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貞觀年少》第7章 我家與李世民有仇
  休養五日,屁股上的傷好多了,至少下地時已經感受不到疼痛,家裡的地也在兩日前種完了,但是家裡依舊只有獨孤武一人,白日裡沒有生氣。

  家裡的木柴賣了,過冬需要木柴,父母和大哥最近兩日都忙著在後山砍柴。

  傍晚回家,大哥劈柴的時間愈發長,直到黑夜完全籠罩這個家,伸手不見五指才和老爹、母親一起進屋休息。

  農戶人家有一點好,只要自己肯乾,家裡的柴火總是不缺的,缺了就到山上砍。

  當然,這是指真正的農戶人家。

  大唐的農戶,在獨孤武看來其實分為了三種。

  一種就像自己家,正兒八經的農戶,有屬於自己的田地,除了上繳朝廷的賦稅外,剩下糧食都是自家的,而且好些年都沒皂隸前來正陽村收稅,地裡種出來的糧食全是自己家的。

  第二種便是在莊戶,莊戶住在勳貴家的封地上,除了上繳賦稅外,得額外給主家上交一筆租子。然而,莊戶的日子其實比正兒八經的農戶過得好,勳貴家的封地都是上等良田,一年產出比農戶家的田地產出高許多。

  最後一種便是佃戶,住在地主家購買的田地上,他們也像莊戶一般,要多交一筆租子給主家,而這些地主乃是商戶出生,收取的租子自然要比勳貴家多些。

  就是如此,真要論起來,佃戶的日子其實也比農戶的日子好過,不管是農戶、莊戶、佃戶,都是良民,在勳貴封地上的莊戶甚至大多是府兵,遇上災年,地主、勳貴都會救濟自家土地上的百姓,至少不擔心餓死。

  但是農戶不同,家裡的田地質量差,產出不高,除了賦稅便剩不下多少,年景好的時候,一家人才能混個半飽,若年景差些,餓死是很正常的。

  農戶唯一值得稱道的,大抵便是比莊戶和佃戶更加自由。

  拿獨孤家來說,家裡沒柴了,便可以上山砍伐,在屋後的山林未賜給朝中勳貴作封地之前,山林裡的樹木可以隨便砍伐,誰也不說不出其他來。

  莊戶和佃戶便沒那麽自由,若是沒有主家的同意,你去砍一棵試試,罵你兩句都算是心善的主家,稍微狠心一點能抽你一頓,心更狠的能拉你去見官治罪。

  當然,一般來說,大唐的莊戶主家不會反對莊戶們砍幾棵樹,但總歸要征詢主家的同意才行,所以獨孤武一直覺著自己的身份很好。

  位於社會階層第二階的最高層,足夠了,家裡窮了些,遲早能富庶起來,總有一家人能頓頓都吃飽的那一天。

  為了能吃飽飯,所以獨孤武在父母上山之後,扛著鋤頭、背上背簍出了門。

  來到村西頭的荒地,開始挖芋頭,鋤頭不順手,比後世挖地的鋤頭寬了許多,有些像後世老家專門用作鋤草的鋤頭,在老家俗稱煙鋤。

  一般種了葉子煙或者種了茉莉花的人家都會有一把,鋤頭寬且薄,鋤草很方便。不過,自從有了除草劑,前世老家有煙鋤的人家也很少了。

  再加上荒地雜草叢生,挖起來就更費力了,十幾株野生芋頭挖了小半個時辰才挖出來。

  挖芋頭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不過獨孤武卻依舊在村裡的荒地中尋找著芋頭的身影,這或許會成為救命的東西,多挖些總歸是好的。

  在荒地中汗如雨下,獨孤武突然聽到有人在村裡喊“二郎”,不用抬頭就知道是誰,算上搬走的所有村裡人,會在村裡喊二郎的大抵就只有小夥伴王智,而且是叫自己的。

  抬頭望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果然是王智,沒想到當初認為沒機會再回村裡小夥伴竟然回來了。

  王智背著一個背簍,手中牽著一隻小羊,小羊低頭啃食地上的野草,王智使勁拉一下手中繩子,小羊便發出咩咩咩的叫聲。

  “二郎,你幹啥咧?”王智臉上的笑容純淨的猶如剛出生的嬰兒,看著不遠處的獨孤武疑惑道:“這時辰,你不是應該在讀書麽?”

  獨孤武放下手中的鋤頭,三步並作兩步走到王智身前,笑道:“讀錘兒的書哦,不讀了,你怎回村裡了,是不是有啥東西忘家裡了?”

