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聚散今生》第92章 揀送(二)
  三天后的傍晚,王伏飛在將軍衙門的書房內合上了當天最後一份卷宗。他揉了揉太陽穴,起身活動活動四肢和頸項,忽然覺得饑腸轆轆,遂向外喊道:“可有充饑之物?”

  房門推開,爾賀端著一壺茶湯和幾樣點心進來。王伏飛拿來吃過幾口,才意識到自己從巳時進書房,已經過去四個多時辰。

  回弘農後幾乎沒有閑過。當天在衙門接受各路官員祝賀,晚上在鼎湖春設宴答謝,深夜才大醉而歸;次日起來直奔鳳林,宣讀由兵部吏部頒發的各項任命,然後接受立功將士的拜謝,在折衝府再次大醉;這天上午一回到衙門,立即進書房埋頭處理堆積如山的卷宗。

  幸虧陳校尉幹練有加,大多數卷宗經他草批後,自己只須簽個名。凡是不著急或難辦的,他挑出來留待以後;那些細瑣小事,他直接轉給陳校尉、蕭主簿等下屬。他重點關注涉及衙門和折衝府人員變化的卷宗,張果毅留的“肉刺”必須盡早拔除,那些曾被他冷落的人先留待觀察,對自己人則要分批安插到位……總之,要以最小的波動達到最滿意的結果。

  爾賀小聲問:“內府派人來過幾次,問將軍幾時回去?他們好準備酒宴。”

  王伏飛擺了擺手,道:“接連喝醉兩宿,今天歇一歇。你跟來人講,明天再與夫人歡飲。然後你去趟夥房,讓他們熬碗稠粥,再弄兩個清腸去火的小菜,端到書房來。”

  爾賀答應一聲,退出書房。王伏飛坐回桌案後,開始閉目養神。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嘈雜,久久不能平息。王伏飛睜目斥道:“外面何故喧鬧?”

  一名親兵匆匆進來,緊張地道:“萬夥……萬青一定要見您,屬下們正在勸阻……”

  聞聽人名,王伏飛怒火中燒,罵道:“飯桶!這還要勸?”

  親兵連忙道:“是是是,屬下馬上攆他走。”

  王伏飛忽然產生一個想法,冷笑道:“人家是英雄,怎麽能攆呢?還不快快有請?”

  親兵正不知所措,一個身影閃進書房,跪倒在地,道:“小卒萬青叩見王將軍。”

  幾名親兵緊隨而入,手按刀柄,在萬青身後一尺遠才停住。

  王伏飛大聲道:“幹什麽?想謀害本官不成?都在門外等著,無令不許進來。”

  等書房內只剩下二人,王伏飛望著仍跪地的萬青,心裡厭惡至極。他假裝忘記讓對方起身,而是坐回桌案,左手翻開一冊卷宗,右手端起茶杯,淡淡道:“你找本官何事?”

  萬青伏地動也不動,道:“請將軍開恩,允許萬青揀送。”

  王伏飛抿了一口茶湯,不緊不慢道:“原因?”

  萬青道:“稟將軍,小卒左臂受傷已殘,數月來在衙門裡乾不了任何差事,純粹是個白吃白喝的廢人,心中惴惴不安,故乞求揀送。忘將軍恩準。”

  王伏飛克制住用茶杯砸過去的衝動,喝道:“什麽狗屁理由?不準!”

  萬青微微抬頭,道:“將軍明鑒,實際上小卒只是想保住小命。”

  王伏飛又抿了一口茶湯,冷笑道:“這理由倒頗為新穎,講來聽聽。”

  萬青道:“小卒前些天在街頭聽博君人說話②,聽到前朝越國公楊素治軍嚴厲,每次開戰前均要斬殺犯錯士卒,多則上百,少則十余。小卒驚懼不安,這才想到揀送保命。”

  王伏飛笑道:“看來本官得賞賜這位博君人,感謝他提醒了我。你想揀送?不準!”

  萬青道:“小卒當時已準備私逃,

但回頭一想,若如此不但後生漂泊,還勢必連累他人。小卒不願做有始無終之人,寧可多等數月,只求脫軍籍後永無後患。”  王伏飛再也忍不住,勃然大怒道:“混帳玩意!憑你也敢威脅本官?”

  萬青的頭再次低了下去,不敢開口。

  門外有親兵悄悄探頭向房內張望,又趕緊縮回。

  王伏飛不願在部下面前暴露自己的憤怒,緩和口氣道:“是不是忘記自己闖過什麽禍?還是以為沒人能查出來?要不要把你在薑家寨的所作所為公之於眾?”

  萬青突然挺起半個腰杆,道:“他們把整個王家村付之一炬,是罪有應得。”

  王伏飛冷笑道:“嘴還挺硬!你該感到慶幸,是虢國夫人見村子被燒,覺得風水已破,一怒之下撤了武功縣令之職,那邊群龍無首,你才能逍遙到現在。”

  萬青不甘示弱地道:“將軍時常教導我們,當兵是為了保國安民。如果親眼見到親人、家鄉被禍害,當兵的卻只能袖手旁觀,甚至為虎作倀,那麽在下絕不會再當這種兵。”

  這小子顯然是有備而來,如果此時失態,顯得自己氣急敗壞,以後難以震懾其他兒郎。

  於是王伏飛大笑數聲,道:“口才不錯,看來王繼元和王促的職位必須讓給你才行。”

  萬青又伏下身,道:“小卒不敢。他們二人均武藝超群、謀略過人,再兼出身貴胄、儀容氣度不凡,升遷乃是眾望所歸。”

  王伏飛裝作恍然大悟的樣子,道:“原來如此,本官還以為只因為他們姓王。”

  萬青抬了抬身,像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王伏飛看在眼裡,道:“還有什麽話?今天準你暢所欲言。”

  萬青沉聲道:“這些日子,小卒有空閑前思後想,明白了自己命該如此。”

  王伏飛把玩著手中瓷杯,悠然道:“命該如此,此話怎講?”

