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讓大漢再度偉大》第三十章 大宴之開啟(一)――名仕雲集
  “小郎君別走啊~”任氏女向劉順拋來媚眼,“再陪姐姐玩幾把。”

  “額......”

  劉順面露難色。

  任氏女不悅道:“難不成小郎君是覺得在座的各位‘年老色衰’不成?”

  劉順連忙賠不是:“小子絕無此意!各位姐姐都是天人之姿。”

  在場之人,甄香確實是最小的。但其他幾人也並非多大年紀,最大的不過十四五歲而已。

  “小郎君莫要偏心,也來幫幫姐姐嘛~”

  坐在對面的李氏女開口道。

  任氏女笑罵道:“李家的姑娘,姐姐過了今日可能就沒機會再出來玩了,還是讓小郎君多陪陪姐姐吧。”

  她們今日前來,也是為了那晚間大宴。

  正所謂,郎才配女貌。晚間的大宴不但是一眾才子的聚會,更是各大家族相親的時機。

  在場的諸女,幾乎都會於今夜定下婚事,在成婚之前再不可擅離家門。

  任氏女話音方落,便發覺自己說錯話了,急忙道歉:“看我這話說的,真是掃了興了。晚間,姐姐當自罰酒水,向妹妹們謝罪。”

  眾女子勉強地笑了笑,沒有說話,“候補”的幾人又往銅爐中加了些柴火,牌局仍在繼續......

  到了晚間,相府內一切準備就緒。

  大宴地點為相府後院正堂,只不過,三十步長,四十五步寬的正堂容不下那麽多來賓。

  因此,正堂兩側的廊道不得不被裝上屏風遮擋寒流,以用來放置更多案幾、席位。

  就連正堂外的一片空地都被圍了起來,搭建帷幔,鋪上地毯,架上火爐,用來容納諸多冀州才子、佳人。

  甄平在被“裝點”完畢後,回到書房找劉順卻不見其蹤影,頓時就慌了神。

  甄平獨自來到帷幔之中,正撞見劉順在群芳的擁簇下來到會場。

  “賢弟!”

  “平兄!”

  “哎喲喂,賢弟啊!你可讓為兄好找啊!你這是去哪了?”

  甄平整個面部都糾結在一起,顯然說的不是謊話。

  劉順不好意思道:“讓平兄擔憂了......弟見平兄久久未歸,便獨自在府內遊覽,結果迷了路。好在遇見了各位姐姐,不然還真不好說能不能來這與平兄相見。”

  “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甄平聽了劉順的解釋,頓時喜笑顏開。

  幾名少女小聲議論道:“小郎君叫這人‘平兄’,此人應當是國相長子吧?”

  “應當是了,聽說國相長子叫‘甄平’。”

  李氏女用手肘輕點任氏女道:“姐姐,你快看啊。”

  “啊......姐姐看到了。”

  任氏女早就見過甄平,她小時候就與甄平相識。

  那時的甄平還沒有現在這麽“臃腫”。

  多年不見,甄平已經完全變了樣。

  要說他俊朗帥氣,還差點意思。

  甄平也說不上醜,白白胖胖的,還挺耐看,但就是性格軟弱了些。

  由於,平日裡走商免不了要動刀子,因此中山國民風尚武,本地女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大男子”情節,喜歡具有陽剛氣的男子。

  任氏女自然不喜歡甄平這種,只能說“不厭惡”。

  年輕一輩到了之後,要先去堂內拜見諸位長輩。

  劉順本不想去,奈何甄平力氣太大,強拉著劉順進了堂內。

  一入堂內,劉順就被眼前景象所震撼。

  堂內類似他前世見過的“大平層”,地上滿鋪青石磚,左右兩側各有數丈高的頂梁柱三根,目測得有四五人合抱那麽粗。

  正中間由北向南排列擺放著六樽四獸紐熊足銅鼎,大鼎兩側相距五六步位置為案幾、坐席所在。

  仆婢等跪坐於坐席後方左右兩側,一持絹布,一持明燈。

  劉順在心中暗忖:這種排場,難道不會有僭越之嫌嗎?

  劉順不知,在正首主座兩側的側室(耳室)之中,還有無數倡優、伶人在等候登場獻藝。

  這會兒,已經有不少冀州年輕一輩在與各族長輩問安。

  劉順認識的人不多,可以說除了甄舉和其妻子外,沒有一個認識的。

  好在甄平認識其中大多數,帶著劉順一一問禮。

  在劉順的印象中,張氏無非就是元氏縣張氏與鄚縣張氏兩大家而已。

  在甄平的介紹下,劉順才對冀州張氏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

  單就冀州來說,包括:渤海南皮張氏、安平國信都張氏、常山國元氏縣張氏、中山國盧奴張氏、河間國鄚縣張氏、巨鹿郡廣平張氏,共六大張氏分支。

  這一溜下來,劉順著實見識到了何為“樹大根深”。

  劉順可以確信,在冀州,沒有任何一個家族比得上張氏枝繁葉茂。

  當然,中山靖王之後除外。

  劉順也因此陷入沉思:張氏當下便已如此壯大, 難道說......不對啊,他們應當是“保皇派”啊?

  一時想不出個所以然,劉順也就作罷。

  隨後,劉順又與冀州其他家族見禮。

  甄平引著劉順走到一名身材高大,容貌俊偉,年約十五的少年身前。

  “賢弟,這位便是張家青年俊傑之首張超。”

  劉順自認儀表不凡,但見了此人也得讚歎三分。

  “小子劉順,見過張兄。”

  張超面帶笑容,毫無世家子弟的架子,“你便是世叔提到的‘神童’吧?”

  “不敢當‘神童’之表。”

  劉順表現得非常謙恭。

  此時,又有幾人走了過來。

  當先一人腿腳有些不太靈便,表情非常嚴肅。

  張超見了此人,躬身行禮道:“元皓兄。”

  那人只是嗯了一聲,顯得非常高傲。

  劉順見此人裝束,竟然已經加冠。

  甄平小聲對劉順介紹道:“此人乃渤海望族田氏之人,諱‘豐’,字元皓。早年喪親,因此加冠較早。”

  田豐去年剛剛結束守孝,即便喪期已過,仍然笑不露齒,為鄉鄰所器重。

  更為重要的是,田豐師從渤海大儒歐陽建,學習《歐陽尚書》。

  其才學在冀州境內被廣為認可,郡守曾多次征辟田豐,但都被拒絕。

  仔細打量之下,劉順發現田豐身長也就七尺出頭,走路時,邁出左腳是七尺,邁出右腳就變成六尺七了。

  劉順眉頭一跳,這跛腳之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田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