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蟄劍:萬裡龍堤》第13章 天下4罪
  “臨崖一曲,俯聽回響。伏地一弈,仰證星光。”

  “琴者弈者,樂在你我。功者過者,賠了看客。”

  “舅舅,您可聽說前日裡流沙國召集北疆各部,合圍犬戎之事?”

  “當然,我還聽說一位少年憑借一己之力,解了圍城不說,還叫各部族屈膝歸順。”

  “您可知這位少年是誰?”

  “大禹四弟子,當今義帝的四師弟,蟄劍李冬蟲。”

  “看來您的消息還很靈通。既然您知道此事,怎麽不在龍榜神章上做出修改?依我看,這位少俠的武功應該在化境初期,排在塗山狂刀之上了。”

  “老夫也這麽認為,只不過我還不清楚這位少俠的武功家數,不敢輕易刪改。龍榜神章自舜帝立榜時便極為考究,老夫不能壞了規矩。”

  這時一個女聲婉囀而來:

  “蟄劍的武功,叫做數九劍法,據說來自北疆,我師父當年為了紀念一位友人,將這劍法傳給我四師弟,你可記住了?”

  殿門之下,兩隻紅鞋一前一後,接連邁過門檻,一個少女提著裙邊,在地上輕盈地踏了兩下,低著腦袋接著說道:

  “二位好興致,跑到我師父的舊居裡聊起我師弟來了。”

  丹朱睜開眼來,雙手從一把木琴上緩緩撤下,說道:

  “聽聞三小姐南巡歸來,老夫特攜虞城侯在此恭迎大駕。”

  “承蒙二位侯爺費心,連人家的行程都查的一清二楚。”

  商均將手中一把棋子撒下,看向那少女說道:

  “哈哈,小姐別看我們平日琴棋酒樂,可這天下興替,誰王誰奴,我二人還是明明白白看在眼裡的。”

  “嘖嘖,兩位不愧是這世上頭號的二世祖,胸中抱負可不輸父輩呀,只可惜如今天下為公,禪於賢者,中原有我師兄坐鎮,你們還是安心待在封地,少操點閑心吧。”

  那少女本是不抬頭看人,兀自埋頭數著腳下的步子,可偏當說完這話時,那少女瞪大了眸子,盯著殿上的丹朱和商均。

  “小姐說的是,我們今日到此,也只是舅舅外甥之間,久違相會而已。”

  “嗯,這樣最好,不過虞城侯,你這做外甥的可一點兒也不體貼,你們舅甥見面怎麽選在了禹王宮?從你那虞城來這兒倒是方便,可憐丹淵侯這麽大年紀,還得從丹水之濱趕來,下回可不能這樣了,聽到了麽。”

  “三小姐多慮了,老夫已近天年,還不知有沒有下次相見的機會呢。說來其實不怪虞城侯,是老夫執意要到這兒,人老事多,總想著故地重遊一番。”

  丹朱笑道。

  那少女在殿下站定,拍了拍腰身,把兩隻手藏到身後的裙褶裡,說道:

  “啊,我想起來了,這陽城是當年舜帝流放四罪的地方,怪不得丹淵侯說是故地重遊,那會兒您的名字還叫做歡兜呢,對嗎?”

  丹朱聞言,胸中頓時一股濁氣上湧,半天沒說出話來。商均見舅舅大為觸動,替其還口道:

  “小姐好記性,連自己出生以前的事兒都想得起來,就是不知小姐可否也想起了另一個人?”

  “什麽人?”

  少女轉目看向別處,神情淡漠道。

  “便是你那位同是四罪之一,被流放到東夷羽山的師爺。”

  “哼......”

