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讓大漢再度偉大》第七十八章 戰略之藍圖(來波收藏與追讀~)
    常山地圖(來自b站博主——滄浪知舟)

  褚燕想過劉順會從趙家堡帶走一批壯丁為將來可能發生的爭鬥做準備,可他怎麽也想不到劉順能一下帶走三百號人。

  在返回元氏縣的路上,褚燕忍不住問道:“這麽多人,真的有必要嗎?”

  劉順搖頭晃腦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褚兄可懂?”

  “呵呵,好一個‘多多益善’。算上你劉家原有的勢力......哼,不知甄國相會作何感想。”

  劉順不以為意道:“人言:‘強龍不壓地頭蛇。’想來,睿智如甄國相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你小子......是想獨佔常山國嗎?”

  劉順雙目微眯,壞笑道:“有何不可?難道甄國相沒想過嗎?那張炳沒想過?褚兄你......敢說自己沒想過嗎?”

  “哼。”

  褚燕隻哼了一聲沒有回答。

  劉順故作惋惜狀,“若褚兄沒想過,我劉某人可真是要大失所望嘍!”

  褚燕被劉順語氣逗樂,二人笑過一陣後,褚燕又問道:“常山可為爭霸之基否?”

  劉順微微一怔,隨後搖頭道:“常山國不足為爭霸之基。但可為‘踏腳石’。”

  “哦?此話怎講?”

  “常山國西北側群山環繞,勾連並州上黨、太原;東南兩側乃冀州平原。東出、南下可直抵濱海、大河。若我為將,必先出兵佔據井陘,進取榆次,再奪太原。後南下控上黨、河東。如此,西側無慮也。”

  劉順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那便是增加戰略縱深的同時,保證自己大後方不會被敵人居高臨下俯衝而襲,並獲得爭霸所需戰略資源。

  並州太原、上黨,外加司隸河東完全可以作為核心根據地。

  當年袁紹也是這個策略,為達目的,不惜與黑山軍鏖戰也要打通與並州聯系,以免腹背受敵。

  何況,太原產馬、鐵、鹽、糧;

  上黨煤、鐵資源豐富,糧食產量驚人,自戰國以來就是核心產糧地,大漢建國後曾多次於上黨修建水利設施;

  河東產鹽、鐵、銅、糧,更扼守司隸北面通路,與之隔河相望。

  若被有心之人佔據,河東就如一把懸梁利劍,直挺挺地垂在洛陽上方。

  正史中,董卓為免白波軍南下斷絕其西歸之路,不得不派遣女婿兼心腹大將牛輔北上於河東駐軍。

  一旦有人可佔據這些富饒之地,便可俯瞰河南,成“形勝之勢”。

  到時,常山能守則守,不可守便將民眾引入井陘,成為一片戰略緩衝區。

  就算敵軍損兵折將,攻下常山,也會終日面對山中藏軍襲擾,不得有效生產,所佔之城如雞肋一般。

  褚燕聞之,若有所思。

  頃之,褚燕複問道:“如此說來,中山形式豈不相似?”

  劉順點頭道:“確實如此。中山相較於常山各有優劣,單看中山,其地理位置突出,勾連北面幽州,更易獲取馬匹。此外,中山之商賈也更易與塞外異族進行貿易往來,互通有無。”

  “那豈不是說,同時佔據中山、常山最為妥當?”

  “正是如此!”

  “嗯,嗯。嗯?”

  褚燕似是想到什麽驚人之事,整個人僵在馬上,瞪著眼睛一動不動。

  “褚兄?”

  片刻後,褚燕回過神來,問道:“你小子......你師兄留在中山當郡守,不會是你早就想好的布局吧?”

  劉順連忙擺手道:“怎麽會?我豈能操縱師兄如何行事?”

  劉順當然沒有能力操縱劉堅,人都是為了自身利益而行事的。

  只不過,劉順總會在關鍵時刻向劉堅提出最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建議,恰巧劉堅總是會遂了劉順所願罷了。

  褚燕撇撇嘴,對劉順所言不置可否。

  就劉順今日所規劃出的基礎戰略框架,已經足夠褚燕埋頭研究一陣。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路程中,褚燕再未叨擾過劉順。

  回到元氏縣的劉順眾人並未受到熱烈歡迎,甄舉甚至沒有為他們擺上宴席,犒勞“遠征”將士。

  因為有真定那邊作對比,不少人都在私下發牢騷,直言甄國相家大業大,為人怎地如此小氣?

  劉順得知後,故意讓舒曜嚴懲在背後說甄舉壞話之人。

  幾次公開鞭笞下來,眾人對甄舉更是深惡痛絕,敢怒不敢言,只有在無人時才會罵上兩句。

  甄舉會在意這種無聊之事嗎?

  顯然不會,因為他正忙著斡旋於各大勢力之間。

  他們相互拉鋸,互開籌碼,反覆磋商,終歸還是沒能得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分配方案。

  究其緣由,還不是因為甄舉作為一名外來戶,想要的太多,想分的太少。

  其他人能願意與之商談,還是因為自身武裝力量不足以壓製住甄氏。

  然而,隨著劉順的回歸,又有新勢力坐上了談判桌,那便是——褚燕!

  劉順將從趙家堡帶過來的那一批人馬全部交由褚燕節製,並附贈了舒曜、吳曦、趙四等得力乾將,名為輔助,實則是監視褚燕的一舉一動。

  劉順可以允許褚燕壯大自身實力,但他絕不會允許褚燕的實力超過劉家。

  他也能接受褚燕以“麴義之於袁紹,太史慈之於孫策”的形式與自己共從,但他自己必須是“袁紹”、“孫策”。

  褚燕當然明白劉順用意,他這會兒正需要扯虎皮拉大旗,沒有劉順分給他的這些人手,他也很難服眾,進而從張氏手下“奪食”。

  劉順的安排立竿見影。

  在褚燕秀出自勢力的強硬實力,並許下女人、田舍等重利後,大量張氏佃農投入褚燕麾下。

  甚至,褚燕憑借自己“張氏骨乾”的身份,從張氏處挖走了大量“暗探”。

  張炳是有氣撒不出,有火滅不掉,對褚燕的所作所為恨的牙癢癢,卻只能乾瞪眼,無法與之開戰。

  前日,張氏打算強行帶走部分佃戶。佃戶們自然不從,就地爆發激烈衝突。

  趙光、舒曜聞訊,飛速帶人趕到,將張氏家丁打得落花流水,全數俘虜收押。

  張炳派人向褚燕討要人質,結果使者也被褚燕直接拿下。

  張炳見狀,再不敢久留,生怕褚燕出手掠奪其人口,匆忙啟程東逃而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