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597章 時候未到 尚需從長計議
  諸事已畢,右扶風再無可戀,伏泉收整諸軍,便率兵往涼州漢陽郡而去,那裡,不出意外,將會是他和韓遂對決的主戰場。

  一路上,右扶風鮑鴻緊緊相送至右扶風和涼州邊境,他今年四十余歲,大耳方臉,粗眉挺鼻,氣度沉穩。

  可是,他這一路上的樣子,可完全沒有那種沉穩氣度了,一路送伏泉時,鮑鴻完全可以說是前恭後倨,笑臉相送,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家夥是伏泉忠實的狗腿子了。

  伏泉來右扶風時,鮑鴻就第一時間離開右扶風郡治槐裡,直接來平陵迎接伏泉,這幾日裡,更是畢恭畢敬,每日都主動來宋府問安,其心真是和還沒出生的司馬昭一樣,路人皆知了。

  只是很明顯,伏泉和鮑鴻其實並不熟悉,甚至於他和鮑鴻,僅僅只是在平陵才認識幾日而已,自己都被對方這般熱情給弄懵了,他可從沒想過一個堂堂大漢的右扶風會這麽禮遇自己,因為不出意外,只要鮑鴻自己不犯傻,他馬上入朝必定是秩二千石的大漢高官,完全不需要如此禮遇自己,而鮑鴻這樣做,只能說他十分有問題了,不是官名有虧,就是想從伏泉這裡得到什麽。

  事實上,還真是如此,伏泉只是派人暗中查探了一番,便得到了鮑鴻貪汙索賄的諸多傳言。當然,雖然如此,但是鮑鴻也頗有本朝大儒馬融貪汙的風范,即使各種貪汙,但在任上民政軍事方面,都處理的不錯,不像那些貪汙受賄的官員,得了錢後又將自己治理的地盤弄得一團糟。

  不過,這也讓伏泉有些不理解,畢竟鮑鴻說到底也是大族出身,一般而言,為了名聲,不到萬不得已,基本不會做這事情。這類大族出身的官員,除非像是馬融那樣生活極其奢靡的人,連家族積蓄都不夠揮霍,只能貪汙彌補,否則,為了名聲,他們一般都不屑做此事。

  除非一點,這鮑鴻雖是大族出身,但其實已是破落偏遠庶支,家中根本沒有多少資產,完全是靠著自己能力,再配上在官場出名後,靠著家族見到他的潛力後的支持,這才能有如今右扶風的地位。

  其實,也正是這樣,鮑鴻雖然出身於並州上黨大族鮑氏,但其實因為家道中落,即使是上黨鮑氏一員,但和馬騰一樣,一般而言很難出頭。

  要不是鮑鴻文武俱佳,比馬騰稍好,帶著運氣成分,最終憑著自己的實力成長起來,又得到家族的一些支持,這才有今天,否則,真說不出他比馬騰誰好誰壞了。

  至於鮑氏來歷,說來也別有一番故事,他的先祖,乃是前漢哀帝時的名臣鮑宣。那時,鮑宣素以敢於上書直言,抨擊時政為著名。他在上書中,曾指出“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有七死而無一生”這樣的言論,至今都為人所拜服。

  然而,和多數的直臣下場一樣,最終鮑宣的下場也不好,至王莽秉政後,因鮑宣不附從王莽一黨,被王莽以事逮之入獄,逼得鮑宣因此自殺。

  當然,鮑宣當時也是極有遠見,生前將長子鮑永,次子鮑升避居於上黨屯留,自此上黨鮑氏,也開始了其大漢望族的開始。

  鮑宣的兒子鮑永,孫子鮑德,玄孫鮑昂,連續數代,皆有名於當世,尤以鮑昱為最著名。鮑昱歷仕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三朝,兩番貴至三公之位,在司徒、太尉這兩個位置上,皆有不小功績,因此為上黨郡鮑氏望族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今路已將至涼州,下官職責所在,不能再相遠送,望平西恕罪!”

