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聚散今生》第76章 首功(一)
  天寶十三年八月,河西

  聽到側後方傳來嘯聲時,王伏飛大吃一驚。不過手下很快來報那是高鎮將的掌旗官,他松了一口氣。

  雖然嚴鎮將和賀校尉本人不在,但二人都各派一名親兵在旁等候,美其名曰為了不誤將令。但王伏飛清楚。只要他顯露出撤退之意,這二人會立即回去報信。

  王伏飛不是沒考慮過盡快撤退,可是己方馬匹一口氣奔馳近百裡,幾乎達到極限,即使累死也趕不回中鎖。只要敵主將不是蠢到家,只須派出輕騎截斷回中鎖的歸路,那麽已方早撤遲撤的區別僅在於嚴、賀所部能逃出多少,而自己三年來攢下的家底怕是要賠個乾乾淨淨。

  不過敵主將不見得有多高明,他派出兩批斥候向小丘方向搜索,被輕易地打發走後便不再行動。想來敵主將也有所顧慮,不敢在黑夜中主動出擊,大概是想等天明後再做決斷,自己必須抓住這難得的機會。

  可是目前敵強我弱,若要進攻,必須找到敵軍要害且一擊中的。派出的斥候,回來複命的寥寥無幾,且要麽一無所獲,要麽亂認一氣,把斜前方敵人當作中軍。也不想想,敵中軍怎會只有這麽點人、也不見輜重?

  眼看東方已現隱約曙光,必須盡快做出決斷。是否該將計就計,派部分前軍佯攻斜前敵軍?倘若敵主將沉不住氣而暴露位置,則猶有反敗為勝之望。但若被對方識破意圖,便是自投羅網了。

  正在此時,右邊林中傳出一片喧嘩。王伏飛喝道:“再有喧嘩者,就地斬之。”

  但喧嘩聲卻似難以平息,且有蔓延之勢。王伏飛不由一驚,難道是士卒們要嘩變?

  一名親兵跑來,道:“稟王將軍,那人不是高鎮將手下,是萬青。”

  王伏飛氣得臉色發青,道:“等這廝回來,直接取他項上人頭來見我!”

  親兵囁嚅道:“這個……王代旅帥道,請您到丘頂一趟,一看便知。”

  王伏飛大怒道:“他敢指揮本將軍?還不快滾!”

  不想親兵反而堅持道:“代旅帥反覆交代:事關全軍安危,務必要請您前去。”

  王伏飛大惑,此時王促又來了,道:“稟王將軍,繼元擔心您信不過別人,又讓屬下來請您。”

  王伏飛隻好急急走往丘頂,同時問道:“王繼元為何不親來稟報?”

  萬促猶豫地道:“屬下不是很清楚,萬青似乎另有深意,繼元正在猜測。”

  深意?猜測?王伏飛三步並作兩步奔向丘頂,遠遠望見王繼元一邊眺望,一邊用手比劃。

  王繼元見王伏飛前來,並無解釋之意,直接道:“將軍請看那裡。”

  順著他手指方向,王伏飛看見右側後約三百丈處的山丘上,一人揮動著大旗在策馬跳躍,待馳過一段距離,又折返回去。再看原野上,似有十余騎正笨向山丘。

  王伏飛冷冷道:“我能認出他是萬青,在展示高鎮將的將旗。”

  王繼元小心看他一眼,低頭道:“稟將軍,萬代隊正已來回數次,生怕我們看不見。”

  王伏飛道:“他這是……”,忽然心中一震,止住已在口邊的“在炫耀”等字。他再回頭望向山丘,片刻後接著道:“……是想告訴我們什麽,難怪如此奇異。”

  王繼元在身後道:“將軍果然明察秋毫,解釋了屬下心頭疑惑。”

  王伏飛卻沒心思聽他奉承,他的思緒還沒完全從如何佯攻前方敵軍中擺脫出來,一時茫然無緒。

  眼見萬青又來回一次,王伏飛仍未開口,王繼元推了推王促,道:“萬青揮著那旗在幹嘛?”

