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藏山大尊》第2章 尚學
  “凡是萬千事物都有其數理,怎樣發現它的存在,並且掌握它,這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往聖總結出的基礎知識。

  數理變化這門課今天學的是數理,從《數算》開始。

  同學們對這個數算都有哪些看法和解釋,現在可以討論下,等會一個個回答……

  “好,討論的差不多了…

  朱六你來說一下你的看法”

  “是,先生。

  弟子以為數理在我們日常中無時無刻都在,它像風一樣,雖然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覺的到”。

  先生微笑的示意朱六坐下。然後對李雄說道:

  “李雄你說一下”

  “是,先生”。

  弟子以為:“數理是行事的開端的構思,如腦海裡有一座房子,建的時候就需要知道其數理,會讓想像中的房子更加逼真一些”。

  朱先生微笑的示意李雄坐下。

  “安良…”

  “弟子以為數理就是理解萬事萬物的工具,有了它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們平常只能感覺到的事物。

  並且發現其運動軌跡和規律”。朱先生示意安良坐下。

  如此二十號孩子一一作答,答案千奇百怪,朱先生也沒說答得好壞對錯。

  ……

  “《數算》是由數,理,形,計運算4大章節,每章節有100多小節,需要大家認真理解並掌握”。

  ……

  由於每章節過多,朱先生隻吩咐安良在板上抄寫第一章的前30小節,其余學生也在認真的抄錄板上的內容。

  安良每次在板上抄錄也得到了極大的好處,,老師們會把課本給安良讓他帶回家學習。

  “明天大家可以休息一天,大家不要懈怠這一天的時光,回家後幫父母勞作時要靈活運用今天所學來鑒證今天所學真偽。”

  “放學”……

  隨著朱先生的聲音落下,小夥伴們齊齊站立:“謝謝先生,先生辛苦”

  “安良,等等我,每次上下學你都是這樣,還說這是跑步,你就不能等等我,跑了這麽久也沒多大效果”傑唄兒氣喘籲籲道。

  “跑步時速度保持平穩些,呼吸時慢吸快呼,不去斬油菜花,不去喝路邊的進水……自然有效果,”

  “你每次都是這麽說……”

  跑了十幾分鍾到了安良的‘小別墅’,房子是坐落在山腳下的。

  這裡四面環山。能出山的唯一一條路是在他對面50公裡外的山上,怎麽出去他也不知道只聽他父親原來提起過。

  說是別墅其實是由茅草和木板結構構成的三排山七字型建築,坐北朝南,背靠藏山。

  門前有三棵兩人合圍的樟樹,在近些有一口井,井旁有水缸、案板。

  回到家中,安良和節唄兒卷起衣袖操弄著兔肉晚餐……

  美美的吃了一頓兔肉,送走了傑唄兒……

  安良弄完豬食,天色漸漸的黑下,尋來油燈,拿出《易》和《數算》桌上,桌上還刻有多字跡。

  桌上刻的是安良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

  從三歲就去學堂的安良,在這五年裡通過不斷的總結整理,發現了學習知識也是有捷徑的。並且有了自己的一套體系:

  最上面刻的:反思、論證、歸納、總結

  下面依次是:

  反思:1,提出問題的原因(書的由來,安良認為書是解決問題的)

   2,嘗試解決問題(自己嘗試寫一下)

   3……

  ……

  論證:1,自己寫的和書本的相同處和不同處以及對解決問題的適用性

  ……

  歸納:1書本中沒有接觸的知識屬於的類型

  ……

  總結: 1把握多少知識

  ……

  安良拿起《易》,對照桌子上的方法,慢慢研究起來,一個時辰悄悄的就這麽過去

  到了晚上十點多安良又拿起《數算》研究了一個時辰,才去洗漱上床睡覺……

  床上,安良頭枕著雙手陷入回憶:四年前父母跟隨叔伯去外面處理事情,把他寄在鄰居大爺家,這一去現在也沒了消息。

  大爺也在兩年前不幸走了,也不知為什麽父母安心把他交給這位大爺。

  不過大爺對他非常好,也許是大爺一直是一個人的原因吧。

  至於其他的,安良也不太清楚……

  因為藏山北邊腳下就只有兩戶,其余的村民都住的很遠,像李傑就住在西北邊,與安良家有五六裡地。而東北方是學校的位置,也有六七裡。

  這也是每次李傑邀安良的原因。

  安良的一些生存技能一部分是大爺教的,一部分是自己通過書本上的知識研究得來的。

  至於家禽那是父母留下來的,自大爺走後這些都需要安良自己打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