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聚散今生》第5章 出衙
  天寶十一年臘月,弘農

  陝虢副觀察使、鳳林府折衝都尉①王伏飛站在銅鏡前有一會了,他伸手摸了摸已經有些斑白的鬢角和逐漸深顯的額紋,禁不住歎了口氣,這讓站在他身後的幾名親兵有些緊張。

  王伏飛覺察到這一點,他順勢讓手慢慢滑到頜下,仔細捋了兩遍長須,每捋一遍就滿意地點點頭。多年以來充當副手、幕僚的日子終於熬過去了,如今總算可以獨擋一面。無論怎樣,以後不能讓身旁人輕易探知到自己的真實想法。

  聽到親兵們暗自的長呼吸,王伏飛轉過身來。他脫下便服長衫,一位親兵上前接過,另兩名親兵躬身到近前,分別呈上用錦盒盛放的朝服和盔甲。

  王伏飛略微猶豫片刻。若在往常,在接見下屬軍官時,前幾次他會刻意穿上朝服,以凸顯與眾不同的儒將本色。這當然要冒些風險,要想贏得那群只知道舞刀弄槍的武將們的尊敬,論武藝難佔上風,隻好憑戰功了。對此,王伏飛有足夠的在河西多年征戰和勝利的經驗,加上與一些重要人物的淵源,接著是陣法、謀略方面的才識,最後總會讓眾位軍官敬佩。到那時,他再換成盔甲裝束,以示與軍官們休戚與共。

  但是這次情況有所不同。原因之一是,他此前不遺余力,勸動裴觀察使接連上奏,請求朝廷恩準陝郡、弘農重開折衝府,然後又動用一切關系使自己來承擔此“苦差”。除了一部分士卒去補充戍邊健兒外,鳳林折衝府會一下子補滿兵員,那些多年來幾乎無兵可帶而牢騷滿腹的軍官,能不對我王伏飛感恩戴德嗎?

  另一方面,這次率眾前去折衝府觀看比武大會,不僅僅是會見軍官,而是在所有士卒面前首次亮相。老卒們還罷了,多年的習慣會使他們自覺與頂頭上司保持一致;但是大批新兵蛋子還不懂得這一套,若是不能一開始就讓他們心存敬畏,將來必定產生許多麻煩。

  想到這,王伏飛用手指向盔甲,吐出兩個字:“披甲”,然後再次轉身面向銅鏡。

  等候已久的親兵們立即行動,兩名在王伏飛身後協助他穿上盔甲,另一個墩身為他系好絛帶佩劍,另一個則端著朝服的錦盒低身悄悄退出。

  王伏飛有條不紊地整理著盔甲,順便給手下們留出一定時間。他知道,一旦他選擇好朝服或盔甲,端著另外一個錦盒的親兵,將在退出大廳後給那些在廳外等候多時的人一個暗號,那些人再迅速將暗號傳遞給更多人。隨同他一起去折衝府的人——除了貼身親兵和少數幾位文官——馬上行動,以最快速度穿上朝服或披上盔甲。整個過程甚至聽不到一句話。但當王副觀察使一行走到衙門外時,官轎或駿馬必須準備好,穿好朝服或盔甲的手下也必須整裝待發,否則便會受到被納入“無能之輩”的待遇了。

  當王伏飛一身戎裝走出大廳的時候,他對看到的一切很滿意,於是向立在階下的陳校尉道了一句“辛苦”。陳校尉並非從來自淮揚的老部下,但他在陝郡時一眼看中當時還是副尉的他的細心與恭謙,果斷將其提拔並帶到弘農負責衙門的日常事務。果不其然,很快陳校尉不但將衙門內外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將一眾本地下屬調教得與舊人相當。前段時間自己為落實糧俸在兩京之間來回奔波,衙門沒出什麽差錯,這才使自己可全身心投入,在新兵入編前一個月就一切完成。為獎勵他的能乾和忠心,王伏飛正打算把府第的事務也一並交給他管理。

