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乾心論道》第88節 願清淨舍氏神通(三)
  求不得!

  這說的雖然是舍子,是舍家學問。

  但叔孫無忌、董志張、徐乾,卻忽而心有戚戚。

  他們,也包括陳仲,包括這天下的所有修士。

  誰不是求而不得?

  聚窟道洲有沒有舍氏,都是紛亂不止。

  而天下其它的地方又有什麽不同?

  無論秉持的學問是哪一家哪一脈,出身是在哪一道洲哪一郡,凡是尚未求得,且堅持不懈去追求的修士,俱為同行之人!

  思及此處。

  在座諸人,不由得全都對那位從未謀面,甚至也不知道他的學問具體內容的舍子,肅然起敬。

  甚至,此刻再看形名說與五行論之間的爭端,再看當下的論道法會。

  眾人都有了與先前截然不同的感受。

  或許,今日之會,不是誰打壓誰,也不是什麽生死之戰、絕境之鬥。

  這只是求道至此,大家在分岔的路口前的一場爭論、爭執。

  誰勝誰負,已然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無論法會結果如何,大家若不能形成一致,則必然會各行其是,今後只能互道保重,希冀有一日,不管是誰,終能再次推開那扇閉合已久的仙道大門。

  “唉!”

  董志張歎息一聲。

  “如今想來,謝公甫雖然氣量狹窄,但他此前有一言,卻也有其道理。”

  當下,董志張就把謝弼在北海郡時,對他說的“力不能及”,故而無法及時除滅作亂妖物,導致北海郡城之外的百姓淪入妖魔之口,若要從根本上改變,則唯有推行新政,使修行法門得以更張,修士力量得以增強的話,說了一遍。

  徐乾不以為然:“道理沒錯,但謝公甫乃是從未將百姓放在心上,什麽道理被他用了,也是謀取私利之工具。”

  叔孫無忌在董志張說謝弼的時候,滿是不以為然,聽了徐乾這話,忽然出聲:“偉長先生看我叔孫無忌如何?”

  徐乾微微一愣,隨即想起此前所知的關於叔孫無忌的事情。

  士人排斥叔孫無忌,只因他毫無士人風范,哪怕主掌一郡,卻整日與老農、工匠、漁夫、織婦混在一起。

  有士人去拜訪他,他居然就在稻田中,兩手兩腳泥,與來訪者談論時,還不忘記叮囑農夫如何掘開田壟,如何放水、灌水。

  將專程前去的士人,看得與田間老農一般,誰還能說他好話?

  曾經,徐乾也對叔孫無忌堂堂大修士,一郡之守,卻做這些事情頗有些不以為然。

  但經歷了北海郡喬氏遷徙,謝弼主政,忽然便有了新的感悟。

  “公胼手胝足,勸厲農工,撫育百姓,晚輩只有敬仰、慚愧,焉敢妄加評論?”

  徐乾斂容拱手,很是誠懇。

  董志張以前對叔孫無忌同樣有偏見,但此時也是連連點頭,他倒未必是覺得叔孫無忌那些作風如何,主要還是叔孫無忌與陳仲交好,此次更是非常仗義,使得眾人免於尷尬,這一點,最對他的胃口。

  叔孫無忌當下笑著對陳仲道:“嘿!這是個誠心誠意說咱叔孫好話的,我聽得出來!偉長先生,你乾脆到我們蓋陽去吧,聽說你教書特別好,這一點兒上,咱不成,到我們蓋陽去,我們那兒願意讀書的娃子有的是!”

  徐乾有些措手不及。

  邊上董志張已經拊掌大笑,就好似被邀請的人是他一樣:“好好好!文教大興,乃是盛世之徵!說來桓公混一蓬萊,

自此止息兵戈,確實是一大功德!”  這話,叔孫無忌又不同意了,倚著赤紅葫蘆,微微揚起下巴,對著遠處大檀樹一點一點的。

  “桓公穆混一蓬萊?不過是靠著兒女姻親,與孔、謝之流沆瀣一氣罷了。至於止息兵戈,哼!”