  夏語冰咬著下唇,眉眼藏怒。

  彼時天下積患,災厄甚多,堯帝天年已老,又知獨子歡兜不肖,於是在東夷之地的田野漁澤中找到了舜帝。

舜帝接過帝位時,北有黃河懸於顱頂,南有百苗作亂三危之地,舜帝自知責任重大,須如盤古開天一般,大刀闊斧,扳撥人世,可偏偏那身為堯帝之子的歡兜喜愛糾集黨羽,拉攏了不少朝臣與舜帝為難,於是舜帝決心罔顧堯帝情面,立威於天下。  舜帝搜羅來天下有罪之人數萬,囤於陽城,其中便以“四罪”為首,而歡兜又作為四罪中的“首罪”,被流放到了西戎之地的丹水,更名丹朱。恰逢那年黃河水犯,擔任治水司空的,正是夏語冰的師爺,禹帝的父親,鯀。

  堯帝晚年,黃河水患已成痼疾,堯帝常年將兵權托付於鯀,命他帶兵士治理洪災。其人治水一生,卻仿佛著了魔道,對於治水只是一味地水來土掩,心思總似放在別的地方。他不知從何處得來一件神物,名叫“息壤”,此物一著地面,便會無窮無盡地長出土壤,堆積成山,雖能暫時阻擋洪水,卻也使得河堤高築,超出農田房屋數丈,而一旦決堤,中原大地便是浸山滅陵,浮屍萬裡。

  上古之時,興修水土乃是勞師動眾的大事,所以每逢黃河泛濫的時期,真正掌握兵權的,都是治水司空一職,而堯帝將兵權交於他人,此般做法也與歷代首領一樣,並無不妥。

  直到舜帝初時,鯀仍是大權在握,沒有兵權的舜帝在朝中可謂是位重言輕,舜帝心知想要收回兵權,必須謹慎行事,否則就會招致叛亂。彼時鯀身在前線,名頭上說是督工治水,而實際上卻是在督戰。他率軍與西地的共工氏族對峙已久,終於仰仗著中原兵強馬壯,供給充足,擊敗了共工氏族,舜帝一聞此訊,當即發去詔令。

  這日鯀正在軍中營帳坐著,面前跪了幾個共工氏的首領,口中大罵鯀是不守信用的狗賊,騙去了他們族中至寶不說,還毀了和親之約,將共工氏的公主嫁給了一個看守冰窖的卑鄙之人。這頭兒正罵著,外面信使報到,正是舜帝派來的傳信之人。其實鯀早知道朝堂易主,如今是一個鄉野漁夫坐鎮安邑,心下雖大有不滿,卻礙於那漁夫一直沒找自己麻煩,所以也不好發難。如今這漁夫終於發來首詔,他倒要看看此人的手段。

  那信中寫道:“崇山伯敬啟:舜聞司空治水之暇,剿滅罪族,舜初登朝堂,身無寸功,隻盼得司空回朝,嘉獎授勳,略盡為帝之責。司空年紀已高,常在沙場,舜心有不忍,待得歸朝之後另有他職相授,治水司空一職,便交司空長子,夏文命。”

  鯀念完這信,一面知道新帝是想收回兵權,一面又覺得這鄉野漁夫倒也實誠,把話都在這信中直說了。他自知治水不利,多年來隻害得洪災愈演愈烈,這治水司空的職位恐怕是不能再坐,好在自己剛剛擊敗了罪族共工氏,那漁夫總不至於治自己的罪,須知黃河今日之泛濫,皆是緣於當年共工氏的祖先與火神祝融大戰,久戰不過便一頭撞向了天柱不周山,使得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倒轉,地不滿東南,百川歸於潦亂。

  心念至此,鯀腹中雖不能說是毫無顧慮,可一想到舜帝在信中又說,要將大權交與自己的兒子禹,便當即決定帶上共工族俘虜回朝,交出兵符,腦子裡連一絲想要造反的念頭都沒有,可見他有多麽看重自己這個獨子。

  鯀到底還是把舜帝當做了鄉野漁夫,他隻當這次回朝,乃是功成身退的契機,哪想到自己只要一邁進安邑城門,就會被士兵拿下,送到陽城充為“次罪”,更沒想到自己最為看重的兒子禹,卻是手握兵符而無動於衷。

  舜帝將鯀發配去了自己的舊居,東夷羽山,又將他帶回朝中的共工俘虜流放到了北狄幽陵,最後從黃河風陵渡的風氏中抽出一脈,遷往南蠻之地的三苗。至此,西戎丹朱、東夷鯀、北狄共工氏、南蠻防風氏,“四罪”既成,舜帝兵權已收,天下鹹服。

  夏語冰自顧自地點了兩下頭,開口說道:

