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吾道漫漫明心路》《軒轅黃帝陰符經》
  《軒轅黃帝陰符經》,是與《老子》、《莊子》齊名的中華道家聖典。全篇僅有四百余字,言深旨遠。全部經文從天、地、物、人、我五個方面,論迷天人之道。尤為中華道家修煉所宗述,奉為丹學祖經之首。仙宗祖師張紫陽詩讚日:“陰符寶經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神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論。”可見對其地位之尊崇。下而逐句作注,以闡其真義:陰,內含,無形。符,符合,順應。通過內在無形之修煉,以符合天地之道。

  【原文】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字解】觀,觀察,體悟。執,按照,執行。

  【釋義】觀察天道運行之法度,並且按照天道運行修煉自身,一切修煉的理法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了。修煉所迫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生道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層次越深,生道合一的境界越高,修煉的層次也就越高。故此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就等於明白了修煉。這句話點明了全經主題是全篇總綱。

  【原文】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字解】賊,賊害,我害。見,識別,發現。昌,精進成功。

  【釋義】天上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喻指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相製相化,莫不我害我身,使我墮人其中,嘗受生老病死之痛苦,不能做自己命運的主人。而在修煉之人,則可識其賊性,探得造化之根源,使五行顛倒,造化逆行,自能反奪五行之造化,使“賤”化為“昌”,反而促使我之道成。

  【原文】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字解】心,指修煉人之心。天,指身外之字宙。

  【釋義】反奪五行造化,在於一心這運用。此乃空空洞洞、不執不失之道心,而非世俗頑惡之人心。其所反奪造化之源,在於體外之宇宙。由於色身有限,宇宙無限要從宇宙之中施行反奪,才能獲取無窮之造化。修成宜古不滅之先天元神,長生久視,“天地有壞,這個不壞。”大道之奧妙,早已揭示無遺矣。

  【原文】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宇解】手,手掌,手通心亦指自心。

  【釋義】人能認清五賊,追根溯源,還歸本來,明白宇宙總持之根源,自然成為造化主人。此時無窮宇宙,如同在我掌中;萬物變化,亦好似生於自身。又手通心,亦指宇宙變化,自心了然可知。這等氣魄,若非修煉之士其誰能之。

  【原文】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字解】機,時機(此經重在“機”宇,包括所有的道功、道理、道法、道訣、道妙等。吾人修煉,采藥乃至得丹,一切火候,全須掌握時機)。立,遵循。

  【釋義】吾人未生之前,乃是元神混沌之體,謂之天性;既生之後,變成後天氣質之性,謂之人心。天性既可化為人心,吾人自可明通此機,遵循天道,去除人心,返歸天性。老子謂之“歸根複命”,大道之根源在此。

  【原文】天發殺機,易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含發,萬化定基。

  【字解】易,交易,變化。龍蛇,指水患地震。

  【釋義】天發殺機日月相蝕,隕星墜落;地發殺機洪水地震,起於四野;人發殺機天反地複,動蕩四起。要在人能合於天道,天人齊發則萬事萬物之變化,可以定其基矣。古人言:“天定勝人,人定勝天是也。以上雖言殺機但是生殺互根,修煉人須由此怕去,

殺機即是生機。人能發殺機於天地,即是反奪生機於自身。丹經謂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後生”。  【原文】性有巧批,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

  【字解】性,指人心。邪,邪安。三要,指耳、目、口三寶。

  【釋義】修煉之人,要在殺機之中反奪生機,必須天人合發,即人心合乎天性。但是人心有巧有拙,務使巧伏為拙,使外批而內巧,拙中藏巧,方才合乎天性。伏藏之道,在乎九竅(即眼、耳、鼻、口、外骨、谷道)。九竅為邪安出人之門戶而其關鍵在於耳、目、口三者。精通於耳,神通於目,然通於口,動則外露,靜則內裁。使動化為靜則三要皆成為三寶矣。

  【原文】火業子木,禍發必克;好生於國,時動必清。知之修煉,謂之聖人。

  【釋義】鑽木取火,古人經驗。但火性太熾,則術反為火傷。比喻人之心火過旺,必傷元神。推之治國,其理相同。國家出了奸臣,禍國映民,政局動蕩之時亦必崩潰。猶人煉意不淨,妄念滋生,定有傷丹之虞。可見禍福生殺,太過不及差之毫厘,謬之千裡。識得其機,修之煉之,是為聖人。

  【原文】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

  【字解】盜,逆取,反奪。宜,平衡,協調。

  【釋義】天生天殺陰陽消長,乃順行之自然。但是刑殺之機,亦是反奪生悉之機也,乃為逆行修煉之樞要。天地從萬物中反奪,萬物從人中反奪,人從萬物中反奪。三者互相反奪,配合平衡,才能合乎生殺之道,成為自然。

  【原文】故回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字解】食,掌握,采取。動,發動。

  【釋義】欲求修煉貴在能知生殺予奪之動機。按時采取,從天地萬物中反奪生機,陶鑄自身筋骨,才能成為乾健之軀。乘機發動借生殺變化之機,反奪造化,安定自身。丹道修煉在每次超升階段都在掌握時機。平常人隻知後天思慮之神而為神,而不知先天不神之神方為真神。人要修煉,先須使後天思慮之神,歸於先天不神之神,空空洞洞,虛靈不昧才能做到時至神知,機動神隨反奪造化,調理百骸得成修煉之功。

