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閥》第195節 戰俘問題
接連敗意大利,敗英軍,對民心民氣的鼓舞是巨大的,幾乎民族感情一瞬間就衝上了雲霄。但是老百姓可以不管善後問題,隻享受勝利的喜悅,政府卻不能不管。而且必須要小心謹慎的應對,因為好容易激發出來的民心士氣,如果一個應對不好,在給打擊回去了,就有淚無處流了。

 聯省不可能,中國不可能永遠跟意大利和英國人打下去,國與國之間,和平的時候總是要多過戰爭的時候。但是目前如何能夠讓這兩個西方國家,驕傲自大的西方國家,自認為是列強目中無人的西方國家,吞下失敗的苦果,接受權力萎縮的命運。

 趙澤勇想要談判吧,兩國都還沒承認過革命政府呢,更不用說聯省了,他們不承認聯省,就沒有對等的地位,無法平等的坐在談判桌前。於是英國、意大利跟北洋接觸,給革命政府施壓,就是不願意跟聯省坐在談判桌前。名義上是法律程序問題,其實還不是面子問題。他們還相繼通過其他國家向聯省傳話,表示只要聯省肯釋放兩國俘虜,並保護兩國利益,那麽兩國願意承認聯省的政治地位。

 承認地位,這個東西,在西方人手裡漸漸的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外交底牌,對於一個新政府而言,承不承認地位,就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不被人承認就不是合法的。

 但是這對中國人來說,根本就是扯淡,中國向來是個勝者為王的社會,誰贏了誰說了算,談不上誰承認誰的問題。但是要說中國人心裡一點這種現代政治意識都沒有也是不對的,一個政權建立了,怎麽證明這個政權是合法的呢,怎麽證明這個政權就是正溯,中國人有自己一貫的認知和傳統。

 古代時候。那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誰佔據了洛陽、長安幾個古帝都,誰就有資格稱帝,而其他地方的割據政權,頂多稱王,即便試圖跟你平等,也不會得到輿論的認可。文人名士隻認可那坐在洛陽或長安皇宮龍椅上的那個人。因此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只有在北方建都的國家才是正統,五代十國中,只有在河洛這裡建都的國家才被定為朝代,而其他國家都只能是十國中的一國而已,比如南方很多國家。像後唐等,其實當時都是強國,存在時間也更久,可卻不及北方一代兩代的短命王朝的歷史地位。

 直到東晉南遷,衣冠南渡,不但是皇帝,就連掌握了輿論的士大夫都跑到南方去了。於是他們只能修正這種輿論,不再以中原為唯一的正統象征,而是開始更加重視其他一些象征,比如宗室、比如血統,還有傳國玉璽等。南宋同樣是如此,而且由於南宋文化地位很高,南方士族可以主導話語權,於是他們開始把南宋粉飾成正統。三國演義的故事就是這時候開始形成,人們開始認可偏安的漢室劉備政權,而否認醜化中原的曹魏政權,這就證明了地域觀念開始弱化了。

 但是中國人是弱化了地域為正統的觀念,不是完全消亡了,只不過把北方作為正統的觀念漸漸淡化了,或者說是擴大了。中國人仍舊認同誰擁有了天下,誰就是正統,把整個天下當作了一個大中原而已。而且世界觀開始走出中國這個地域,周邊小國必須接受中國天子的冊封。否則就是得國不正,這相當於只有得到中國認可的國家才是合法的政權,跟西方的承認地位的方式有所不同,話語權隻存在中國天子手裡。

 所以宋之後的朝代,就開始不再局限於只在中原建都了,元代建都北京,明代建都南京,後來遷居北京,清代直接繼承北京,就是因為這種中原意識淡化,或者說中原意識泛化,小中原變成了大中原概念,中華哪裡都是中原,哪裡都可建都。

 但是由於元明清三代,獲得權力的方式都是采取武力。當然宋以前也是主要靠武力,但是卻有其他一些東西在裡面,比如繼承,繼承法統。秦自然不用說了,秦的國號,權力,都是周天子冊封。漢的國號則來自於楚霸王冊封劉邦為漢王。三國時候,曹氏是漢帝冊封的魏侯,孫氏是冊封的吳侯。唐的國號來自於李淵唐國公的封號。宋來自於趙匡胤宋州節度使的官名。可以說,從秦漢到唐宋,中國的權力變更,都是有清晰的繼承概念在裡面的。直到元代,元這個國號是蒙古人自己從古籍之中挑選的,到此權力的更迭在也沒有了繼承前朝的影子,純粹變成了武力至上。

