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聚散今生》第2章 邂逅(一)
  天寶十一年冬月,弘農

  入營近兩月,萬青終於有機會出營半天。因為他表現優異,大劉校尉才特別恩準的。

  新入伍的時光是艱苦的。除了軍衣器械,營房裡幾乎啥都沒有;飯菜不僅油水少,還常常不夠吃,幸虧比外邊多一道晚飯;這裡軍令極嚴,整日裡除了操練還是操練。新兵們只能寄望於趕緊熬過三個月訓期,正式編軍後才能輕松一些。

  新入伍到時光也是充實的。有那麽多新本事要掌握,軍規、號令、列陣、旗令……以及民間禁練的長槍,還有馬弓、刺跺、陌刀等,要將來編入專門的隊伍才能習練,不過現在要盡量打好基礎。至於武藝,原來在長安彪豹館五年所學,與軍營裡的要求還有很多差別!這些都夠他好好學的,不混出個名堂只會讓人更瞧不起。

  弘農地處關內道、河南道與河東道①交界之處,這一批新兵雖大多數都來自這三道,但也有不少來自京畿道、都畿道、淮南道、河北道,其中有不少極有能耐的。

  幸好有在長安彪豹館規矩嚴格的經歷,適應起來不太難,只是那幾個痞裡痞氣的家夥令人極為反感。也多虧自己從小進過鄉塾,被長官和許多兄弟們另眼看待,那些痞子也不敢太明目張膽地來找麻煩。既然進了軍營,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一定要早日出人頭地!

  想到這的時候,萬青剛剛步出折衝府。他輕輕咬牙再點點頭。

  等到進入弘農城南門,久違的集市場面忽地撲面而來,他恍惚了一小會才反映過來。想到半年前他的理想還是一個使氣任俠、闖蕩江湖的俠客,又禁不住微微搖頭。那段豪情萬丈的時光雖令人懷念,但對於無顯赫身世、無萬貫家財、隻想憑一身武藝立足的自己來說,只能是一段經歷,而不會是長久的選擇。

  剛離開彪豹館時,萬青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在江湖闖出名號,讓那些不選他做內弟子的師傅們好好看看。長安呆不了,自然要去東都洛陽闖蕩。但不過幾個月,已發現“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還複來”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事實上,懷揣同樣夢想的年輕俠客在洛陽太多了,想從他們之中脫穎而出實在太困難。

  別的不說,被意氣相投的朋友款待而自己卻沒能力回請,即使沒有被對方鄙視,連自己也覺得失禮。可是囊中只有那麽點銅板,哪個不帶著父母從安西到長安來回奔波的血汗?實在不忍心被自己糟踐,隻好找借口不去赴席。三番兩次下來,自然會靠邊站,想用武藝報答人家的機會也輪不到。若要跟在富貴子弟後面低頭哈腰,自己卻怎麽也拉不下這個臉面。

  下一步該何去何從?俠客夢眼看是做不下去了,回安西繼承家業做一個往來西域的客商,或者乾脆回王家村娶妻成家?這都不是自己所希望的,實在是有愧於這身武藝。

  想到武藝,萬青臉上露出頗為自豪的笑容。作為長安最有名的武館之一,彪豹館收取的資費不低,但自己無愧於全家為此的花費,剛進館時還默默無聞,然後名氣漸起,到後來兩年間的夏冬比試都不落前五。如果武館隻比武藝,自己完全可以獲得內弟子身份。那樣不但可以免去資費,還能代表彪豹館在長安爭霸,即使將來不能聲名顯赫,也至少能在某個小武館裡任教,或者在某個府第謀得一份不錯的差事。

  至於自小的投軍夢,也不是沒有想過,但全家的認識都還停留在軍資自備的府兵時期,一來已經習慣了長安一帶的生活方式,自己並不情願回到疏勒,二來“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花費並不是家中可以輕易拿出的。雖然也聽說不少地方無需承擔軍資,但他一點也不想去邊關,而長安附近又沒有門路,終究是沒有再想下去。

  最終促使自己下定決心結束俠客生涯、立志遠赴弘農投軍的,正是萬青這次想要見到之人。他甚至有些後悔,也許應該在入營之前先去探望那人。

  那是一個暮春的下午,洛陽城內外的牡丹花才謝了不久,春陽懶洋洋的,東風也懶洋洋的,使得郊外遊客個個昏昏欲睡。萬青也斜依在長亭的柱子旁,似睡非睡地想著心事。

  囊中錢財已所剩無幾,俠客夢依然看不到希望,萬青自感壓力倍增,於是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到處閑逛。眼下必須尋覓到一份能養活自己、負得起房租的正經差事了,不然怎麽對得起頭髮斑白仍千裡奔波的父母?即使在兄弟、親友面前也抬不起頭。

  忽然,萬青聽到遠處大道上有吵鬧之聲,在這個懶洋洋的時刻顯得格外刺耳。萬青支起耳朵聽著,隱約有女子的責罵聲和貌似無賴們的戲謔之語。他倏地睜開雙眼,東都洛陽城、光天白日之下,難道有人在調戲良家婦女?作為一個必須打抱不平的俠客豈可袖手旁觀?

