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693章 魯班祖師保佑
整個測試計劃的第六日,負責建造火槽的匠人還在修槽,修了才一半,第七日,他還在修,還沒有收尾。

 終於等到第八日,加熱槽終於是造好了。

 此日,為正月二十三日。

 在兩日前,也就是正月二十一日那天,一隊十幾輛馬車的送糧隊終於來到了巨鹿城。

 送糧隊來的時候,軍中上下全都起了一陣轟動,因熬了許久,再怎麽節省糧食,軍中的糧食還是見底了。

 糧食是一點沒有了,而牛騾牲口還得留糧喂,所以到幾日前,本來一天的兩頓飯,就只剩一頓了,稀粥沒有了,只剩肉丸子了。

 而雖說考慮到一個肉丸子吃不飽,一頓變成了三個肉丸子,可還是吃不飽。

 有個笑話是,既然吃不起飯,為什麽不吃肉粥呢?

 義軍狀況就是如此,沒得粥吃了,只能吃肉了,而肉來源隻三處,一個是宰殺軍中牲口,一個是張飛在外打獵送回的少量獵物,一個是打魚隊順著水網四處尋水尋魚打到了魚送回來。

 而根據實踐,打獵養不了太多的人,能養三兩千便是極限,而打魚收獲高了點,可能養兩萬人便是極限。

 眼看斷糧在際,李孟羲都跟關羽討論要殺戰馬了,要殺兩百匹老弱戰馬,而關羽死都不肯。

 可以說,十幾萬人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眼看斷糧,終於,劉備支援的糧食來了。

 第一批到的糧食,隻十幾車,且馬車半載,滿算只有不到滿七車糧食。

 這點兒糧食對十幾萬人而言,杯水車薪。

 然而這便是劉備的高明之處。

 大批的糧草隊伍在後邊,牛騾車輛太慢,還得一段時間才能到,劉備乃深通了快速補給隊的要義,所以,特意令十幾輛馬車半載糧草以最快速度飛馳巨鹿。

 劉備這一招用的很高明,盡顯了快速補給隊的妙用。

 之所以是十幾輛半載馬車而不是一輛或是數量,這是因為,雖一輛數量馬車快速飛奔巨鹿城,此也能立刻激勵嗷嗷待糧的十幾萬的士氣,但,區區一輛數量糧車,根本不成規模,民夫軍眾見之,難免心有擔心,心憂就送來這麽點糧,是不是湊不來糧食了,由是軍心不能盡穩。