  “我師爺可是滅了罪族的大功臣,舜帝是因為怕他,所以把他騙到了自己的老家去,而你舅舅卻是舜帝嫌他在朝中礙手礙腳,這才把他貶到了丹淵,這其中老大不同哩。”

  “同是那時天下最大的罪人,又何必再比出個長短,小姐若是喜歡,我舅舅首罪的名號便摘了給你師爺也無妨。”

  “哼,不必了,我師父當年同情諸位,給你們賜了封地,到我師兄時又給封了侯,如今你們一個個都成了侯爺,哪兒還是什麽罪人,可憐我師爺卻沒活到這時候。”

  夏語冰噙著淚花說道。

  “罪臣丹朱拜謝三小姐。”

  丹朱陡然間開口說道,身子不知何時已伏在地上。

  夏語冰一愣,問道:

  “丹淵侯這是什麽意思,要謝也該謝義帝,怎麽拜起我來了?”

  “三小姐和義帝二人,一個善文,一個善武,花開並蒂,樂道於當世人之口,然而習武之人生性粗放,義帝初登大統,難能顧及我等罪臣的名聲,想來我等能夠加官晉爵,應是托於義帝之名,拜賜於小姐的吩咐才對。”

  丹朱話中大有諷刺夏語冰攝政之意。

  “你們既然能想清楚這個,便都是聰明人,本小姐不強求你們承情,只希望你們能老實本分,安定一方。”

  夏語冰對丹朱的話不以為意,甚至聽聞他說自己和師兄花開並蒂,文武雙絕時,心裡反倒暖洋洋的。

  “罪臣明白。”

  “行了,時候也不早了,義帝今日在大禹渡口舉辦采冰大典,二位要不要與我同往啊?”

  夏語冰問道。

  “謝三小姐邀請,只是老臣聽了三小姐一番訓誡,深感擅離封地罪孽之重大,小姐若能恕罪臣不死,罪臣當立即返回,至死不再跨過丹淵半步。”

  “好吧,既然這樣我就不留你了,虞城侯,你呢?”

  夏語冰看向商均,方才丹朱伏地跪拜時,商均卻是穩坐一旁,一言未發。

  “我也該回到虞城,悔過一番。”

  商均道。

  “嗯,那我就不送二位,先行一步了。哦,一會兒我得派人來把這禹王宮的門戶都上了鎖,免得有賊人亂入,二位請便吧。”

  夏語冰四下看了看,轉身離去。

  丹朱直起身子來,歎了口氣說道:

  “唉,你這性子還是一樣,現在招惹她,還不是時候。”

  “舅舅,他如此辱您,我怎能咽下這口氣?”

  “你不在罪臣之列,不懂得其中艱酸,你出言激她,我便要伏地乞罪,辱不辱我是小,可別壞了大事。”

  “也不知塗山公子話傳到了沒有,舅舅,我看此番便罷了,你這就回去,咱們另謀打算吧。”

  “嗯。對了,我一直叫你找個血親後代,來我丹淵之畔取走龍榜神章,我年紀大了,以後這品判天下的任務,便交給你了。”

  “舅舅,您可別再逼我了,我早已不戀塵事多年,哪來的子孫後代?”

  “你不學無術就罷了,連這傳宗接代的事也不放在心上,唉,舜帝家門不幸啊。”

  “您老人家要是有個一兒半女的話,又何苦來與我為難?舜帝家門不幸,堯帝又何嘗能死而瞑目了?”

  二人相視一眼,大笑起來。

  夏語冰走出禹王殿,見台階上站著一人,正是有扈甘,問道:

  “尖腦袋,你怎麽還不跑,是等著領罪的嗎?”

  “回三小姐,小人方才在門口撿到此物,特意交給您。”

  有扈甘從腰間取出一個包袱,裡面有一塊硬物。

  “哼,這是什麽東西?”