  王促見他用手暗指某物,旋即會意,大聲道:“可不是嘛,為什麽不拿號旗?”

  王伏飛心中一震,無暇細想,他忙道:“你倆都過來,若他揮的是號旗,該是何意?”

  王繼元顯然早有答案,道:“若是號旗,斜旗所指,應為方向,馬躍之數,當是距離。”

  王促接著道:“旗頭大致指向離位①,距離是一二三四五……六百丈。他是讓我們向那處進攻。”

  王伏飛俯身在地上畫起來,一名親兵迅速過來打著火鐮,王繼元立即用氅衣遮住火光。

  用手指比量過一陣後,王伏飛點頭道:“坤位,七百丈。”

  王繼元補充道:“沒回來的斥候,一半都是去坤位,回來的有一人報告那裡可能是中軍。”

  王伏飛心中暗責自己竟沒注意到這個細節,片刻後道:“用號旗問他,還有什麽?”

  很快號旗在丘頂下一丈處揮動,那邊丘頂上,人和戰馬忽然停下,只有旗幟仍在揮動。

  王繼元道:“萬青的意思,是在問我們明白沒有?”

  王伏飛命傳令官道:“旗指坤位,連揮七下,重複三次。”

  還未做完三次,王繼元道:“萬青表示他已知道。”

  王伏飛道:“那還等什麽?速讓他告知其它敵情。”抬起頭,他看見嚴鎮將、賀校尉不知何時已到,便招手讓二將來到身旁,又吩咐親兵通知李、吳二校尉速速前來。

  王促接替了報告的職責,他道:“方向兌位,距離八百丈……他不停卷旗是什麽意思?指敵軍人數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乖乖,竟有一千三百人。”

  王伏飛不由心中暗喜,沒料到右軍竟吸引約一半敵軍遠離,如此一來自己勝算更大了。

  一名親兵衝過來,慌慌張張道:“稟將軍,敵軍十余騎已至萬隊正丘下。”

  王伏飛喝道:“慌什麽?”轉頭道:“繼續問他敵情。”

  片刻後王促道:“方向巽位,五百丈,人數五百。”

  王伏飛對嚴賀二人道:“正是我們前方之敵,當誘餌想引我們上鉤。”

  又一名親兵前來道:“稟將軍,敵騎衝至半山腰,忽然後撤,像是遭到阻擊。”

  嚴鎮將道:“可能是右軍余部看見他們的將旗又聚過來,沒準其中有老高本人。”

  王伏飛平靜地道:“如此甚好。再問萬青,敵後軍在何處?”

  片刻後王促道:“兌位,一千丈,應是與敵中軍在一起,沒報告人數。”

  話音剛落,李校尉和吳校尉急匆匆趕到,一臉是汗。王伏飛忙招手讓二人也到近前。

  忽然一陣驚呼,從丘頂哨兵直到丘下樹林,不過接著又是一片欣喜聲。

  王促過來向眾人解釋道:“方才見萬青連人帶馬倒下,還以為他遭遇不測。不想隨即人和旗都重新立起來,看來只是坐騎倒了霉。”

  賀鎮將道:“咱們得趕緊行動,那小子撐不了多久。”

  王伏飛命親兵去取令箭,起身道:“眼下不用王某多言,若想脫險,所有人都必抱破釜沉舟之心。”

  眾將齊躬身道:“末將只等王將軍下令。”

  王伏飛道:“離位三百丈處乃敵之右軍,人數五百,須有一軍纏住他們。”

  嚴鎮將見王伏飛望向自己,立即道:“末將願領此令。”

  王伏飛叮囑道:“論人數你部處於劣勢,且首先開戰,最遲收兵,不可大意。”