  “沒咧,俺給你家送些糧食來,要過冬了,怕你沒吃的。”

  獨孤武愣住了,王智的父母早些年過世了,爺孫倆相依為命,獨孤家貧苦不假,但王智家更貧苦,早些年若非靠著獨孤家救濟,祖孫倆早餓死了,墳頭野草都三丈高了。

  “你怎給我送糧來了,你家糧食吃不完啊?”獨孤武心裡很感動,但東西是真不能收,“你自己拿回去,下次再敢拿糧食來,我揍死你。”

  “吃不完咧,背簍裡的黍米都是阿翁讓俺拿來的,小羊也是阿翁讓俺牽來的,俺可不敢拿回去,阿翁會抽俺的。”王智咧著嘴露出兩排大白牙,說到最後挨揍又一副愁眉苦臉,估計以前沒少挨揍。

  都是苦命人,同樣遇上了不講理的家長。

  聽到“抽”這個字,獨孤武覺得自己屁股又疼了。

  “你家哪來的那麽多糧食,竟然還有養,中彩票了啊?”

  “彩票是啥?”

  “這不重要,你還沒說你家裡哪來的糧食呢?”

  王智很好糊弄,這就忘了自己剛剛問的問題,順著獨孤武的問題,笑著回答道:“陛下賞賜的咧,賞了好些糧食,還讓俺們牽了兩頭羊回家,阿翁讓俺給你家送些來。”

  “李世民賞賜你家的?”獨孤武疑惑了,王智家祖輩父輩都在正陽村,怎會認識李世民。

  “李世民是誰?”

  “當今陛下就是李世民。”

  話音未落,王智一把捂住獨孤武的嘴,像做賊一樣望了望四周,發現沒人,才在獨孤武耳邊低語道:“可不敢直呼陛下的大名。”

  王智智商不高,但他不是完完全全的癡呆兒,他和獨孤文差不多,基本的常識是知道的,直呼當今陛下大名這種事,他知道不能做,做了之後有什麽後果卻不太清楚。

  獨孤武點點頭,王智才放下捂在獨孤武嘴上的手。

  “當今陛下為啥賞賜你家糧食,還給你家兩頭羊?”

  “不只有俺們家,從村裡搬過去的都有,聽阿翁說陛下是好皇帝,突厥獻上的牛羊都分給了俺們窮苦人家。”

  既然是李世民賞賜的,獨孤武收起來就沒有負擔了,笑著讓王智等等,把挖起來的芋頭放進背簍,才帶著王智一起回家。

  回到家,給王智倒了碗水,自己咕咚咕咚的灌下兩碗水,接過王智從背簍裡提起的布袋,打算放到米缸。

  走出堂屋門便見著老爹和大哥便扛著木材走進了小院,獨孤武笑道:“爹,王智給我們家送糧食來了。”

  獨孤誠左肩一抖,肩上的木材甩到地上,不敢置信地問道:“你說誰?”

  話還沒說出口,王智便從堂屋了走了出來,笑道:“誠叔,阿翁讓俺給你們送些糧食,說是感激您這幾年的幫襯。”

  “大郎,你們家怎會有糧食送我們?”獨孤誠提了一嘴,又道:“你家日子也不好過,東西都拿回去。”

  怕王智解釋不清楚,獨孤武便解釋道:“爹,前不久大唐不是和突厥簽訂了盟約麽。突厥撤兵,頡利獻上馬三千匹、羊萬口,陛下將這些東西賞賜給了搬過去的貧苦人家,還賞賜了糧食咧。”

  從封建王朝之中相比較,獨孤武其實更喜歡明朝與秦漢,但是這次渭水之盟的簽訂,讓他喜歡上了唐朝。

  渭水之盟算是在大唐戰敗情況下定下的,但突厥可汗頡利還是向大唐獻上馬三千匹、羊萬口。由此可見, 大唐王朝血性,大唐就算敗了也要你付出代價,否則你別想輕易離開。

  雖不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那般提氣,卻也相差不遠矣。

  仔細想想貞觀朝的對外戰爭,除了總沒把對手往死裡打之外,獨孤武真挑不出一點毛病。

  李世民這次的舉動,讓獨孤武真心佩服李世民的大方,那可是上萬隻羊啊,說送就送,他都開始敬重被人所詬病的皇帝李世民了。

  拋開殺兄囚父和好色這兩點,李世民可算是帝王的楷模了,不愧千古一帝之名。

  不管別人怎麽看,反正他現在就是這麽想的。

  “你說是李世民賞賜的?”獨孤誠問道。

  “爹,是陛下啊,陛下,叫當今陛下大名乃大不敬之罪啊。”獨孤武提醒道。

  “屁的大不敬,一個殺了兄弟囚禁了父親的混帳東西,就是咱們獨孤家餓死了,也不會要那種混帳東西賞賜的東西,還不把東西還給王大郎。”老爹大怒道。

  獨孤武有些不樂意,“爹······”

  獨孤誠打斷道:“老子讓你讀書,你都讀哪兒去了,書上教導你的孝敬父母敬愛兄長都忘了?李世民殺了兄弟,逼迫自己親爹,怎麽,你還想學他?”

  “孩兒不敢。”獨孤武無奈道。

  “今日老子便告訴你們兄弟兩,不管你們以後幹啥,敢為李世民效力,老子抽死你們。”獨孤誠眼神中燃燒著熊熊怒火,似乎與李世民有深仇大恨一般。

  看老爹這意思恐怕不止因為李世民的作為那麽簡單,難道自己家和李世民有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