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萬般瑣碎》第3章 宋小方病史(3)
  考慮到災荒年,到哪都面臨餓肚子的風險,宋佔湘和余迎花商量過後,決定落戶我們金水村。原本我們家在一環線的最右端,但宋家在我家右側搭建草棚後,我家就不再是端頭了。他們計劃著開辟幾畝薄田,做些零工來應付生活。

  一般的莊戶人家,大多重男輕女。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誰讓男孩子是家裡的頂梁柱,秋忙時莊稼搶收、春耕時趕水澆地,長輩入土時抬棺領孝,女子婚嫁時接親招待,都是男孩子扛大旗。男孩子就像凌霄樹,是家族的門面和擔當。女孩子可就不一樣了,長得再漂亮,乾活再麻利,最終總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再多地投入和付出,到底還是別人家的。老一輩認為,女孩子就像是牽牛花,總歸要依附在別人家庭上。

  整個金水村大抵這樣認為,可宋家卻是個例外。宋佔湘夫婦並不認為男重於女或女重於男,他們總說男孩女孩都一樣。事實上,他們也以男女平等的觀念對待姐弟倆。這讓村裡許多女孩,當然也包括我,心生羨慕。羨慕歸羨慕,可村裡的小孩子大抵不和這姐弟倆玩,倒不是不願意,而是根本插不上嘴嘛。

  這其中的緣由可就說來話長了。雖說宋佔湘夫婦是逃難來到金水村的,可他們卻和普通的農民有很大不同。宋小方的曾祖,是晚清的秀才,學識豐富;宋小方的爺爺是坊間的教書先生,熱衷讀書;宋小方的父親,在50年代掃盲運動興起時,擔任掃盲班的班長。雖被迫離鄉,卻也是個肚子裡有墨水的人。如此算來,宋家勉勉強強可以稱得上“書香世家”。所以,宋佔湘對膝下的這一雙兒女更是寄予厚望。

  當宋小方剛滿三歲時,宋佔湘就在草屋旁新收拾出一間屋子,說是供姐弟倆讀書認字用。每當農閑時侯,宋佔湘就在簡陋的木頭書桌旁教姐弟倆讀書,先是簡單的單字,後是成篇的古文。姐姐雖不如弟弟聰明,倒也還算勤奮。倆姐弟對書濃厚的興趣讓宋家夫婦年複一年的辛勞得到慰藉。麥收過後,宋佔湘總要從金江市買回一些時新的書籍,慢慢地,竟填滿了北牆一面書架。若是趕上農忙時節田間地頭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宋家夫婦寧願加班加點乾活,也不會動員倆姐弟倆下地乾活,怕耽誤孩子的讀書時間。這在我們金水村簡直可以稱得上一個奇葩。我們金水村的孩子從三歲起就會乾農活。即便是家底殷實的莊戶,孩子也是要乾活的——男孩子學習耕地犁地的本領,女孩子學著收拾家務和做飯,絕不會讓孩子把時間花在無益於田地莊稼的事情上,更不要說看閑書了。

  宋家夫婦非常歡迎村裡的孩子來家裡看書學習,就算是來玩,也是歡迎的。起初孩子們三五為伴地來宋家認字看書,後來孩子們就不願意去了。為啥?還不是因為,剛到宋家,屁股還沒坐熱,大街上就此起彼伏地傳來聲響——“大妞,給豬燉盆食。”“二狗,給你爹地裡幫忙去。”……孩子們眼巴巴地望著悠閑讀書的宋家姐弟,心裡十分羨慕他們擁有這樣的爹娘。然後一咬牙,狠心跨出宋家大院,慢騰騰地回去做活。

  二狗他娘埋怨道:“正忙的時候,讓孩子們認哪門子字啊?再說了,就是認識這麽多字,又有什麽用,生就是莊稼人的命,瞎折騰什麽。”

  “是啊,俺也這樣給大妞說,誰知道那死丫頭天天往宋家跑,家裡的豬到現在還沒有喂,這算怎麽回事?”大妞她娘應答道。

  ……

  一旁的二狗和大妞都低著頭,不知道想些什麽,是擔心宋家夫婦聽到這些話傷心?還是怨恨母親的不理解?還是在思索別的什麽想法?反正,下次二狗和大妞都不好意思再踏進宋家小院了。這樣的戲碼,隔三岔五就會上演,就是這戲,費“演員”——小孩子。

  慢慢地,村子裡的孩子都不好意思再來宋家串門了。

  宋家姐弟倆天性文靜,和我們這些野孩子不同,他們從不爬樹、摸鳥、下河,所以我們也很少見到宋小方姐弟倆;即便碰到宋家姐弟,村裡的土猴子們也不知道說些什麽好。談莊稼地吧,人家壓根沒下過地,哪裡知道什麽;談古書漢字吧,村裡孩子不識字,又不知從何說起。不知不覺間,一堵無形的牆出現在村裡孩子和宋家姐弟間,越來越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