都是虛的,恐怕這位黨人老者,早就看出何進、袁紹二人成不了事,所以壓根從一開始就沒想參與,自然也就不會出兵援助,待在豫州不動彈了。

黃豫州自然指的就是黃琬,在先帝劉宏重設州牧後,他可是除劉虞和劉焉這兩個宗室州牧外,唯一一個被立為州牧的異姓黨人,如此來說,也可謂是黨人中的異類。

本來,在何進手書以及袁紹的催促下,按道理像黃琬這樣的黨人高官,應該毫不猶豫的帶兵入京,幫助他們黨人完成大業了,結果這黃琬倒好,根本不聽何進、袁紹之令,死活待在豫州不出來。

自然的,這如今在虎牢關下懊悔的人裡,就少了他了,同樣也讓喬瑁等人嫉妒怨恨不已,若是可能,他們若是猜出今日結局,也絕對不會參與這件事情的。

不過,和喬瑁等人所想的不同,帳外喧嘩之聲,卻並非是因為袁遺的緣故。

只聽,那親兵回道:“稟使君,朝廷使者已在帳外,當何如?”

“嗯?”聞言,喬瑁面露興奮道:“快,諸君速隨本官迎天使!”

“諾!”在場眾人也是神色一松,畢竟,他們等的就是朝廷派人前來,這樣他們才能下定決定之後如何,總是這樣不進不退耗在虎牢關外,他們其實也是早就受夠了。

心中懷著一股忐忑、卻又有種莫名期待的心情,眾人來到營門口,路上,他們也碰到了同樣趕來的袁遺。

然而,以現在汝南袁氏勢微的局勢來說,眾人也只是對袁遺簡單打了招呼,再無昔日都恭維在袁遺身邊,十分巴結的樣子,這確是讓袁遺憤懣不已的同時,又感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想當年,汝南袁氏在政治上從非皇戚士族崛起,到一枝獨秀時,天下裡的門生故吏是如何想方設法和袁氏拉攏關系的?

現在,隨著袁紹、袁術謀反,牽連一大批袁氏族人和門生故吏後,往日裡袁氏的忠貞之士,立馬翻臉不認人,這些天被他們針對的遭遇,也已經完全讓袁遺看透了。因此,對於他們的態度,袁遺再憤怒也能忍受。

本來,袁遺在得人稟報,聽聞朝廷派來天使傳旨時,是根本不想出來的,畢竟以他的身份,無論如何,結果也只有一個,就算沒證據證明他參與到袁紹、袁術謀逆的事情,但是以他和袁紹、袁術的血緣關系,很顯然,朝廷即使不治他死罪,也肯定會讓他的仕途終結的。

不過,抱著最後的幻想,雖然他知道喬瑁等人的心思,但此時他的心裡,卻依舊希望朝廷下旨判喬瑁這些人為逆賊,然後派兵攻打,這樣才好逼得這幫家夥走投無路之下,和自己合作,攻虎牢關,去雒陽尋那微小生機。

遠遠的,眾人便看到一名年輕的小宦官,帶著十數兵卒,正站在營帳外,軍營之中,本就防衛嚴格,更何況喬瑁等人,心裡可是十分恐慌,自然更加防備。他們安排的都是心腹之人守寨,

就算對方是天使,沒他們的命令,也進不來,否則便是刀兵加身。那年輕宦官和手下十幾名兵卒知道關東聯軍軍營情況後,也不擺中央朝廷的架子,很識趣的在營帳外等喬瑁等人,他們可是收到伏泉嚴重示意,能不刺激這些地方長吏的神經,就不要刺激,伏泉可不想真的逼這些人動刀兵,最後釀成關東州郡糜爛的慘劇。

“恭迎天使!”

