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正言語間,忽然對通天眼問道:“掌櫃的剛才可是提及那古蜀國遺址在今川中的廣漢縣!”
通天眼心思縝密,眯著眼開口答道:“怎麽,莫非沈老先生有意於此……”
老道士雖然與通天眼才相交半日,但心底卻已經認可其為人,於是推心置腹道:“實不相瞞,老夫我從湘西來到江浙,但見這一路上流民無數,我發丘一門做的雖是見不得光的勾當,但發丘自古亦存濟世之心。老夫有意盜的一處大墓,取出金玉倒換銀元以賑濟流民,適才聽聞足下言道古蜀國遺址在今川蜀廣漢一帶,故有此問。”
通天眼佩服道:“沈老先生高義,晚輩佩服。根據《史記》等古籍的記錄,不難推斷出古蜀國確實在今廣漢縣。而且在下做的是倒賣古董的生意,曾在偶爾間聽聞蜀中廣漢縣一帶曾出土過幾件極其精美的青銅器件。若在下沒猜錯,古蜀國的遺址肯定在廣漢,沈老先生不妨親自入川,到時候憑借老先生手裡的發丘絕技,定然會找出那古蜀國遺址的所在。”
老道士感激道:“既然如此,老夫替流亡的百姓謝過足下了!事不宜遲,老夫這就回去組織人手,準備妥當後,就親身赴川!”
通天眼也是道:“若老先生看得起在下,沈老先生此行出土的物件,在下可代為聯系上海等地的買家,爭取賣個大價錢。沈老先生放心,此乃先生為民的義舉,在下也是誠心相助,所倒換的銀元在下絕不從中取利!”
老道士抱拳後,起身欲告辭,通天眼忽又囑咐道:“這件圓鼎既然放置在天地乾坤鎖中,定然不是凡物,說不得對老先生此次川蜀之行有大幫助,老先生應妥善保管。”
老道士謝過通天眼,將圓鼎放回腰間布袋,然後戴上鬥笠,出了仙源當鋪,冒著清雨回到張家那處鎖行。
老道士先將此行經過告之玄音大師,張淮山和沈希言三人,然後商議道:“一時半會咱們也尋不得龍樓大墓,災民確是一天比一天多,而這古蜀國鑄造的青銅器含銅量如此之高,必然能賣出好價錢,我等不如就往川蜀走一遭!”
“不妥,不妥。這青銅器物大的有數千斤之重,小的也有百十斤,憑我們這幾個人,根本無法運出來啊!”玄音大師一語直戳要害。
張淮山亦出言附和:“蜀地距滬上約有兩千裡之遙,而且把青銅器物運到上海,就算是走長江水路,最快也得走一月時間,用時太久難免遭生變故。”
老道士似是早有預料般,嘿嘿道:“幾位的考慮老頭子我怎會沒有想到,如何運輸的問題我已經有解決辦法。人手問題我自有辦法,只要遺址中有青銅器物,就不怕運不出來。怕只怕那古蜀國遺址裡沒有我們想要的青銅器物!”
沈希言見老道士言語如此自信,好奇心起開口詢問人手從何而來,可那老道士卻故意露出高深莫測的表情,並不打算告之眾人,沈希言被他吊足了胃口,但卻拿老道士毫無辦法。
玄音大師面帶深意看了老道士一眼,發問道:“此次入川倒鬥必定艱難萬阻,魁首莫非是打算聯系江湖上的發丘同門……”
老道士正色道:“若老夫憑發丘魁首的身份聯系同門,自會有發丘門下弟子趕來相助,但災民日漸增多,若聯系門人,只怕消息一來一往又要耗費數日時間,此次入川迫在眉睫,已經等不及了,只希望入川路上能遇到一二同門……”
眾人主意已定,在張淮山資助下,
在南塘鎮的港口搭船入太湖,然後經太湖過吳淞江匯入長江主流,逆江而上,一路風塵仆仆往蜀中趕來。 三人在長江上行了數日來到湖南境內,發現自東南各省逃難來的大批流民已經入湘,三人從洞庭湖下船,目之所及,但見有無數流民在湖中抓捕魚蝦充饑,而不懂水性溺死於湖中著甚眾。
有幾個漢子也是餓極了,抓出幾隻蝦蟹,竟然不顧血腥,直接放到嘴裡,嘎嘣嘎嘣的咀嚼起來,這場面看的沈希言惡心至極。再看湖邊的松柏等樹木光禿禿的露出樹乾,那樹皮、樹葉卻是早已經已經被流民爭食。
洞庭湖畔向日諸多酒樓茶肆紛紛掩門閉戶,顯然是店家生怕遭到流民的洗劫……
沈希言隨著老道士行走天下,不愁吃喝,這也是生平第一次見饑荒,於是開口道:“師父、師叔,這饑荒當真如此可怕不成?”
玄音大師阿彌陀佛吟聲佛號,喃喃道:“希言涉世未深,不曉得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東南各省本是盛產魚米的富碩之地,近年來水旱無常,百姓青黃不接,顆粒無收。再加上洋人收購土地,巧取豪奪,東南百姓食不果腹,紛紛背井離鄉,致使田園荒蕪,人心思變……”
三人又往西行了半日,沈希言忽然看到路旁躺著數十人,其腹部隆起,躺在路上一動不動,甚是詭異。
老道士上前查看他們的鼻息,發現這數十人裡竟沒有一個活人,屍體微微發涼,明顯是早已死透。
玄音大師亦上前,用雙手按壓屍體的腹部,發現屍體的腹部脹氣邦硬,腹中似乎有什麽東西頂著肚子。
沈希言從一屍體五指縫隙裡找到一些白色粉末,拿給老道士和玄音大師查看。
玄音大師見這白色粉末軟乎乎得就像糯米粉一樣,然後捧到鼻子尖聞聞,竟發出香噴噴的氣味,他捏了一點放進嘴裡嘗嘗,又覺此物甜滋滋如糯米一般。
玄音大師駭然道:“我明白了,這怕不是觀音土呐!這數十人定然是在短時間食用了大量的觀音土,活活漲肚而死。”
見一旁的沈希言露出疑惑,當下老道士也向沈希言解釋道:“這觀音土其實是一種高嶺土,食用他可以扛餓,但卻無法被人的腸道吸收消化掉,人在大量食用此土後會腹脹如懷孕;少量吃雖可以解的一時饑餒,但觀音土終究不是糧食,盡管不會餓肚子,由於此土沒有營養,人還是要死。歷史上因饑荒食用觀音土活活撐死之人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