  夏語冰接過包袱,正要打開,卻被有扈甘攔道:

  “小姐,您今天還要去參加采冰大典吧,您現在打開它,可就趕不上了,還請您出了城後再看。”

  “本小姐的行蹤,現在已是世人皆知了嗎,連你都知道我要去哪兒。蠢奴才喜歡故弄玄虛,這東西要是沒用,我叫你人頭落地。”

  “這東西若是有用,請小姐一定記得小人,小人陽城有扈氏,單名一個甘。”

  夏語冰將包袱交與隨從,上了紅轎。

  出到城外,夏語冰吩咐取來那包袱,打開一看,勃然大怒,待要下令抬轎之人調頭回去,轉念卻想,若是此時殺了商均丹朱二人,僅憑手中一封骨箋,理由未免有些牽強,況且自己前些日子剛剛給這二人封了爵,旨在略施小惠,收買人心,眼下若又急於將他們殺了,師兄可能更會遭人詬病。

  夏語冰正想著,忽聽得轎外傳來窸窣草動之聲,掀開轎帳看去,竟見一人倒提一具男屍,隨手扔進了草叢間。

  “喂!你殺的那人,莫不是我大夏的守城士兵?”

  夏語冰說道。

  “沒錯,這人先前在城門口推我,我隻好殺他報仇。”

  說話之人,正是之前禹王殿中的那位少年,塗山啟。而躺在草叢間的,便是那時在宮門口對他不敬的守衛。

  “人家推你一把,你就殺了人家,就是尋常百姓也由不得你這麽猖狂,何況是我大夏的士兵呢?你今日便和他同死吧。”

  夏語冰冷冷道。

  “好,那我們兩個就先去陰世等著,反正過不了多久,就會有一個美人兒帶著他的下人們,一起來陪我倆。”

  夏語冰這時卻笑了,說道:

  “呵呵,你的意思是,要讓我給你陪葬咯?”

  “本來郎君死了,妻妾陪葬也是應該的。不過夫人別怕,我要是沒死,你就用不著陪葬了。”

  “哦?我幾時嫁給了你?”

  “若是在陰世,你我今日便可完婚。若是在陽間嘛,還需挑個良辰吉日才好。”

  塗山啟往那屍體臉上掩了幾捧雪,嘴中打趣道。

  夏語冰倒是不惱,問道:

  “那你說說,你如何能拉我陪葬,你能打得過我身邊這幾位練境高手,再來把我殺了嗎?”

  “要我殺自己的夫人,我當然下不去手,只不過前方不遠處,自有能下得去手的人,你看這是什麽?”

  塗山啟說完,手中拋來一個物件,一個隨從伸手接住,遞進了紅轎內。

  “這.......這是?”

  夏語冰手裡拿著那物件,其上紋飾精美,畫龍畫虎,卻只寫了一個“丹”字。

  “這人匆匆忙忙出城,見人就推,不講道理,卻沒想到遇見了你郎君我,他身上就只有這麽一個牌子。 ”

  夏語冰驚魂未定,這哪是什麽牌子,這是一道兵符,想來此人生前,腹中還帶著一道軍令才對。

  “這前面.......有伏兵,對嗎?”

  夏語冰問道。

  塗山啟已將那屍體埋好,拍了拍手掌,說道:

  “伏兵?你若自投羅網,那他們就是伏兵,你若繞著他們走,那他們就是一動不動的大王八。”

  “你叫什麽名字?”

  “你怎麽連郎君的名字都忘了?我叫余三,在兄弟裡排老三,你以後就是老三媳婦兒了。”

  “你願意給我們帶路嗎,我們要渡過黃河去。”

  夏語冰說道,心想自己倒和此人一樣,師兄弟中也排第三。

  “那這位豈不是要獨自上路了?”

  塗山啟指著地上的屍體說道。

  “他要害我,死了不冤。”

  夏語冰答道。

  “哦?他為什麽要害我媳婦兒?媳婦兒,我替你報仇了。”

  “你再開我玩笑,就割掉你的舌頭,你可知我是什麽人?”

  “你是余三的夫人,老三媳婦兒,哈哈。”

  塗山啟說道,帶頭向前走去。

  夏語冰歎了一聲,吩咐道:

  “跟著他走吧。”

  “小姐,真信了這人?”

  “他若是奸人,哪敢在路邊殺人惹我注意,再說這令牌也確實是丹朱的兵符,跟著走吧。”

  “是,小姐。”

  “還有,你回陽城去,告訴那有扈甘,信我看過了,禹王宮已不用他守,即刻回鄉去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