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人類宇宙開拓史》第19章 命理人生
  每一個現在活著的人,身後都站著三十個鬼,因為自有人類以來,死去的人恰好是在世的人的三十倍。自從洪荒初開,大約已有一千億人出沒在地球這顆行星上。這個數字之所以值得玩味,只是因為出於奇怪的巧合,在我們這個宇宙——即銀河系——也恰好有大約一千億顆恆星。所以在這個宇宙裡,每一個生存過的人,都相應有一顆星星在天空閃耀。

  《2001太空漫遊》——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幻作家之一:阿瑟·克拉克

  若以阿瑟·克拉克先生的算法,以宇宙紀元元年,即公元2600年,整個宇宙中有統計的人類數量約為五百七十億人,若以三十倍計算,在已知空間和時間范圍內,一共有一點七萬億人曾經存在過。由於克拉克先生生活的地球時代二十世紀末,地球上總人口數量約為六十多億,所以三十倍的數量如果要用來嵌套二十七世紀的人口,則需要作一些修正。

  結合二十二至二十七世紀,科技增長對生育率的影響,修正之後可以得出,以二十七世紀為止的話,從智人的雙手開始拿起樹枝作為防身和攻擊的武器開始,地球上,或是整個人類可及的宇宙中,大約一共存在過二點三萬億左右,被人類劃分為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的個體。

  若以至今二十萬年前,即更新世第二間冰期智人開始走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逐漸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文明開始,人類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求知,不斷試圖用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知識來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這個宇宙。譬如,在先人們在解釋“火”這種可以讓生肉變熟,成為更容易被消化系統吸收的蛋白質時,祝融、普羅米修斯、赫菲斯托斯、阿奢尼這樣的神祗,被創造、想象、賦予出來。

  後來,當人們仰望天空時,希望日月星辰,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提示和指引時,世界各個文明各具特色的佔星術被創造發明出來,那些當年為人們激勵了至少一部分精神力量的佔星系統。

  若以二十一世紀初,進一步完善後的西方佔星術為例,該系統糅合了行星佔星系統:太陽系內一顆恆星,即太陽、除地球外的七顆行星、以及一顆矮行星,即冥王星的運行軌跡。加上星座系統,即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面,即黃道面上掃過的天球上十二個星座。兩個系統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套自解釋的解釋系統。

  這套星盤佔星系統中,行星佔星系統包括太陽、水星、金星、月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十個相位,星座系統包括黃道十二宮的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射手、魔蠍、水瓶和雙魚座。人們一部會以某人出生時,上述恆星、行星、矮行星和星座,以地球為中心的絕對位置,繪製或排列出針對某人的星盤。通常,會以此時太陽或某個行星正好在視向上處於某個星座的區域,來定義“上升”、“下降”、“天頂”和“天底”星座等概念。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若以十個太陽系內恆星、行星和矮行星作為基礎相位,每個太陽系內天體又會在不同時間處於不同的黃道星座內,那麽總的排列組合可能性,為十二的十次方種,即一個數量級為十億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太陽系內天體以地球為中心連線的夾角,若呈現0°(合相)、60°(六分相)、90°(四分相)、120°(三分相)、180°(對分相)、30°(十二分相)、45°(八分相)、135°(補八分相)、150°(補十二分相)、72°(五分相)、144°(倍五分相)這十一種不同的特殊角度,

也會被納入整體的星盤排列之中。如果角度相位的概念加入的話,那麽整體組合數量將為十的二十一次方,即萬億億級別的可能性。  相對於在宇宙中,或地球上所有存在過智人總和僅為二點三萬億的數量,上述這套佔星體系囊括的萬億億種可能性,是足夠在今後若乾年內,依然可以讓每一個人類個體擁有自己“獨特”的佔星學個性。

  這些類似的,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發展出來的佔星系統,還有中國古代佔星系統,和印度古代佔星系統等。中國古代佔星系統以紫微鬥數虛星派包括的安命身十二宮、起寅首、定納音五行局、安紫微星、安余十三顆主星、安輔曜與神煞星系統。其中,值得一說的是天乾地支系統,天乾目前據考是源於商朝或之前先民計數,或是對身體命名的方式,記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個單位。而地支系統則是將木星公轉的十二年周期分為十二份,分別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

  天乾的十進製系統和地支的十二進製系統結合後,便成為了天乾地支六十進製的紀年方法。此方法結合了便於直觀計算的十進製,和便於計量時辰、日、月的十二進製,對於古代先民來說是一套十分先進的計數、紀年系統。而在另一個囊括太極、兩儀、陰陽、四象、五行和六十四卦系統中,卻是以六位二進製數字來表示十進製零至六十三的計數系統。在一些早期中國流傳的不可信說法中,就有古代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從該系統中獲益匪淺的說法。