  嚴鎮將道:“王將軍放心,哪怕三百人全拚光,也要死纏爛打,不讓他們抽出一兵一馬回援。”

  此時親兵已取來令箭,王伏飛抽出一隻交給嚴鎮將,道:“請兄台速回,見這邊旌旗立即出擊。”

  等嚴鎮將告辭,他抽出兩隻令箭,對李校尉道:“衝堅毀銳之責,非兄台莫屬。”

  李校尉上前接過令箭,道:“李某親率一百陌刀手在前,縱它石城湯池,也要殺開一條血路。”

  王伏飛對賀校尉道:“緊隨李兄之後,踐踏敵營,亂其軍心,全依賴兄台。”

  賀校尉哈哈笑道:“正合我意,我鐵騎二百,若不把他們攪個天翻地覆,賀某提頭來見。”

  王伏飛將令箭交給他後,又抽出一隻,面向吳校尉,卻猶豫著未開口。

  吳校尉急了,嚷道:“將軍這是何意?瞧不起吳某嗎?”

  王伏飛擺手道:“吳兄稍安勿躁,容王某解釋。正西之敵有一千三百人,聞聽中軍受攻,必來救援。若敵人盡數回援……王某在想該調撥多少人馬,才能阻截得住。”

  吳校尉道:“我這二百人,遠強弩,近肉搏。不敢言殺盡援軍,隻論擋住他們,何難之有?”

  王伏飛解釋道:“並非王某信不過兄台,只是其間相隔千丈,幾乎無險可守,二百人怕不夠。”

  吳校尉道:“末將甘立軍令狀,若擋不住敵援,任憑處置。只有一點,將來首功須歸我。”

  一旁李校尉道:“不成!哪有此刻定首功之理?”

  王伏飛道:“此戰若贏,各位豈會愁無功或少功?若輸,誰首功、誰無功有何區別?”

  他下意識望向乾位,想不到今日是他為我掙足了臉面,與其讓旁人爭功,倒不如把首功留給他。

  想到此,他對王促道:“通知萬青,留在原處,時刻報告兌位、坤位敵情。”

  他又抽出一隻令箭,道:“王某自領一令,率余部接應各處。若有失責,必自裁謝罪。”

  最後他環顧四周, 道:“傳令:披甲!”幾名親兵上前為他披盔戴甲。

  丘下林中傳出陣陣輕微的頭盔鎧甲兵器的撞擊聲,很快所有將士都全副武裝。

  從丘頂下來後,王伏飛拔劍指向離位,道:“再令:出林!”

  除了左軍行至丘前外,其余唐軍依次離開樹林,在山丘右側的原野上展開陣勢。

  王伏飛道:“再令:展旌!”一面面旗幟迅速在他身後立起。

  緊接著,丘前傳來陣陣呐喊聲,嚴鎮將開始率左軍殺向斜前方的敵右軍。

  廝殺聲再次響徹原野,王伏飛道:“再令:全部上馬,繞過他們,直撲坤位。”終於不再隻說二字。

  約半炷香後,前方飛來一陣箭雨,前進的唐軍紛紛勒住韁繩。

  王伏飛向前望去,數十丈處有一片樹林,寨欄、帳篷以及人影盡收眼底。

  他深呼一口氣,道:“傳令:各部依令而行。”

  只聽李校尉大聲喊道:“身為陌刀手,衝鋒陷陣、摧營拔寨,舍我其誰?都跟著老子上!”

  賀校尉也在大喊:“狼崽子們!此時此地,敗則橫屍荒野,勝則立功領賞。都給我上!”

  只有吳校尉顯得平靜,對手下道:“弟兄們,咱們去那邊等著敵援軍,等打完仗再比誰殺得多。”

  陌刀手全體下馬,一手舉盾牌,以整齊的陣型向敵營逼進。

  =========================

  ①在八卦方位中,離位對應正南,坤位對應西南,兌位對應正西,巽位對應著東南,乾位對應西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