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習醫雜記》4個小插曲
  第一次用毒藥“附子”

  有一個平時相處關系比較好的女同事,平時叫她楊姐姐,是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年輕醫生,有一次下雨天她沒帶傘,回家的時候淋雨了,過了幾天來例假的時候感覺身體很難受,有一種據她描述是不通暢,下不來的感覺。

  我跟她說我剛學的平衡針你要不要試一下?她兩眼一閉說來吧,我就大膽在她三陰交穴,足三裡穴,承漿穴,扎了三針,在讓她按揉自己的膻中穴,很快就感覺舒服很多,描述說感覺一下就通下來了,然後我想在給她開個方子,她說來吧我相信你。

  我便處方:附子12g 肉桂2g 熟地12g 山藥20g 黨參12 甘草6g 炒白術12g 桂枝12g 乾薑6g 當歸12g 川芎6g 紅花6g 赤芍6g 白芍6g 柴胡10g 黃芪20g 三劑水煎服

  楊姐姐面色萎黃,狀態有少神的感覺,脈象柔弱,舌淡白,唇略紫,通過辯證感覺這是虛寒證,本身體質就是虛寒,又在雨中著涼,便顯現於此,這時學中醫不到一年,考慮到寒症重一點便準備用附子,但當時沒有什麽經驗不敢用太多,楊姐姐看後說沒問題抓藥熬藥喝就行,服藥三天楊姐身體明顯感覺舒服很多,我很感謝楊姐姐感喝我開的中藥,在臨床上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此後使用附子這位藥不在害怕,當用則用不必拘謹。

  後來在一九年冬天的時候我口舌生瘡上火,但通過給自己辯證,在結合我平時的體質基本判斷為虛寒為本,熱為標,決定挑戰一下四逆湯會不會對我的病情有幫助。

  便處方:附子10g 甘草6g 乾薑6g 三劑中藥顆粒,溫水衝服。

  三劑服用過後無明顯不適,口舌生瘡基本痊愈,治病還需辯其本,當用則用不必拘泥於外表。

  小孩晚上哭鬧“蟬蛻”來解

  我姑姑給我發微信問我小孩晚上哭鬧怎麽辦,我姑姑家的小弟弟當時兩三歲左右,我心想我對中醫兒科還真不太了解,給我姑姑說等會我去問問我師父,師父跟我說用蟬蛻七八個煮水效果很好,果真如此。

  蟬蛻功效選自《中藥大辭典》,為蟬科昆蟲黑蚱羽化後的蛻殼。夏、秋采集,除淨泥土,曬乾。

  主產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江蘇、四川等地。以山東產量較大。

  《雷公炮製藥性解》味鹹、甘,性寒,無毒,不載經絡。主催生,下胎衣,通**,止夜啼,定驚癇,逐邪熱,殺疳蠱,亦能止渴。

  蟬有五種,陳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極大而聲極高,一鳴而無所停斷者,入藥最良。

  初讀經典經典

  後來開始著手讀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傷寒論》《溫病條辨》《神農本草經》

  從小到大經常聽到有人在探討黃帝內經,於是我選的第一本書便是黃帝內經,問師父有什麽建議,跟我說要把《黃帝內經》裡面的重要地方背下來,順便當場給我背了一段陰陽應象大論篇,我心中慚愧啊,我師父都六十多了還背的那麽滾瓜爛熟,而我連看都沒看過。

  師父還讓我把《傷寒論》條文背下來,心中一陣害怕,暗歎那麽多怎麽可能背的下來,買來《黃帝內經》後一眼望去全是文言文,但讀起來發現沒有想象的那麽難,因為裡面的東西大多都已經在《中醫學基礎》裡面整理好了,只不過是表達的文字形式不同。

  關系到針灸經絡的地方單純的看黃帝內經還是不能領悟其中,

黃帝內經我看了一遍就放下了,當時覺得裡面的東西中醫學基礎裡面都整理好了,沒必要廢那麽大勁在背黃帝內經了,後來發現我這是錯誤的想法。  然後著手買《傷寒雜病論》,當時知道有傷寒雜病論,傷寒論,但不知道其中有什麽區別,便問了問劉大夫,他跟我說傷寒雜病論是包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古代張仲景寫的時候是叫《傷寒雜病論》但在流傳時後人將這本書分成了兩部分,便是以上兩本。

