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人類宇宙開拓史》第15章 夢想仙都
  在穿過1-9-3-13號星隧到達的2931號星系,自從宇宙紀元500年左右星隧被展開,前置無人探測器到達之後的一百多年中,都鮮有人問津。這個後來被命名為羅布泊的星系,正如地球上擁有此名的那個戈壁灘一樣,荒涼而寂靜。

  羅布泊星系的主星是一顆零點零七三倍太陽質量的褐矮星。由於該恆星(經過長期爭論,黑矮星還是被國際天文理事會歸類為恆星)內部沒有核聚變產生大量的能量,所以在以它為中心七個天文單位球形內的五顆行星,都是永久黑暗安寂的世界。

  由於褐矮星本身質量與引力水平低,無法從更廣闊的星際空間中吸積物質,繞轉它的五顆行星都是較小的固體行星,或直接是矮行星。

  羅布泊星系最外側的一顆行星在該星系被發現的第一百五十一年後被命名為阿諾·羅伯特,用於紀念人類尚在地球生活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兩位偉大、嚴謹的科學家。獲得這樣的命名,自然是因為這顆行星有了人類賦予它的重要價值和責任。

  阿諾·羅伯特星是一顆碳元素含量約為百分之九十九點七、直徑七千九百千米的固體行星。眾所周知,由於每個碳原子與另外三個碳原子相聯,六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正六邊形的環,伸展形成片層結構,故而該行星幾乎全部都由黑色的石墨組成。

  對於在羅布泊星系這樣,以褐矮星為主星的星系擁有一顆碳質行星的原因,目前有兩種解釋。一是,這個星系源於上一代星系的遺跡,而上一代星系的主序星應該至少在發展到紅巨星階段時,發生了未知的變故而發生恆星爆發,爆發拋灑若干物質後的星際物質聚合成了新的褐矮星。而阿諾·羅伯特星則是上一代恆星的直接遺跡。

  另一種猜想是,某個遙遠超新星爆發後,一顆碳質拋灑物經過了多次未知因素減速後來到羅布泊星系,而由於本身速度已經降至較低水平,從而得以被引力孱弱的褐矮星捕獲並進入公轉軌道。

  使用射電天文學的鼻祖阿諾·彭奇阿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的名字來冠以史上最大的射電天文,甚至是天文觀測項目,當然是希望先賢的名字能祝福和鞭策新一代的天文學家們為人類認知的邊界拓展更多的疆土。射電天文學家們準備在阿諾·羅伯特星上,依托本已天然形成的直徑二千米、深度一百九十米的隕石坑,建造一個史上最大的射電波段接受主鏡。

  此前,科學家們曾經在不少於一千個已知星系,數萬個人類可到達的小行星、矮行星和一般固體行星上尋址進行該項目,但經過多番考察,羅布泊星系的自然條件是所有候選地中最優秀的。

  首先,羅布泊星系所處的區域是目前已知在室女座超星系團中,星系團和星系最稀疏的區域。如果說整個可觀測宇宙的素質密度為每立方光年五六個氫原子的話,那羅布泊星系周圍五十萬立方光年的平均物質密度僅為零點五個氫原子。

  其二,由於褐矮星本身沒有核反應的特性,阿諾·羅伯特星上可能受到的電磁、X射線、中微子等,甚至紅外波段的近距離干擾就微乎其微,這對於射電天文學家們已知夢想的“射電淨空”是十分接近的環境。

  其三,行星本身由於是幾乎由碳組成,整個行星上幾乎沒有金屬元素,所以行星本身磁場對宇宙射線的干擾,以及對各種射電信號接收的干擾,就相對富含金屬的行星微乎其微了。

  麥克斯韋號二千千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MTAST從計劃到建成一共歷時十八個月,在建成後的調試階段,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在調試微波段的靈敏度時,實習數據觀測員小A和見習設備操作員艾拉接收到了處於850~950Mhz之間編碼方式極其相似的信號。這些數據如果用時間來衡量的話,大約由數億個發射源,在十多年的跨度中發射出來。

  對此表現出了濃厚興趣的小A和艾拉,對這些信息嘗試了若乾種方式的解碼。她們在若乾種解碼方式中,嘗試使用了宇宙紀元元年時,地球上都已經淘汰兩百多年,移動通信設備上的基頻處理器類似的解碼方式,得到了完整的解碼信息。

  這些質量參差不齊的信號,解碼後得到的是一首都十分類似的音樂旋律。在一些劣質的信號源裡,曲子僅僅能表現出幾個雖然能組成旋律,但粗糙的單音,而由於長時間的信號衰減和在空間中的偏折,高質量信號源的信息,也有了巨大的損失。不過,不管是高質量或低質量的信號源,即便是在錄製或編譯成信號時就僅以十分粗糙的方式來進行,都不能阻止這首流傳千年的經典樂曲所擁有的魅力。

