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武是殺人技》第6章 合氣有道
  我和阿區現在居住的城市位於東南沿海,屬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林林總總的外商投資滿地開花,尤以日韓企業為盛。甚至在東城區域有一條日韓街,整條街開滿了日韓的餐廳和超市,專門供應住在附近的日韓企業員工。我來拜訪的這家合氣道武館,也位於這條街內。

  這裡的館長姓李,30多歲的光景,目前是合氣道4段,原本是外企的員工,在健身房訓練的時候結識了一批本地的運動愛好者,在大家的支持下開起了這家武館。阿區也是在健身房鍛煉的時候結識的這位李館長,成了第一批學員。

  我問他為什麽不繼續練詠春。他說,對他來說畢竟只是個愛好,而且還是個小眾愛好,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訓練,很容易就堅持不下來。而且自己離開佛山之前,也只是學個詠春的幾個套路,自己鍛煉完全不知道從何入手,每天只是練那幾個套路,不僅看不到自己的進步,又沒有新的東西補充進來,久而久之變失去了興趣。

  現在他已經在這個城市定居,雖然也很想很系統的繼續學習詠春,但苦於這邊沒有教詠春的老師,而且,現在有了家庭,工作、房貸、車貸各種壓力都在自己身上,也不可能說定期跑回去佛山學習。所以,便把練武的目標轉移到了在這邊能找到的武術上了。

  他說,現在有了家庭,沒有那麽多個人自由的時間了,也不可能像在佛山的時候那樣到處去尋訪武師,能選擇的也只有這種打開門做生意的武館了。我們所在這個城市的武館,多以日韓體系的為主,還有少數的一些健身館有散打和泰拳的課程。

  這些年來,由於腿傷的緣故,阿區沒有去選擇比較偏競技類的散打和泰拳,而是學習了相對傳統的松濤流空手道,因為空手道比較注重套路的訓練,而且有系統的體能鍛煉體系,既可以健身又可以練武,可謂是一舉兩得。目前,他已經取得了空手道的黑帶段位,來學習合氣道,是因為覺得在空手道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想換個目標試試。

  阿區的為人很爽朗,和他聊天沒有一點壓力。他總說自己就是個普通的武術愛好者,喜歡武術是因為,武術是最實用的運動。他說,別的運動,最多鍛煉身體,武術除了鍛煉身體還能防身自衛,一舉兩得,所以性價比最高。他曾經有一次夜跑的時候被癮君子用小刀威迫打劫錢財,他當時自然反應一腳就踢開的對方手中的小刀,從容脫身。所以,他這麽多年一直堅持練武。按照他的說法,反正花錢去健身房也是花錢,還不如讓花的錢更多一點價值。

  我們聊著聊著,就到了開課的時間。這次來上課的有10人左右,是這家武館全部的學員。來的人都是第一批學員,新人就只有我一個。阿區把我向眾人引薦了一輪,然後等教練到位,正式的課程就開始了。

  這一次的課程,雖然沒有解答我關於“氣”的念想,但還是讓我頗感興起。大爺教我練拳的時候,是直接教了我一套拳架,先學會基本的動作後,再不斷的幫我調整每個動作的細節。學完這套拳的動作,隻用了一個月,剩下的時間,都是大爺在幫我調拳架。每次,大爺都會讓我先打一套拳,他看完之後幫我調幾個動作,然後讓我重複的去練,練累了訓練就結束了,沒有固定的時間。我記得是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我再打拳的時候,大爺不會再叫停我,調我的動作了。而是等到我整套拳走完,他在跟我說剛才那套拳裡面有哪些地方銜接的不好,

哪裡沒有走順,應該怎麽走,然後讓我自己去練。  雖然,每次大爺指導完,我都能體會到一些新的東西,但每次都只是自我的感覺,感覺這麽打拳身體更順利。但具體在哪個方面有了提高,我只能自己猜測。而且,大爺從來不會跟我解釋這些動作的用法,無論我怎麽問,他總是說,順其自然。所以,關於用法,我得自己跑出去跟別人交流,把拳架裡面的動作拆出來,和朋友試試手。跟大爺練拳的時候,真的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那個時候,就感覺自己是在玩一款有戰爭迷霧的遊戲,自己在一團迷霧中向著提示的方向前進,永遠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什麽,每次覺得終於能開全圖,卻發現前方有更大的迷霧。

  武館的教學則全然不同。武館的課程為一個小時,分為了熱身運動,基本功訓練,技術學習,對練訓練,拉伸冥想幾個階段。而且,武館教學的武術,先是對這門武術有了明顯的評級劃分,不同水平的學生學習相應等級的技術動作。而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基本功訓練,則單獨列了出來,每次都能進行重複訓練。這樣一節課下來,能讓練習者明確地知道這節課的目的以及自己學到的內容,而且學習到的技術動作都有講解以及安排了對練的環節,能通過練習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因為這是我的第一節課,所以學習的都是最基礎的動作。

  合氣道最重要的內容,是對人體重心的控制。第一節課,我學了受身以及拔手的動作。受身,指的是失去重心摔倒的時候,怎樣通過擰轉的動作來調整重心,保護自己的動作。基本的受身動作分為前後左右四種受身法,然後通過這四種基礎動作能組合出空中改變身體的擰轉動作, 要求要像貓一樣,無論何時掉落,都要能通過擰轉達到平穩落地的狀態,並且能迅速移動。

  拔手的動作,則是利用自身的重心去對抗對手重心的動作。雖然訓練的過程表現出來的是,由外人先抓住練習者的手腕,由練習者通過技術動作來擺脫被抓住的狀態。但此動作的核心卻不在手上,擺脫被抓只是表象,實則被抓的時候創造的是兩個人重心相連的狀態,練習者可以明確地通過被抓的手感受到抓人者肌肉如何用力,骨架以及重心的狀態,從而通過調整自身的重心高低前後,骨架的承重位置來撬開對方施加給自己的力。拔手的動作也分為前後左右四種,另外還分單雙手技術,可以由練習者隨意組合,產生變化。

  這兩個動作,其實在大爺傳給我的拳路裡面都有體現,但大爺從來沒有單拿出來跟我講過。大爺說,你把身子練順了,神通自然就來了。大爺不會解釋每個動作有什麽用,只是偶爾會提點我一下類似,“你這麽練,身體這邊不是空了麽,帶著胯往那邊擰一下,身體不就回來了麽”,“這邊身體被壓住了,腿往這邊一邁,腰帶著肩膀往這邊頂,力不就出去了麽”之類的話。

  在合氣道的練習裡,我能把大爺傳給我的東西找到一些應用場景來對應,提高我對大爺傳的東西的理解,這讓我幸喜萬分。於是,在試課之後就果斷報了名。當時,我並不知道,會通過合氣道的機緣,在日後能結識到給我的念想續上弦的石大哥。人生,也許正如電影裡的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