 微妙的考量到了此一處,所以,劉備特意加大了快速補給隊的規模,使十幾車並法,果然,十幾個糧車到了巨鹿時,軍中歡騰。

 快速補給隊到了,送來的糧食不多但足以支應個短短幾日,待撐過幾日之後,後邊的大隊糧草便就到了,完美。

 說來,經數月與黃巾戰事,義軍眾人於戰火磨練中成長,皆有長足進步。

 快速補給隊的想法起於李孟羲,完善於關張並諸士卒,最終被劉關張三人所熟知精義,結果是,眾人一起完善的快速補給之法,這一點兵法知識被所有人所掌握。

 劉備把快速補給之法用出來,跟李孟羲用的,跟關羽用的,沒區別,水平都很高。

 糧食終於有了,終於可以回復一天兩頓飯了。

 據來送糧的士卒稟告,說後有大隊糧草,糧食問題不需擔心了,李孟羲終於可以集中精力開始進行忙碌了七八日之久的測試。

 測試所需,一千多根鋼條已被鐵匠們連日忙碌給鑄造好了。是一千多根而不是剛好一千根,這是考慮到鑄造或是淬火過程中可能有失敗品,多造一些也好有補替。

 一千把鐵鉗也做好了。

 一萬多斤木炭,經連日加工,在大石碾子的加工下,炭被碾成了足夠細碎的炭粉。

 最後一步,檢查各項準備。

 李孟羲去了土窯那裡,一百個土窯檢查了一個遍,所有土窯當中都有一個槽型的炭槽,炭槽非常巨大,這是為了盡可能充分燃燒掉窯裡所有的氧,使窯中溫度盡可能提高。

 又去了加熱槽那裡,加熱槽長足足有三百丈,再加上余量,只會比三百丈更長。

 加熱槽修成了彎曲蜿蜒的形狀,如龍蛇一般盤繞曲折,關羽見了此陣仗,隻呼壯觀。

 加熱槽乃是整個測試的關鍵一步,同樣的火力,加熱的厚薄和長度的鋼條,加熱同樣的時間,應該能使鋼條加熱到很接近的溫度,然後再同時停止加熱,淬火同樣的時間,能淬出一批性能很接近的鋼條。

 這是李孟羲能想到的唯一一種能行的方法。

 檢查了加熱槽,所見,土槽雖說外表簡陋,可關鍵的槽中部分,肉眼可見的精工細作,平平整整的連個裂縫連個碎石塊都沒有。

 負責建造這個槽子的匠人拿了一瓢水倒進了槽子裡給李孟羲展示著數日忙碌成果,只見一瓢水下去,水流在槽中,緩緩的向兩邊流淌著。

 水在槽裡,流的是出奇的慢。

 李孟羲了然,要是一點高一邊低,水就往一邊流了,像這樣慢騰騰的流淌,接近水平狀態才能達到。

 效果好的讓李孟羲驚訝,他對造城匠人不由得高看了幾眼,軍中竟有這樣的高人。

 李孟羲覺得,這十幾萬人,最厲害匠人的便是這人了。

 經檢查,無論樣品還是工料,還是場地,全已妥當。

 之後,李孟羲拿著破布,把方才匠人往加熱槽裡撒的水一點一點擦的一乾二淨,一切完備。

 ——

 當測試開始,第一步,拿著尺子沿著漫長的加熱槽開始測量,量四尺距離,便做一長記號,再在四尺當中,畫一短記號,同時槽這邊有一記號,另一邊便也有記號。

 測量中,特意避開了首尾還有拐角之處,因李孟羲不知,首尾或拐角之處,溫度會不會跟當中有所差別。

 待將漫長的長槽量完,留下了一千多個工位記號之後,再在每一個工位旁邊,放置一隻盛滿冷水的木桶或者大缸。

 軍中已有尿液或者油脂淬火技術,而李孟羲之所以不用,一是,油脂不夠,不夠千人淬火之用,而尿液可見鬼了,搜集不好搜集,且濃度也不好控制。

 所以,簡化之下,便隻用清水淬火。

 待清水放好之後,李孟羲調動所有匠人,再加大量戰兵,對這些人每人發一個鋼條,再發一個鐵鉗之後,輔助人員一個挨著一個,各找了一個量好的工位站好。

 萬事俱備,最後一步,負責撒炭的人抬著盛滿碳粉的筐子,拿著瓢,沿著長槽把炭粉均勻的拋撒其中。

 這一步並不是隨意撒平了便好,李孟羲的要求極高,前邊的人撒完碳粉之後,後邊的人拿著刷鍋用的刷子小心的把碳粉抹平。

 這樣的抹平隊伍,前後足有三輪。

 其實還是倉促了點,碳粉雖說容易均勻,但是放置的時候,依然難免有輕微的厚薄差別,而要是想更加精確的話,其實可以把炭打碎了之後,用強力把炭壓成規模統一的標準炭塊,然後就鋪著槽底墊一層就行,這絕對火力均勻。

