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778章 勸學廖化
領兵在外許久的廖化,這日忽然急急回趕。

 自分田開始,廖化一直在外忙碌,半個多月都未遇到事,現在終於遇到事了。

 城主府,李孟羲認真聽完廖化所匯報的軍情,不由皺起眉頭。

 均分田地要執行下去,就必然要把巨鹿所有之土地收回公有,土地改革勢必會遇到頑固勢力的反撲,這李孟羲早有預料。

 出事地點在南和縣。

 一隊下派下去的屯田隊伍跟村裡村人起了衝突,屯丁死了三人,傷了數人,這是分田以來最大的事端。

 李孟羲目光掃過廖化,還有聞訊而來的關羽,他問二人,“兩位以為,該如何處置此事?”

 廖化冷聲道,“殺人償命,只需軍師令下,某帶人平了他們!”

 李孟羲不置可否,看向關羽問道,“關將軍以為如何?”

 關羽思索片刻,“隻誅首惡,莫牽連無辜。”

 “嗯,”李孟羲嗯了一聲,他隨之梳理了下自己的語言,說道,“是帶兵屠戮,還是隻誅首惡,其實都是次要,關鍵是,兩位當真以為,作惡者必是村人,而非屯丁?”

 聞言,廖化和關羽立刻看了過來,廖化面露疑惑,滿臉不解。他不解為何自己人被打殺了,不去報仇,還要替凶手說話。

 而關羽則是若有所思模樣。

 “殺人償命,擒拿凶手,這不是首要,首要是,要弄清真相如何,弄清凶手到底是誰。重要的是,公道。”

 ——

 廖化作為最後才加入義軍的新人,他肯定會很不解為什麽姑息縱容與義軍作對的人,不僅是廖化,估計好多義軍老人也難繞不過來這個彎兒。

 不由分說的屠村也好,隻誅首惡也好,這很簡單,一道命令下去就行。

 從遠近親疏和好惡來講,當李孟羲聽到自己人被打死了,他第一反應也是帶兵狠狠地教訓狗日的刁民。

 可,終歸不能這麽做,這麽做格局就太小了。

 立足巨鹿,最不能做的就是去明分什麽自己人和外人。沒有外人,巨鹿所有人,都是自己人。要知,義軍滿打滿算才十五萬人,而巨鹿四境,有數倍於此的人力,為區區十五萬人,丟了幾十萬人,太蠢。

 巨鹿四境之民,亦是不遠將來治下之民,巨鹿四境之人心,亦是巨鹿之人心,談何遠近親疏。

 李孟羲沒有怒而興兵,他要查明真相,不管是誰的公道,不管是屯丁們的公道還是村人們的公道,都要守護。

 此番前去斷桉,第一,懲治凶手第二,李孟羲自思無有斷桉之能,他於是便把司法部立法部眾官員一並帶上。

 而後,隨關羽一起帶步騎數百人,領著眾官員們匆匆奔赴南和縣。

 數百人馬一路急行,奔赴事發之地,此時廖化口中所謂的稍大的村落,此時情況大變。

 村落裡不知何時聚集了龐大的人力,村人見兵馬到來,村中大量手持刀槍農具的人影在慌張調動著。

 村中似乎是有著能掌控全局的人,人力調動很是得法,義軍兵馬抵達村外不一會兒,村人立刻推來車把村口堵了起來,房頂上,也迅速爬上了弓弩手佔領高處,虎視眈眈的把弓弩對準外面。

 李孟羲轉頭看向廖化,他皺眉問道,“廖化將軍,此村人口未遷移走嗎?哪來的這麽多人?”

 廖化也奇怪,他支吾著說道,“走時還沒這麽多,也不知從哪來了這多人……”

 李孟羲打量了廖化兩眼,二十出頭的廖化看著很年輕,又想到,已經準備想把廖化當做先鋒將軍來培養了,見廖化行事還欠缺些周全,李孟羲便問,“廖化將軍,你因何不知此村詳況?”

