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暴躁小侯爺》第七十五章
景帝元年三月初九,未央宮。
  溫室殿內,天子劉啟手上拿著幾卷竹簡,眉頭深深皺起。
  殿外傳來淅淅颯颯的雨水聲,初春天第一場雨水,卻並沒有讓劉啟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大河,竟已泛濫至此了嗎?”
  輕輕的呢喃聲,透露出劉啟幾日來不眠不休,而導致的深深疲憊;登基還不到一年,劉啟的臉上,就已經顯現出漢室帝王特有的面部特征——腫脹的深黑色眼圈。
  在劉啟面前,禦史大夫陶青正身跪坐,匯報著自己的工作。
  “稟陛下,據禦史衙門派出去的采風團上報,自開春雪化以來,大河水位便急劇上升,幾有決堤之勢。”
  “如今朝中百廢待興,驟欲此災,臣恐有心之人趁機作亂,陛下該當早做準備···”
  大河,也就是後世的黃河。
  只不過,這條華夏民族的母親河,在這西元前的世代還沒有被汙染,依舊清澈無比。
  地處黃河上遊的黃土高原,此時依舊是繁草盛木,雖偶有開墾,但水土流失並不嚴重。
  但黃河溫柔憐愛的時光,大概也就到景帝至武帝年間了。
  在武帝朝,更有某位丞相在得知黃河決堤後,為了不讓自己封地的田畝被洪水沁毀,便對黃河決堤的不管不顧,更是靠著手中權力,將堤口封堵工作足足拖延了二十年之久!
  知道武帝劉小豬巡視,來到黃河邊,才發現沿岸早已是哀鴻遍野,百姓困苦數十年;騷包的小豬憐憫百姓的遭遇,毅然決然的命令身邊的親衛跳下堤口,讓他們用肉身封堵了堤口。
  那個讓劉小豬親自命令封堵的堤口,叫瓠子決口;那群以生命封堵瓠子口的禁中武士,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羽林衛!
  而那個為一己私利,坐視黃河沿岸百姓遭受洪澇災難達二十多年的丞相,就是武帝陛下的親舅舅,武安侯田蚡。
  說回現在,大河雖然還沒有大規模的決堤泛洪,但已經有了這個趨勢,這件事讓劉啟頓感無奈。
  淺層次上,現在劉啟唯一能做的,就是派人去修繕大河沿岸的河堤,以避免災難的發生。
  但是,作為一個水準線以上,甚至勉強可以稱得上明君雄主的皇帝,劉啟非常清楚,祖先對大河的治理方案是正確的。
  ——堵,不如疏。
  單從史書上記載的大河,與現在的大河水位對比,劉啟就不難發現:在上古時期,禹皇治水是的大河,還只是一條寬不過百丈、深不逾十丈的,相對溫和的滿流河。
  再看看現在;禹皇拓寬為百五十丈的大河,如今已經是數次改到,決堤泛濫更是不計其數;光是主流,就已經有三百多丈寬了!
  更要命的是,哪怕是這三百多丈的寬度,依舊不能安撫住大河洶湧的‘憤怒’,仿佛隨時要將被‘擠壓’的怒火宣泄而出,灌在河外!
  而河堤不管再怎麽,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讓河堤堅如磐石,保證大河永遠不會決口。
  劉啟心中疑惑於大河不過千百年間,就發生如此劇變的同時,清楚地明白,修繕河堤,不過就是將災難降臨的事件往後拖延而已。
  總有一天,大河匯聚起足夠摧毀河堤的龐大能量後,就必然會決堤;而且因為劉啟接下來修繕穩固河堤的緣故,會導致匯聚的水量更多、能量更大!
  災難,也遠將比現在發生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再考慮深層含義,劉啟哪怕知道這麽做會有嚴重的後果,也不得不下達修繕河堤,穩固河壩的命令。
  因為,封建社會的任何天災,黑鍋都會被扣在皇帝的腦袋上!
  如果說,秦王嬴政一掃六合,統一天下,自立‘始皇帝’之後,皇權天授的理念便被天下百姓所認同的話,漢高祖劉邦玩兒出的那一串‘斬白帝子’啦~‘呂後看雲就能找到劉邦’啦之類的,將君權天授的概念深深纂刻如華夏民族的骨子裡。
  ——如果不是老天爺授予,那高祖皇帝怎麽會有如此神威呢?
  可是,這種試圖將權力和迷信扯上關系的做法,注定是一把雙刃劍,一個不小心,就要傷到自己。
  比如說現在,大河還沒決堤;如果有一天決堤了,你猜會是個什麽狀況?
  劉啟肯定是鞋都顧不上穿,趕緊把黑鍋攬過來——啊這個事是我這個做皇帝的沒做好,導致了上天震怒~我道歉,我懺悔,我去齋戒沐浴,我去祖宗排位前面壁···
  沒錯,任何發生在封建社會的天災,都會被認為上天對皇帝的警示和不滿;如果皇帝不做出一番悔不當初,改過自新的姿態,那樂子就大了!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說法,可才發生在不到一百年前!
