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主任,久等了。”
“我也是剛到,談不上久等。張處長,人...”
“人在後面呢,喏!”
就在許亞林還在思考張處長爆出來的“大料”:明年正式開航LS,進行常態化航班任務,這個任務該怎麽進行時。轎車行至一處許亞林都認不出在哪的小院,一個莫約50歲左右,腦門禿得鋥光瓦亮的中年人正站在小院外等候。
待到許亞林下車時,第一眼就看到那“大腦門”的雙眼,正笑吟吟地打量著自己。
“這位是潘國定,潘主任。第一個落地玉樹巴塘機場,也是第一個落地當雄機場的人,包括你在局裡借閱的氣象資料,那裡面有一大半,都是曾經潘主任親自駕機收集而來的。”
“潘主任好!”
原來是他?!怎麽就...主任了?客氣的敬稱,還是真實的領導職務?
許亞林心裡暗歎一聲。內心思量之余,面上也是趕緊問好。
作為兩航起義中,唯一一架落地首都的那架康維爾飛機的機長,許亞林很早就在徐機長幾人口裡聽到過眼前這位的名號。
但,由於徐機長幾人不太樂意聊那段時期,所發生的故事的緣故。對這位潘機長,許亞林了解得也很有限。
“好,許亞林同志對吧,老徐和我說過你。他一直說你是個乾飛行的好苗子,本來我還打算等檢查的時候再去會會你,結果你倒是會來事...走吧,借張處長的光,我們一起聊一聊。”
“是。”
三言兩語的客套後,在張處長的帶領下,三人徒步走進小院。
本還在疑惑這是什麽地方的許亞林,在見到院裡迎出的婦人,又叫過嬸子後,內心也有了答案:只能說,不愧是專機的機長,這安保待遇,的確和常人不太一樣。
在飯菜上桌前,照例又是一番客套。
從席間的客套上,許亞林倒是不難看出:盡管張處長和這位潘主任,相談甚歡。但兩人之間,始終存在一定的隔膜,反倒是在許亞林這裡,眼前兩個中年人都表現得很是熱情。
潘主任那邊好說,人家自己就說了:因為徐機長已經和對方提過自己。真說起來,自己這個徐機長的學員,換在過去,那怕是要叫這位一聲師叔;
而張處長這邊,許亞林確信自己和對方並無聯系。那股隱約有些不一樣的熱情,許亞林也只能將其歸結為,同為軍航出身帶來的身份認同。
好在,這種依稀存在的隔閡,在飯菜上桌,談及專業部分的內容時,便幾乎看不見了。而進入專業領域,三個飛行員在一塊,很快也都忘掉了身份上的異同,就事論事的談起了如何飛好LS航線的事情。
問題的開始,便是最基礎的一個問題:用什麽機型來飛?
“伊爾-18吧,同志們擠一擠,總還是能擠出來的。”
“別了吧,伊爾-18調度起來太麻煩。三不時的再有個出訪、來訪的專包機任務,這根本協調不過來。既然是常態化運行,總不能隔三岔五的就停航吧?”
“你當我想這樣啊,但這不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嗎?小許同志也說了,咱們現在有的,發動機功率最大的就是伊爾-18了,用它來飛,是對安全最有保障的。”
“C-46也能飛,當初韓師長不就用C-46走北線在LS落地過嗎?另外,我聽說,貢嘎機場已經快修好了,最遲明年年底應該能竣工。在貢嘎落地的話,會比當雄容易,這難度...只能說多練練,或者我們抓緊時間,帶一批能飛高原的機長出來。你帶訓,我檢查。”
“不行,時間太緊迫了。這麽短的時間,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
“那你說怎麽辦?伊爾-18,全國上下加起來就五架,兩架還是軍航的。民航有的三架,還要承擔專包機任務,還有乾線運輸,你說這怎麽調配得過來?”
兩個大佬級飛行員,你一言我一語。開篇第一個問題,雙方就沒法達成一致。
從兩人的對話中,許亞林倒也聽到了不少消息,對這個時代祖國民航的發展認知更加清晰:原來,這會的伊爾-18保有量這麽少?!
而兩人爭論的機型,就這麽說吧:
C-46裝備的是和DC-3同品牌的Pratt&Whitney R2800-51 18缸發動機,單台馬力2000匹;比DC-3裝備的R1830-90C,單台馬力就高出了800匹。而伊爾-18,作為新款客機,它的配備更是誇張:四台AИ-20M渦槳發動機,單台馬力高達4200多匹。
足足將C-46甩出了4倍的差距,和DC-3,那更是天壤之別。
都不說飛高原如何了,日常巡航速度,這伊爾-18就能達到670多千米每小時,足足是DC-3的三倍以上。
所以,許亞林在做計劃時,首先考慮的就是這伊爾-18。只是沒想到,這款飛機,如今在國內竟然這麽少...
似乎是眼看著說服不了潘主任,局面就要僵住了。張處長一番猶豫後,還是決定提前透點風出來:
“有個事,不算機密,但暫時也不好對外說。就是局裡面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今年又向蘇聯訂了五架伊爾-18,一架給軍航,四架給我們民航。最早今年9月開始交付,持續到明年一月底。現在先熟悉,到明年三月開航,時間上是足夠的。”
“而且,蘇製的飛機,現在的同志們大多有經驗。我們運力儲備也相對充足:從軍航抽調幾名機長,再從各個管理處裡抽點人,剩下的用一飛院、二飛院畢業學員補充,這機組好搭配。C-46的話,咱們能飛的機長不多,至於小許提出的雙機長,咱們現在更是沒那個條件...”