 廖化以為李孟羲要問罪,趕緊告罪,說口稱怠慢了軍務,罪該萬死。

 李孟羲張了張嘴,話堵在嘴邊隻好咽了回去,他不喜歡廖化這樣,出了差錯,應該立刻做的是查漏補缺總結改進,而不是一出了差錯說個罪該萬死就完了。

 李孟羲有心提點廖化,他接著又問,“廖化將軍,你因何會不知此村情形?”

 廖化依然沒轉過彎,面對李孟羲的再次責問,他跳下馬,單膝跪在地上,以頭觸地,“廖化誤了大事,罪該萬死!”

 看廖化這副要死要活的模樣,李孟羲無語,“起來說話。”他道。

 廖化抬頭看了李孟羲一眼,見李孟羲臉色平靜,不太像是問罪模樣,廖化起身站起,拘謹的站著。

 “廖化將軍,我問的是,你因何不知此村詳情,是因何?”李孟羲又問同一個問題,這是第三遍了。

 下意識的,廖化又想說耽擱軍情罪該萬死之類的說辭,但當廖化觸及到軍師的目光之時,看到軍師似笑非笑的神情,廖化莫名的放下心來,再無任何惶恐。

 “將軍本知此村有亂,可為何此時再來,不能詳知此地軍情?”李孟羲笑著問。

 廖化若有所思的沉思了起來,片刻,靈感突來,廖化有所頓悟,“是因此地突生軍情之後,某領兵急走,未曾留哨騎盯視,故,隔日之久,形勢大變。

 是因,某一時疏忽,未留哨騎之故。”

 看廖化明白了過來,李孟羲笑著點了點頭,“正是如此,軍情瞬息萬變,不可不時時細察之。”

 說給廖化聽,李孟羲也大有感悟,之前諸多戰事,細數起來沒有用到情報相關,都是一股腦撞上,然後橫推,粗暴的很。

 今次廖化因情報遲緩錯判形勢,此問題雖小,可此中暴露的問題很大。情報因有時效,因軍情瞬息萬變,又因監視手段缺乏,信息傳遞太慢,因此,要想得到足夠及時的實時情報,就必須派大量哨騎隔一會兒就回去傳遞一次情報,只有如此,才能確保情報無虞。

 接著,李孟羲再次問向廖化,他問,“將軍以為,只派哨騎盯守,此法,妥是不妥?”

 這話問的,說妥當,未免有自誇自傲的嫌疑,說不妥當,再被接著再問一句,哪裡不妥,這該如何回答。

 廖化一時沉默了。

 李孟羲也不著急,靜靜等著。

 安靜的氣氛最是尷尬,最是難熬,廖化不得不硬著頭皮想,派斥候盯梢,到底妥是不妥。

 怎就不妥了,廖化想,派十數二十人,隔一時辰一報,不挺好,哪裡不妥。

 就說此次,有斥候盯著,若是此村有大量人馬聚攏的跡象,焉能逃過斥候的眼睛,見到動靜,斥候只需回去一報,不就能早做準備。

 忽然,當廖化下意識轉頭向村中看去之時,他看到堵在村口嚴陣以待的車陣,看到車陣之後數量眾多手持兵刃的村民,廖化忽然意識到,寥寥數個盯梢的斥候,若村人有歹意,這數騎無力自保,要麽會被圍殺,要麽會被驅逐。

 想到這裡,廖化眼睛一亮,他有的答了,“軍師,某以為,只派三五斥候,不妥。”

 “嗯?如何不妥?”李孟羲笑問。

 廖化正色道,“三五騎太少,若被驅趕,不得不退走,一退走,盯梢不能,探查不能,軍情就無從知曉。”

 “那,你的主意是?”李孟羲問。

 “某以為,少說得留二三十騎方能有自保之力。”廖化鄭重說道。

 李孟羲笑得更開心了,見廖化領悟能力很好,一點就通,他又問,“那,廖化將軍,縱是派了二三十乃四五十甚至上百斥候,可能萬全?”