 要達到這一步,得把機制炭工藝點出來。

 炭粉勻撒於長槽之中,厚度為半指,這些碳粉足夠細碎,且全是楊木炭,還是一窯燒出的楊木炭,炭的燒製火候也是一樣的。

 這之後,由傳令兵奔走傳令,交待詳細。

 一千余名負責淬火的人,對其要求是。

 第一,各人將鋼條放到面前短記號上,長短對齊。

 第二,待點火之後,不得亂動鋼條,各人亦不得隨意走動。

 其三,待鑼聲響,便是要淬火之時,立拿鉗將鐵條夾入,放冷水淬火。待第二聲鑼響,此時為停,立把刀條夾出,待有人統收。

 諸多命令下達完之後,由百夫長們下去各自盤問。

 但有敘述不了命令的,百夫長們當場就是訓斥。

 李孟羲遠遠的目睹這一切,他心緒起伏,終於啊,忙了這麽久了,是成是敗,就待一試了。

 這時,跟在李孟羲旁邊的刀匠上來笑著說到,“軍師,開火之前,可祭祭魯班祖師。”

 一旁,關羽也笑說這諾大的陣仗,最好祭祭。

 李孟羲從二人之意,便在一百個土窯之前,莊重設下祭台並魯班祖師牌位,李孟羲帶著一眾匠人鄭重祭拜了一番。

 叩拜多番之後,李孟羲看著牌位,心裡念叨,(魯班祖師在上,請佑晚輩,得成所願。)

 念叨罷,李孟羲再次叩首。

 祭祀結束,匠人們重回工位,待百夫長們前後檢查了一遍,檢查的極其嚴格,嚴格到鋼條必須對準畫好的記號,歪一點前一點後一點都不行。

 當確保所有鋼條置方都標準了之後,李孟羲轉頭看向一旁手端火盆的眾人,“開始,起火!”

 早有準備的士卒們端著燒的通紅的炭火盆子,分散著插向各處,然後拿著鐵或木的杓子把火盆裡的細碎的火炭舀上一杓均勻的鋪撒在火槽之中。

 李孟羲看向鍛刀匠人,又看向一旁抱著十幾把鋼條的士卒,他朝二人道,“走,咱也下去吧。”