  極為不屑地“哼”出一聲。

  叔孫無忌冷然道:“看著吧,這蓬萊,要不了兩年,還有的亂!”

  董志張一時間竟不知該從何反駁。

  倒是徐乾,他固然不齒謝弼,但對形名說,對以形名說為本的新政,還是有一些認同的,當下很是認真道。

  “前輩……”

  叔孫無忌直接大手一揮打斷。

  “叫我勉之,或者叔孫無忌也可,什麽前輩不前輩的!”

  徐乾從善如流:“勉之公,蓬萊還會亂,這、這是為何?”

  叔孫無忌道:“原因?自然是分贓不均嘍!”

  此言一出,徐乾、董志張都是迷茫,何來的分贓一說啊?

  但就在這個時候,舍磨騰與許季山已是各自來至場中。

  王承先則回了他自家座席,皺眉苦思如何解決自家問題。

  而舍磨騰與許季山的交手,並不似先前那樣,法術、武藝,你來我往。

  舍磨騰先是拖著長長的腔調,念一句“啊耨噠舍”,接著便以聚窟道洲的土人言語,快速誦念舍家經典。

  這不還是講道嗎?

  就算大家聽不懂,可也算不上是鬥法呀!

  就在檀德台上眾人疑惑之際。

  卻見隨著舍磨騰的誦讀之聲,一陣薄弱的,猶如朝陽初生時的淡金色光芒,自舍磨騰的身周騰起,並向著許季山漫延而去。

  這?

  以聲韻施展法術?

  倒是和儒家法門十分相近。

  許季山當下便也放聲誦讀《法言》。

  這部書,既是揚子一脈的入門必讀,又是揚子一脈達到高深之境後的指引本經,雖然它不包含修行法門的基礎部分,但它卻是樹立心志的根本。

  哪怕是揚子本人,也是直至晚年,才將《法言》著述成文。

  許季山開口就是《法言》,而不是《太玄》,可見其對舍磨騰的重視。

  一陣陣純白薄霧,自許季山周身擴散開來,但與舍磨騰的淡金光芒不同, 薄霧彌散四周,並不是隻朝著舍磨騰而去。

  當薄霧與金芒交接,兩者便互相銷磨,形成僵持。

  陳仲神色變得凝重,目光卻落在始終未曾睜開雙眼的襄公矩身上。

  身邊叔孫無忌三人的談論,陳仲俱都聽在耳中。

  這一刻,他忽然問叔孫無忌:“兄長既然不齒桓志所為,如何卻又向他稱臣?”

  蓋陽郡也是向蓬萊君稱臣了的。

  否則,桓志憑什麽號稱混一蓬萊?

  叔孫無忌無所謂道:“戰亂數十載,人心思安,我豈能為了一己好惡,便使蓋陽郡數十萬父老失望?”

  徐乾、董志張對著叔孫無忌無聲拱手,表達敬佩。

  陳仲卻滿目凝重,長歎一聲:“兄長高義!奈何此人胸懷虎狼,今日不能善了了!”

  叔孫無忌、徐乾、董志張都愣住了。

  陳仲這是什麽意思?

  便聽他再次重重一歎。

  “唉!我曾疑惑,昌山設下重重羅網,以純仁公、許崇德之修為境界,必有感知,怎會甘願至此?”

  “想必他們,也與兄長一般,希冀以文論、道理暫彌爭端,不使戰亂再啟,不使百姓失望!”

  “但,彼輩不許啊!”

  陳仲一手握鈞平劍,一手執樂玄筇杖。

  襄公矩請陳仲代為保管樂玄筇杖,使太玄一脈不致斷絕。

  但很抱歉。

  陳仲遇事不平、遇惡不悛,從無退讓的時候。

  “稍候,請兄長護偉長、子鳴周全,愚弟當取一人首級,以謝天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