 廖化不由轉頭又看了村落一眼,廖化心想,就這個小村,百騎斥候,滅村都可,怎會盯守不了。

 廖化本欲作答,可當迎上軍師似笑非笑的目光時,廖化猶豫了。

 廖化是黃巾舊將,是經歷過大戰的人,廖化皺眉心想,百騎盯守一村,固然能穩妥,可如此一來,太浪費兵力了。到大戰之時,斥候縱有百騎,亦難應對敵軍騎隊之圍追堵截。

 想到這裡,曾經過往的征戰經歷浮現腦海,廖化想到,曾經麾下探子伏於敵營左近深草之中密探敵情,匿而刺探之法,不懼敵軍圍追堵截,不懼驅逐,亦不需大量人手。

 有了答桉,廖化把隱匿探查之法說了出來。

 聽廖化說斥候可以藏身要地附近,密而察之。

 李孟羲點了點頭,他問,“斥候藏身容易,那戰馬如何藏匿?”

 廖化想了想,答,“戰馬留於遠處,留人看守,斥候眾人自遠潛行,趨近匿藏。”

 李孟羲不由點了點頭,下馬輕裝潛行,這個方法極好。

 想了想,李孟羲聯想起偵查兵相關的一些知識,他提點到,“若要趨近藏匿,斥候人等,可先去甲胃,解下兵刃並一切拖累,如此,行動能更為迅速。”

 廖化一想,甲胃脫了,兵器也不拿,萬一遇險豈不無絲毫相抗之力。

 李孟羲仿佛看出了廖化心中所想一樣,他說道,“將軍可能要問,要是不帶鎧甲兵刃,萬一遇險,如何脫身,將軍不妨想想,就是穿了甲胃帶了兵刃,孤身一人藏匿於敵營附近,這若是被人察覺,敵軍千百追來,縱兵甲齊全,能逃的了嗎?”

 廖化聞言若有所思。

 李孟羲接著補充道,“要說逃命,身無片甲,更無兵刃拖累,反而逃的能更快。”

 所以說,斥候人等,就別想著搏殺了,一個人,離得又近,打不過人家一堆的。

 ——

 “將軍以為,縱是用隱匿之法,能萬全否?”

 李孟羲竟然還問,還繼續問。

 廖化愕然。

 到此時,廖化已經覺得盡善盡美了,哪裡還有不妥。

 廖化抱拳答到,“末將不知,還請軍師指點。”

 李孟羲想了想之後,說到,“大漢製式軍服,顏色紅豔,醒目異常,不利藏匿。

 故,斥候人等可著青灰之衣,以便隱入草色之中。”

 廖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廖化看到自己的衣袖正是紅色的,這要是去藏匿,豈不被人一眼看破,廖化大為受教。

 李孟羲接著又問,“若用藏匿之法,且斥候著草色之衣,將軍以為,已萬全否?”

 廖化恭維道,“軍師嚴謹無漏,廖化佩服!”

 李孟羲不由搖頭,他看了廖化一眼,“實則,不足處仍有。”

 廖化面露疑惑。

 李孟羲道,“斥候除可穿青灰布衣,亦可身上纏枝捆草以作偽裝,如此,豈不更為隱蔽?”

 廖化又受教,對李孟羲敬佩無比。

 而後,李孟羲仍接著往下問,“將軍以為,至此萬全否?”

 廖化再一次沉默了。

 這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每覺得萬全之時,仍能有精進,廖化不確定用了隱匿之法,斥候穿了草色衣物,身上綁了雜草之後,嚴謹到如此地步,還能不能再有精進。

 “草木之類,雖說遍地皆是,可有時,搜尋不易,再者,有時軍情緊急,來不及收集。

 故,可用碎布偽作雜草,再染以草色,足可以假亂真。”

 之後,當李孟羲再問廖化,可萬全否,廖化猶豫著答到,“……或仍有可改?”

 李孟羲笑了,他點了點頭,“便是如此。要知,萬事無盡善盡美,永有可精進之境,術無止境啊。”

 廖化心中大悟,鄭重的朝李孟羲抱拳一禮,口稱受教。

 這時,見一旁關羽正看過來,李孟羲問,“關將軍,你以為,斥候探查之法,可還能精進?”