  小A和艾拉在學校時,都選修過音樂理論,她們知道,這段可以肯定是發出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頭十年。這些地球上信號所能解碼出來的信息,都指向了以為比二十世紀末更為久遠時代的偉大作曲家——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生於1770年12月16日,逝世於1827年3月26日,是地球時代最偉大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時至今日依然在眾多的場合,被人們演繹著。貝多芬的事跡和他所有的作品,都被收錄在了《人類宇宙開拓史》的第二部中。

  這首被編譯成二十世紀末人們在使用移動通信設備呼叫別人時,數億部設備都在使用的等待音,或是當時稱為鈴聲的曲子,在貝多芬的所有作品裡也許不是最出眾最偉大的,但也許是他所有作品裡最膾炙人口,影響力最大的。小A和艾拉也是音樂愛好者,他們寫下了後面這一段,有關這首曲子的鑒賞分析,又使用相同的頻率編碼後向廣袤的宇宙發出去,希望以此來緬懷這位偉大作曲家的偉大作品。

  《獻給愛麗絲》

  《獻給愛麗絲》原名《a小調巴加泰勒》,是貝多芬在1810年創作的一首獨立鋼琴小品,據信是貝多芬獻給“愛麗絲”作為紀念的作品。該作品在1867年被後人所發現,後收錄在《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補遺部分59號。

  作品A段以右手單手並不協和的小二度開始,在彈性節奏中既有緊張也有試探,然後進入一段小三和弦,小調的憂鬱和暗淡繚繞在空中持續一段時間,像晨曦前的黑紫色天空,然後右手在琴鍵上彈出B、C、D三個音帶領音樂過度到關系大調——C大調,也就是B段。

  這時的音樂色彩明亮起來,暖陽溫茶,碧空如洗,也像是一直的疑問和憂鬱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作曲家當然會在自己的作品中展露非凡的才華,但同樣也會展露自身的脆弱,敏感,糾結甚至強迫。所以在體驗樂曲帶來愉悅的同時,要一並接納作曲家作為正常人,一定會有的傷感,脆弱和情緒。作品中的一問一答一直不曾間斷,這要求演奏家在掌握熟練的演奏技巧的同時,要能夠有移情和通感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理論分析能力。

  在感知作曲家的情緒的同時讀懂他的音樂語言,在演奏時用不同的觸鍵法,演繹出一問一答的角色,用手腕做出音樂的句子。無論是提問,猶豫,試探,回答,歎息或生氣,都有準確的體會並用聲音來呈現。在C段中隨著和聲織體變厚,音域拓寬,左手由流動溫柔的分解和弦伴奏變為強勁的同音反覆伴奏,使得作者內心焦慮,急切的情緒波動撲面而來,聽者亦感同身受,因為與之前的優美寧靜反差較大,有的聽者並不喜歡這個C段,但它確是作曲家內心的真實表達,在強烈的情緒波動後,音樂慢慢平靜並回歸到A段,如同最終與自己的和解。

  這一段對《獻給愛麗絲》的欣賞分析, 用二進製開源代碼的方式,以900Mhz的頻率,由小A和艾拉向全宇宙廣播。她們二人的雖然對音樂十分熱愛,也對幾百年前熊俞二人橫跨宇宙,由古典音樂聯系在一起的羈絆早已耳熟能詳,但她們自然知道要寫出基本具備一些專業度的品析是有些難為自己的。小A和艾拉翻閱了過去兩千年間,存在於數據庫種有關對《獻給愛麗絲》這部傳世之作汗牛充棟的解析的文章,最後選擇了生活在二十一世紀一位名字縮寫為S.H.中國音樂老師,在2021年中旬發表的一個對於這部貝多芬小品的短篇鑒賞文章。

  是的,寫作這篇《獻給愛麗絲》賞析的作者就是那位S.H.,那位將永遠在詩人星上彈奏《拉赫瑪尼諾夫升C小調前奏曲》全息影像的本人。眾所周知,彈奏鋼琴曲的全息影像在紀念丹·西蒙斯和他偉大科幻小說作品《海伯利安》的地方,後來者們希望用音樂和實體雕像,來不停歇向世人展示《拉赫瑪尼諾夫升C小調前奏曲》魅力的和小說中主角之一,那位沒有留下名字霸主領事對自己母星茂伊約和對他祖母希莉的挽歌。

  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簡稱CMB,又稱3K背景輻射,是古代美國射電天文學家阿諾·彭齊亞斯(Arnold Penzias)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oodrow Wilson)在1964年時偶然發現的一種頻率在微波范圍的2.725開爾文充滿整個宇宙的熱輻射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