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乾心論道》第120節 太守福緣玉佩退敵(五)
  廢棄村莊邊緣。

  七具雁衝軍的屍體一字排開。

  法術在這些壯漢身上效果大減。

  孔衍最終也只是留下了六個。

  為此,孔衍要仔細探究這些壯漢身上到底有什麽隱秘。

  邊上蘇元明卻隻對孔衍隨手變出來,又隨手藏起來的“弓”、“箭”感興趣。

  太方便了呀!

  哪裡像蘇元明,走到哪都得背著根镔鐵棍,累累贅贅,好不爽快。

  只是圍著孔衍轉了好幾圈,蘇元明也沒弄明白所以然。

  他當然弄不明白,儒家法術,那弓箭根本就不是常人所用的弓箭,而是浩然之氣統禦修士一身氣息所化。

  而且與陳仲早先靈機一動弄出來的“飛劍之術”不同。

  陳仲自身氣息與鈞平化合為一,鈞平所遭遇一切,陳仲自己也會感同身受。

  孔衍這法術雖然比陳仲的“飛劍之術”更進一步,連“箭”本身都是孔衍一身氣息化變而成。

  但孔衍的“箭”,化變出來的那一刹那,便與孔衍自身脫離了,成了由純粹的浩然之氣轉化而成的一股“鋒銳氣息”,故而那“箭”無論碰到什麽,也不會牽連到孔衍身上。

  不清楚這裡面的種種變化,蘇元明就是盲人摸象,瞎猜一氣。

  在幾名雁衝軍的屍體上,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孔衍愁眉緊鎖,卻是忽然有個畫面在腦海中一閃而過。

  當初他從昭明郡啟程,趕來仙門。

  途中曾與一隊蓬萊君調撥向仙門的部伍相遇,他們還一路同行到了仙門郡外。

  只不過,孔衍不喜那隊部伍的統帥之人,故而始終未曾與之打什麽交道。

  後來在仙門郡,也未曾見過那群人的蹤影。

  孔衍居然一時忽略了他們。

  現在回想起來,此處幾名壯漢,與那支隊伍中的軍卒,氣質何其相似?

  莫非是桓志!

  孔衍面色更加嚴肅,孔蘩露到底知情還是不知情?

  莫不是,連他都被騙過了?

  思忖至此,孔衍便想返回仙門郡城,但他走了,這邊只有蘇元明和那小狸妖,又恐被之前逃走的壯漢們殺個回馬槍。

  孔衍已經從蘇元明嘴裡問出來,之前镔鐵棍化烏光,是陳仲留給蘇元明的手段,蘇元明自己是沒那個本事的。

  知道是陳仲的手段,孔衍倒也釋然。

  只是孔衍現在分身乏術,實在兩難。

  “元明、盛齋公!”

  便在這時,忽聽得陳仲聲音。

  孔衍與蘇元明盡皆驚訝回頭。

  真是陳仲來了。

  孔衍暗舒口氣的同時,心底又不免生出惱意。

  他跟陳仲是認識幾十年的了,但倆人從年輕到年老,就沒有互相看對眼的時候。

  如今見陳仲都大幾十歲,連弟子都收了的年紀,卻還是絲毫不顧儀容,一身布衣不說,頭上一張布巾就打發了。

  這是不自重!

  陳仲再怎樣,也是名傳天下的士人,簪冠不加,深衣不服,只會讓人看輕,被那些淺薄之人嘲笑。

  然而陳仲幾十年來,就是不改!

  都是跟叔孫無忌那個渾人學的!

  孔衍見了陳仲就難免有氣。

  而陳仲對孔衍呢?

  尊敬是有的。

  但要讓陳仲認同孔衍的看法,那是休想!

  別說現在陳仲奉行老莊,就算是曾經修習《太玄》的時候,陳仲也不耐煩那些繁瑣禮數。

  無它,禮若果真管用,先師孔子整理出《禮》的中古,怎麽不見那時之人奉行有序,重建上古之德?

  更別說兩漢以來,朝廷也沒有把禮丟了,結果仍是朝政一日比一日敗壞,天下百姓一日比一日難捱。

  先師說的話,奉行的道理,有的對,有的也未必。

  而正所謂言多必失。

  孔子說的太多了,後世經過施行,確信其不正確的也多。

  老子說的就夠少,甚至連小國寡民這唯一主張都是連上古都不曾有過的,那麽這一主張具體適用於何時,後世之人即便再三驗證其不合時宜,也可以繼續往日後推移。

  而當世修士,之所以仍舊將兩位先師之教訓奉為圭臬,非是其全對或全錯,只是因《道德》、《易術》確然有其指點修行之功。

  兩部著述,不涉具體法門。

  故而後世修士以其為準,補漏剔訛。

  陳仲這裡,就是把孔子之禮,做為錯漏給摒棄了的。

  如此,陳仲和孔衍要能互相看對眼,才是神奇。

  邊上蘇元明可不知道這些,多日未見陳仲,激動得丟了镔鐵棍,跑到陳仲跟前跪倒便拜。

  陳仲見蘇元明無恙,而且氣息比他離開時又見長進,也自欣慰。

  命蘇元明起身。

  陳仲走到孔衍跟前見禮。

  孔衍還禮一絲不苟,像是在給陳仲打樣,只可惜陳仲永遠也不會跟著他學。

  陳仲眼角含笑,問小徒弟:“元明,這老夫子可曾難為於你?”

  蘇元明撓撓頭,沒、沒有吧?

  如果早先為了不打草驚蛇,在茅屋中假裝回答問題,結果被臭罵一頓,罵得蘇元明都懷疑孔衍是不是把倆人的約定給忘了的事情,不算的話!

  不等蘇元明回答。

  孔衍先不高興了:“元明天生君子,與你這自甘小人之輩天差地別,老夫豈會為難於他!”

  陳仲一勾唇角:“是嗎?方才元明拜我,可是逾越師禮了。”

  孔衍一甩袖:“安其學而親其師,君子之體,不為逾禮。陳子正你休做唇舌之鬥,且來此處。”

  其實陳仲早已看到地上橫屍了。

  當下也不再說笑。

  走上前來,隻一眼,頓時吃驚道:“桓志軍律之卒!”

  孔衍聞言,也不問陳仲是如何肯定的,雖然陳仲行事不拘禮數,但陳仲的品性,孔衍是十分信任的,沒有絕對把握,陳仲不會亂說。

  “中衛軍?不是!”

  孔衍皺眉自語。

  中衛軍孔衍見過。

  士卒不是這個樣子的。

  除了中衛軍,孔衍隱約聽說過,桓志還在秘密打造一支另外的強軍,命名是雁衝軍。

  不過,這一直都是傳聞。

  孔氏、謝氏,以及桓志身邊的一些極親近之人有所耳聞,卻都沒有見過。

  難倒這些士卒就是雁衝軍嗎?

  檀德台上,陳仲雖然親自斬廢了桓志的雁衝軍,但卻並不知道孫秀統帥的那一百二十人是什麽名號。

  聽了孔衍猜測。

  陳仲乾脆就把檀德台上,那雁衝軍的種種特征,描述一遍。

  兩人如此這般,將自己所知消息互相對照。

  基本確定,這些士卒,就是桓志麾下的雁衝軍。

  如此一來,莫非此地之事,都是桓志暗中指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