  鮑鴻十分恭敬的說道,按理來說,他可是大漢的右扶風,雖然現在需要伏泉的軍隊抵抗叛軍,有所巴結,但也不用如此刻意恭維的自降身價,不過,現在他還真是如此自降身份了。

  “鮑扶風有心了,不需如此相送,爾久不在槐裡,非人臣所為也。”伏泉帶著一絲慍怒的語氣,教訓道,他話裡的意思是對鮑鴻為了送自己,卻是一直不去右扶風的治所槐裡處理政事而不滿。

  可是,面容上,伏泉卻是暴露了自己,對於鮑鴻這般識趣的樣子,其實他的心裡是十分高興的。畢竟,任誰被一個京師的實權高官這麽禮遇,當然會很開心了,即使是伏泉,見慣了大場面,但也被鮑鴻這樣的識趣行為給吸引了。

  而且在伏泉記憶裡,這鮑鴻似乎也是後來劉宏的西園八校尉之一,能和袁紹、曹操等人並列,足可見他的實力,雖然不知道鮑鴻後來為什麽沒有在漢末群雄聞名,可能是早死或則其他,但並不妨礙於伏泉現在和他結個善緣。

  終究,誰知道日後自己有沒有有求這個在雒陽掌兵的校尉呢?若是事有不對,自己說不得也能有個在京師的隱形兵馬也說不定,總歸西園新軍的實力也是劉宏挑選天下精銳編練的,還是不能小覷,有一定戰力的。

  見伏泉笑容,鮑鴻心中有數,笑道:“應當如此!應當如此!涼州此後皆需伏平西依仗,如今涼州亂賊當為大漢第一政事,下官縱放下案牘,亦應助平西爾!”

  “罷!罷!孤此番入涼州,若是錢糧軍械不足之處,望鮑扶風傾力助之!”見鮑鴻是吃死了自己喜歡他這套,伏泉也不再勉強,而是想到自己以後所需,和他親切相求道


  既然此番和涼州叛軍大戰的地點,很有可能是漢陽郡,那麽與漢陽郡最近的右扶風,自然就成了伏泉最需要的後勤基地了,所以對於鮑鴻的態度,也帶著一分祈求。涼州自古便是貧寒之地,如今又剛剛經歷大亂,對於漢陽郡錢糧軍械能不能再支撐一場大戰,伏泉心裡也有問號,因此現在鮑鴻既然有意和自己套近乎,他當然來者不避了。

  “自當如此!平西慢走!”鮑鴻笑著回應道,看伏泉樣子,他就知道自己這番努力沒白費,總算又搭上了伏氏這條外戚線上。

  “鮑扶風留步,日後終有一見!”

  望著伏泉大軍越來越遠的身影,鮑鴻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慢慢陷入沉思,想到剛才伏泉所求自己,鮑鴻也在考慮自己到底該不該全力幫助伏泉。

  事實上,鮑鴻此番來和伏泉親近,也是冒著一定風險,他的風險自然不是別的,而是家族的站隊。

  上黨鮑氏其實現在也算是黨人一派,家族除了他這個靠著運氣,才崛起的家道中落的庶支以外,還有不少家族英俊已然加入了袁紹麾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們上黨鮑氏這一代的英傑鮑信。

  當然,雖然鮑信現在是上黨鮑氏分出去的泰山支脈,但是因為如今分出去時間不多,泰山鮑氏如今依舊是上黨鮑氏一類。

  現在對於鮑鴻而言,在家族如今都站隊黨人那一派時,他卻和伏泉建立這種私交,自然是有風險的,畢竟黨人所支持的乃是另一支外戚大將軍何進所在的何氏。

  只是,鮑鴻能有今天,可以說大部分靠得是自己,到了後面才靠得家族,因此內心裡面十分自私的,也正是以前窮怕了,他才會沒到任上就貪汙,就是害怕以後自己不行,還能給後代留點東西。

  對於家族,鮑鴻可謂是看透了,家族嫡系還好,有著財產繼承,當然不會有太大問題,而他這樣的庶支,如果如他一樣,從基層爬起來的話還好,否則,一旦沒有才學能力,最終也不會被家族如何好的對待,所以出於自己思考,鮑鴻最終還是決定和伏泉接洽。

  從基層爬起的鮑鴻,從來不信將命運放在一個人的手裡,其實不止伏泉,甚至宦官一黨,鮑鴻也有所接觸,只是和伏泉一樣,留個善緣而已,日後若是出了問題,還可以自保不是?