由喬瑁帶頭,在場眾人紛紛向那傳旨的宦官行禮迎接,他們有不少人也是佩服這年輕宦官膽大,從見到那年輕宦官開始,就一直見這宦官鎮定異常,這可真是不多見,只能說他膽大。

而原本應該十分痛恨宦官,恨不得將他們全部誅殺的張邈這些黨人,此刻心裡卻是沒了這份想法,他們的眼鏡都是十分期盼的看著那年輕宦官手中的詔書,現在那是他們能否保住權利和官位的決定者。

然而,出乎眾人預料,那年輕宦官不僅不怕他們這些意向不明的大軍,反而還對他們嚴詞喝問道:“在下出京前,驃騎將軍遣吾問諸位,爾等為漢臣乎?”

“……”眾人臉色一變,紛紛面面相覷,不知這宦官所言何意,摸不清狀況,他們索性就裝糊塗沒聽見,一時場面有些寂靜。

見此,那小宦官又語氣捉摸不透的重複道:“驃騎將軍問諸位曰,爾等為漢臣乎?”

這下,也由不得他們再拖延了,只見喬瑁當先行禮回道:“天使回京,代吾等容稟伏驃騎,吾等為大漢長吏,自當為漢臣無疑。”

“善!”年輕宦官點點頭後,笑道:“既如此,諸位引路,今當往營內宣旨也。”

“請!”眾人聞言這才欣喜,由喬瑁作頭,引著那宦官入內,一路之上,再無波折,很快便到了營內。

看著這些地方長吏的惶恐模樣,那被派來傳旨的宦官,心裡別提多得意,暗道伏驃騎所言無錯,這些帶兵屯集虎牢的地方長吏,別看現在威風,其實心裡也是怕的要命,因此才會有伏泉讓他宣旨之前,先恐嚇一下對方的事情,為的就是先聲奪人,驗明對方態度,讓他們開始就投鼠忌器。

到了營帳內,那宦官也未廢話,直接就把詔書宣讀,旨意也很簡單,內容也就是皇帝下詔申飭他們不遵循漢製,無詔私自帶兵出境,不敬漢室和皇帝威信,現在令他們各還本職,並以罰俸一年,以作為其等肆意妄為的懲處。

瞬間,在場諸人聞言,皆是大喜無比,就算這封詔書是嚴厲斥責他們的,但現在對他們來說,卻仿佛是要給他們加官進爵一樣,讓他們高興不已。

畢竟,與可能被判定為反賊,丟失前程,甚至身死族滅相比,現在僅僅是被皇帝譴責,罰俸一年,卻能保住官位,這無疑是大喜事。當下,中軍大帳中一片和諧之象,不少人張口便是陛下英明,驃騎將軍國之肱骨雲雲,讚美的話滔滔不絕,旁人若是見了,不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還真以為這些人是什麽朝廷忠臣,君臣相知了。

全場之中,若是說誰心裡最不是滋味,那無疑是心中所想皆不可得的袁遺了,刹那間,袁遺心中思緒百轉,眼看那傳旨宦官隻帶十幾兵卒來,便想派人去聯絡部下,在這軍營裡截殺天使,而後由此逼得在場關東諸長吏沒有退路,和他去攻虎牢關。

只是,很快袁遺便打消了這想法,雖然這策略很好,如果朝廷傳旨使團,全部死在關東聯軍軍營,到時候這些關東長吏就算有百張嘴,也說不清情況了,朝廷斷然不會信他們沒參與這件事情的。

當年投筆從戎的班超,便是喊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話,再用這一招把北匈奴使團盡滅,最終讓西域鄯善諸國徹底綁上了大漢的戰車的,現在袁遺就是想要複製這一招。

不過,很顯然,袁遺想法是好的,但實行起來卻是有大問題。畢竟,現在關東聯軍眾人都十分注意天使使團和兵營情況,他一旦調動自己的兵馬,肯定會被其他人知道,到時候說不得這支天使使團他沒殺死,反而給了其他關東聯軍表忠心的機會,被他們聯合起來殲滅了。

至於用精兵突襲中軍,袁遺知道這更不靠譜,且不說這天使所帶兵卒,一看都是精兵無疑,就是關東聯軍的中軍大帳外,也都有一堆聯軍精銳把守,袁遺手下可沒有什麽絕世猛將,自然也不可能有把握就把這支天使使團,在軍營裡全部殺了。