  他疾步趕去,只見路邊有一輛馬車,旁邊一位上了年紀的婢女在正呵斥六七個無賴,無賴們仗著人多,毫無妥協讓步之意。牽馬的車夫還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雖被嚇得六神無主,但仍然試圖擋在車簾前。從馬車裝飾看,車簾後面應該有一位女子,只是不方便出面。

  見無賴們暫時無動手之意,萬青沒有立即出手。聽得他們爭論片刻之後,萬青大概弄清了事情原委。原來有一件物事不慎從馬車中掉落,被這群無賴拾得;主人發現後讓年長婢女索要,但無賴們非要主人出轎親自致謝;年長婢女知道無賴們不懷好意,隻願意給謝禮答謝。但無賴們不肯,領頭無賴把物事藏在袖袋裡躲在後面,讓爪牙在前面與年長婢女糾纏。

  萬青略做沉思,心中有了主意。他借著圍觀人群掩護,悄悄接近領頭無賴。當領頭無賴眼光轉向這邊時,萬青裝出看熱鬧的模樣;而當他眼光轉向別處,萬青悄悄挪向有利位置。

  等萬事具備,萬青一個健步上前,作拱手行禮狀,道:“兄台別來無恙?”

  領頭無賴一愣神,下意識地舉手回禮。在這刹那間,萬青斜向左跨一步,左手已經搭上對方的手腕。這家夥顯然也練過武,發覺有變馬上一腳踢來,同時雙手右沉左升,意圖解困。不料萬青向右再斜進半步,同時左手加力一帶,領頭一腳踢空,身體也差點失去平衡,他連忙穩住下盤,雙手和萬青的左手纏在一起。無賴再次雙手發力,連續使出手技,終於掙脫。

  領頭無賴正要慶幸,卻見對手躍至數步之外,手裡拿那件物事,急摸袖袋,已然空空。

  此時,原先與年長婢女糾纏的爪牙們都已圍了過來,領頭惱羞成怒之下,向正往懷裡揣物件的萬青一指,喊一聲:“給我一齊上!”

  在爪牙們即將圍住之前,萬青假意迎擊右側一人,卻忽地向左,那邊兩人措手不及,被萬青一拌一推,雙雙滾倒在地。顯然,爪牙們談不上會武功,只是有蠻勁、下手狠罷了。萬青心裡有底,施展起彪豹館的弸彪拳,不多久除了領頭無賴之外,所有爪牙都被摔倒至少一次。

  萬青的意圖是讓無賴們知難而退,而弸彪拳正適合。哪知無賴們不見棺材不落淚,發現自己沒受多大傷,爬起來又繼續圍鬥。領頭無賴多少看出萬青的門道,主動上來纏鬥。萬青雖佔據上風,卻一時半刻打不倒他,反而差點挨上旁邊爪牙們的幾拳幾腳。先機已失,一時間場面有些混亂,圍觀人群不時一陣驚呼。

  萬青知道,再這樣下去,自己只會越來越不利。趁短暫僵持之機,他打量一下周圍,又有了主意。等幾個爪牙再衝上來,萬青沒有再拉推拌摔,而是左挪右閃,從一個空隙鑽出去,再緊跑幾步,立在馬車的馭馬旁邊,並示意老年婢女和少年車夫後退。

  等無賴們再圍上來,萬青一縮身,從馬匹肚下鑽到另一側。領頭無賴們帶著三個叫罵著向那側追去,不料萬青單手一攀馬鞍,從馬背上騰翻而過又回到這側,下落時雙腿分別踢出,兩個仍在這側的無賴猝不及防,肋部被踢個正著,再也爬不起來。這一招端的精彩,圍觀人群裡接連爆出幾聲“好”,連蹲在車轅旁的少年車夫也禁不住跟著喊了一聲。

  追到那側的無賴們剛剛明白怎麽回事, 萬青再次攀馬騰翻又到了那側,又是雙腳踢出。兩個無賴雖然有所防備出手抵擋,無奈腳勁勢大力沉,仍然被踢倒在地,而且一時半會爬不起來。這一次圍觀人群發出的“好”聲更響亮了。

  眼下形勢,馬匹這側只有一個爪牙,萬青再次騰翻過馬背,那爪牙已驚慌失措,一拳就被萬青打翻在地,再補上一腳,立即和那兩個同夥一樣了。

  只剩那側的領頭和最後一個爪牙,萬青已經勝券在握。萬青乾脆翻上馬背,擺出一個“大鵬展翅”的姿勢。然後才在圍觀人群一片讚歎之中跳躍而下。在跳下的那一瞬間,依稀看見車簾掀開一角,後面露出一雙明亮的眼睛。

  此時,最後的爪牙已是膽氣俱失,扭頭逃之夭夭。領頭雖然還強撐著,但在萬青的拳腳之下終於沒撐多久,挨過幾拳幾腳、跌過幾個跟頭後,叫嚷著“小雜種有種別走,在這裡等著”,在一片哄笑中與手下一起狼狽遁去。

  看著那幫家夥鼠竄而去,萬青不禁仰頭大笑,又向各方向拱手回謝圍觀眾人的讚揚。那一刻,是萬青來洛陽後最意氣風發的時刻之一。

  ====================

  ①唐玄宗開元年間,除邊境地區設置若乾都護府外,將內地分為十五道;其中,京畿道(長安附近)、關內道(今陝西中北部),都畿道(洛陽附近),河南道(黃河以南的今河南、山東大部)、河東道(今山西一帶)、河北道(今河北、京津)、淮南道(今江蘇中北部、安徽一帶)。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