張處長在說到這時,仿佛想起了一直安靜旁聽大佬對話的許亞林。一邊搖頭歎惋機長不夠,一邊將目光挪向許亞林:“誒,小許,你怎麽這會啞巴了?吃飯要吃,這意見,你該提也得提啊。”
“是,張處長。這個事吧,我覺得...”
許亞林笑得很是尷尬。
這事說起來,還不是飛機數量少、且普遍質量也不太頂造成的?
要是伊爾-18的數量足夠,人潘主任瘋了?放著好飛機不用,非得整個古董級C-46挑戰極限?
沒見人潘主任,在聽說會有新的伊爾-18進來後,就不說話了嗎?
“其實二位說得都有道理,我一個飛DC-3的,這會沒發言權啊。就數我那發動機功率最小,爬倒是能勉強爬上8000,但不加裝增壓系統,怕是還沒落地呢,乘客先暈過去一半。”
“伱小子耍滑是吧?誰要求你拿DC-3去飛LS了?”
“嘿嘿,那要我說的話,我個人傾向於伊爾-18。用C-46飛,倒是可以鍛煉飛行人員的操縱技術,但咱們是民航嘛,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安全。飛行員的技術...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夠用就行。”
眼見躲不過去,許亞林隻得訕笑著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倒是軍航那邊,可以用C-46飛LS。一來,沒有那麽多的伊爾-18給他們飛;這二來嘛,軍航的飛行員,終究是為了戰備而存在的。所謂練為戰,不為看。當年DC-3都能飛駝峰,現在給他們上上壓力,讓他們拿C-46去飛一下玉樹,LS,練練高原飛行,我覺得挺好。”
“好一個‘練為戰,不為看’,我說,你小子行啊。把伊爾-18全薅走,逼著人軍航的同志拿C-46飛LS...你不怕這消息傳出去,以後回老部隊探親時挨揍啊?”
甭管口號喊得多響亮,許亞林的核心意思,張處長聽懂了:把伊爾-18拿走,飛LS。讓軍航那邊沒有多的伊爾-18飛,但那邊的邊區駐軍物資運輸,總得運吧?
在地面汽車運輸之余,空中航運也是一大重要補充。這時候,就逼著軍航的人,學會用發動機功率更小的C-46飛高高原。
損是損了點,但道理,卻不是沒有。
發動機功率小,空中機動時,飛機的響應速度就會變慢。如果能把這種飛機,安全得飛好,那再給他們換成更好飛的飛機...那還不是指哪打哪?
聽出了張處長算是認可了自己的觀點,許亞林也便放松多了:“不怕,我老部隊就一個航運團。還特麽是飛運-5的,不管怎麽著,這事都輪不到他們倒霉。”
“哈哈哈,行,那潘主任,沒意見的話,咱們就暫定以伊爾-18為藍本,去考慮後面的問題了?”
“行,既然有新的飛機來,那我也沒什麽說的。噢,對了,張處長,當雄機場現在裝備的導航設備,是安全58,還是安全58-1?聽說今年安全58-1出來了,這個東西,你飛過沒?”
安全58?
又一次聽見了一個新名詞,emmm,準確地說,“如新”的名詞。曾經在歷史上見過,但也僅僅是見過。
聽到這話,許亞林悄悄豎起了耳朵。
“我還沒飛過,那東西剛出來,現在應該隻裝備了虹橋和白雲兩個機場。性能上應該差別不大吧,只是工作方式變了變,信號強度、收發距離這塊,我估計難有什麽變化。”
“那這樣說來, 無線電高空失靈的問題,還是存在高頻出現的風險了。”
“是啊,所以程序管制就很重要了。下一步,我打算牽頭成立一個工作組,在雷達管制外,也給這條航路設計一個管制的程序。這裡面,少不得辛苦潘主任幫忙了。”
所謂雷達管制,大概意思就是:空管員通過雷達跟蹤飛機飛行的軌跡,並通過無線電傳遞管制指令。以確保飛機飛在正確的航線、高度上。
在明知無線電在高高原地區極易發生失聯的情況下,設計相應的管制程序,就是指設計一個飛行的區間規則。以確保在沒有管制指令時,飛機還能按照提前設計好的飛行規則,在這塊區域內飛行。
只要這架“失聯”的飛機,飛行的軌跡被提前設計好了,那麽管制員就知道該如何指揮其它飛機進行避讓。不至於發生航線衝突、或是高度衝突等可能帶來事故隱患的問題。
可剛剛他們還提到,“安全58”,這個聽上去應該是導航設備的東西,似乎也存在一定限制。
那是不是意味著,高空中的飛機,一旦無線電失聯,則儀表都會隨之出現相應的問題?
比如,NDB台發出的信號,飛機上的ADF收不到,從而無法提供航向指引?或者更進一步的,在降落時,這導航系統,也會出問題?
由於不太清楚這“安全58”到底是啥,許亞林一時間也難有頭緒。
“張處長,那個...打擾一下。我想問問,這個‘安全58’是什麽?就是,是哪種設備嗎?還是一套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