  當皇帝對‘上蒼’的警示充耳不聞的時候,野心家們心中最後一塊名為‘野心’的版圖將被拚全,正式吹響取而代之的行動號——上蒼對這個皇帝不滿意呀~那哥去試試!
  萬一上蒼他老人家就滿意了呢?
  不滿意也沒什麽損失,起碼還能享受幾天皇帝老子的日子不是?
  所以,劉啟不得不放棄明智的‘疏通治理’方案,反而去選擇沒有遠見的‘封堵堤口’、‘加固河堤’的愚蠢做法。
  實在是現在這個時間點,太敏感了···
  他可是前兩天才放出風,說打算施行削藩策!
  要是這時傳出‘大河洶湧’的消息,劉啟都能腦補出諸侯王們的嘴臉了——陛下你看,上蒼都因為削藩而憤怒,降災警示了!
  要不就算了吧,你好我好大家好,維持原樣好不好?
  甚至,吳王劉濞那樣野心勃勃的人,沒準會從大河不穩的消息中,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上蒼對長安的皇帝不滿意呀?
  那還等什麽,兄弟們衝呀!
  打倒假皇帝,人人都是開國候!!!
  哪怕劉啟心裡不怵,他也才登基不到一年,各方權利還沒有整合收回自己手中,威望也不足以支撐和諸侯王來一場內戰。
  最主要的是,他怵···
  翻開此時的堪輿(地圖),有眼睛的人都會發現,此時的漢室天下,足足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領土,掌握在諸侯王手中!
  而作為中央的長安朝廷,直接管轄的領土不到三分之一!
  光是做個簡單地數學題,都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諸侯王都串聯在一起,試圖反抗長安,那長安和諸侯的實力對比,就是一比二!
  事實上,這還是樂觀估計——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天下諸侯只有不到一半直接參於到叛亂之中,其余的都選擇騎牆觀望。
  猜猜戰後統計時,雙方戰鬥人員統計各是多少?
  光是吳楚兩國聯軍,就足有三十萬之巨!
  反觀周亞夫率領的朝廷平叛軍,哪怕加上梁國的士卒,也不過十萬多···
  不是說劉啟手上沒有兵,而是這天下有太多重要的地方需要把守,有太多地方的兵不能動!
  比如說,現在還守戎在長城一線的上代、雲中、北地、隴西的軍隊,能動嗎?
  少了一道炊煙,恐怕北邊的匈奴人就打過來了!
  駐扎在飛狐道的飛狐軍,能動嗎?
  那萬一匈奴人打過來,長城某個防守點被突破,派誰去當救火隊員?
  就更別提散布在各郡縣的衛卒了,但凡動了一半,治安就將回到楚漢爭霸時的混亂!
  諸侯翻盤,自然是可以梭哈全壓一波流,帶著家當全力乾仗;但他是天子,是這天下的主宰,他得在保證天下安穩的前提下,掐滅翻盤的火星。
  所以,如果真要跟關東諸侯乾起來,劉啟手中真正能用的,只有南北軍在內的,駐扎在長安附近的五六萬野戰軍。
  問題就在於——就連著五萬多野戰軍的兵權, 劉啟也還沒拿到手裡!
  在削藩策剛剛長出萌芽的關鍵節點,劉啟絕不允許自己多年來的籌謀和努力付之東流;而手中權力的缺失,又導致劉啟現在的實力不足以跟關東諸侯乾一架···
  心情極盡複雜之下,劉啟對陶青下達了最後命令——讓少府派人去修繕大河河堤;如果有決口就堵,有坍塌就修!
  甚至在當晚,劉啟私下叫來少府卿岑邁,比老岑簽下了軍令狀——必須保證大河在五年內不出任何風吹草動!
  看上去,劉啟只是下了一道輕飄飄的命令,但實際上,他已經決定把削藩的節奏暫時放緩了。
  因為他知道,他剛才的那道命令,已經把漢室手中積攢多年,用於跟匈奴人決戰糧草物資花掉了四分之一!
  而那四分之一,就是劉啟原本打算擠出來,用於和諸侯之間可能發生的武力衝突的。
  這下倒好,一個大河就把國庫四分之一的錢糧花掉了;剩下的,劉啟也是怎麽都不敢動了。
  要知道現在,他腦袋上還有兩個太后盯著呢!
  要是他真敢在登基一年內,把先帝為了決戰匈奴而攢了二十多年的錢糧花了一半,鬼知道這皇位還坐不坐的穩!
  呂後行天子廢立之事時,可還只是太后!
  就更別提現在,長信宮還蹲著一位太皇太后了。
  敗家的孫子,可是會被奶奶打屁屁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