  【原文】日月有數,小大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釋義】太陽東升西降,月亮海朔弦望,皆有定數。小往漸變大來,大往漸變小來,陽大則陰小,陰大則陽小,此日月出沒之數也。修煉者能夠知往推來,食其時而動其機,采取日月精華,奪得天地正炁,自可完成修真證聖之功,神明亦由此而出焉。

  【原文】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美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

  【字解】固,固然。躬,躬敬,謹慎。輕,喪失,天折。命,生命。

  【釋義】盜機即反奪之機,反奪造化之功,皆無形象可言,若有形象,便落後天,故天下無見之無知之。先有見知,便失其機。采煉之時,若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之先天元炁,無形無象不可見知,則能成丹;此時若動情識迅即化為後天油質,可以見知必有走漏之危。即使追回采煉亦不能成丹。此反奪之機君子得之固然謹慎,信道奉行,可以修成大道;小人得之輕視造化,修功傾覆,反有性命之危。

  【原文】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

  【字解】師,兵事。修煉與用兵理同。

  【釋義】雙目失明之人,視不外漏,專一於耳,聽覺反而靈敏;兩耳失聰之人,聽不外漏,專一於目,視覺反而靈敏。專心用於一處,便可得到平時用兵十倍的效力。反覆不斷地專一用心,則可得到用兵百萬的效力。丹法與用兵相同,二者一理,運用之妙,都在專一。宋嶽武穆雲:“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原文】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釋義】人生之初心本虛空,隨著長大,漸為外物所擾遂而產生種種妄念欲想,損人心性,損盡則死。修煉下手,還虛第一蓋“魔由心生,境由心造”心若不虛反而自惹魔障,毀我功修。故須收心離境,聚性止念,煉養神悉,以成大道。其機系於二目,神生於心,而發於目,此乃丹功之要妙樞機。舉凡煉之內視、采藥、烹煉、養胎以至出神等等,均以二目為關鍵樞機也。

  【原文】天之無願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釋義]天本空空洞洞,無識無知,毫無施恩之意,而其行四時,育萬物,大恩遂生。迅雷烈風均受其驅使,而蠢蠢然不能自主。此乃大道隱含之力量,不可思議,修真悟道之士,當出此參證之。

  【原文】至樂性余,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釋義】至樂之人,心胸坦蕩,性有余閑。至靜之人心性收斂,廉而不失。修煉之人功到虛靜之時心農忽開,舒暢愉快妙不可言,此即是至樂至靜之境界。天道驅風使雨運行四時看似至私,而其作用於萬物生化,卻是不偏不倚,一視同仁,實為至公。猶天性降之於人,雖為個人所私,其實賢愚皆同人人均有。此乃天道大公無私若至私而實至公。

  【原文】禽之製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字解】禽,通“擒”,擒攝之義。

  【釋義】擒攝造化的訣竅,乃在於炁。所謂炁聚則生,炁散則死。生與死互為本根生在何處死在何處,人由男女而生,亦由男女而死。恩害相生,亦同於生死。由人心返還天性,為死處求生,是謂逆則成仙成道,即恩生於害;由天性降人人心,為生老病死,是謂順則生人生鬼,即害生於恩。

  【原文】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其要,我以不奇其聖。

  【釋義】愚人以天地文理為神聖,我以隨機應變為原則;人以愚弄欺詐為神聖,我以不言而信為神聖;人以驚世孩俗為神聖,我以和光同塵為神聖。這些都是修德之要,無德便不能培道。中華道家認為,道在我身上就是德,沒有德也就失去了道。有人做功出偏,或者功夫停滯,即是因為不注重修德之緣故。

  【原文】沉水入火,自取天亡。

  【字解】水,指腎水,在易象為坎卦。火,指心火在易象為離卦。

  【釋義】以坎水填人離火之中,使後天坎離複變為先天乾坤。則後天之人心遂亡,而先天之天性遂現修煉功夫可以成就。

  【原文】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漫,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字解】漫沒潤,充滿。勝,主宰。

  【釋義】自然之道,主靜立極空空洞洞,無中生有,《老子》日:“清靜為天下正。”天地萬物遂得以生化。天地之道充滿其中,天為陽,地為陰,因此陰陽之道主宰於萬事萬物之中。靜極生動陰極生陽,陰剛消長,互資互根。如此相推則天地萬物生生化化,自然而然,不失其序。

  【原文】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製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

  【字解】違,違抗,改移。製,製訂,采用。契,契合,規定。

  【釋義】聖人明白自然之道不可隨意抗拒,因而采用至靜之道。只有致虛守靜,才能體悟天道,才能識別五賊,才能反奪造化。一切修為都是在靜中自然印證。能靜自可合於天地之道,可以攢簇天道之氣候,這是律歷所難以規定的。

  【原文】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入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近乎象矣。

  【釋義】有奇異之器,才能產生萬象變化。易道八卦甲子之中藏有鬼神莫測之機。陰陽相勝的法則,略昭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