 ——

 在加熱槽預留的位置處,那裡有十幾個空位,李孟羲和刀匠來到這裡,把鋼條依次在火槽上放好,然後,靜待炭火升熱。

 長長的加熱槽中,鋪著的半指厚的碳粉,在撒上了一些細碎火炭之後,慢慢的,炭火把碳粉開始引燃,炭火開始蔓延。

 李孟羲在火槽一旁踮腳瞅著裡邊的火,他瞅見炭火燒的慢騰騰的,燒了好一會兒才擴散了巴掌大那麽一片,頓時李孟羲就皺起眉頭。

 這個點火方式,不好的啊。

 最好是,一下把火點起。

 比如,用汽油,沒有汽油的話,便用桐油。

 安靜的等待著,長三百多丈的漫長火槽中,如林的人影站著,外圍,有披甲時巡邏監視者,以禁絕有人手賤去動炭火,整個場地,一片肅然。

 作為一個局外人的關羽,遠遠的看著這輝宏浩大的一幕,不知為何,關羽很是想笑。

 他想笑的是李孟羲總把一些小事,弄的驚天動地的規模。

 火槽中,炭火終於劇烈起來了,細碎的炭粉當燃燒到一個度之後,開始出現了熱烈的火苗。

 火苗雖小雖低,熱浪卻頃刻翻卷起上,滾滾熱氣席卷上槽上平放著的灰黑鋼條。

 李孟羲在火槽邊守著,發揮重要作用的卻不是李孟羲,而是鍛刀匠人,鍛刀匠人來回走著查看每根鋼條的加熱狀況,轉了兩圈,刀匠讚歎,說火勢很勻。

 這便是。李孟羲想著。

 火很燙,熱氣逼人,靠的近了很不舒服,李孟羲靠的很近,他盯著槽中跳躍的火,目光一刻不肯偏移。

 當時間流逝,火槽上的鋼條加熱到通紅狀態之時,突然不知何處來的一陣風嗚的平地吹起,猛然感覺到了涼風襲面,李孟羲若有所感,猛地抬頭。

 與此同時,有所感知的關羽也立刻抬頭看。

 此時的天色,不知何時變得陰沉一片。

 關羽抬頭看著陰沉天幕,(怕是要下雨了。)關羽擔憂起來。

 李孟羲冷冷的抬頭仰視著烏雲彌漫的天幕,他嘴唇微微動著,拳頭不經意的捏緊了,他冷冷的盯著瞬變的天色,心裡祈禱,(魯班祖師保佑,可千萬別下雨,要是下雨,就全毀了。)

 嗚的又一陣風來,李孟羲神色冷冽,他眼睛眯起,冷冷仰天上看,(你他媽的,敢下個試試……)

 天色越來越暗沉,風時不時的刮,李孟羲昂著頭冷冷的瞪著蓋頂的烏雲,久久動也不動。

 也不知,到底是魯班祖師真的保佑,還是蒼天怕惹怒了李孟羲怕被一斧子劈了,最終,一滴雨夜也沒有下來。

 刀匠照看著十幾根鋼條,覺得差不多了,刀匠立刻拿起鉗子夾起其中一根,然後動作麻利的嗤的一聲塞進水缸裡淬火。

 淬了數秒,立刻出水。

 草草淬火過後,刀匠拿手用力掰折鋼條,又拿小錘子叮當敲了幾下。

 李孟羲扭頭看來,“如何?”他問。

 刀匠猶豫了下,搖了搖頭,“還得燒一會兒。”

 這便是刀匠為何帶了十幾個鋼條過來的原因,他要精確的判斷淬火時機。

 一般來講,淬火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有一定的失敗幾率,但這次,只能成,不能敗。

 敗了就全毀了。

 每隔個一小會兒,刀匠便夾起一根鋼條進行淬火,就這樣,連續試了足足十根之後,當第十一根淬火之後,刀匠朝李孟羲點了點頭。

 李孟羲立刻轉頭對旁邊的持鑼士兵喊了一聲,“快,敲鑼!”

 士兵得令,揚起小鐵錘,狠狠地朝鑼上砸去,“哐!”一聲巨響。

 李孟羲離得近,敲鑼的這廝又缺心眼,用力極大,哐的一聲,把李孟羲震的耳朵嗡嗡的,李孟羲不由皺眉看向敲鑼之人,心說,你缺心眼吧。

 這一聲鑼響,便是淬火時機到了。

 突聞鑼響,在工位站著的匠人和士卒們,有人趕緊拿鉗子夾鋼條,有人反應遲鈍,四處觀望,幸而對此早有準備,百夫長看哪個發愣,立刻衝上去大罵把人罵醒。

 蜿蜒三百多丈的火槽,千把多人同時動工淬火,場面蔚為壯觀。

 幾乎同一個時間,大量的鋼條入水,嗤嗤聲不絕於耳。

 這其中,也有大量失誤。

 比如, 有的人一不小心就把滾燙的鋼鐵掉到了地上,沒傷到人這還算好的;有的倉促之下沒把鋼條夾好,把鋼條整個掉進水裡了,不待這人悄摸摸的想把鋼條再夾出來,一邊監視的百夫長走了過來製止,“停!你的莫撈了,廢了便廢了!”

 被抓個正著,失誤的士卒尷尬一笑,悻悻的放下了鐵鉗站到了一邊。

 須臾之後,哐的又一聲鑼響。

 百夫長們吼著,“拿起!快!出水!莫等!”

 聞聽訊號,無數的人同時把鋼條夾出了水中,水珠從鋼條上滑落下來,水聲淅瀝,淬火完畢。

 淅瀝的不是落水,是下雨了。

 雨滴頃刻間越下越大。

 李孟羲抬頭看著斷線般下落的雨點,他笑了,“魯班祖師保佑呵。”

 晚一步,雨就把所有的全都毀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