最終,因為朝廷旨意並沒有針對他的命令,袁遺也只能忍了,打算先返回轄地,積蓄實力,並且聯合其他袁氏門生故吏,他可不信所有的人都反了袁氏。之後,若是朝廷隻誅袁紹、袁術,保全汝南袁氏,不使得家族滅亡,他自然也不會有其他動作;可是,如果朝廷治罪袁氏的話,身為袁氏族人,他袁遺一定要帶兵殺區雒陽,於他而言,一切,都必須以保全家族為主。

在關東聯軍諸州郡長官的護送下,年輕宦官和其護衛兵卒,與聯軍兵營眾人告別後,策馬離去,引起了陣陣煙塵,送行眾人直到遠處的煙塵再也見不到傳旨使團,這才面色輕松的回營。

一日以後,關東聯軍盡返本地,原本氣氛難明的虎牢關下,頓時一片安寧。

與此同時,在雒陽北方的孟津港外,另一批天使乘船來到並州諸將前,如法炮製的宣讀了朝廷申飭他們的詔書,在場眾人的神色和關東聯軍,卻是沒有太多差別。

不過,和關東聯軍不同的是,在朝廷所派宦官正聲問並州諸將是不是漢室臣子時,卻是差點引發一場械鬥,若非並州刺史丁原阻止,恐怕說不得要讓伏泉的計劃破滅了。

原因也很簡單,孟津港外屯集的兵馬,其實說到底,都是並州邊軍而已。這些何進、袁紹招來的並州兵馬,領兵而來的多是邊地武將出身,脾氣暴躁,本來他們就已經因為形勢恐慌了,現在又被朝廷天使這般怎呼,心思敏感者能不拔刀,以防有變嗎?

那時候,就是被稱為並州武將第一人的呂布,在知道原本看重他的大將軍何進死後,明白他的行為會被新朝認為是謀逆,也是手足無措,又何況是其他人呢?

好在,丁原掌控並州也有數年,威望和一州長官的官威,就是連呂布都不得不忌憚一二,有他阻止一些人要做傻事,自然能夠避免。

當然,因為呂布、張遼、張揚等人所募的私兵不少,本來伏泉是想將這三人招入京師好好拉攏的,只是朝廷下的是申飭詔書,如果招他們入京,無疑是和提拔無異,會使中央威信下降,因此最終伏泉對於三人的安置去處,都是讓他們暫歸並州刺史丁原麾下。

至於這樣會不會養虎為患,讓丁原坐大,伏泉倒是不擔心,且不說伏泉手握大義名分,一紙詔書,把丁原招入朝中擔任三公九卿就能廢了他的兵權。

如果丁原不應詔,想要起兵清君側的話,那伏泉對付他的辦法多的是,最簡單的直接讓涼州軍、幽州軍各出一路兵,抄襲並州後路,丁原也得完蛋。

當然,若是伏泉不想大費周章,那更容易,學習歷史上董卓的套路,直接讓呂布從內部殺了丁原不就省事?

這一世,呂布因為何進死了,而只能歸於丁原麾下,可以說情分上比真實歷史上兩人的情分更低。而且,以呂布這種經常因為利益被忽悠,背叛主上的性格,只需要遣一智謀口才之士,稍加引誘,再以高官金錢賞賜,這九原邊地的窮苦老革,還不乖乖上鉤?當然,至於呂布會不會背叛伏泉,那也得等日後再說。

其實,伏泉也並不希望並州生亂,畢竟,南匈奴、屠各、烏桓等族禍亂,尚未徹底解決,並州邊軍依舊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兵馬,伏泉自然不希望他們有什麽損傷。

一切,都得看丁原日後的選擇了,若是這老匹夫背後沒有依仗,還敢生出其他不切實際的想法,那也就休怪伏泉不客氣了。

又過一日,孟津港北,原本囤聚在大河岸上的並州軍,也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回返並州,雒陽北、東兩路外兵之圍,盡解。找本站請搜索“6毛”或輸入網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