  當王伏飛經過其他下屬身邊時,

內心又升起一絲擔憂。盡管家族也是地方望族,朝廷裡卻只剩他一人打拚;眾多子侄輩大都好逸惡勞,沒有一人肯舍棄家鄉的富庶而來這軍營受苦,只能寄望於幾個遠親子弟。現在這些隨從和隨從,除陳校尉外,多半是隻為混口飯吃的平庸之輩,僅僅用著順手而已;有幾個看著倒似乎有些才能,卻要麽私下裡桀驁不遜,要麽與其他衙門勾勾搭搭。而最讓王伏飛擔心的,正是這些一心二主的家夥。  王伏飛的計劃,是在鳳林帶出一支絕對聽他號令的虎狼之師,作為今後飛黃騰達的資本。若乾年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稍有不慎,“擁兵謀反”的罪名就會扣過來,幸運的話可能逃脫牢獄之災,如曾經的老上級王忠嗣②;運氣不好就得人頭落地,如前太子與鄂、光二王③。但如今,邊關的節度使們,比如正受聖上寵信的安祿山,早已辟衙豎旗、廣招衙兵④,引得內地的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羨慕不已。憑借自己的敏銳直覺,他已感覺到:若不能手握一隻惟命是從的勁旅,絕不可能實現自己披紫袍、開坊門⑤的願望。而借重開折衝府而掌握一隻隊伍,正是計劃的第一步。

  不過,此事必須慎之又慎。一來畢竟有裴觀察使壓著一頭,盡管此人熱衷於聲色犬馬,但並非對自己沒有提防,且難保他的幕僚們會出什麽主意;二來陝虢之地本來就處在兩京之間,皇親國戚、王侯將相穿梭往來,弄不好要白白被他人摘了桃子……

  想著這些,王伏飛邁出衙門大門。不想左右兩邊各一位全身盔甲的將領,一齊單膝跪地,朗聲道:“末將恭迎王副使。”

  王伏飛喜不自禁,一面親扶二人起身,一面道:“二位校尉,怎麽到了衙門也不進去?”

  大劉校尉首先道:“這場比武本是兄弟們自娛自樂,沒料想王將軍會親來主持。為感謝將軍的恩德,大夥推選我們二人率隊迎接。”

  小劉校尉接著道:“末將怕進衙門反而耽誤時辰,想想還是在外面等候妥當。”

  王伏飛知曉,這二人雖是同宗兄弟,暗地裡卻一直互相較勁,眼下為遲早會空缺的一個果毅都尉的位置更是明爭暗鬥,這場比武也多半是由他二人之爭,發展到團旅之爭,再到所帶士卒之爭。這樣的局面正是王伏飛所樂意看到的,對他的長遠計劃更有利。

  “二位勞苦功高,以後得多多仰仗二位扶持!”

  大劉小劉連忙作謝,道:“將軍過譽了,我等定在鞍前馬後效勞。”

  一番寒暄後,王伏飛在眾人簇擁下騎上駿馬,向著城南的折衝府馳去。沿途早有士卒執崗,不用再鳴鑼開道。

  行進中的王伏飛很快恢復了往日的威嚴,剛才被打斷的思緒再次浮上腦海:

  折衝府的武將們,不要都是有勇無謀的莽夫……

  借著這場新兵比武,希望從家鄉跟來的家族子弟中,能冒出幾個堪用之才……

  新兵中的佼佼者,不要因為幾個銅板而甘做健兒……

  忽然,剛才還有些陰暗的天空放晴了,穿過雲間空隙的縷縷陽光,照得旌旗盔甲閃閃發亮。行至與學館巷的路口時,那邊巷子裡大樹上又傳來喜鵲的喳喳叫。

  果然是個黃道吉日,一切都是好兆頭。

  ====================

  ①唐代,每折衝府設折衝都尉(正職)一人,果毅都尉(副職)二人。

  ②王忠嗣,盛唐名將,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因遭李林甫嫉恨誣告欲奉太子李亨(後來的唐肅宗)為帝,幾乎被唐玄宗處死,幸得哥舒翰苦苦哀求,才得以僅被貶官而保全性命。

  ③前太子,唐玄宗次子李瑛,遭唐玄宗寵妃武惠妃的構陷,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被廢為庶人,不久又賜死。

  ④衙:同牙,衙兵即牙兵,由親兵發展而來,後成為割據藩鎮的私人武裝的代稱。

  ⑤披紫袍、開坊門:依唐製,三品(如六部尚書、十六衛將軍、寺卿等)以上官員的朝服為紫色,且在京城的府第可以臨街單開坊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