  這邊伏泉還在為自己的後勤計劃著,而遠處西方的金城郡,涼州叛軍們也在為行軍計而爭執著。

  如同賈詡所料,叛軍正為是從漢陽郡全軍大舉進攻,最終攻入三輔,還是派一支偏師,繞道北地,主力大軍隨後與偏師兩路夾擊,穩妥的拿下北地郡,再入侵三輔,產生了不小的爭論。

  帳內,兩方激烈爭執,誰也不讓誰,只是很明顯,韓遂、邊章一派的漢人勢力,有些勢弱。

  “韓遂、邊章,此戰就此定了,直接攻漢陽,漢軍勢弱,不必繞道!”羌胡豪酋北宮伯玉大聲喊道,對於韓遂、邊章竟然敢主動挑釁他們的權威,北宮伯玉十分不滿,他們二人似乎還不知道這裡到底誰做主一樣,別以為讓他們做首領,所有人都該聽他們的。

  李文侯隨之呼應道:“應當如此!應當如此!”

  “可……”

  韓遂當下便欲繼續說話,不過話還沒說完,便聽到一聲“啪”的聲音,他的話語也自此被打斷。

  只見,那聲音卻是北宮伯玉,大力拍案幾的聲音,隨後便聽到他語帶威脅道:“汝等真欲為主乎?汝等為漢人,非羌人,此事吾等羌人自做主也,攻漢陽,搶三輔,往北地太費時也!”

  這句話說得毫不留情,簡直是一點兒顏面,都不給韓遂、邊章留,完全把現在名義上是涼州叛軍的二人當成空氣了。

  “爾……”

  聽得此言,韓遂可是被氣得不輕,當下就欲開罵,可是卻被身旁邊章立即拉下阻止道:“文約,不可……”

  耳邊這句輕喝,這才讓韓遂驚醒,想到此時情況,只能忍受。

  就在兩人準備就此忍受時,那邊李文侯也覺得北宮伯玉那句話過了,畢竟他們也需要韓遂、邊章的幫助,因此笑著打著圓場道:“韓將軍、邊將軍所言亦無不可,依吾看,不如分兵一路,按計行事,奇襲北地,得之便可,不得亦無妨矣!”

  而這話讓得李文侯身邊的北宮伯玉十分發怒,他可不想照著這兩個漢人的意思走,不過既然李文侯發話了,在李文侯的眼神示意之下,終是忍住了,反正也就是一支偏師而已,大不了給一些不是完全服從他們命令的雜牌,還有韓遂、邊章自己的軍隊去拚命,反正他們主力肯定是要打漢陽郡,去漢朝的三輔搶劫的。

  “謝二位將軍!”這話卻是邊章說得,韓遂並未答話,看著邊章說話時的順從模樣,心裡十分氣憤,他感覺邊章這個和事老不是做大事的人,叛軍如何不能合成一股繩子, 是根本走不遠的,他必須要做點什麽,一瞬間,韓遂捏起了手中的拳頭。

  最終,這事情的結局,和賈詡所預料一樣,叛軍主力大舉壓上漢陽郡,而只有韓遂率領一支偏師,直奔北地,只是,這支數千人的偏師,多不是精銳,明
顯去北地有些找死,

  離開營帳不久,韓遂在無人之地,怒氣衝衝的低聲吼道:“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

  部將勝一路跟隨,見到此景,陰沉沉道:“非吾族類,其心必異!將軍,吾等跟隨將軍,可並非求如此富貴耶!”

  勝年約三旬,孔武高大,密須方臉,他出自金城氏,還有另一個身份,乃是義堂弟,也是金城氏附和韓遂、邊章叛亂的主力。當然,歷史上,他最終也是成就了一個人,那就是張繡。

  當時氏謀反,勝襲殺祖厲縣長劉雋,而張繡那時候是縣吏,不久就尋找機會刺殺了勝,為故主報仇,本郡的人都認為他十分忠義,於是張繡招合少年,成為本地豪傑。可是現在,張繡已然從軍,有其伯父為其鋪路,自然也就沒了這番機遇,而勝也留了一命,並且因為金城郡同鄉的身份,很得韓遂、邊章的信任,只是對於邊章那個軟蛋,一直順從羌胡,讓他不喜,在勝心裡,只有韓遂才是做大事的人。

  韓遂陰沉看了麴勝一眼,而後緩緩說道:“時候未到,尚需從長計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