  印度古代佔星術包括的二十七宿(Nak?hatras )、星座(Rā?i )和九曜(Da?ās)等系統。其中,二十七宿基於的是將黃道周期的三百六十度分為二十七等份,每一等份為13°20',均對應一個印度文化中所指向的天球上星座。九曜系統分別為太陽、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羅睺、計都九個太陽系內的天體與自然現象,其中羅睺和計都分別代表月球軌道與黃道的升交點與降交點。

  上述三個典型的古代佔星系統都蘊含著複雜,但基於天體觀測和先民對大自然理解的成果。若以統計學的方式來理解,這些佔星系統所囊括的排列組合結果的數量級都在億億,即十的十六次方以上。

  用前面的篇幅來敘述古代人類的幾個佔星術體系,絕非用來嘲諷和蔑視先人的智慧,相反,是感歎和佩服,人類自從開始擁有文明以來,都在窮盡自己的智慧來解析自己,解釋環境,認知宇宙。當我們用後人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複雜龐大的佔星系統時,不由得來類比後來人類基於各種技術手段和觀測結果構建的自然科學系統。我們會發現,也許這二者有時代、認知范圍以及科學手段的差距,但對於知識本身的總結和追求,卻沒有本質的區別。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們無法詬病由於知識和認知范圍的缺失,而構建出不夠完善甚至是錯誤的知識體系。以天文學為例,在地心說、蓋天說、渾天說的年代,確實這些理論相對比它們更飄渺的神話體系,更能解釋那個時代人們所能感知的宇宙。即便在日心說剛被哥白尼發表的時代,依然因為個別重要問題在日心說體系下依然不能給出比地心說更精確的描述,而導致直至伽利略時代,地心說依然佔有統治地位。

  人類對於認知的渴望總是喜新厭舊的,當拿起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遠鏡的伽利略,用更精確的觀測和精密的數學,使日心說能解釋更多人們肉眼可見的天文現象時,數年之間地心說便被徹底拋棄。而在艾薩克·牛頓爵士以經典物理學引入天文研究,科學家們逐漸認識到太陽也非宇宙中心時,日心說也被很快拋棄了。

  時間進入十九到二十世紀,那個科學大發現的年代,雖然望遠鏡的口徑比起伽利略和牛頓發明折射和牛頓式反射望遠鏡的年代有了幾十倍的增加,天文學家們也借助大口徑望遠鏡和照相技術定義了更長更多的星表,直至埃德溫·哈勃定義系外星系之前,人類對宇宙的理解,依然沒有跳出銀河系的范疇。同時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的年代,宇宙依然被認是靜態,而僅在數年之後,大爆炸模型的發表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使得人們對宇宙模型的認識又一次快速的被更新。

  後來,暗物質和暗能量從被猜測、觀測、定義到而今的可以被應用,依然是遵循著人類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認知邊界最全力的衝擊而得到的。

  今天的人類,已經通過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機制而形成的星隧旅行至在宇宙中,僅是滄海一粟的室女座超星系團幾乎每個角落,但人類又怎能站在這樣的時間點上,站在這種代表了人類歷史上所有歷史事件、科技發現、每一個個體和整體所造成的因果關系的總和所塑造的今天,來用看待無知和迷信的眼光來審視過去文明中的點滴?

  在二十三至二十四世紀暗物質和暗能量開始被系統研究以來,這些尖端研究的成功自然馬上被用於宇宙學的觀測和探究。而在這樣的體系下,人類對宇宙的概念,又比二十一世紀初的九百億光年可觀測宇宙范圍,通過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加入,又擴展了數萬倍。在認知更多的情況下,宇宙又同時對人類提出了更多問題:可見物質和暗物質,是否在更小尺度上能統一成更基本的粒子?也許在能回到這個問題後,今天的認知體系和科學理論,又將被更快的更新和迭代掉。

  回到佔星術的話題,人們自古以來希望能更多的掌握自己,掌握世界的命運。物質的世界被自然科學越來越準確的定義, 而往往如果談到有關人類的命運和未來,在一開始還能在科學或社會學范疇內,用有一定“自然科學”理論體系的平行宇宙和社會心理學來探討,但這樣的討論在數千年來,往往最後會被自然的引入玄學和哲學的范疇中。

  在我們的這個時代,在人類已經可以在超星系團這樣的尺度裡自由馳騁的時代,人類依然沒能找到比四千年前那些佔星術更好的辦法來預測自己的命運和未來。至今,還有大量的人,在使用那些古老的,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形而上理論,每天、每月、每年在猜測、暗示、總結著自己的過去的行為和未來的命運。

  我個人相信,人類的發展,正如我們對自然、對宇宙、對自身命運和未來的認知一樣,是基於恐懼和懶惰。對饑餓的恐懼讓人類不斷更新自己對植物和動物的馴化技術,對懶惰的渴望讓人類不斷發明讓自己解放雙腳、解放雙手、解放更多身體器官勞作的機器與設備。

  正如十九世紀時古代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在至今依然再版的小說《雙城記》開頭所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正直下地獄。

  本文全文摘抄於《人類宇宙開拓史》第四部,《人類文明史簡述》第三部分,《論述集》中收錄的相關文章。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