 因此強權變成了唯一的認可方式,誰有實力誰就是天子,普天之下都是你說了算。只有你認可別人的份兒,沒有別人認可你的份兒。這就是中國人中華中心思想的一貫傳統。當然了,中國的天子也是需要有合法合理的意識的,但是已經沒有一個國家有資格給予中國政權進行認可和確認了,所以中國天子求助於天,凡是皇帝繼位,都禱告天地進行祭祀,天子,天子,是天認可的。

 到了近代,中國被列強徹底壓製,在方方面面都被壓製著,從政治、經濟,到引以為豪的文化上,都受到了嚴重的壓製和摧毀。放在以前,中國人會在乎小國的承認嗎,中國新君繼位,小國派人來只有朝賀的份兒,誰敢來指手畫腳說我承認你,我不承認你之類的話,那麽這個小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但是到了民國,各界政府卻都在爭取列強的承認,列強不承認,那麽這個政府就是不合法的,無法在國際上行駛權力。這是何等的可悲,大天朝何時淪落到了這種地步,需要靠著別人的承認才能獲得權力。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了後世共和國時期,那時候仍舊在爭取別國的承認,大的方面爭取別國承認你的合法性,承認你的市場地位,小的方面,請求國外的認證機構對自己的企業進行認證,什麽9000認證,osars認證等等等等。似乎得不到西方人的認可,中國人就覺得不踏實。這種心態從官方到民間,似乎印證了辜鴻銘那句話,腦袋上的辮子取掉容易,但是心裡的辮子取掉很難。

 趙澤勇從現代來到民國,兩個時代的文化他都懂得,兩兩印證他自然對這些問題看的通透,需要別國承認。這是西方人的政治模式,而我行我素我說了就算是大天朝的政治模式,由於西方人的強大,於是現代後所有的國際行為模式都是以西方人的方式來的,但是這種方式對於中國貽害無窮,趙澤勇決定不按洋人的套路出牌了。

 你丫不認可哥。哥還不稀罕你認可呢。哥教你中國方式,那就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盡管你現在拳頭確實比哥大一點,可是你在中國,在哥的地盤上就是打不過哥,那說明起碼在哥的勢力范圍還是哥的權力大,那麽哥就要說了算。什麽你承認,你不承認的。都是狗屁,你承認了哥還能羽化升仙,你不承認了,哥立馬就不是人了,切,懶得理會。

 於是手握幾萬俘虜的趙澤勇,乾脆你們不找我談判,我也不著你們談。耗著。看狗日的誰耗得過誰。

 在蘄州伏擊英國軍艦和運兵船一役,滅英國陸軍一個旅,兩千人打死淹死,一千人做了俘虜。瑞昌一役,唐宇縱消滅英軍一個師六千人,俘虜四千。安慶,李宗仁完整收降英軍一個旅。九江。唐宇縱攻入毫無抵抗力的九江城,俘虜英國陸軍五萬。顧品珍則接受意大利兩萬多人的投降。

 英國和意大利軍隊,先後投入到中國戰場的,接近十五萬。最後被俘接近八萬,剩余軍隊大多被殲滅。

 手裡握著的八萬俘虜,就是趙澤勇最大的底牌。不怕洋人不來找自己談判,就算他們不來,八萬人也是八萬壯勞力啊,養著也不吃虧,比養豬肯定更有收益。

 所以一有俘虜,立刻就給派去修鐵路,修公路,建機場去了。長江沿岸的許多機場,都是俘虜們建設起來的,然後接著從這裡起飛飛機再去打他們的戰友。湖南的鐵路建設,武漢到長沙的鐵路改造,俘虜也都大規模的參與了其中。

 俘虜在中國一日,其實對趙澤勇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以更便宜的修建鐵路公路,可以名正言順的使用免費勞動力。這點就是英意兩國都無可指責,國際公約中規定,不能虐待俘虜,殺害俘虜,可是也規定,可以要求俘虜勞動,用勞動換取他們的食物。所以老子提供夥食,支使你們乾貨那就是天經地義的。

 要是俘虜偷懶?不合作?怎麽辦?

