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笑傲在大明》第28章 寧夏
  經過一通沒什麽營養的行業互吹之後,石文義對天拱手正色道:“秉皇上如天之德,封林兄弟為寧夏府百戶一職,望林兄弟不要辜負皇上厚愛。”

  林平之連忙躬身施禮:“大人放心,下官必然不負皇上囑托,不給大人丟臉。”

  石文義大笑道:“恭喜林兄弟了,本官原想今晚在楓林閣設宴,招呼上一眾同僚,給林兄弟慶祝一番,不過旨意中要兄弟早日啟程,本官不敢違旨,還望林兄弟見諒。”

  林平之忙道:“卑職豈敢讓大人相請,更何況皇命在身,卑職豈敢遷延,待等卑職回京述職之時,必不忘宴請大人和一眾上官。”

  石文義笑道:“林兄弟不驕不躁,真是我錦衣衛的千裡駒也,好吧,本官已經為你準備好了此去寧夏府的一應物事。”說罷拍了拍手,兩名錦衣衛校尉魚貫而入,石文義先將桌子上的錦衣衛百戶印信和腰牌遞給林平之,開口笑道:“陛下看重林兄弟,這腰牌雖然是百戶品級,卻是我北鎮撫司的名號,日後林兄弟如立殊勳,必將回我北鎮撫司一展所長啊。”林平之心中驚喜,連忙雙手接過口中連道不敢。

  石文義隨即指著進來的兩名校尉道:“此去寧夏府,林兄弟身邊無人服侍大為不妥,這二人是本官給你挑出來的隨從,王寬馬華,都是我錦衣衛中的精明幹練之人,便讓林兄弟帶去西北歷練歷練,也是他們的福氣。”

  王寬馬華二人連忙上前施禮道:“我二人奉命追隨林百戶,還望林百戶不嫌棄我二人手腳粗笨。”

  林平之連忙伸手相攙,口中道:“二位兄弟不必客氣。”

  轉身對石文義道:“大人準備的如此周到,卑職感激不盡,卑職在此多謝大人,此去必然不會給大人丟了錦衣衛的臉面。”

  石文義一笑道:“你只要不辜負皇上的信任,本官便心滿意足了。好了,聖意如天,林兄弟就此上路吧。”

  林平之在此躬身施禮,隨即轉身帶著王寬馬華二人離開北鎮撫司衙門,翻身上馬疾駛而去。石文義看著林平之的背影,面上陰晴不定,心中冷笑道:“寧夏重鎮,波譎雲詭,不知道皇上為什麽會突然委任你去那兒當百戶,不過恐怕你是回不來了。”

  寧夏府屬於九邊重鎮,距離京城也有千裡之遙,不過林平之三人不但身體強健異於常人,更有快馬代步,千裡路途也算不上什麽。本來林平之就在江湖上四處闖蕩,更不會有什麽不適之處,更何況此次還有兩個隨從陪伴。

  沒過多久,林平之就發現石文義給林平之的這兩個校尉還真有過人之處,那王寬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說一口流利的當地方言,讓人絲毫感覺不出來是個外地來人,而馬華對天氣有著特殊的敏感,如果不是他忽然叫停,三人在大同就會被一場暴雨攔在路上。三人年紀相差不大,雖然林平之是上官,不過也沒什麽架子,三人很快就熟絡起來,一路上有說有笑,也不覺得路途坎坷。

  路上無話,五日之後的正午時分,三人終於遠遠的看到了寧夏府巍峨的城牆。王寬抹了一把臉上的塵土,笑道:“大人,我們總算是到了。”

  林平之道:“你們兄弟跟著林某這一路倒是受苦了。”

  馬華笑道:“大人說的哪裡話來,且不說大人年輕有為,跟著大人乃是我們兄弟的造化,我二人在京城裡面也不過就是靠熬年頭混個資歷,每日裡還要謹小慎微,哪裡有跟著大人這般機緣,可見識天下風土人情。

更何況此次外放,如果跟著大人,我二人能有機會立下些微末功勞,也可以風光回家了。”  林平之微微一笑道:“好說,如果借你們吉言,本官有幸立下什麽功勞,必然有你們一份。”

  王寬馬華在馬上當即抱拳謝恩。

  林平之大笑一聲,馬鞭一揚,三人帶起一溜煙塵直奔寧夏府而去。

  進入王寬馬華來之前就已經做足了功課,很快就找到了位於城西的錦衣衛衛所。

  “這是寧夏府的百戶所?”

  不要說林平之,就連王寬和馬華看著面前搖搖欲墜的衛所門樓都目瞪口呆,雖然說錦衣衛現在已經遠遠不比太祖朝和世祖朝,甚至遠遠不如成華皇帝時期,但是也想不到一個百戶所居然能混到這步田地。

  此時林平之看著眼前似乎被一陣風就能吹跑的老漢,勉強的咽了口口水,開口道:“老人家,請問這裡的人都哪裡去了?”

