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歌家天天熱熱鬧鬧的場景中,年關已悄然來到眼前。過幾天便是大年三十,對於忙活了一年的農民來說,這可是一件大事。
這幾天來玩的少了很多,隻偶爾有人來串個門,稍作停留便也匆匆而去,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年貨。
說是年貨,伏歌家也就準備那幾樣東西。
伏歌爸在爐子上放上一口鍋,倒上半鍋油,放進去裹了面的魚,直至炸至金黃撈出。這時候還不能吃,這是給故去的老祖宗準備的,等過完年把祖宗們送走,伏歌家才能吃的上。哥倆也是閑來無事,就蹲在爐子邊上,一邊烤火,一邊看著老爸炸魚,聞著香噴噴的魚香味,哥倆嘴角哈喇子直流。
等炸完魚,伏歌爸把剩下的面放鍋裡,炸成一個個小丸子,雖然沒有魚,但過一遍油,總也帶點魚腥味,再加上平時吃不上幾回的白面,哥倆吃的賊香。
除卻吃之外,對於小孩子過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可以穿新衣服,這是小孩子可以期盼一年的事情。
臘月二十七是伏歌這裡最後一個年集,所以集上一大早就人山人海,到了上午八九點鍾那更是人擠人,人與人之間連個落腳的空隙都沒有。
伏歌跟著父母來到集上,把自行車存好,把存車子的小木牌揣好,不然掉了提不出車子是個麻煩事。然後父母一人拉上一個,匯入了這年集大軍。
哥倆這小小的身體一進入這洪水人流,便感覺一股巨力襲來,自己便不受控制的向前流去。擠的異常難受,哥倆個子也矮,只能看到身邊幾個人和小小的一片天空,其余入眼的再無他物。只聽到時不幾的傳來幾聲:讓讓,碰到碰到了。這是推著自行車進來的。再就傳來:這肉多少錢,這白菜怎麽賣的,你這雞是按斤還是論個賣......之類的高聲詢價聲,整個集市仿佛一個劇場。
這集市在一個很大的空地上,西邊主賣鍋碗瓢盆,還有一些點心,再往東一點,便是賣魚賣肉的地方,中間一大片地兒是賣菜區,這也是人最多的地方。再往東就是賣衣服的地方,最東邊是賣布的。
這便是一個普通的小小集市。
不多時,伏歌一家終於流動到了賣衣服的地方,到得這裡人少了些,不至於被人群推的身不由己。
這時候大人的衣服以黑色和蘭色為主,腦袋上再配個帽子,這是那個年代男人的標配。女的顏色稍微要多些,但也很少有豔麗的顏色,否則村裡人指不定背後給你扣上什麽名聲的帽子。
伏歌爸是家裡最委屈的那一個,幾年才舍得給自己買上條褲,或者一個褂子。去年伏歌爸才添了一件深藍色大褂,平時都沒舍得穿,就算趕年集這麽重要的時候都沒有舍得拿出來,所以今年過年買衣服就沒有他爸什麽事了。
一家人逛了半圈不到,就看的眼花繚亂,不知選哪件好,有時碰到中意的上去一問價格,也只能搖搖頭望洋興歎。
衣服是掛在用竹子搭起的簡易架子上,衣服一排排的整齊的掛在上面。伏歌挑的更是眼花,可更鬱悶的是伏歌的眼光似乎還不錯,只要看上的上前一詢問價格,一家人只能你看我我看你,毫無辦法。
弟弟晚歌雖然小,但卻很懂事,買衣服這種誘惑力這麽大的事卻是一直讓著哥哥,說是先讓哥哥買,等哥哥選好了自己最後再買,買個差不多的就行。
伏歌聽後沉默一下,臉上難掩羞愧之色,連忙說自己和弟弟買一樣的就行,
不要貴的,買個能看的過去的就行了。 兄弟之間的感情往往總是那麽樸素。
父母看著哥倆互相謙讓也是一陣欣慰。
那個年代,消息閉塞,文化水平普遍很低,伏歌祖上留下名的都是種地出身,直白來說便是沒有能光宗耀祖的人物。到了伏歌這一輩,父母便不報什麽過分的希望,隻想著等倆孩子大了,輟學以後學個技術,混上半輩子,比自己強點就好。尤其伏歌爸,從沒有什麽望子成龍的奢望,覺得自己每年都能去外面乾上幾天活就很知足。那什麽吃公家飯,端公家碗的,是咱們老百姓能做的了的?別做什麽白日夢了。
走的好與走的穩,伏歌爸顯然更在乎後者。論起社會風氣,顯然那個時候更好,戾氣沒有這麽重,不管是文化限制還是別的原因,父母要實際的多。
逛了幾圈,糾結不已的伏歌還是決定買身最便宜的。在哥倆確定了目標之後,父母的工作就簡單了,欣然付錢走人,畢竟孩子懂事給了父母心裡慰籍不少。
逛完了衣服,剩下的是買些白菜粉條,幾斤豬肉,魚已經買過了不必再買。 就這幾樣東西,一家四口逛了大半天,最後提著大包小包,提上車子往家趕去。路上來來往往都是趕年集伺候著過年的人。
一家回來後,伏歌爸依然忙活著過年的活計,伏歌媽則買了兩斤糕面準備蒸糕,這也是過年一家人才能吃到的好東西。
找了個大瓦罐盆,把面和好了,再放進棗,再和勻,之後伏歌媽便捏成一個個糕放在用竹片做成的板子上,上面濕了一層水,以防沾在上面。這個板子農村叫做比涼,幾乎家家具備的工具。放好後,放到鍋裡蒸一個多小時,這便好了。
出鍋時,鍋蓋一掀,熱氣鋪面而來,香味也隨著熱氣鑽到鼻子裡,頓時讓哥倆對著滿滿的一鍋年糕垂涎欲滴。
年糕既軟且粘,無法用手拿起,只能用一雙筷子插起來吃。伏歌看著筷子上金黃的年糕,輕咬了一小口,頓時滿滿的幸福感沏入心腹。
此時院裡已是黃昏,屋內其樂融融。
轉眼間到了年三十,上午的時候便是家家戶戶貼春聯的時候。
吃過早飯,快熬到中午的時候,伏歌爸便催著哥倆把春聯貼上,否則過了中午不吉利。
哥倆拿著後鄰幫寫的對聯,先去大門口貼了一副最大的,回到院裡屋門上也貼上對聯,就連牛棚也來了一副,最後北牆上貼上一個福字,今年的貼對聯任務,哥倆算是圓滿完成。
到了年三十各家各戶就沒有串門的了,都忙著自己的事情。晚上還有更重要的事,就是請老祖宗回家過年,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規矩,容不得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