 你還不簡單嗎,國際公約是那麽規定的,可是誰來監督呢,就算聯省執行公約,可是任何法律條文都是有漏洞的,而且戰俘走進了戰俘營還奢求什麽尊嚴,要求什麽保證,真是扯淡,有一百種方法告訴他們戰俘是沒有人權的。

 都不用聯省軍自己出手,印度兵就是很好的監工。英意兩國俘虜隻發放了勞動工具,讓他們工作,印度人則發了鞭子,隻負責監工。規定了工程量,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印度監工就沒有夥食,因為他們沒有完成監工的工作,沒有勞動,所以沒有食物。結果國仇家恨加上肚子需求,印度人的鞭子掄的狠著呢。

 如果這樣還不能讓英意俘虜老實勞動,還有其他更多的方法,對那些老兵痞,寧可吃鞭子也不願意乾貨的懶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們帶進深山,也不打他們,不罵他們,直接宣布他們自由了。山裡的豺狼虎豹是非常歡迎手無寸鐵的這些人高馬大的白人的,足可以美餐一頓。

 所以說俘虜在聯省根本就不是問題,求之不得多待些日子呢。可是英意兩國卻不能放任自己的俘虜在中國當勞工,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個繼續戰爭,一個尋求和平。要戰爭的話,還能派出多少人來,反正英國人覺得在派遣十萬人到中國,怕是國內就要大亂了。意大利呢,此時對英國人意見大了去了,老子好心來救你,可是我們幾萬軍隊硬是白白給你們坑了。老子才懶得再跟你玩了。

 不能放任俘虜被聯省使喚,又放不下臉面上門求和,放不下臉面以列強國身份來跟中國一個地方軍閥坐在談判桌前,只能寄希望於列強的斡旋,通過美國人,通過法國人,甚至通過日本人給趙澤勇帶話,希望他釋放俘虜,表示可以承認趙澤勇的特殊政治地位。

 對趙澤勇而言,不跟我談判,又想讓老子放人,暗示可以承認老子的地位,哼哼,老子不需要你承認,愛承認承認,不承認拉到,我的地盤我做主,在聯省地區老子說了算,趙澤勇心中暗想。在聯省,要收回你們的特權就收回,你們不承認老子的做法合法,那無所謂啊,不需要你承認,反正以後你意大利人敢犯法立刻審判執行,還要從嚴處理,什麽治外法權沒了,在欽州港我們想怎麽收稅就怎麽收稅,想收誰多少稅就收誰多少稅,你說海關是英國人說了算,玩蛋去。

 想用虛無縹緲的國際準則來約束趙澤勇,開玩笑,這是中國的軍閥,不講這一套。老外的國際準則之所以能吃住北洋軍閥,甚至能吃住革命政府,不就是因為那套制度可以給這些人帶來利益嗎。遵守了國際準則,獲得了國際承認,北洋各界政府才能從英國人哪裡收到海關稅款。同樣革命政府也想要這筆稅款。但是趙澤勇呢,他更傾向於直接武力奪回海關,從根子上自主自強。

 見用承認地位的利誘無法打動趙澤勇,英意兩國又開始威逼,聲稱如果聯省不釋放兩國俘虜,兩國將采取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趙澤勇針鋒相對表示聯省有足夠大的戰俘營,歡迎兩國軍隊光臨。兩國威逼也不行,又尋求妥協,表示聯省釋放俘虜,則英意兩國解除目前的封鎖,並且保證不再繼續針對聯省采取軍事行動。

 解除封鎖,這個趙澤勇當然希望了,不解除封鎖,欽州港就是一個死港,收回了這裡的海關,也無法行使權力,而且對經濟的損害實在太大,在國際市場上,一方面是聯省原產的汽車、化妝品、市場用品價格一路走高,一方面是其他國家的產品在快速的搶佔聯省的市場。

 但是到目前為止兩國都只是通過其他國家來傳達他們的意見, 沒有任何書面的東西。他們保證不再對聯省動武,保證解除對聯省的封鎖,可是如果他們食言呢,幾萬戰俘釋放回去後,他們又再次把戰俘武裝起來,派到中國來打仗怎麽辦,他們不解除封鎖,聯省能咬他們?

 有紙面文字的條約都還是長長被撕毀被破壞呢,更何況這種口頭承諾,還是沒有公開的,隻讓人帶話的口頭承諾,根本就是狗屁,一錢不值。

 必須坐下來談判,最後簽訂成文的條約或協議,或者讓兩國在報紙上向全世界發表聲明,表示今後永不再跟中國聯省政府為敵,表示立刻解除對聯省和中國其他地區的封鎖,恢復正常的貿易道路。

 但是讓兩國做這種公開聲明,怕是要比讓他們來談判更沒可能。

 兩國不想跟聯省坐下來談判,趙澤勇何嘗想跟英意兩國坐在一起呢,只是雙方互相不信任而已,所以關於俘虜問題一時間陷入僵局之中。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