  王寬走上前道:“大人,還是交給小的盤問吧。”

  林平之知他通曉方言能刪善變,便點了點頭,王寬將老漢拉到一邊,和老漢比比劃劃的說了起來,過了半晌,王寬方才帶著老漢過來,對林平之道:“大人,這老哥還是馬華的本家,他說平日就是他在這裡主事,至於衛所其他人等,需要大人稍等,他前去挨個找來。”西北多馬姓,這個馬老漢也是數代在此的錦衣衛老人。

  林平之皺了皺眉,開口道:“王寬,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在此等候,咱們乾脆跟著他一起去找就是了,我也看看這寧夏府的錦衣衛到底是怎麽回事。”

  王寬又和馬老漢說了一陣,對林平之道:“這老哥倒是無妨,只怕大人路途勞頓,而且所去之處不是那麽乾淨,也怕髒了大人的身子。”

  林平之笑道:“無妨,一路行來你們可見我有什麽嬌生慣養的脾氣?”

  馬華笑道:“和大人比起來,我和寬哥倒像是嬌生慣養的一般。”

  三人一笑,隨即跟著馬老漢,任由他帶著去找衛所的錦衣衛眾人。

  轉眼馬老漢從衛所後面牽了一匹驢子出來,林平之三人也翻身上馬,跟著馬老漢不緊不慢的走進府城。城門口有些壯班民壯在看守。這些壯班個個穿著箭袖青衣,外罩紅布號衣,腰裹紅絲帶,頭戴圓頂巾,帽簷插著羽毛,別著鐵尺腰刀,和胖皂隸劉可第的打扮差不多。三班衙役,壯班民壯負責看守城門、衙門、倉庫,押解犯人、護送糧餉、巡行地方,每州縣有百之數。這些人多是狐假虎威,沒什麽戰鬥力,民間又稱他們為“狐班”,意思這些人只會依仗官威,真打起仗來,是指望不上的。甚至成為民間禍害,比如押解犯人時沿路搶劫,兼職土匪。此時這些人也是懶洋洋靠著曬太陽,吃著零嘴閑聊,那班頭更是靠著城門閉目養神。他們有負責城池安危,盤查行人奸細的責任,然稍稍衣著光鮮點的人,他們就不敢阻攔。收稅那邊也有稅課局負責,擔擔貨車進城時,有稅吏專門查看稅引,所以這些民壯唯作用,可能就是阻止難民進城,或者對些小民吹胡子瞪眼睛,看個機會敲詐兩個人。

  寧夏府不同於普通州府,因為地處險要之所,自太祖開國以來便是邊陲重鎮,世祖太宗皇帝後,更成為九邊重鎮之一。故此,寧夏府城內不但有主理民事的州府衙門,還有指揮使、千戶所,不過軍民同城的情況下,城門一般都是由民壯負責,城內雖有軍戶旗軍,其實不見得比這些人更好。人策馬過去時,他們看了幾眼就不以為意,甚至對幾騎明顯攜帶的武器裝備也視若無睹,林平之等人看就不好惹,多事不如少事。

  二是漢人政權一般都默認民間可擁有五兵,弓、箭、刀、盾、短矛,都可持有,特別這亂世之,攜帶武器防身,再尋常不過。此時北方人家基本能找出兩張弓來,刀盾就更多了。不過長兵不可收藏,勁弩不可收藏,甲胄更是嚴禁,依大明律,私藏甲三領或弩五張,就可判絞刑了。

  不過林平之等人過去,騎驢的老漢還是被這些壯班衙役認出來,紛紛招呼:“是馬老瞎啊……”

  “馬老瞎,怎麽逃班了?小心你家的頭震怒啊。”

  馬老瞎也熟練的與這些民壯招呼,他自豪的道:“什麽逃班,知道我後面是誰嗎?我寧夏府新上任的百戶大人。 ”

  立時這些壯班民壯的眼神都不樣了,那個靠著城門閉目養神的班頭也是肅然看來。

  林平之掃了幾眼這些人,暗暗搖頭。

  寧夏府是南北要會,通衢之地,商民輻輳,盡避黃河之險,自五百年前西夏立國以來更是迅速繁華起來,南來北往的商貨在這邊周轉,雖然經過蒙古騎兵洗劫一落千丈,但是虎死不倒架,依然是一個繁華的大鎮所在。

  北方的山果、木材、藥材、皮張、雜糧、棉花、油、麻等南下,南方的竹木、瓷器、絲綢、茶葉、稻米、紙張、棉布北上,經由寧夏府集散輻射,當可稱商旅所萃之地。這邊街市也很多,光專門的市行,就有布市、米市、板木市、竹竿市、雜貨市、瓷器市、鐵器市、氈貨市、竹篾市、席市、果市、菜市等等。

  走進城內後,就見商賈迤邐,百貨聚集,熱鬧非凡。這也是南北孔道,交通要地的結果,大明開辟關西七衛後,繁華了寧夏,衰敗了蘭州。

  不過城內不是沒有陰暗,道路殘破,溝渠壅塞,垃圾積水眾多,顯然官府無錢修葺。

  又窮苦之人極多,個個衣衫襤褸,乞丐難民更隨處可見,很多人無處居所,就那樣堆擠在屋簷之下,顯然官府的賑恤救濟能力嚴重不足,這些露宿街頭的人,這種寒冬天氣,怕遲早要凍餓而死。路過去,處處是衣著光鮮的商賈富豪,處處是流離失所的難民百姓,可謂形成鮮明的對比。

  林平之深深歎,寧夏府情形,就是整個大明的縮影啊。

  這樣下去,安可不出大問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