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九絕封塵錄》第8章 剿匪
  自那義軍剿青匪的事情過去已經五年了,你說這青幫,府衙不敢管,又有了歷銀,日子過得越發滋潤,本不用再去幹那勒索綁票的勾當。不過那沈進明白一個道理,藝越用越精,不用則廢,所以依然堅持讓寨中的兄弟去幹這個勒索綁票的勾當,每年一次,也隻勒些許錢財,不為別的,只為了練兵。這寨子日子過得滋潤,兄弟的本事卻也沒落下。

  這五年的歷銀一年不曾少,那十幾個富戶都想著花錢保平安,想起之前王太守的態度,還有那天夜裡的場景:那沈進一個一個叫著他們的名字,每叫一個名字便對應一具教頭的屍體,那些死去的教頭都是他們自家的代表,一對也不錯。在鬼門關走的這遭,真是叫人終身難忘,都不敢在歷銀上鬧什麽么蛾子。

  可在青鸞國都的覽章殿中,王太守那不知積了多少灰的奏章,卻被有心人翻出,又起了波瀾。

  是年歷夏,漁陽北之以北,官道上,走著一行人,約莫四五百,皆是軍士。一人身披銳甲,騎著高頭大馬,在隊伍中間大聲道:“這麽熱的天,還得趕路,還是京都舒服,有冰鎮酒水,還有嬌美小娘。”

  “公子慎言,如今是在行軍趕路,不可沉湎以往酒色。”馬旁的一名壯碩漢子道。“老爺為公子謀了這差事不容易,公子且好好珍惜。”

  “知道了知道了。”那馬上的公子不耐煩道。

  “待剿了這匪,在漁陽稍歇,便又可回京城過好日子了。”公子轉念開心道。公子嫌天熱,頭上盔甲被他不知怎麽地系在了腰間,端是生得一副好皮囊。

  壇村,一位大夫牽著馬,正在給村口小兒看病,看完了病,翻身上馬,奔向壇山,是那青幫逃兵的軍醫。

  壇山深處,青幫寨中,一群人神色嚴肅。

  “方誠今日看見漁陽城來了幾百軍士,兄弟們近期有進城的,眼睛都放亮著點。”沈進對著眾弟兄道,“可別著了那衙門的道。”

  “自當如是。”有人附和道。

  “我們也需做些準備。”沈進道,“方誠去聯系一下城裡兄弟,今晚有活要幹了,大家都來,寨子可能得重修了。”

  “是。”眾人異口同聲。

  話說這位公子名叫喬程。父親喬遠是一名清流,知道自己兒子非是讀書的材料,到了做正事的年紀,卻一天尋花問柳也沒個正行。於是塞了不少銀子,托人去宮中幫兒子謀了這份差事。

  喬遠隻道這漁陽偏遠,幾十個盜匪為患,居然無人能管。兒子喬程此去帶了五百軍士,皆是披堅執銳,量滅他個鄙城小賊,不在話下。只等功成,在漁陽稍息,賺夠了民聲,就能回來當個實權京官,也不算辱沒祖宗。臨走了怕自家小子吃不好,還讓小子帶了個會點武功的夥夫,想此事應該無恙。豈料讓這喬程走上了一條斷頭路,一去便不再回來,真是那可憐天下父母心。

  兵熊熊一個,

將熊熊一窩。  喬程本就是個繡花枕頭,看過幾天兵書,只知道用兵出奇,便找了個夜晚去壇山,攻打青幫山寨。靠近山寨,只見山寨燈火通明。

  “青幫幫主沈進,再次恭候將軍多時了。”寨中高處,沈進大聲高喊。

  見了如此情景,那喬程仿佛打了雞血,說出了此生最後一句話:“衝,都隨我衝,拿下沈進首級者,賞銀千兩。”官軍魚貫而入。

  那山寨本就立於險處,憑高而望,只有一條小路可以通至寨中,等到剿匪軍衝入匪寨,沈進一把火燒了山寨,沿著密道不知道逃向了哪裡。外伏的青幫眾人,按計守住下山之路,喬程連同剿匪的官軍,被堵在山上,進退不得,被大火焚燒,待到火勢稍弱,五百人已經死傷大半,余下之人也無甚戰力。山下眾人見狀,蜂擁而上,輕易就打掃了殘局。可憐喬程和五百軍士一戰皆亡,無一幸免。

  消息傳回朝廷已經半年之後,朝廷驚怒,又派了個小將領著精兵前去剿匪。小將是正宗的將門虎子,臨陣對敵,從不大意,喜歡親自查看地形,自有其獨到之處。可也不知該說這小將時運不濟,還是說這青幫天命所歸,那小將去壇山探查地形之時,也正巧趕上了青幫探山,直接就被沈進所擒,拋屍深山,沒了下文,可憐那精兵,在漁陽呆了幾月,突然不見主帥,不明所以,隻得奏請朝廷,班師回朝。

  接連兩任剿匪將軍死在壇山,青鸞朝廷失了體面,也覺得蹊蹺。可漁陽非是要城,幾百人的軍隊也入不了這王公大臣的眼,就無人自找沒趣,此事便沒了人提。

  王太守倒是不解風情,依然是奏章不斷,可憐這奏章有人寫,無人看!

  一晃又是數年過去,恰逢弈陽一名老將年邁回京,閑來無事得知此事,老人家也不閑著,主動請纓,三剿這壇山青匪。

  這三剿也徹底讓壇山成了法外之地。老將是弈陽守將,雖說青鸞國戰事稀少,可是青鸞的邊軍是那精銳,也不是何人都能當得這將軍的。老將軍初來壇山,稍作探查便發起了攻勢,步步為營,直接打得沈進青幫散了夥,連山寨也不要了。沈進一夥在壇山經營多年,幾十號人名為山匪,卻已徹底融入了這壇村和漁陽城,直接裝起了良民。好一個出山為民,入山為匪。

  老將軍無從分辨,漁陽衙門除了太守,全都是一幫酒囊飯袋,這一耗便是數年,最後老將軍竟老死在了任上,也沒能剿滅這青匪。得知老將沒了,青幫又重新集結,再度佔山為王,壓抑了多年,行事也更為凶狠,惡名更甚。

  暗地的經營,遠播的惡名,還有這天下人心,在這濁濁渾世中,發了酵。此事一畢,不到一年,回過頭來,突然發現漁陽城裡打著青幫名號做事的人不知繁幾。人一多,事兒也就多了,前那青幫堅守的底線,所謂道上的規矩變得一文不值,不言自潰。青幫不再是一幫守義悍匪,而成了破矩惡徒,成為了一幫子沒有底線的下三濫。

  如此數年,在這漁陽道上,青幫便成為了一種象征,有利無義的象征、卑鄙下流的象征、為所欲為的象征。

  更有了青幫劫那官俸一事,可這事兒到底和沈進那幫子殘兵有何關系,似乎沒人說得清楚。

  而這一劫,便徹底惹怒了青鸞的朝廷,這所謂的青幫的好日子,也算到了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