 關羽撫須笑了,“有無精進某不知,只是,雜草叢生之處,必多蛇蟻,隱草藏匿,蛇蟲何避?”

 李孟羲笑了,“用藥耳,雄黃就成!”

 說著,看向廖化,李孟羲笑道,“看,關將軍所說,不又是精進之法?”

 於最後,李孟羲問了廖化最後一個問題,他問,“廖化將軍,若是敵軍斥候,用隱匿之法,穿草色之衣,身纏樹枝枯草,又帶有雄黃藥物隔絕了蚊蟲,可長久潛伏,問將軍,若將軍守營,該如何應對?”

 廖化不假思索,答到,“可遣軍士留意叢草之處,細細探查。”

 李孟羲接著問,“隻如此?萬全否?”

 廖化一愣,反應過來,思索片刻,廖化道,“敵斥候暗藏,我軍士在明,敵暗我明,為防敵斥候暴起傷人,巡營軍士應派著甲之士。”

 “嗯,還有呢?”李孟羲笑問。

 廖化又想了一陣。

 隨後,廖化先後說了,恐敵斥候輕捷迅疾,追之不及,巡營之時,當派一二騎兵隨行待命。

 廖化還說,騎兵一個兩個怕還不夠,怕萬一敵斥候悍勇殺人奪馬奔逃,故,隨行騎兵最少兩人。

 李孟羲都詫異了,能有這麽猛的人,步兵被騎兵追著,還能把騎兵反殺了奪馬逃路。

 一想,還真會有這種猛人。

 廖化窮盡所能,連連想了數種應對之策之後,終於,再也想不出來了。

 李孟羲若有深意的問,“此,已萬全否?”

 廖化正色,“此時不知,日後或可能知,永無萬全之時。”

 成了,廖化已經明白了術無止境的深意。

 這時,李孟羲指了指關羽,笑對廖化道,“不妨問問關將軍,看關將軍有無好主意。”

 廖化聞言便轉身向關羽請教。

 關羽手捋長須,略做思索,說道,“敵斥候若能擒獲,有大用,生擒比擊殺有用。

 若求擒獲,騎兵可用套馬索,可用絆羊索,可用大棍,可用威懾之器,如長鞭與無鋒鳴鏑等……”

 關羽說的這是舊知識,說的是抓黃巾俘虜時候用的方法。

 廖化不清楚此中究竟,隻當是關羽臨時想起了對策,不由對關羽大為佩服,同時也頗感受教。

 ——

 於最後,李孟羲目視廖化,認真提點道,“所說種種,將軍且記下。

 這其一,不怕出差錯,出差錯無妨,只要每出一錯能細思教訓改卻一錯,假以時日,差錯愈少,而所得愈多,遲早能嚴謹無差。

 其二,能有錯便改,仍是不夠,需知,事無盡善盡美之事,好上有好,精進之上還能再有精進,永無止境。為將者,身擔萬千人生死,不可固步自得,當精益求精。

 其三,將軍謹記,獨一人之智,難抵眾人之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哪怕是一婦人,是一孩童,亦有能建言處。就如此番,我與將軍還有關將軍, 我等三人,各能想出不同對策,若不交流所得,各只能得一策,交流之後,各能得三策。此便為,集思廣益,集眾智之法。

 其四,將軍謹記,攻守從來一體,知刺探之法,便應能反知防刺探之法,當舉一反三,而不可一葉障目。”

 “至於,最後一點,”李孟羲解下腰間筆筒還有小木板還有裝紙片的的小袋子,把這些寫記工具俯身遞給廖化,廖化受寵若驚的伸手接下,李孟羲笑道,“這最後一法,我師門教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諸般所得,不訪時時記下,以免經日遺忘。”

 “此五法,將軍若能善用,足可仗之自強。”

 廖化深深感受到了軍師的重視,他心中感動,認認真真的朝李孟羲躬身一禮,小心翼翼的把李孟羲所贈的紙筆工具收了起來。

 李孟羲已把最寶貴的心得傳授給了廖化,這不經意間,於日後造就了先鋒將軍廖化的赫赫聲名。

 【推薦下,野果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