  萬青再次挺了挺腰板,道:“舉例而言,將軍喜歡的是心細如絲,小卒卻不會揣摩人意;將軍看重的是不形於色,小卒卻難以掩飾喜怒;將軍講究的是雅行雅言,小卒卻生來粗鄙不堪。僅此三樣,小卒這輩子便再難往上半步。”

  王伏飛道:“才三樣?你表面恭順,實則內心狂妄。當年校場比武,你勝得很僥幸,若非有人事先替你美言,本官怎會帶你入衙門?你看似老實忠厚,實則奸詐卑鄙,一直想著如何算計恩人。你看似忠義,實則寡廉鮮恥,為了官職不惜吃裡扒外……還要本官繼續嗎?”

  萬青的全身都在顫抖,最終道:“將軍未免太小瞧萬青。”

  王伏飛放下茶杯,慢悠悠道:“你有什麽能耐,可讓人高看?”

  書房內萬青的急切呼吸聲良久才平息,然後他道:“莫怪小卒放肆,小卒別的本事沒有,戰場殺敵的本事還是有的。此次出征,雖然功勞簿上無名,功勞卻自在眾人眼裡,莫說隊副隊正,即便為旅副旅帥也不為過。至於算計恩人,小卒若真有此心,她豈會到現在仍平安無事?至於吃裡扒外,實為捕風捉影,小卒問心無愧。”

  王伏飛有些擔心他口不擇言被門外親兵猜到“恩人”是誰,於是道:“本官提拔某人,向來是綜合多方面考慮,從不只看殺敵多少。你把眼紅別人的心思,回去用於反思自己差在何處。等你做到王繼元、王促的哪怕二三成,再來本官面前計較。”

  萬青的腰身又挺高一些,道:“將軍豈不聞‘牝牡驪黃’③?”

  王伏飛不由一怔,當年在河西不得重用,他也用過這詞來反詰上司。

  萬青繼續道:“小卒不才,也知本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④中,親有李孝恭、柴紹、長孫無忌,仇有屈突通、魏征、尉遲恭;蕭瑀貴為帝王之子,張亮則生於寒賤之家。武將中,程知節、秦瓊等陷陣斬將,李靖則運籌帷幄;文臣中,房玄齡多謀,杜如晦善斷。如果太宗聖人當年求全責備,怎會有四海平定、貞觀盛世之偉業?”

  王伏飛回過神來,道:“好哇,都自比凌煙閣功臣了,要不請您先屈就折衝都尉?”

  萬青閉口不答,再次伏下身。

  王伏飛又道:“也是從博君人那聽到的?他有沒有告訴你,張亮後因謀反被斬於鬧市,蕭瑀因屢屢逆犯聖人而幾經沉浮?”

  萬青低聲道:“不關旁人之事,是小卒讀書自悟的道理。”

  王伏飛道:“原來是自悟,那可從屈突通、魏征、尉遲恭身上悟出點什麽?”

  萬青忽然大聲道:“若準小卒揀送,此生此世絕不再入軍營半步。”

  王伏飛搖頭道:“這又何必?高鎮將還留著戍主掌旗之位等著你呢。”

  萬青一字一頓地道:“萬青若違此誓,第一個被拉出去祭旗。”

  有一瞬間, 王伏飛生出一絲憐憫,他略帶關切地問:“你不當兵,將何以安身?”

  萬青朗聲道:“謝將軍關懷。如今大唐盛世,餓不死肯吃苦的人。”

  某非是我當真小瞧此廝?還是他騙人把戲過於逼真?

  王伏飛柔和一下口氣,道:“你先起來吧,臂傷恢復得如何?”

  萬青像是沒有聽到,依然伏在地上道:“小卒懇求將軍恩準揀送。”

  王伏飛又來了氣,強硬地道:“本官任上無此先例,不準!”

  萬青道:“既然如此,恕小卒不辭……”

  他的話未講完,只聽門外有人大聲道:“將軍,晚膳已到。”

  隨著話音,爾賀提著食屜推門而入,道:“將軍尚未用膳,有事以後再來。”

  其他親兵一擁而入,拉起萬青,半勸半推地讓他離開。

  =========================

  ②這裡的說話,是評書(或說書)的早期形式,博君人即說書人,取博君一笑之意。

  ③牝:母馬,牡:公馬,驪:黑色的馬:黃:黃色的馬,牝牡驪黃的本意是指挑選好馬不要拘泥於性別毛色。

  ④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為了紀念一同打天下的二十四功臣,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他們的畫像。其中,李孝恭為太宗堂兄弟,柴紹為高祖駙馬,長孫無忌為太宗皇后之兄;屈突通曾在長安與唐軍苦戰,魏征先後事主竇建德、李建成,尉遲恭原為劉武周部將;蕭瑀是西粱明帝之子,性耿直,曾多次得罪太宗;張亮出身貧寒,後因私養壯士而被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