  當時是買的趙開美版《傷寒論》

  明末萬歷27年(1599)江蘇常熟著名藏書家趙開美偶得元佑小字本《傷寒論》,摹刻於《仲景全書》,元佑小字本《傷寒論》旋即亡佚。《仲景全書》包括四部書,除《傷寒論》外,尚有《注解傷寒論》、宋代宋雲公《傷寒類證》、《金匱要略方論》,其中以《傷寒論》摹刻最為精美逼真,字形字距行格版式一仍元佑舊貌,後世尊稱趙開美《傷寒論》摹刻本為“宋本傷寒論”。

  這本書記載的傷寒論內容比較全,我當時只聽說被傷寒論隻被398條條文就行,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疑惑哪是398條文啊?這本書的開頭篇就有:辨脈法,平脈法,傷寒列,辯痙濕暍脈證(暍yē釋義:中暑,暑熱)然後就是辯什麽什麽病脈證並治等,心中迷茫從何背起啊。我查找資料才知道原來經常說的傷寒論條文是背: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開始到最後的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證並治法。這其中的內容都是一條一條的所以被稱為398條文,但當時只是讀了一遍並沒有背下來。

  針火並用的“燒針”

  窗外下著小雨伴隨朦朧朧的小霧,七月的天青島這邊總是很潮濕,我在師父診室學習,師父說:覺得這幾天有點受涼了有點後背痛,這是以前冬天留下的病根沒有太注意。

  我想起劉大夫會火針療法,我還沒見識過,便叫著師父去找劉大夫看看。劉大夫讓我師父趴在床上,拿出一套粗針,針柄用銅絲包繞針體是炭黑色,點起酒精燈,用火一燒針體變紅後立馬針向皮膚,跟我師父沿著後背膀胱經扎了數針,出了一身微汗感覺痛快許多。

  火針療法,古稱“焠刺”、“燒針”等,是將針在火上燒紅後,快速刺入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別名:燒針出自:《靈樞·壽夭剛柔》

  《靈樞·壽夭剛柔》雲:“刺布衣者,以火焠之。“《靈樞·官針》雲:“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張仲景《傷寒論》中有“燒針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複加燒針……”等記載。直到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為“火針”。明代楊洲的《針灸大成》記述最詳:“頻以麻油蘸其針,針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明代高武《針灸聚英》雲:“人身諸處皆可行針,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經血盛皆下流兩腳,切忌妄行火針於兩腳內及足……火針者,宜破癰毒發背,潰膿在內,外皮無頭者,但按腫軟不堅者以潰膿。”說明火針在明代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近代火針使用一般有兩種情況:長針深刺,治療瘰鬁、象皮腿、癰疽排膿;短汁淺刺,治療風濕痛、肌膚冷麻。

  操作方法:

  ①選用22-28號不鏽鋼針,針柄用布包裹,以不導熱為宜。施術時,在患部及其周圍用碘酒、酒精消毒,然後用2%-10%普魯卡因(可混入0.2%的鹽酸腎上腺素以防出血)作浸潤麻醉,約2分後,將針在酒精燈上燒紅,左手固定患部,右手持針。迅速刺入患部或其周圍,然後立即將針拔出。

  ②針刺的深度,視潰瘍種類和病變深淺而定。每次針數的多少,根據病變局部面積的大小而定,一般1-3針。

  ③針刺間隔,1-2周針1次為宜。

  禁忌症:

  ①火針刺激強烈,孕婦及年老體弱者禁用。

  ②火熱證候和局部紅腫者不宜用。

  ③高血壓、心臟病、惡性腫瘤等禁用。

  注意事項

  ①施行火針後,針孔要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

  ②使用火針時,必須細心慎重,動作敏捷、準確,避開血管、肌腱、神經乾及內髒器官,以防損傷。

  ③火針必須把針燒紅,速刺速起,不能停留,深淺適度。

  ④用本法治療前,要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思想顧慮,消除緊張心理,取得病人配合,然後方可進行治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