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壽衣店打工記》16 墓室
  這顯然是一間墓室!這口井並非是為了鎮壓那母女魂魄所建,這井的秘密,我們僅僅發現了冰山一角罷了。

  墓室要趕上一個籃球場的大小,四面石牆上都畫著壁畫,牆角處堆著破碎的陶罐和木箱,中心往下凹陷了兩階台階,一具石棺鑲在裡面,石棺四角立著燈柱,棺壁上刻著石畫。

  牆壁上油彩已經脫落大半,畫上記錄的是某種儀式,人像的額頭上都被紅色的油彩點上了一筆,似乎和祠堂的乾屍有著什麽關系。我掏出手機拍攝了幾張照片,想著等一會出去有信號了就發給瑩,問問她有沒有什麽想法。

  突然,“哢”的一聲,背後的石門突然關閉,鐵山猛的扭頭往前一步,但還是沒來得及,表舅又繼續在牆壁上摸索著開關,摸索了一周後歎了口氣,我知道,我們沒有回頭路了。

  我摸出了手電筒,這種情況下只有光亮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安全感,我抬頭往上照了照,頂部系著五顏六色的旗幟,一條一條的從四個牆角掛到中心點,我抬頭盯了一會,激動的發現有一個角的旗幟在細微的飄搖,這就代表那個方位有入風口!

  “別急,你們看,那邊的小旗子有輕微的晃動。”我指著那個方位,喊著大家一同看去。

  查良也不抬頭,隻蹲著看著牆上的壁畫,輕輕的說:“東北角,艮宮,生門在那。”

  “可是那兒也沒有門啊,咱們是被困在這兒了。”鐵牛緊皺眉頭,將背包放在地上,翻找著錘釘一類的東西,準備強拆出去。表舅伸手一攔:“強拆不行的,這裡應該會有什麽機關。”陳斐點了點頭,他在牆角處發現了不同年代的陪葬品,從清末民國到最近六七十年代,這裡不是一個人的墓室,更像是一個繼承,爺爺死了埋這,爸爸死了也埋著。不過就憑借這一口石棺,頂多裝下兩個人,三個都夠嗆。

  “查良,準備開棺嗎?”表舅接過鐵牛的包,從裡面摸索出了一根撬棍,握在手上掂量了幾下。石棺要比木棺難開得多,木棺主要靠隼釘來固定,棺蓋也不沉,而石棺則是靠棺蓋的重量、與棺身的契合度來固定住棺材的。

  而石棺更多是出現在雲南四川等地,是雲貴川地區的少數民族常用的殯葬方式。但這卻不是他們專用的殯葬方式,在西安曾經出土過一個公主石棺,據說石棺上還刻著“開棺者死”四個大字,這也不是在棺材上下了什麽詛咒,而是防止盜墓賊開棺斂財的一種警告,伴隨其中的可能還會有暗器機關。

  石棺一般都是厚葬,更何況普通人也不會葬在井底,還鑿出了那麽大的墓室。所以查良搖了搖頭,能不開就不開,畢竟棺材裡有什麽我們還不知道,不該以身犯險。

  我和陳斐翻動起了牆角的那些陪葬品,堆在最上面的是一些書籍,書籍破損的並不嚴重,還能清楚的看清出版日期是1955年。再往下翻翻到了一把步槍,此刻已經生鏽的無法使用。這些陪葬品不像常規墓室一樣規規整整的擺放著,而是像被人故意堆放在此處一樣。疑點越來越多,陳斐喊來表舅,讓他撬開木盒,木盒上的鎖也已經生鏽,表舅先是拿了根細鐵絲捅了捅,無果後又喊來俊子。俊子力氣巧,幾下就把鎖給砸開了。木盒裡的東西讓我們十分驚喜,這是一本日記,是一本時間並不久遠的日記!

  陳斐翻開日記第一頁,念了起來。

  “一九四五年九月五日,天氣不知,一覺醒來,我被我小兒丟棄到長生室裡,老父親的突然消失想必也是如此,長松村的破敗習俗害死一代又一代的人,幸好大兒心軟,將我的紙筆一同送了下來,也或許是想讓我記錄整個長生的過程吧。”

  再往後翻了一頁。

  “一九四五年九月六日,天氣不知,又餓又冷,身子骨老了,堅持不住了。”

  “沒了。”陳斐合上日記本,這位老人的生命就此走到了盡頭,不過我們知道的是,石棺裡並沒有什麽機關,而且這個地方也不是一間墓室。

  查良點了一根蠟燭,站起身來說道。

  “開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